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白慧: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替换{{reflist}}等模板参数;替换裸露的<references />)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1行: 第1行:
'''巫白慧'''({{bd|1919年|9月9日<ref>{{Cite web|title=|url=http://www.yinduabc.com/in/2356.htm|accessdate=|work=|||}}</ref>|2014年|10月2日|catIdx=Wu}}),男,祖籍[[广东]][[惠州]],生于[[香港]],中国[[印度哲学]]研究专家。巫白慧专长[[梵语]]文学,[[因明学]]和印度哲学,为[[印度哲学]]研究和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巫白慧'''({{bd|1919年|9月9日<ref>{{Cite web|title=|url=http://www.yinduabc.com/in/2356.htm|accessdate=|work=}}</ref>|2014年|10月2日|catIdx=Wu}}),男,祖籍[[广东]][[惠州]],生于[[香港]],中国[[印度哲学]]研究专家。巫白慧专长[[梵语]]文学,[[因明学]]和印度哲学,为[[印度哲学]]研究和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生平 ==
== 生平 ==
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ref name="cmsold.cms.org.cn 2006">{{cite web | title=中国社科院公示首批学部委员名单 | website=cmsold.cms.org.cn | date=2006-07-18 | url=http://cmsold.cms.org.cn/news/20060718.htm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2-04-17}}</ref><ref name="中国政府网_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cite web | title=社科院产生首批47名学部委员和95名荣誉学部委员 | website=中国政府网_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url=http://www.gov.cn/jrzg/2006-08/02/content_352085.htm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2-04-17}}</ref>。
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ref name="cmsold.cms.org.cn 2006">{{cite web | title=中国社科院公示首批学部委员名单 | website=cmsold.cms.org.cn | date=2006-07-18 | url=http://cmsold.cms.org.cn/news/20060718.htm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2-04-17}}</ref><ref name="中国政府网_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cite web | title=社科院产生首批47名学部委员和95名荣誉学部委员 | website=中国政府网_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url=http://www.gov.cn/jrzg/2006-08/02/content_352085.htm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2-04-17}}</ref>。


2014年10月2日在[[北京]]病逝<ref>{{Cite web|title=学界泰斗著名佛教因明学家巫白慧先生逝世|url=http://hebei.sina.com.cn/fo/faxun/2014-10-08/0926108057.html|accessdate=2014-10-06|work=凤凰网||}}</ref>
2014年10月2日在[[北京]]病逝<ref>{{Cite web|title=学界泰斗著名佛教因明学家巫白慧先生逝世|url=http://hebei.sina.com.cn/fo/faxun/2014-10-08/0926108057.html|accessdate=2014-10-06|work=凤凰网}}</ref>


== 著作 ==
== 著作 ==
主要著作有《圣教论》、《[[奥义书]]哲学与[[佛教]]》、《印度哲学》及《〈[[梨俱吠陀]]〉神曲选》等。<ref>{{Cite web|title=巫白慧先生生平|url=http://philosophy.cass.cn/Subject.aspx?n=20141009151421507831|accessdate=|work=|||}}</ref>
主要著作有《圣教论》、《[[奥义书]]哲学与[[佛教]]》、《印度哲学》及《〈[[梨俱吠陀]]〉神曲选》等。<ref>{{Cite web|title=巫白慧先生生平|url=http://philosophy.cass.cn/Subject.aspx?n=20141009151421507831|accessdate=|work=}}</ref>


== 奖项和荣誉 ==
== 奖项和荣誉 ==
第13行: 第13行:


== 评价 ==
== 评价 ==
“巫白慧从正理因明的沿革出发,认真探究了新因明的核心理论因三相。通过对《因明入正理论》梵本与汉译的对比研究,巫先生明确指出,玄奘所翻译的因三相,完全符合原著意旨,契合因明原理,既准确又具有科学的创造性,从而澄清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在因明理论上和文义上对玄奘译文的怀疑和误解”。<ref>{{Cite web|title=笃学尚行 止于至善——巫白慧学问人生杂谈|url=http://news.takungpao.com/fk/takung/big-park/2013-12/2117321.html|accessdate=|work=|author=成建华||}}</ref>
“巫白慧从正理因明的沿革出发,认真探究了新因明的核心理论因三相。通过对《因明入正理论》梵本与汉译的对比研究,巫先生明确指出,玄奘所翻译的因三相,完全符合原著意旨,契合因明原理,既准确又具有科学的创造性,从而澄清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在因明理论上和文义上对玄奘译文的怀疑和误解”。<ref>{{Cite web|title=笃学尚行 止于至善——巫白慧学问人生杂谈|url=http://news.takungpao.com/fk/takung/big-park/2013-12/2117321.html|accessdate=|work=|author=成建华}}</ref>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