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化新文字: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注释:​清理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1行: 第1行:
{{Chinese languages in society}}
{{Chinese languages in society}}
{{RCL}}
{{RCL}}
'''拉丁化新文字'''(新文字拼音:Latinxua Sin Wenz),又称'''新文字运动''',是1931年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全盘拉丁化的“文字”,最终目的是想取代汉字,属于广义的[[汉字拉丁化运动]](区别于辅助标音性质的“符号”)。<ref name="山下辉彦2009, p.147">{{cite journal|title=中国文字改革的论争与传统派观点|last=山下辉彦|journal=《艺文研究》|publisher=[[庆应义塾大学]]艺文学会|date=2009年6月|volume=96|issue=|page=147|url=https://koara.lib.keio.ac.jp/xoonips/modules/xoonips/download.php/AN00072643-00960001-0149.pdf?file_id=69465&usg=AOvVaw0W7-2pzTi1k-YW-eSMNkht|||access-date=2020-11-12|}}</ref>
'''拉丁化新文字'''(新文字拼音:Latinxua Sin Wenz),又称'''新文字运动''',是1931年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全盘拉丁化的“文字”,最终目的是想取代汉字,属于广义的[[汉字拉丁化运动]](区别于辅助标音性质的“符号”)。<ref name="山下辉彦2009, p.147">{{cite journal|title=中国文字改革的论争与传统派观点|last=山下辉彦|journal=《艺文研究》|publisher=[[庆应义塾大学]]艺文学会|date=2009年6月|volume=96|issue=|page=147|url=https://koara.lib.keio.ac.jp/xoonips/modules/xoonips/download.php/AN00072643-00960001-0149.pdf?file_id=69465&usg=AOvVaw0W7-2pzTi1k-YW-eSMNkht|||access-date=2020-11-12}}</ref>


中国共产党基于方言平等的思维,<ref name="山下辉彦2009, p.147"/>制定了15种[[汉语]]的拉丁化方案,其中有实际推行(出版课本和刊物)的有5种:基于[[老国音]]的[[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基于[[上海话]]的[[江南话拉丁化新文字]]、[[廈门话拉丁化新文字]]、[[广州话拉丁化新文字]]、[[潮汕话拉丁化新文字]]。<ref name="倪海曙1987"/>其餘10种方案并未被实际推行(未出版课本和刊物),包括:[[宁波话]]、[[无锡话]]、[[温州话]]、[[苏州话]]、[[福州话]]、[[客家话]]、[[桂林话]]、[[梧州话]]、[[四川话拉丁化新文字]]。<ref name="倪海曙1987">倪海曙,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始末。收录于{{cite book|title=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始末和编年纪事|date=1987年12月|last=[[倪海曙]]|first=|page=12-13|location=上海|publisher=知识出版社|url=||}}</ref>
中国共产党基于方言平等的思维,<ref name="山下辉彦2009, p.147"/>制定了15种[[汉语]]的拉丁化方案,其中有实际推行(出版课本和刊物)的有5种:基于[[老国音]]的[[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基于[[上海话]]的[[江南话拉丁化新文字]]、[[廈门话拉丁化新文字]]、[[广州话拉丁化新文字]]、[[潮汕话拉丁化新文字]]。<ref name="倪海曙1987"/>其餘10种方案并未被实际推行(未出版课本和刊物),包括:[[宁波话]]、[[无锡话]]、[[温州话]]、[[苏州话]]、[[福州话]]、[[客家话]]、[[桂林话]]、[[梧州话]]、[[四川话拉丁化新文字]]。<ref name="倪海曙1987">倪海曙,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始末。收录于{{cite book|title=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始末和编年纪事|date=1987年12月|last=[[倪海曙]]|first=|page=12-13|location=上海|publisher=知识出版社|url=}}</ref>


