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3行: 第3行:
现有82个专科分会,43万余名会员,设有办事机构15个,建有医学图书馆1个,法人实体机构2个。
现有82个专科分会,43万余名会员,设有办事机构15个,建有医学图书馆1个,法人实体机构2个。


中华医学会的主要业务包括: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编辑出版医学期刊及书籍、音像制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等。<ref>{{cite web |url=http://www.cma.org.cn/ArtShowContent.asp?ArticleID=90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09-11 |||}}</ref>
中华医学会的主要业务包括: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编辑出版医学期刊及书籍、音像制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等。<ref>{{cite web |url=http://www.cma.org.cn/ArtShowContent.asp?ArticleID=90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09-11 }}</ref>
== 历史 ==
== 历史 ==
1910年,[[伍连德]]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1913年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创立,但只是个地方性组织。
1910年,[[伍连德]]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1913年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创立,但只是个地方性组织。
第13行: 第13行:
1932年4月15日,“中华博医会”并入中华医学会。
1932年4月15日,“中华博医会”并入中华医学会。


1886年,传教士医生在上海成立中国教会医学联合(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中文简称'''博医会'''),并于1887年出版发行英文版《博医会报》(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规定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具有证书,服务应宗教团体的医师可成为正式会员;毕业于欧美医学院校的非宗教团体的医生可成为名誉会员。1890年5月,博医会在上海举行第一届会员大会,译述西医书籍时有很多名词和术语的统一问题是会议的中心议题。这次大会决定成立一个名词委员会负责统一医学名词的工作委员会。由嘉约翰任主席,成员有:威尔逊(WmWilson)、亨特、多斯怀特(A·W·Douthwaite)波特(H·P·Porter)高似兰(P·B·Cousland)。1894年出版了《疾病名词词汇》、1898年出版了《眼科名词》和[[温天谋]]编辑的《疾病词汇》、此外还有惠特尼的《解剖学词汇》和波特的《生理学名词》等。1901年名词委员会首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理学和药物名词。1904年,名词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讨论、审定了病理学、内科、外科和妇产科的名词,校定和增补了1901年编辑的名词。同年12月,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讨论药物学和细菌学名词。名词委员会参与了科技术语委员会审定元素和化学名词的工作,并曾致函[[中国教育会]](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要求加快物理学名词的审定,由于物理学名词不统一也将直接影响到医学教育,如教育会提不出标准的物理学名词,博医会将编辑自己的物理学词汇,使之能与医学教科书相统一。同时博医会也要求[[中国教育会|教育会]]和[[广学会]](The Diffusion Society)在它们的出版物中,凡涉及医学的名词,都应采用博医会审定的标准名词。依据审定的名词翻译出版了一批教科书,如《格氏解剖学》、《哈氏治疗学》、《欧氏内科学》等。1908年5月,名词委员会在统一了医学各科名词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英汉医学词典》和中文的《医学字典》,并提呈教育部。<ref>{{Cite web |url=http://www.sohu.com/a/156995888_324186 |title=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中国博医会:早期医学名词统一工作”,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1994年第一期 |accessdate=2020-01-11 |||}}</ref>1910年东北鼠疫大规模流行时,清政府曾通过英国驻京使馆的医员葛莱向博医会寻求帮助。
1886年,传教士医生在上海成立中国教会医学联合(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中文简称'''博医会'''),并于1887年出版发行英文版《博医会报》(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规定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具有证书,服务应宗教团体的医师可成为正式会员;毕业于欧美医学院校的非宗教团体的医生可成为名誉会员。1890年5月,博医会在上海举行第一届会员大会,译述西医书籍时有很多名词和术语的统一问题是会议的中心议题。这次大会决定成立一个名词委员会负责统一医学名词的工作委员会。由嘉约翰任主席,成员有:威尔逊(WmWilson)、亨特、多斯怀特(A·W·Douthwaite)波特(H·P·Porter)高似兰(P·B·Cousland)。1894年出版了《疾病名词词汇》、1898年出版了《眼科名词》和[[温天谋]]编辑的《疾病词汇》、此外还有惠特尼的《解剖学词汇》和波特的《生理学名词》等。1901年名词委员会首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理学和药物名词。1904年,名词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讨论、审定了病理学、内科、外科和妇产科的名词,校定和增补了1901年编辑的名词。同年12月,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讨论药物学和细菌学名词。名词委员会参与了科技术语委员会审定元素和化学名词的工作,并曾致函[[中国教育会]](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要求加快物理学名词的审定,由于物理学名词不统一也将直接影响到医学教育,如教育会提不出标准的物理学名词,博医会将编辑自己的物理学词汇,使之能与医学教科书相统一。同时博医会也要求[[中国教育会|教育会]]和[[广学会]](The Diffusion Society)在它们的出版物中,凡涉及医学的名词,都应采用博医会审定的标准名词。依据审定的名词翻译出版了一批教科书,如《格氏解剖学》、《哈氏治疗学》、《欧氏内科学》等。1908年5月,名词委员会在统一了医学各科名词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英汉医学词典》和中文的《医学字典》,并提呈教育部。<ref>{{Cite web |url=http://www.sohu.com/a/156995888_324186 |title=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中国博医会:早期医学名词统一工作”,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1994年第一期 |accessdate=2020-01-11 }}</ref>1910年东北鼠疫大规模流行时,清政府曾通过英国驻京使馆的医员葛莱向博医会寻求帮助。


从1922年起,[[非基督教运动]]冲击下,1923年博医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决定把名称中的Missionary一词删除。<!-- removed_ref site50 by Njzjzbot -->
从1922年起,[[非基督教运动]]冲击下,1923年博医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决定把名称中的Missionary一词删除。<!-- removed_ref site50 by Njzjzbot -->


== 历届大会<ref>{{cite web |url=http://www.cma.org.cn/ArtShowContent.asp?ArticleID=95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09-11 |||}}</ref>==
== 历届大会<ref>{{cite web |url=http://www.cma.org.cn/ArtShowContent.asp?ArticleID=95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09-11 }}</ref>==


{|style="width:99.9%" border="1"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style="width:99.9%" border="1" class="wikitable so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