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20)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28行: 第28行:
|date =
|date =
|accessdate =
|accessdate =
}}</ref>。
|
|
|
}}</ref>。


== 古典时期(春秋战国) ==
== 古典时期(春秋战国) ==
第46行: 第43行:
|date =
|date =
|accessdate =
|accessdate =
}}</ref>。人际关系以[[五伦]]为依归,有一定的规范。对待[[长輩]]要尊敬尊重对待;[[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notetag|“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于其他人[[博爱]]{{notetag|“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忠誠]]{{notetag|“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孝顺]]{{notetag|参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而有毅力{{notetag|参见“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重视追求知识{{notetag|“朝闻道,夕死可矣”}},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notetag|“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推己及人{{notetag|[[孔子|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之二三》}}的思想。关于生活工作的人生,小孩子的时候,就傾爱父母;年轻的时候有了恋人,就傾爱恋人;婚后有了妻儿(配偶爱人和儿女),就傾爱爱人和儿女;当官员、公务员(广义地说是[[职员]]),就傾爱君主(及或上司){{notetag|孟子-{云}-:“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
|
|
|
}}</ref>。人际关系以[[五伦]]为依归,有一定的规范。对待[[长輩]]要尊敬尊重对待;[[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notetag|“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于其他人[[博爱]]{{notetag|“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忠誠]]{{notetag|“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孝顺]]{{notetag|参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而有毅力{{notetag|参见“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重视追求知识{{notetag|“朝闻道,夕死可矣”}},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notetag|“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推己及人{{notetag|[[孔子|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之二三》}}的思想。关于生活工作的人生,小孩子的时候,就傾爱父母;年轻的时候有了恋人,就傾爱恋人;婚后有了妻儿(配偶爱人和儿女),就傾爱爱人和儿女;当官员、公务员(广义地说是[[职员]]),就傾爱君主(及或上司){{notetag|孟子-{云}-:“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 (思想)|大同]]”、“[[领土收复主义|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闡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即“不去做”与“做不到”之间的差异。而其“无恒产,因无恒心”也体现了[[以民为本|民本思想]]。儒家的教育目的,在于以发揚人性、完成人格为起点,直至达到建立仁治之国和[[大同 (思想)|大同世界]]的理想<ref>[[孙邦正]].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801&htm=09-202-5266儒家教育学说.htm 儒家教育学说]</ref>。因此,儒家的理想,是成为[[博学家|通才]],或者多才多艺而不仅仅是一才一艺,或者在一才一艺基础上能触类旁通,也即[[专业人士|专才]]和[[博学家|通才]]的结合{{notetag|子曰:“[[君子不器]]。”[[朱熹]]的解读是:“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大同 (思想)|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ref>《[[礼记]]·大同》</ref>,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经济学,是为了人类理想社会而服务。儒家重义轻利,以义为本,以义导利。尊重利用自然[[市场经济]]规律,反对违背破坏市场规律,同时反对[[垄断|操縱市场]],但认可“[[效益主义|待价而沽]]”{{notetag|子贡贖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这种做法便受到孔子的批駁。}}。儒家重理,又提出[[格物致知]]。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提出了“用力少,见功多”的原则,并发展出了[[实学]],但同时注重全面的[[人格]]发展,反对把人变成物质的工具。儒家形上学在以后的[[理学]]、[[心学]]中进行了展开{{notetag|如孔子所著的《[[易经]]·系辞》中,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柳詒征]]:孔子“形而上之原理,与[[老子]]所见正等”。}}。儒家相当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ref>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ref>。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 (思想)|大同]]”、“[[领土收复主义|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闡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即“不去做”与“做不到”之间的差异。而其“无恒产,因无恒心”也体现了[[以民为本|民本思想]]。儒家的教育目的,在于以发揚人性、完成人格为起点,直至达到建立仁治之国和[[大同 (思想)|大同世界]]的理想<ref>[[孙邦正]].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801&htm=09-202-5266儒家教育学说.htm 儒家教育学说]</ref>。因此,儒家的理想,是成为[[博学家|通才]],或者多才多艺而不仅仅是一才一艺,或者在一才一艺基础上能触类旁通,也即[[专业人士|专才]]和[[博学家|通才]]的结合{{notetag|子曰:“[[君子不器]]。”