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製漢語: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特色
 
第54行: 第54行:


* 抽象化漢語原有詞彙:
* 抽象化漢語原有詞彙:
** 廣義化。例:「社會」作為“society”的譯語,社會一詞在漢語原指春秋两季鄉村[[学塾]]举行之[[祭祀]][[土地神]]的集会<ref>在日本society原多譯為「世間」或「浮世」(「{{Lang|ja|浮世}}」讀作「{{Lang|ja|うきよ}}」,是[[和語]]而非漢語),直到1875年福地源一郎於報紙上首度將society譯為「社會」,並在旁加註「society」,從此確立此譯詞為society的對譯語。{{cite web|url=http://park19.wakwak.com/~thuesoc/fukuchi.htm|title=社会学の日本はじめて事情(人物編)|language=ja|accessdate=2007-08-05}}</ref>。
** 廣義化。例:「{{lang|ja|社會}}」作為“society”的譯語,社會一詞在漢語原指春秋两季鄉村[[学塾]]举行之[[祭祀]][[土地神]]的集会<ref>在日本society原多譯為「{{lang|ja|世間}}」或「浮世」(「{{Lang|ja|浮世}}」讀作「{{Lang|ja|うきよ}}」,是[[和語]]而非漢語),直到1875年福地源一郎於報紙上首度將society譯為「{{lang|ja|社會}}」,並在旁加註「society」,從此確立此譯詞為society的對譯語。{{cite web|url=http://park19.wakwak.com/~thuesoc/fukuchi.htm|title=社会学の日本はじめて事情(人物編)|language=ja|accessdate=2007-08-05}}</ref>。
** 狹義化。例:「經濟」作為“economy”的譯語,經濟一詞出自漢語「經世濟民」,其包含了政治、經濟等多種抽象意義。而當時的中國,economy原譯「資生」。
** 狹義化。例:「{{lang|ja|經濟}}」作為“economy”的譯語,經濟一詞出自漢語「經世濟民」,其包含了政治、經濟等多種抽象意義。而當時的中國,economy原譯「資生」。
* 利用漢字的造詞力直接新創:
* 利用漢字的造詞力直接新創:
*: 如「電話」、「製紙」、「製糖」、「名詞」、「細胞」、「元素」等。
*: 如「{{lang|ja|電話}}」、「{{lang|ja|製紙}}」、「{{lang|ja|製糖}}」、「{{lang|ja|名詞}}」、「{{lang|ja|細胞}}」、「{{lang|ja|元素}}」等。
* 利用[[宛字]](借字)音譯並兼顧字義:
* 利用[[宛字]](借字)音譯並兼顧字義:
*: 如:俱樂部({{Lang|ja|倶樂部/クラブ}},譯自「club」)
*: 如:俱樂部({{Lang|ja|倶樂部/クラブ}},譯自「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