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傅霖: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替换用语;整理源码)
 
第1行: 第1行:
[[File:徐傅霖.jpg|thumb]]
[[File:徐傅霖.jpg|thumb]]


'''徐傅霖'''({{bd|1879年||1958年|1月12日}})<ref>生卒年1879年、1958年1月12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 第2卷》。《民国之精华》作三十八岁,案1916年38岁,则生于约1878年,与此相差不大。</ref>,字'''梦巌''',[[广东省]][[和平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法学家。<ref name=lgx>刘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 第2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7页</ref><ref name=mgzjh>{{cite book|author=佐藤三郎|title=民国之精华·中华民国议员列传|year=1916年|publisher=北京写真通信社|pages=第171頁}}</ref>
'''徐傅霖'''({{bd|1879年||1958年|1月12日}})<ref>生卒年1879年、1958年1月12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 第2卷》。《民国之精华》作三十八岁,案1916年38岁,则生于约1878年,与此相差不大。</ref>,字'''梦巌''',[[广东省]][[和平县]]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法学家。<ref name=lgx>刘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 第2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7页</ref><ref name=mgzjh>{{cite book|author=佐藤三郎|title=民国之精华·中华民国议员列传|year=1916年|publisher=北京写真通信社|pages=第171頁}}</ref>


==生平==
== 生平 ==
徐傅霖3岁时父亲逝世。<ref name=mgzjh/>1885年,徐傅霖入[[私塾]]。<ref name=lgx/>他是清朝优廪缮生、[[副贡]]。<ref name=mgzjh/>1896年,他中[[秀才]],随兄长入[[循州]][[丰湖书院]],不久改入[[京师法政专门学堂]]学习法律,获优等毕业后,赴日本留学。<ref name=lgx/><ref name=mgzjh/>入[[法政大学]]<ref name=mgzjh/>(一说[[早稻田大学]]<ref name=lgx/>)学习法律,并获法学士学位。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还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回到广东以后,他主要办理广东、浙江、山西等地的民事、刑事案件。1909年,他当选[[广东谘议局]]议员。<ref name=lgx/>
徐傅霖3岁时父亲逝世。<ref name=mgzjh/>1885年,徐傅霖入[[私塾]]。<ref name=lgx/>他是清朝优廪缮生、[[副贡]]。<ref name=mgzjh/>1896年,他中[[秀才]],随兄长入[[循州]][[丰湖书院]],不久改入[[京师法政专门学堂]]学习法律,获优等毕业后,赴日本留学。<ref name=lgx/><ref name=mgzjh/>入[[法政大学]]<ref name=mgzjh/>(一说[[早稻田大学]]<ref name=lgx/>)学习法律,并获法学士学位。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还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回到广东以后,他主要办理广东、浙江、山西等地的民事、刑事案件。1909年,他当选[[广东谘议局]]议员。<ref name=lgx/>