[[朱熹]]的解读是:“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大同 (思想)|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ref>《[[礼记]]·大同》</ref>,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经济学,是为了人类理想社会而服务。儒家重义轻利,以义为本,以义导利。尊重利用自然[[市场经济]]规律,反对违背破坏市场规律,同时反对[[垄断|操縱市场]],但认可“[[效益主义|待价而沽]]”{{notetag|子贡贖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这种做法便受到孔子的批駁。}}。儒家重理,又提出[[格物致知]]。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提出了“用力少,见功多”的原则,并发展出了[[实学]],但同时注重全面的[[人格]]发展,反对把人变成物质的工具。儒家形上学在以后的[[理学]]、[[心学]]中进行了展开{{notetag|如孔子所著的《[[易经]]·系辞》中,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柳詒征]]:孔子“形而上之原理,与[[老子]]所见正等”。}}。儒家相当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ref>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ref>。


=== 道家 ===
=== 道家 ===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重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ref name="中国道家">{{cite web| language =zh-cn| publisher =国土资源部| title =中国道家思想| url =http://www.lrn.cn/science/frontSciTech/200704/t20070428_55313.htm| author =| date =| accessdate =| | | }}</ref>。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ref name="道家思想"/>。道家起源有一说是有出于史官{{notetag|史官可以一方面看到官府过去的档案与典籍,一方面为朝廷作记录,自然可以造就出一些通识古今,深明世故的人,《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此代表人物有[[老聃]]<ref name="道家思想">{{cite web | language = | publisher = | title =道家思想 | url =http://www.bshlmc.edu.hk/~ch/alexam/dao.htm | author = | date = | accessdate = | | | }}</ref>}}。道家还有隐士一类的达观厭世者,他们驅使人们以“达观”来解決人生问题<ref name="道家思想"/>。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 (中国古典典籍)|老子]]》(又名《[[道德经]]》),与《[[<!--庄-->庄子 (中国古典典籍)|庄子]]》(又名《南华经》)为主要思想典籍。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重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ref name="中国道家">{{cite web| language =zh-cn| publisher =国土资源部| title =中国道家思想| url =http://www.lrn.cn/science/frontSciTech/200704/t20070428_55313.htm| author =| date =| accessdate =}}</ref>。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ref name="道家思想"/>。道家起源有一说是有出于史官{{notetag|史官可以一方面看到官府过去的档案与典籍,一方面为朝廷作记录,自然可以造就出一些通识古今,深明世故的人,《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此代表人物有[[老聃]]<ref name="道家思想">{{cite web | language = | publisher = | title =道家思想 | url =http://www.bshlmc.edu.hk/~ch/alexam/dao.htm | author = | date = | accessdate = }}</ref>}}。道家还有隐士一类的达观厭世者,他们驅使人们以“达观”来解決人生问题<ref name="道家思想"/>。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 (中国古典典籍)|老子]]》(又名《[[道德经]]》),与《[[<!--庄-->庄子 (中国古典典籍)|庄子]]》(又名《南华经》)为主要思想典籍。


道家崇尚[[本体论 (哲学)|自然]]相处之道,以天为道并顺天而行事,就可消灾解禍。认人类社会中的难题之所以无法解決,皆是因为干預行为过多,故提倡行为上要以无所作为就可以达到[[无为 (道家)|无为]]养息。道家也嚮往著反璞归真的樸实社会,认为人类对事物不妄加任何人为的作用,回归原来樸素、无知、无慮的境界,人类的紛争和煩惱即可真正的解脫<ref name="中国道家"/>。老子在总体上傾向治国方面,在人生观上,老子主张“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无不为<ref name="道家思想"/>。道家由人生观和社会观扩展至宇宙论,提出“[[道]]”、“[[气]]”、“[[本体论 (哲学)|自然]]”等哲学概念。道家之一切理论无不是围绕道而展开的。道既是生物之源,亦是生成万物之根本,亦是天地万物之本性,亦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亦为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ref name="道家心性论研究">{{cite book zh
道家崇尚[[本体论 (哲学)|自然]]相处之道,以天为道并顺天而行事,就可消灾解禍。认人类社会中的难题之所以无法解決,皆是因为干預行为过多,故提倡行为上要以无所作为就可以达到[[无为 (道家)|无为]]养息。道家也嚮往著反璞归真的樸实社会,认为人类对事物不妄加任何人为的作用,回归原来樸素、无知、无慮的境界,人类的紛争和煩惱即可真正的解脫<ref name="中国道家"/>。老子在总体上傾向治国方面,在人生观上,老子主张“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无不为<ref name="道家思想"/>。道家由人生观和社会观扩展至宇宙论,提出“[[道]]”、“[[气]]”、“[[本体论 (哲学)|自然]]”等哲学概念。道家之一切理论无不是围绕道而展开的。道既是生物之源,亦是生成万物之根本,亦是天地万物之本性,亦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亦为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ref name="道家心性论研究">{{cite book zh
第79行: 第73行:
|date =
|date =
|accessdate =
|accessdate =