新文字运动始于1931年在[[苏联]][[中苏边界]]旁的[[海参崴]]举行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1932年公布推行上海话拉丁化新文字字。1933年后推广至全国,汉语诸方言一同拉丁化。1955年停止使用。共产党人为了向各个[[汉语方言]]区的[[革命群众]]宣传革命,势必要[[扫盲]],由此中共和[[苏联]]合作制定中共[[解放区|根据地]]里执行过两次以拉丁化新文字为[[授课语言|授课媒界]]的[[扫盲]]运动,第一波在1936年至1938年初、第二波在1940年至1943年春。<ref>{{cite journal|title=陕甘宁边区新文字扫盲教育实验与《汉语拼音方案》制定|journal=《教育研究》|date=2018|issue=7|author=栗洪武,樊红蕾
新文字运动始于1931年在[[苏联]][[中苏边界]]旁的[[海参崴]]举行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1932年公布推行上海话拉丁化新文字字。1933年后推广至全国,汉语诸方言一同拉丁化。1955年停止使用。共产党人为了向各个[[汉语方言]]区的[[革命群众]]宣传革命,势必要[[扫盲]],由此中共和[[苏联]]合作制定中共[[解放区|根据地]]里执行过两次以拉丁化新文字为[[授课语言|授课媒界]]的[[扫盲]]运动,第一波在1936年至1938年初、第二波在1940年至1943年春。<ref>{{cite journal|title=陕甘宁边区新文字扫盲教育实验与《汉语拼音方案》制定|journal=《教育研究》|date=2018|issue=7|author=栗洪武,樊红蕾
|url=http://www.cqvip.com/QK/96925X/201807/676264755.html|}}</ref><ref>{{cite journal|title=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运动|journal=《抗日战争研究》|date=2009|issue=3|author=王元周|url=https://www.krzzjn.com/uploadfile/2020/0627/20200627081949174.pdf|||access-date=2020-09-22|}}</ref>
|url=http://www.cqvip.com/QK/96925X/201807/676264755.html}}</ref><ref>{{cite journal|title=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运动|journal=《抗日战争研究》|date=2009|issue=3|author=王元周|url=https://www.krzzjn.com/uploadfile/2020/0627/20200627081949174.pdf|||access-date=2020-09-22}}</ref>


== 历史和发展 ==
== 历史和发展 ==
第28行: 第28行:
* 三、汉语拼音的ü[y],在新文字中写作y;而汉语拼音用作字首的y[j]在新文字中规定为j,但只在词中间做分隔音节之用。
* 三、汉语拼音的ü[y],在新文字中写作y;而汉语拼音用作字首的y[j]在新文字中规定为j,但只在词中间做分隔音节之用。
* 四、汉语拼音的er,在新文字中写作r。另外汉语拼音的韵母-ong,在新文字中则是-ung(与[[威妥玛拼音]]同)。
* 四、汉语拼音的er,在新文字中写作r。另外汉语拼音的韵母-ong,在新文字中则是-ung(与[[威妥玛拼音]]同)。
* 五、不标示声调,提倡者将声调视为汉语应当去除的元素,主张用其他词语替代会需要声调分辨意义的单词。<ref>{{Cite web |url=http://pinyin.info/romanization/sinwenz/ |title=Sin Wenz 新文字 |access-date=2011-12-29 |||}}</ref>
* 五、不标示声调,提倡者将声调视为汉语应当去除的元素,主张用其他词语替代会需要声调分辨意义的单词。<ref>{{Cite web |url=http://pinyin.info/romanization/sinwenz/ |title=Sin Wenz 新文字 |access-date=2011-12-29 }}</ref>


不标[[声调]]带来的多义混淆问题令当时使用者与后世学者所詬病。其他特点有:不写出[[舌尖元音]],用清音字母标记送气清塞音,用浊音字母标记不送气清塞音,对于部分汉语中的浊塞音则用浊音字母加h标记,部分汉语的[[入声]]由加塞音字母韵尾的韵母表达。
不标[[声调]]带来的多义混淆问题令当时使用者与后世学者所詬病。其他特点有:不写出[[舌尖元音]],用清音字母标记送气清塞音,用浊音字母标记不送气清塞音,对于部分汉语中的浊塞音则用浊音字母加h标记,部分汉语的[[入声]]由加塞音字母韵尾的韵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