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韦: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移除1个参考文献)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32行: 第32行:
1921年10月6日在[[北京]][[崇文门]]内[[燕京大学]]的礼堂与[[刘廷芳]](1891-1947,字亶生)的妹妹[[刘文瑞]]女士举行新式婚礼,由校长[[司徒雷登]]担任主行婚礼牧师,证婚人包括[[范源濂]]、[[张伯苓]]、[[金邦正]]、[[韩安]]、[[陶孟和]]、[[刘廷芳]]、[[曾国治]]、[[约翰·杜威|杜威]]<ref>陈远. 燕京大学1919-1952.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75-77</ref>。
1921年10月6日在[[北京]][[崇文门]]内[[燕京大学]]的礼堂与[[刘廷芳]](1891-1947,字亶生)的妹妹[[刘文瑞]]女士举行新式婚礼,由校长[[司徒雷登]]担任主行婚礼牧师,证婚人包括[[范源濂]]、[[张伯苓]]、[[金邦正]]、[[韩安]]、[[陶孟和]]、[[刘廷芳]]、[[曾国治]]、[[约翰·杜威|杜威]]<ref>陈远. 燕京大学1919-1952.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75-77</ref>。


1927年到[[北京]],任[[燕京大学]]心理学教授。1933年到[[芝加哥大学]]生物学部心理学系进修,1934年归国任[[燕京大学]]校长。他曾说:“是美国人出钱办燕京大学﹐但燕京大学不是为美国办的。”<ref name="光明网">{{cite news | url=http://history.gmw.cn/2011-09/03/content_2579679.htm | title=陆志韦:傲然风骨 但求无愧我心 | date=2011-09-03 16:49:32  | publisher=光明网 | access-date=2013-12-01 | | | }}</ref>“[[七七事变]]”后,1938年夏起心理学研究受阻,开始从[[王静如]]学习清朝古音学和“高本汉学”。1939年起陆续在《燕京学报》发表《证〈广韵〉五十一声类》、《三四等与所谓“喻化”》、《〈说文〉〈广韵〉中间声类通转的大势》、《试拟〈切韵〉声母之音值》和单刊"The Voiced Initial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941年8月与多名燕大教职员遭日本士兵扣押入狱。1942年5月出狱,在旧文基础上发奋著书。1943年9月完成《古音说略》初稿。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主持北京的燕京大学复校。
1927年到[[北京]],任[[燕京大学]]心理学教授。1933年到[[芝加哥大学]]生物学部心理学系进修,1934年归国任[[燕京大学]]校长。他曾说:“是美国人出钱办燕京大学﹐但燕京大学不是为美国办的。”<ref name="光明网">{{cite news | url=http://history.gmw.cn/2011-09/03/content_2579679.htm | title=陆志韦:傲然风骨 但求无愧我心 | date=2011-09-03 16:49:32  | publisher=光明网 | access-date=2013-12-01 }}</ref>“[[七七事变]]”后,1938年夏起心理学研究受阻,开始从[[王静如]]学习清朝古音学和“高本汉学”。1939年起陆续在《燕京学报》发表《证〈广韵〉五十一声类》、《三四等与所谓“喻化”》、《〈说文〉〈广韵〉中间声类通转的大势》、《试拟〈切韵〉声母之音值》和单刊"The Voiced Initial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941年8月与多名燕大教职员遭日本士兵扣押入狱。1942年5月出狱,在旧文基础上发奋著书。1943年9月完成《古音说略》初稿。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主持北京的燕京大学复校。


1949年,国民党抢救大陆学人,陆志韦拒绝离开北平。<!-- removed_ref site218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1949年年3月﹐[[毛泽东]]和中央其他主要领导同志到达北平﹐陆志韦同好多著名民主人士一道去西郊机场迎接。<ref name="光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下,从1951年底到1952年将近半年,工作组进入燕京进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得出结论:“美国人到中国办燕京大学是有政治目的的,我们要和他们划清界限”,重点批判陆志韦。<ref>{{cite news | url=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40479/40480/3458905.html | title=张大中:批判陆志韦是粗暴的 | date=2005年6月10日 | publisher=人民网 | accessdate=2013年12月1日 | | | }}</ref>1952年因燕京大学解散,调到[[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遭批判(如女儿陆瑶华《控诉我的父亲陆志韦》)和迫害。1970年11月21日病逝北京。
1949年,国民党抢救大陆学人,陆志韦拒绝离开北平。<!-- removed_ref site218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1949年年3月﹐[[毛泽东]]和中央其他主要领导同志到达北平﹐陆志韦同好多著名民主人士一道去西郊机场迎接。<ref name="光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下,从1951年底到1952年将近半年,工作组进入燕京进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得出结论:“美国人到中国办燕京大学是有政治目的的,我们要和他们划清界限”,重点批判陆志韦。<ref>{{cite news | url=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40479/40480/3458905.html | title=张大中:批判陆志韦是粗暴的 | date=2005年6月10日 | publisher=人民网 | accessdate=2013年12月1日 }}</ref>1952年因燕京大学解散,调到[[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遭批判(如女儿陆瑶华《控诉我的父亲陆志韦》)和迫害。1970年11月21日病逝北京。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