}}</ref>。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預设立场,并更加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ref name="道家哲学"/>。道家相当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就是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并以修身达观的生活功夫来处理世界事务<ref name="道家哲学"/>。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ref name="道家传统"/>。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ref name="道家传统"/>。
|
|
|
}}</ref>。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預设立场,并更加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ref name="道家哲学"/>。道家相当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就是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并以修身达观的生活功夫来处理世界事务<ref name="道家哲学"/>。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ref name="道家传统"/>。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ref name="道家传统"/>。


[[韩非子]]提倡的“学本[[黄老]]”,将“理”与“道”链接再一起,认为“道”是成为万物运行法则。吸取儒家仁义思想,与法家治理之数,产生道法共冶一炉,成为汉朝早期的[[黄老治术|黄老之治]]<ref>[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0302 道家与儒家] {{zh}}</ref>。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notetag|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ref>《老子》第25章</ref>}}。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治术|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ref name="道家传统"/>。同时也安定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仍有发揮的舞台<ref name="道家传统">{{cite web| language =zh-tw| publisher =台大哲学系中国哲学研究室| title =道家传统介紹| url =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5rso/materials/mt06.htm| author =杜保瑞| date =| accessdate =| | | }}</ref>。
[[韩非子]]提倡的“学本[[黄老]]”,将“理”与“道”链接再一起,认为“道”是成为万物运行法则。吸取儒家仁义思想,与法家治理之数,产生道法共冶一炉,成为汉朝早期的[[黄老治术|黄老之治]]<ref>[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0302 道家与儒家] {{zh}}</ref>。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notetag|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ref>《老子》第25章</ref>}}。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治术|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ref name="道家传统"/>。同时也安定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仍有发揮的舞台<ref name="道家传统">{{cite web| language =zh-tw| publisher =台大哲学系中国哲学研究室| title =道家传统介紹| url =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5rso/materials/mt06.htm| author =杜保瑞| date =| accessdate =}}</ref>。


道家则自老庄玄虚之说,后来成为两晉大夫竞尚清谈,南朝宋文帝下旨令[[何彦德]]创立“[[玄学]]”。另外变化为方士神仙之术,自汉朝[[张道陵]]以符水禁咒之法成为“[[道教]]”之始<ref name="大乘文化"/>。
道家则自老庄玄虚之说,后来成为两晉大夫竞尚清谈,南朝宋文帝下旨令[[何彦德]]创立“[[玄学]]”。另外变化为方士神仙之术,自汉朝[[张道陵]]以符水禁咒之法成为“[[道教]]”之始<ref name="大乘文化"/>。
第90行: 第81行:
===墨家===
===墨家===
{{main|墨家}}
{{main|墨家}}
[[墨家]]是[[诸子百家]]中主要派别之一,创立人为[[墨翟]],产生于[[战国时期]]。<ref>{{cite web |author1=张踐 |author2=葛榮晉 |title=墨翟与墨家思想 |url=https://www.chiculture.net/index.php?file=topic_description&old_id=0304 |website=中国文化研究院 |location=香港 |language=中文 |access-date=2020-03-24 ||}}</ref>[[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墨家]]是[[诸子百家]]中主要派别之一,创立人为[[墨翟]],产生于[[战国时期]]。<ref>{{cite web |author1=张踐 |author2=葛榮晉 |title=墨翟与墨家思想 |url=https://www.chiculture.net/index.php?file=topic_description&old_id=0304 |website=中国文化研究院 |location=香港 |language=中文 |access-date=2020-03-24 }}</ref>[[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墨家邏辑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邏辑学体系,全球三大古典邏辑体系之一,主要以三物论为代表,三物分别为故、理、类。《[[墨辩]]》是墨家邏辑的主要著作。
墨家邏辑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邏辑学体系,全球三大古典邏辑体系之一,主要以三物论为代表,三物分别为故、理、类。《[[墨辩]]》是墨家邏辑的主要著作。
第104行: 第95行:
== 帝国早期(汉唐) ==
== 帝国早期(汉唐) ==
===佛教哲学===
===佛教哲学===
