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综合治理:文革加引号)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第26行: 第26行:
|footnotes =
|footnotes =
}}
}}
'''胡乔木'''({{bd|1912年|6月1日<ref>{{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8/c_124869623.htm |title=胡乔木如何进入和淡出毛泽东视野 |access-date=2017-06-04 |||}}</ref>|1992年|9月28日|胡乔木 畜牲}}),原名'''胡鼎新''',[[江苏]][[盐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30年毕业于[[扬州中学|江苏省立扬州中学]],1930年至193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和历史系,1933年经上海抵达杭州,插班就读于浙江大学外语系二年级,1935年被浙江大学开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1941年2月起至1969年(66年-69年养病,但未撤职),任[[毛泽东]]的[[秘书]]。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新华社]]社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
'''胡乔木'''({{bd|1912年|6月1日<ref>{{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8/c_124869623.htm |title=胡乔木如何进入和淡出毛泽东视野 |access-date=2017-06-04 }}</ref>|1992年|9月28日|胡乔木 畜牲}}),原名'''胡鼎新''',[[江苏]][[盐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30年毕业于[[扬州中学|江苏省立扬州中学]],1930年至193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和历史系,1933年经上海抵达杭州,插班就读于浙江大学外语系二年级,1935年被浙江大学开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1941年2月起至1969年(66年-69年养病,但未撤职),任[[毛泽东]]的[[秘书]]。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新华社]]社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


== 生平 ==
== 生平 ==
1912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龙冈镇]]。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参与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193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中共[[江苏省]]临时工委委员。
1912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龙冈镇]]。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参与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193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中共[[江苏省]]临时工委委员。


1937年后,任[[安吴青训班]]副主任,[[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教育长,中共中央青委委员,中国青年联合会办事处宣传部部长,同时开始使用笔名“乔木”<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com.cn/weekend/txt/2007-03/02/content_7893154.htm|title=“南乔”与“北乔”同名之争|publisher=[[人民网]]|date=2007-03-01|accessdate=2019-09-27|||}}</ref>,因在延安工作而被称为“北乔”,在香港同样使用“乔木”这一笔名的[[乔冠华]]则被称为“南乔”<ref>{{cite web|url=http://www.cnhubei.com/200503/ca713564.htm|title=《外交风云亲历记》(3)|publisher=荆楚网|accessdate=2019-10-11|||}}</ref>。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
1937年后,任[[安吴青训班]]副主任,[[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教育长,中共中央青委委员,中国青年联合会办事处宣传部部长,同时开始使用笔名“乔木”<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com.cn/weekend/txt/2007-03/02/content_7893154.htm|title=“南乔”与“北乔”同名之争|publisher=[[人民网]]|date=2007-03-01|accessdate=2019-09-27}}</ref>,因在延安工作而被称为“北乔”,在香港同样使用“乔木”这一笔名的[[乔冠华]]则被称为“南乔”<ref>{{cite web|url=http://www.cnhubei.com/200503/ca713564.htm|title=《外交风云亲历记》(3)|publisher=荆楚网|accessdate=2019-10-11}}</ref>。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


1945年参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奉毛泽东指示,胡乔木代[[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社论《评国民党大会各文件》,着重批判“看似漂亮实质反动”的文件<ref>{{cite news |author=[[钱钢]] |title=《国共分手备忘录》二之一 |location=[[香港]] |publisher=《[[明报]]》 |date=2005-05-06 |page=D8版 }}</ref>。
1945年参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奉毛泽东指示,胡乔木代[[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社论《评国民党大会各文件》,着重批判“看似漂亮实质反动”的文件<ref>{{cite news |author=[[钱钢]] |title=《国共分手备忘录》二之一 |location=[[香港]] |publisher=《[[明报]]》 |date=2005-05-06 |page=D8版 }}</ref>。
第41行: 第41行:
1964年12月在杭州对西湖风景区整顿,以封建迷信及破旧立新名义,将佛教遗存、辛亥诸烈士等墓冢拆毀,并炸毀革命烈士[[秋瑾]]女士墓所。
1964年12月在杭州对西湖风景区整顿,以封建迷信及破旧立新名义,将佛教遗存、辛亥诸烈士等墓冢拆毀,并炸毀革命烈士[[秋瑾]]女士墓所。


1975年,[[邓小平]]复出,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随即成立“政治研究室”,避开“[[四人帮]]”,设在国务院,由自己直接领导。其中共有七个负责人:胡乔木、[[吴冷西]]、[[胡繩]]、[[熊复]]、[[于光远]]、[[李鑫 (中办)|李鑫]]、[[邓力群]]。[[龔育之]]称之为邓小平的“秀才班子”。<ref>{{cite web|title=《数风流人物》往期人物之于光远《老马嘶风》|url=http://www.iqilu.com/html/weishi/sflrw/wangqi/2010/0429/229803.html|website=山东电视台齐鲁网|access-date=2017-11-08|||}}</ref>
1975年,[[邓小平]]复出,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随即成立“政治研究室”,避开“[[四人帮]]”,设在国务院,由自己直接领导。其中共有七个负责人:胡乔木、[[吴冷西]]、[[胡繩]]、[[熊复]]、[[于光远]]、[[李鑫 (中办)|李鑫]]、[[邓力群]]。[[龔育之]]称之为邓小平的“秀才班子”。<ref>{{cite web|title=《数风流人物》往期人物之于光远《老马嘶风》|url=http://www.iqilu.com/html/weishi/sflrw/wangqi/2010/0429/229803.html|website=山东电视台齐鲁网|access-date=2017-11-08}}</ref>


1980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曾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1980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曾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第74行: 第74行:
== 外部链接 ==
== 外部链接 ==
* [http://www.cass.net.cn/y_09/y_09_01/y_09_01_02.htm 中国社科院著名学者:胡乔木]
* [http://www.cass.net.cn/y_09/y_09_01/y_09_01_02.htm 中国社科院著名学者:胡乔木]
*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42918.html 叶永烈《胡乔木:中共中央一支笔》]
*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42918.html 叶永烈《胡乔木:中共中央一支笔》]
*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5617/166495/10003007.html 胡乔木逝世]
*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5617/166495/10003007.html 胡乔木逝世]
* [http://news.ifeng.com/history/gundong/detail_2011_05/30/6707987_0.shtml 《沁园春·雪》作者是胡乔木?]
* [http://news.ifeng.com/history/gundong/detail_2011_05/30/6707987_0.shtml 《沁园春·雪》作者是胡乔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