[[File:Xu Fulin.jpg|200px|缩略图|年轻时的照片]]
[[File:Xu Fulin.jpg|200px|thumb|年轻时的照片]]
[[File:徐传霖.jpg|200px|缩略图|《[[民国之精华]]》中的徐傅霖照片]]
[[File:徐传霖.jpg|200px|thumb|《[[民国之精华]]》中的徐傅霖照片]]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徐傅霖成为[[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1913年,他出任[[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第一期常会议员|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ref name=lgx/><ref name=mgzjh/>1914年国会解散后,同年,徐傅霖赴日本。<ref name=mgzjh/>他加入[[中华革命党]]。不久他因为对改[[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 (中华民国)|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不满,而宣布退出中华革命党。1914年秋,他加入[[欧事研究会]]。<ref name=lgx/>1915年4月回到上海,担任《正谊》杂志、《新中华》杂志编辑。1915年8月[[筹安会]]成立后,他和[[谷钟秀]]、[[杨永泰]]、[[欧阳振声]]发起成立了[[共和维持会]],发表《维持共和国体宣言》,反对帝制。此外,1915年他还在上海倡办《中华新报》,任主笔,该报当时被称为“拥护共和唯一之报”。<ref name=lgx/>1915年12月,云南宣布独立,他出任云南都督府顾问。1916年4月,他任浙江都督府顾问,又任美洲筹饷代表。1916年国会恢复后,徐傅霖继续担任众议院议员。同年11月,他在北京和[[李根源]]等人成立了[[政学会]]。<ref name=lgx/><ref name=mgzjh/>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徐傅霖成为[[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1913年,他出任[[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第一期常会议员|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ref name=lgx/><ref name=mgzjh/>1914年国会解散后,同年,徐傅霖赴日本。<ref name=mgzjh/>他加入[[中华革命党]]。不久他因为对改[[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 (中华民国)|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不满,而宣布退出中华革命党。1914年秋,他加入[[欧事研究会]]。<ref name=lgx/>1915年4月回到上海,担任《正谊》杂志、《新中华》杂志编辑。1915年8月[[筹安会]]成立后,他和[[谷钟秀]]、[[杨永泰]]、[[欧阳振声]]发起成立了[[共和维持会]],发表《维持共和国体宣言》,反对帝制。此外,1915年他还在上海倡办《中华新报》,任主笔,该报当时被称为“拥护共和唯一之报”。<ref name=lgx/>1915年12月,云南宣布独立,他出任云南都督府顾问。1916年4月,他任浙江都督府顾问,又任美洲筹饷代表。1916年国会恢复后,徐傅霖继续担任众议院议员。同年11月,他在北京和[[李根源]]等人成立了[[政学会]]。<ref name=lgx/><ref name=mgzjh/>
第19行: 第19行:
1947年3月,他获聘为[[国民政府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副会长。4月20日,蒋介石接见中国民主社会党宣传部长徐傅霖<ref name="民国史大事记">{{cite book|editor=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韩信夫、姜克夫主编|title=《中华民国史大事记》|location=[[北京]]|publisher=[[中华书局]]|date=2011年7月}}</ref>{{rp|8338}}。5月29日,中国民主社会党组织委员会決定推徐傅霖代表该党出任国民政府委员,开除[[孙宝刚]]、[[卢广声]]、[[汪世铭]]等党籍;孙宝刚、汪世铭等另行成立“革新委员会”,并发表宣言及告民社党全国同仁书。<ref name="民国史大事记"/>{{rp|8363}}6月6日,国民政府任徐傅霖为[[国民政府委员]];李文范为司法院副院长;黄紹竑监察院副院长<ref name="民国史大事记"/>{{rp|8368}}。同年11月,他当选[[行宪国民大会]]代表,并担任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f name=lgx/>
1947年3月,他获聘为[[国民政府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副会长。4月20日,蒋介石接见中国民主社会党宣传部长徐傅霖<ref name="民国史大事记">{{cite book|editor=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韩信夫、姜克夫主编|title=《中华民国史大事记》|location=[[北京]]|publisher=[[中华书局]]|date=2011年7月}}</ref>{{rp|8338}}。5月29日,中国民主社会党组织委员会決定推徐傅霖代表该党出任国民政府委员,开除[[孙宝刚]]、[[卢广声]]、[[汪世铭]]等党籍;孙宝刚、汪世铭等另行成立“革新委员会”,并发表宣言及告民社党全国同仁书。<ref name="民国史大事记"/>{{rp|8363}}6月6日,国民政府任徐傅霖为[[国民政府委员]];李文范为司法院副院长;黄紹竑监察院副院长<ref name="民国史大事记"/>{{rp|8368}}。同年11月,他当选[[行宪国民大会]]代表,并担任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f name=lgx/>


[[File:副总统候选人徐傅霖.jpg|200px|缩略图|于副总统参选(1948年)]]
[[File:副总统候选人徐傅霖.jpg|200px|thumb|于副总统参选(1948年)]]


1948年3月,国民大会召开[[194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他参加了副总统的选举。根据国民大会秘书处公布的资料,副总统候选人的连署代表人数:徐傅霖得到132票的支持签署;国民大会主席团发布《国民大会公告(会字第二号)》,公布副总统候选人名单,计有孙科、于右任、李宗仁、程潜、莫德惠、徐傅霖6人。在4月20日下午第一轮投票中,徐傅霖只得到214票,排名墊底,故未当选<ref name=zxh>中央选举委员会,中华民国选举史,台北:中央选举委员会,1987年</ref>。
1948年3月,国民大会召开[[194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他参加了副总统的选举。根据国民大会秘书处公布的资料,副总统候选人的连署代表人数:徐傅霖得到132票的支持签署;国民大会主席团发布《国民大会公告(会字第二号)》,公布副总统候选人名单,计有孙科、于右任、李宗仁、程潜、莫德惠、徐傅霖6人。在4月20日下午第一轮投票中,徐傅霖只得到214票,排名墊底,故未当选<ref name=zxh>中央选举委员会,中华民国选举史,台北:中央选举委员会,1987年</ref>。
第29行: 第29行:
1958年1月12日,徐傅霖病逝。<ref name=lgx/>
1958年1月12日,徐傅霖病逝。<ref name=lgx/>


==著作==
== 著作 ==
*《中国法制史》
* 《中国法制史》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读史随笔》
* 《读史随笔》
*《梦岩诗文集》
* 《梦岩诗文集》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reflist}}
{{reflist}}
{{194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194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50行: 第50行:
[[Category:第1届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
[[Category:第1届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
[[Category: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Category:中国民主社会党党员]]
[[Category:中华民国时期法学家]]
[[Category:民国时期法学家]]
[[Category:台湾战后广东移民]]
[[Category:台湾战后广东移民]]
[[Category:195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
[[Category:195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