[[佛教]]对于中国习俗风尚与其他宗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才有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六道]]、[[轮回]],以及善恶[[果报]]等观念,才知道生有所从来,死知有所往。具体表现在相信有三世<ref>{{cite book | author=译著马欣德尊者 | title=您认识佛教吗?: 本书献給希望去除煩惱的人们 | publisher=台湾南传上座部佛教学院 | series=帕奥弟子叢书 | year=2015 | isbn=978-986-88212-5-5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1-08-18 | page=185 | | }}</ref>。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天有阴晴圆缺,花开花落,生灭相成。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虽然现世作恶而得福得寿,但其业果若不报于现世而将报于来世。因信三世六道,故信善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体,或报之子孙,或报之来世。同时还引进了悔罪植福、延寿荐亡、修德禳灾、设供祈愿等观念<ref>{{cite book | title=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研究 | publisher=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series=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学研究叢书 | year=2020 | isbn=978-986-5777-77-7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1-08-18 | page=368 | | }}</ref><ref>{{cite book | author=现代佛敎学术叢刊编辑委员会 | title=佛敎与中国文化 | publisher=大乘文化出版社 | series=现代佛敎学术叢刊 | year=1978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1-08-18 | page= | | }}</ref><ref>{{cite book | title=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 publisher=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year=1994 | isbn=978-7-5619-0353-7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1-08-18 | page=3-4 | | }}</ref><ref>{{cite book | title=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 publisher=巴蜀书社 | series= | year=2008 | isbn=978-7-80752-263-8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1-08-18 | page=289 | | }}</ref>。
[[佛教]]对于中国习俗风尚与其他宗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才有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六道]]、[[轮回]],以及善恶[[果报]]等观念,才知道生有所从来,死知有所往。具体表现在相信有三世<ref>{{cite book | author=译著马欣德尊者 | title=您认识佛教吗?: 本书献給希望去除煩惱的人们 | publisher=台湾南传上座部佛教学院 | series=帕奥弟子叢书 | year=2015 | isbn=978-986-88212-5-5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1-08-18 | page=185 }}</ref>。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天有阴晴圆缺,花开花落,生灭相成。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虽然现世作恶而得福得寿,但其业果若不报于现世而将报于来世。因信三世六道,故信善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体,或报之子孙,或报之来世。同时还引进了悔罪植福、延寿荐亡、修德禳灾、设供祈愿等观念<ref>{{cite book | title=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研究 | publisher=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series=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学研究叢书 | year=2020 | isbn=978-986-5777-77-7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1-08-18 | page=368 }}</ref><ref>{{cite book | author=现代佛敎学术叢刊编辑委员会 | title=佛敎与中国文化 | publisher=大乘文化出版社 | series=现代佛敎学术叢刊 | year=1978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1-08-18 | page= }}</ref><ref>{{cite book | title=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 publisher=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year=1994 | isbn=978-7-5619-0353-7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1-08-18 | page=3-4 }}</ref><ref>{{cite book | title=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 publisher=巴蜀书社 | series= | year=2008 | isbn=978-7-80752-263-8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1-08-18 | page=289 }}</ref>。


佛陀之学即为[[佛学]],佛学以[[果报|因果]][[轮回]]为理论,以五戒十善法为规律,藉以出世解脫为佛家一主要思想﹐以万事无常转变以及生死痛苦为理论。以无我、缘生、苦空为方法﹐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并达致涅槃为目的。为达此目的强调需要出世与解脫,出世就是指必须厭恶世间欲望,不断自我修练,解脫是在脫离生存所带来的痛苦为目的。在[[大乘佛教]]根本精神更进一步强调要舍己救世<ref name="大乘文化"/>。
佛陀之学即为[[佛学]],佛学以[[果报|因果]][[轮回]]为理论,以五戒十善法为规律,藉以出世解脫为佛家一主要思想﹐以万事无常转变以及生死痛苦为理论。以无我、缘生、苦空为方法﹐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并达致涅槃为目的。为达此目的强调需要出世与解脫,出世就是指必须厭恶世间欲望,不断自我修练,解脫是在脫离生存所带来的痛苦为目的。在[[大乘佛教]]根本精神更进一步强调要舍己救世<ref name="大乘文化"/>。


