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立: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学术贡献:​清理
 
第18行: 第18行:


== 学术贡献 ==
== 学术贡献 ==
[[1980年代]],方克立开创了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现代新儒学做批判性研究<ref>{{cite web |author1=彭国翔 |title=方克立先生印象记 |ur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91391 |publisher=澎湃新闻 |date=2020-04-23 |accessdate=2020-04-25 }}</ref>。提出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自由主义]]西化派、[[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对立互动的思想格局<ref>{{cite web |title=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方克立逝世,曾开创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 |ur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89841 |publisher=澎湃新闻 |date=2020-04-22 |accessdate=2020-04-25 }}</ref>。
[[1980年代]],方克立开创了中国的现代[[新儒学]]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现代新儒学做批判性研究<ref>{{cite web |author1=彭国翔 |title=方克立先生印象记 |ur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91391 |publisher=澎湃新闻 |date=2020-04-23 |accessdate=2020-04-25 }}</ref>。提出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自由主义]]西化派、[[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对立互动的思想格局<ref>{{cite web |title=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方克立逝世,曾开创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 |ur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89841 |publisher=澎湃新闻 |date=2020-04-22 |accessdate=2020-04-25 }}</ref>。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哲学小史》、《中国哲学史论文索引》、《现代新僧学研究论集》等<ref>{{Cite book|title=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学者名录|last=[[曹亦冰]]主编|first=|publisher=[[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year=1991年10月|isbn=7-303-01364-4|location=北京|pages=第84页}}</ref><ref>{{Cite book|title=中国目录学家辞典|last=[[申畅]]等编|first=|publisher=[[河南人民出版社]]|year=1988年12月|isbn=7-215-00575-5|location=郑州|pages=第550页}}</ref>。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哲学小史》、《中国哲学史论文索引》、《现代新僧学研究论集》等<ref>{{Cite book|title=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学者名录|last=[[曹亦冰]]主编|first=|publisher=[[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year=1991年10月|isbn=7-303-01364-4|location=北京|pages=第84页}}</ref><ref>{{Cite book|title=中国目录学家辞典|last=[[申畅]]等编|first=|publisher=[[河南人民出版社]]|year=1988年12月|isbn=7-215-00575-5|location=郑州|pages=第550页}}</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