建州三衛: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top:​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曆 → 历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建州三卫'''是中国[[明朝]]册封当地酋长为名义上的官员(参见:[[土司]]),[[中国东北|东北]][[建州女真]]所居地区而设立的三个[[羈縻#元朝以后|羈縻卫所]],包括[[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其首领大多为[[女真族]][[世袭]][[领袖]]。
'''建州三卫'''是中国[[明朝]]册封当地酋长为名义上的官员(参见[[土司]]),[[中国东北|东北]][[建州女真]]所居地区而设立的三个[[羈縻#元朝以后|羈縻卫所]],包括[[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其首领大多为[[女真|女真族]][[世袭]][[领袖]]。


其中建州卫建于[[明成祖]][[永乐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以[[胡里改部]]属地设置,位于今[[綏芬河]]流域,以胡里改部首领火儿阿万户[[阿哈出]](赐名李承善)为[[指挥使]]。其后在永乐年间又以依附于胡里改部的斡朵里部建立建州左卫,以[[斡朵里部]]首领[[孟特穆]]为指挥使。二者位置均曾多次迁移,[[明英宗]][[正统 (年号)|正统]]七年(1442年)又从建州左卫中分出建州右卫,孟特穆之子[[董山]]为指挥使。三卫的首领多由世袭产生,但须经明朝政府认可后方生效,并且须按规定前往[[京师]][[北京]][[朝贡]]。
其中建州卫建于[[明成祖]][[永乐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以[[胡里改部]]属地设置,位于今[[綏芬河]]流域,以胡里改部首领火儿阿万户[[阿哈出]](赐名李承善)为[[指挥使]]。其后在永乐年间又以依附于胡里改部的斡朵里部建立建州左卫,以[[斡朵里部]]首领[[猛哥帖木儿|孟特穆]]为指挥使。二者位置均曾多次迁移,[[明英宗]][[正统年号|正统]]七年(1442年)又从建州左卫中分出建州右卫,孟特穆之子[[董山]]为指挥使。三卫的首领多由世袭产生,但须经明朝政府认可后方生效,并且须按规定前往[[京师]][[順天府|北京]][[朝贡]]。


建州三卫的统治范围大致上由东北至[[图们江]]流域、东南至[[鸭绿江]]、西至[[开原]]及[[遼东边墙]]一带,早期归属[[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废除后改属[[遼东都司]]。
建州三卫的统治范围大致上由东北至[[图们江]]流域、东南至[[鸭绿江]]、西至[[开原市|开原]]及[[遼东边墙]]一带,早期归属[[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废除后改属[[遼东都司]]。


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反明,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国号[[后金|金]],建州三卫的建制废除。
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反明,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国号[[后金|金]],建州三卫的建制废除。
第11行: 第11行:
* [[羁縻]]
* [[羁縻]]
* [[土司]]
* [[土司]]
* [[奴干都指揮使司]]
* [[奴干都指揮使司]]
* [[亦失哈]]
* [[亦失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