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鋮: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注釋:​清理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27行: 第27行:
}}
}}


'''阮大鋮'''({{bd|1587年||1646年||阮大鋮}}),[[表字|字]]'''集之''',[[號]]'''圓海''',又號'''百子山樵'''、'''石巢居士''',[[南直隸|直隸]][[桐城縣]](今[[安徽]][[樅陽]])阮家享堂人,[[祖籍]][[京畿道 (唐朝)|京畿道]][[長安縣|京城]](今[[陝西]][[西安]])<ref>{{Cite web |url=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4511a210100h9p3.html |title=桐人何来(十四)明前世族 |accessdate=2019-04-14 |||}}</ref>,徙[[懷寧]],[[明末]]政治人物、戲曲家,萬曆丙辰[[進士]],弘光朝官至兵部尚書。清軍南下,阮大鋮降,領軍攻浙江時暴卒。
'''阮大鋮'''({{bd|1587年||1646年||阮大鋮}}),[[表字|字]]'''集之''',[[號]]'''圓海''',又號'''百子山樵'''、'''石巢居士''',[[南直隸|直隸]][[桐城縣]](今[[安徽]][[樅陽]])阮家享堂人,[[祖籍]][[京畿道 (唐朝)|京畿道]][[長安縣|京城]](今[[陝西]][[西安]])<ref>{{Cite web |url=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4511a210100h9p3.html |title=桐人何来(十四)明前世族 |accessdate=2019-04-14 }}</ref>,徙[[懷寧]],[[明末]]政治人物、戲曲家,萬曆丙辰[[進士]],弘光朝官至兵部尚書。清軍南下,阮大鋮降,領軍攻浙江時暴卒。


== 生平 ==
== 生平 ==
=== 天啟朝 ===
=== 天啟朝 ===
早年出繼長房伯父[[阮以鼎]]為嗣子,後回歸二房本家<ref>{{Cite web |url=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d3b170901000c2e.html |title=阮大铖怀宁籍始末——阮大铖考评(9) |accessdate=2019-04-14 |||}}</ref>。父阮以巽篤信佛法,此或與阮大鋮日後學佛有關。[[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舉人<ref>康熙《懷寧縣志·選舉》:鶚之曾孫,(萬曆)癸卯科舉人。</ref>、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天启 (明朝)|天启]]年間官[[給事中]],因與[[左光斗]][[同鄉]],兩人本有交情<ref>《崇禎長編》:“初,大鋮與左光斗同里,頗相善。天啟四年,吏科都給事中缺出,大鋮當敘補。適在家,光斗貽書勸之至京。”</ref>,因此阮大鋮起初偏向[[東林黨]]。《[[東林點將錄]]》更擬之為《[[水滸傳]]》中的「沒遮攔」穆弘。後因東林黨[[趙南星]]等人阻礙他升官,遂轉而依附[[魏忠賢]],造《百官圖》攻擊東林黨人<ref>《明史列傳》載:“大鋮自是附魏忠賢,與霍維華、楊維垣、倪文煥為死友,造《百官圖》,因文煥達諸忠賢。”</ref>。天启四年(1624年)阮大铖弹劾[[汪文言]]、[[左光斗]],起初魏忠賢不知情,得知後又認為阮大鋮過於躁進,不過魏忠賢最終興起「汪文言獄」,[[東林黨六君子]]被捕。後來左光斗、楊漣等人冤死獄中,阮大鋮實已身在鄉里,並未參與此事,但他卻自詡:“我坐而運籌,能殺人於千里。”因此鄉里皆言閹黨之惡行皆出自阮大鋮。
早年出繼長房伯父[[阮以鼎]]為嗣子,後回歸二房本家<ref>{{Cite web |url=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d3b170901000c2e.html |title=阮大铖怀宁籍始末——阮大铖考评(9) |accessdate=2019-04-14 }}</ref>。父阮以巽篤信佛法,此或與阮大鋮日後學佛有關。[[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舉人<ref>康熙《懷寧縣志·選舉》:鶚之曾孫,(萬曆)癸卯科舉人。</ref>、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天启 (明朝)|天启]]年間官[[給事中]],因與[[左光斗]][[同鄉]],兩人本有交情<ref>《崇禎長編》:“初,大鋮與左光斗同里,頗相善。天啟四年,吏科都給事中缺出,大鋮當敘補。適在家,光斗貽書勸之至京。”</ref>,因此阮大鋮起初偏向[[東林黨]]。《[[東林點將錄]]》更擬之為《[[水滸傳]]》中的「沒遮攔」穆弘。後因東林黨[[趙南星]]等人阻礙他升官,遂轉而依附[[魏忠賢]],造《百官圖》攻擊東林黨人<ref>《明史列傳》載:“大鋮自是附魏忠賢,與霍維華、楊維垣、倪文煥為死友,造《百官圖》,因文煥達諸忠賢。”</ref>。天启四年(1624年)阮大铖弹劾[[汪文言]]、[[左光斗]],起初魏忠賢不知情,得知後又認為阮大鋮過於躁進,不過魏忠賢最終興起「汪文言獄」,[[東林黨六君子]]被捕。後來左光斗、楊漣等人冤死獄中,阮大鋮實已身在鄉里,並未參與此事,但他卻自詡:“我坐而運籌,能殺人於千里。”因此鄉里皆言閹黨之惡行皆出自阮大鋮。


=== 崇禎朝 ===
=== 崇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