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祯: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32行: 第32行:
'''孔祥祯'''({{bd|1904年|11月15日|1986年|10月26日|catIdx=Kong孔}}),又作'''孔祥桢''',[[山西省]][[晋城县 (唐朝)|晋城县]][[巴公镇]]北堆村人,祖籍[[山东]][[曲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轻工业部]]党组书记,[[孔子]]第七十五代孙。
'''孔祥祯'''({{bd|1904年|11月15日|1986年|10月26日|catIdx=Kong孔}}),又作'''孔祥桢''',[[山西省]][[晋城县 (唐朝)|晋城县]][[巴公镇]]北堆村人,祖籍[[山东]][[曲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轻工业部]]党组书记,[[孔子]]第七十五代孙。
== 生平 ==
== 生平 ==
1904年生于[[山西省]][[晋城县 (唐朝)|晋城县]][[巴公镇]]北堆村。父亲孔繁章是一个店员,在孔祥桢出生后一年多便病故。孔祥桢随勤劳持家的母亲长大。1912年开始在本村小学读书。1919年在晋城县立高小、1922年在晋城获泽中学读书,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11月经周玉麟(周麒书)、陈立志介绍,在晋城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ref>{{cite web |author1=崔利民 |title=晋城第一个发展的共产党员孔祥桢 |url=https://www.jcszgdsxh.com/h-nd-4178.html |publisher=晋城党史网 |||date=2019-06-17 |access-date=2020-08-18 |}}</ref>。入党后在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下做地下工作。1926年初在太原第一高中工作,同年2月至8月在太原地执委(中共山西省委前身)任秘书。1926年9月至1930年7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钻研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和军事指挥知识。1930年8月回国后任[[陕北特委]]军委书记,和[[谢子长]]等开展游击战争。1931年4月至1931年7月任唐山市委军委书记。1931年7月,到北平找河北省委汇报工作时被捕, 8月被转押到陆海空军副司令(张学良)行营军法处,9月被押送到北平军人反省分院([[草岚子监狱]])。在狱中秘密成立了中共党支部,孔老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1933年初,申请保外就医,病愈后回[[晋城]]休养。出狱后,分配到太原市工作,后调北平工作。1934年9月,在中共北方局的领导下,积极参与了创办《世界论坛》及《国际政治》等进步刊物,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革命理论。1936年,[[北方局]]得知草岚子监狱中有一批党员一直被关押,北方局同意狱中的人员可以履行国民党有关自首手续出狱,考虑到孔祥祯对狱中情况比较熟悉,[[柯庆施]]通知[[徐冰]],并由徐冰通知孔祥祯代表党组织前往狱中传达这一决定。孔祥桢两次向狱中送达党组织的指示,最终成功营救61人出狱。1936年后半年调西安市张学良的东北军学兵队任教官,后到杨虎城系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第三十八军]]做高级参议兼茅津渡干部训练班教育主任,1942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29师|一二九师]]情报处长。1943年10月,孔祥桢到中共北方局党校参加整风学习。审干阶段,孔祥桢接替谢富治担任学习组长。1944年调[[皮定均]]、[[徐子荣]]豫西支队任政治部副主任、统战部长兼宣传部长等职。
1904年生于[[山西省]][[晋城县 (唐朝)|晋城县]][[巴公镇]]北堆村。父亲孔繁章是一个店员,在孔祥桢出生后一年多便病故。孔祥桢随勤劳持家的母亲长大。1912年开始在本村小学读书。1919年在晋城县立高小、1922年在晋城获泽中学读书,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11月经周玉麟(周麒书)、陈立志介绍,在晋城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ref>{{cite web |author1=崔利民 |title=晋城第一个发展的共产党员孔祥桢 |url=https://www.jcszgdsxh.com/h-nd-4178.html |publisher=晋城党史网 |||date=2019-06-17 |access-date=2020-08-18 }}</ref>。入党后在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下做地下工作。1926年初在太原第一高中工作,同年2月至8月在太原地执委(中共山西省委前身)任秘书。1926年9月至1930年7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钻研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和军事指挥知识。1930年8月回国后任[[陕北特委]]军委书记,和[[谢子长]]等开展游击战争。1931年4月至1931年7月任唐山市委军委书记。1931年7月,到北平找河北省委汇报工作时被捕, 8月被转押到陆海空军副司令(张学良)行营军法处,9月被押送到北平军人反省分院([[草岚子监狱]])。在狱中秘密成立了中共党支部,孔老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1933年初,申请保外就医,病愈后回[[晋城]]休养。出狱后,分配到太原市工作,后调北平工作。1934年9月,在中共北方局的领导下,积极参与了创办《世界论坛》及《国际政治》等进步刊物,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革命理论。1936年,[[北方局]]得知草岚子监狱中有一批党员一直被关押,北方局同意狱中的人员可以履行国民党有关自首手续出狱,考虑到孔祥祯对狱中情况比较熟悉,[[柯庆施]]通知[[徐冰]],并由徐冰通知孔祥祯代表党组织前往狱中传达这一决定。孔祥桢两次向狱中送达党组织的指示,最终成功营救61人出狱。1936年后半年调西安市张学良的东北军学兵队任教官,后到杨虎城系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第三十八军]]做高级参议兼茅津渡干部训练班教育主任,1942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29师|一二九师]]情报处长。1943年10月,孔祥桢到中共北方局党校参加整风学习。审干阶段,孔祥桢接替谢富治担任学习组长。1944年调[[皮定均]]、[[徐子荣]]豫西支队任政治部副主任、统战部长兼宣传部长等职。