根据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 (佛教)|苦]]与[[四谛#四圣諦三转十二行|灭苦]]。“[[四谛|四圣諦]]”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就是苦締、集諦、灭諦、道諦。“[[苦 (佛教)|苦諦]]”是佛教认为一切[[六道]]众生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熾盛八苦所煎熬。这些苦难不会因为我们的死亡而结束,因为我们死后并非彻底地消失,而是继续会在六道中轮回不息,无论你生在[[天 (佛教)|天道]]、[[阿修罗道]]、[[人间道]]、[[畜生道]]、[[饿鬼道]]还是[[地獄道]],这些痛苦都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ref>{{cite web|language=zh-tw|title=基本佛学 第五课 四圣諦(一)苦諦|url=http://www.ctworld.org.tw/meditation/02_a05.htm|publisher=中台世界|accessdate=2009-02-02|||}}</ref>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沒有永恒,这叫做[[无常 (佛教)|无常]]。对众生来说,因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貪著,则将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说无常故苦。集諦是讲苦产生的原因。<ref>{{cite web
根据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 (佛教)|苦]]与[[四谛#四圣諦三转十二行|灭苦]]。“[[四谛|四圣諦]]”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就是苦締、集諦、灭諦、道諦。“[[苦 (佛教)|苦諦]]”是佛教认为一切[[六道]]众生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熾盛八苦所煎熬。这些苦难不会因为我们的死亡而结束,因为我们死后并非彻底地消失,而是继续会在六道中轮回不息,无论你生在[[天 (佛教)|天道]]、[[阿修罗道]]、[[人间道]]、[[畜生道]]、[[饿鬼道]]还是[[地獄道]],这些痛苦都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ref>{{cite web|language=zh-tw|title=基本佛学 第五课 四圣諦(一)苦諦|url=http://www.ctworld.org.tw/meditation/02_a05.htm|publisher=中台世界|accessdate=2009-02-02}}</ref>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沒有永恒,这叫做[[无常 (佛教)|无常]]。对众生来说,因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貪著,则将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说无常故苦。集諦是讲苦产生的原因。<ref>{{cite web
|language = zh-tw
|language = zh-tw
|title = 基本佛学 第六课 四圣諦(二)集諦
|title = 基本佛学 第六课 四圣諦(二)集諦
第114行: 第105行:
|publisher = 中台世界
|publisher = 中台世界
|accessdate = 2009-02-02
|accessdate = 2009-02-02
}}</ref>佛教认为世上沒有无因之果,也沒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佛教认为只要是在六道中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脫出来,只有脫离轮回这一个办法。<ref name="ctworld-a07">{{cite web
|
|
|
}}</ref>佛教认为世上沒有无因之果,也沒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佛教认为只要是在六道中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脫出来,只有脫离轮回这一个办法。<ref name="ctworld-a07">{{cite web
|language = zh-tw
|language = zh-tw
|title = 基本佛学 第七课 四圣諦(三)灭諦、道諦
|title = 基本佛学 第七课 四圣諦(三)灭諦、道諦
第123行: 第111行:
|publisher = 中台世界
|publisher = 中台世界
|accessdate = 2009-02-02
|accessdate = 2009-02-02
}}</ref>道諦为了脫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为[[尸罗|戒]]、[[三昧|定]]、[[智慧 (佛教)|慧]][[三学]]。依[[八正道]],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脫出来,证得[[阿罗汉]]<ref name="ctworld-a07" />。
|
|
|
}}</ref>道諦为了脫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为[[尸罗|戒]]、[[三昧|定]]、[[智慧 (佛教)|慧]][[三学]]。依[[八正道]],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脫出来,证得[[阿罗汉]]<ref name="ctworld-a07" />。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从中国的边疆传入内地。佛教一开始进入中国,就和中国传统文化充满-{zh-hans:着; zh-hant:著;}-矛盾。不少[[儒生|文人]]排斥外来文化,还出现过[[魏太武帝|北魏太武帝]]和[[周武帝|北周武帝]]的两次大规模[[三武灭佛|灭佛事件]]。但经过东汉魏晉二百多年的磨合,佛教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从对抗走向适应,并相互影响。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传播开来。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和儒家、道家一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撐,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很深的影响。中国佛教发展到隋唐,进入鼎盛时期。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从中国的边疆传入内地。佛教一开始进入中国,就和中国传统文化充满-{zh-hans:着; zh-hant:著;}-矛盾。不少[[儒生|文人]]排斥外来文化,还出现过[[魏太武帝|北魏太武帝]]和[[周武帝|北周武帝]]的两次大规模[[三武灭佛|灭佛事件]]。但经过东汉魏晉二百多年的磨合,佛教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从对抗走向适应,并相互影响。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传播开来。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和儒家、道家一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撐,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很深的影响。中国佛教发展到隋唐,进入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