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历史: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Gjm留言 | 贡献
→‎清朝
 
第67行: 第67行:
1618年([[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反明。1635年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亲率大军,征蒙古[[察哈尔部]],于崇德元年(1636年)改国号“大清”,并最终消灭[[南明]],成为统治全中国的[[清朝]](大清帝国)。其间塞外的蒙古诸部有的与清朝统治者联盟、联姻,如[[科尔沁]]部;有的则被清朝征服,如[[喀尔喀部]]、[[和硕特部]]、[[卫拉特部]]、[[察哈尔部]]、[[准噶尔部]]。最终当时整个东亚地区的蒙古部落隶属于清朝的治下。
1618年([[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反明。1635年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亲率大军,征蒙古[[察哈尔部]],于崇德元年(1636年)改国号“大清”,并最终消灭[[南明]],成为统治全中国的[[清朝]](大清帝国)。其间塞外的蒙古诸部有的与清朝统治者联盟、联姻,如[[科尔沁]]部;有的则被清朝征服,如[[喀尔喀部]]、[[和硕特部]]、[[卫拉特部]]、[[察哈尔部]]、[[准噶尔部]]。最终当时整个东亚地区的蒙古部落隶属于清朝的治下。


清朝将蒙古分为设官治理的[[内属蒙古]]和由[[札萨克]]世袭统治的[[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称之为[[内札萨克蒙古]](漠南蒙古十六盟)和[[乌里雅苏台将军|外札萨克蒙古]]、[[科布多]](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其中前者成为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部分。清朝后期的官方文书中出现了[[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内蒙古一词指内札萨克蒙古49旗,外蒙古则指[[喀尔喀]]4部(有时也包括[[科布多]]和[[唐努乌梁海]])。清亡之后[[喀尔喀蒙古]]走向独立,而内蒙古则在[[中华民国]]的统治下,分属于[[兴安省 (中华民国)|兴安省]]、[[热河省 (中华民国)|热河省]]、[[察哈尔省 (中华民国)|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 (中华民国)|宁夏省]]。后来[[解放战争]]中华民国离开大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设内蒙古自治区。
清朝将蒙古分为设官治理的[[内属蒙古]]和由[[札萨克]]世袭统治的[[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称之为[[内札萨克蒙古]](漠南蒙古十六盟)和[[乌里雅苏台将军|外札萨克蒙古]]、[[科布多]](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其中前者成为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部分。清朝后期的官方文书中出现了[[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内蒙古一词指内札萨克蒙古49旗,外蒙古则指[[喀尔喀]]4部(有时也包括[[科布多]]和[[唐努乌梁海]])。清亡之后[[喀尔喀蒙古]]走向独立,而内蒙古则在[[中华民国]]的统治下,分属于[[兴安省 (中华民国)|兴安省]]、[[热河省 (中华民国)|热河省]]、[[察哈尔省 (中华民国)|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 (中华民国)|宁夏省]]。后来[[解放战争]]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设内蒙古自治区。


清朝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盟]]由各部定期会盟而形成的机构,[[旗]]是分解原来的部落而组成。盟旗中地位最高是各旗札萨克与藏传佛教的[[呼图克图]]。
清朝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盟]]由各部定期会盟而形成的机构,[[旗]]是分解原来的部落而组成。盟旗中地位最高是各旗札萨克与藏传佛教的[[呼图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