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随[[王树声]]到了[[宣化店]]。李先念任命孔祥桢为新四军第五师临时交际处副处长。1946年6月23日中原突围前夕,经组织决定,孔祥桢换了便衣经地下交通的帮助,乘火车转移到邯郸的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城工部部长。1947年8月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任汝南地委书记,1948年8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兼组织部副部长<ref>{{cite book |author1=徐为民 |title=中国共产党人名词典 |date=1988 |publisher=辽宁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82-0703-3 |page=134}}</ref>,重点仍然是做国民党军的策反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随[[王树声]]到了[[宣化店]]。李先念任命孔祥桢为新四军第五师临时交际处副处长。1946年6月23日中原突围前夕,经组织决定,孔祥桢换了便衣经地下交通的帮助,乘火车转移到邯郸的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城工部部长。1947年8月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任汝南地委书记,1948年8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兼组织部副部长<ref>{{cite book |author1=徐为民 |title=中国共产党人名词典 |date=1988 |publisher=辽宁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82-0703-3 |page=134}}</ref>,重点仍然是做国民党军的策反工作。
第38行: 第38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兼组织部副部长、劳动部部长、城工部部长、中南总工会主席。1954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委员会|国家建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1957年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通部]]副部长<ref>{{cite journal |title=国务院命令 (不另行文) |journa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date=1957 |volume=90 |issue=17 |page=318}}</ref>、党组书记。1958年下半年,国务院六办撤销,[[王首道]]回交通部任部长、党组书记,孔祥桢改任党组副书记,主持常务工作。1960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轻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等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兼组织部副部长、劳动部部长、城工部部长、中南总工会主席。1954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委员会|国家建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1957年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通部]]副部长<ref>{{cite journal |title=国务院命令 (不另行文) |journa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date=1957 |volume=90 |issue=17 |page=318}}</ref>、党组书记。1958年下半年,国务院六办撤销,[[王首道]]回交通部任部长、党组书记,孔祥桢改任党组副书记,主持常务工作。1960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轻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牵连而遭受迫害,在[[秦城监狱]]中被关8年之久,并因身体受摧残而导致下肢瘫痪。1975年被流放至[[湖北省|湖北]][[宜昌市|宜昌]]。文革结束后于1978年平反。197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纪委]][[常委]]<ref>{{cite web |author1=姬宽仁 |title=孔祥桢和邓小平 |url=https://www.jcszgdsxh.com/h-nd-2688.html |publisher=晋城党史网 |||date=2016-04-27 |access-date=2020-08-18 |}}</ref>。1986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ref>{{cite news |title=孔祥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work=[[人民日报]] |date=1986-11-09 |page=4}}</ref>。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牵连而遭受迫害,在[[秦城监狱]]中被关8年之久,并因身体受摧残而导致下肢瘫痪。1975年被流放至[[湖北省|湖北]][[宜昌市|宜昌]]。文革结束后于1978年平反。197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纪委]][[常委]]<ref>{{cite web |author1=姬宽仁 |title=孔祥桢和邓小平 |url=https://www.jcszgdsxh.com/h-nd-2688.html |publisher=晋城党史网 |||date=2016-04-27 |access-date=2020-08-18 }}</ref>。1986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ref>{{cite news |title=孔祥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work=[[人民日报]] |date=1986-11-09 |page=4}}</ref>。


他还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至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他还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至六届全国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