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仁: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生平:​清理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士仁'''({{bd|?||?||catIdx=S士}}),字'''君義''',一作'''傅士仁''',[[幽州]][[廣陽郡|廣陽]]人(今[[北京市]]),[[三国]]时期[[蜀漢]][[孫吳]]人物。史書上一般都記載其姓名為士仁,然而《[[三國志]]·蜀志·關羽傳》有一個地方寫成傅士仁,《[[三国演义]]》乃至《[[资治通鉴]]》的一些章节亦將其記為傅士仁,但学者多认为是史書傳鈔過程的謬誤。
'''士仁'''({{bd|?||?||catIdx=S士}}),字'''君義''',一作'''傅士仁''',[[幽州]][[廣陽郡|廣陽]]人(今[[北京市]]),[[三国]]时期[[蜀漢]][[孫吳]]人物。史書上一般都記載其姓名為士仁,然而《[[三國志]]·蜀志·關羽傳》有一個地方寫成傅士仁,《[[三国演义]]》乃至《[[资治通鉴]]》的一些章节亦將其記為傅士仁,但学者多认为是史書傳鈔過程的謬誤。


== 生平 ==
== 生平 ==
士仁本為蜀將,駐紮於[[公安县|公安]],由於和[[關羽]]不和,和[[麋芳]]认为關羽輕視自己。219年,關羽北伐([[樊城之戰]]),麋芳、士仁因為未能供給足夠軍需,關羽揚言回師後將二人治罪,二人心感畏懼。当时關羽正於[[樊城]]圍攻曹將[[曹仁]],麋芳一同倒戈,迎接吳軍入主[[荊州]]。
士仁本為蜀將,駐紮於[[公安县|公安]],由於和[[關羽]]不和,和[[麋芳]]认为關羽輕視自己。219年,關羽北伐([[樊城之戰]]),麋芳、士仁因為未能供給足夠軍需,關羽揚言回師後將二人治罪,二人心感畏懼。当时關羽正於[[樊城]]圍攻曹將[[曹仁]],麋芳一同倒戈,迎接吳軍入主[[荊州]]。


士仁原本拒守城池不出,呂蒙派[[虞翻]]前往遊說,士仁也拒絕接見。虞翻寫信給士仁,告誡士仁吳軍之所以能輕易兵臨公安、一路上未被斥候察覺、無烽火警訊,那是因為吳軍早就有內應了,如今[[呂蒙]]將逕取南郡,士仁獨守孤城,進退皆無生路。士仁讀過信之後,涕泣出降。呂蒙派兵接管公安,帶士仁去給麋芳看,麋芳於是開城投降。
士仁原本拒守城池不出,呂蒙派[[虞翻]]前往遊說,士仁也拒絕接見。虞翻寫信給士仁,告誡士仁吳軍之所以能輕易兵臨公安、一路上未被斥候察覺、無烽火警訊,那是因為吳軍早就有內應了,如今[[呂蒙]]將逕取南郡,士仁獨守孤城,進退皆無生路。士仁讀過信之後,涕泣出降。呂蒙派兵接管公安,帶士仁去給麋芳看,麋芳於是開城投降。
第12行: 第12行:
== 艺术形象 ==
== 艺术形象 ==
=== 《三国演义》 ===
=== 《三国演义》 ===
《[[三国演义]]》記載士仁的名字為'''傅士仁'''。傅士仁慫恿麋芳降吳,讓呂蒙順利佔領荊州,使關羽無後退之路,間接害得關羽兵敗將亡。後來[[夷陵之戰]]時,劉備大軍征吳,傅士仁[[麋芳]]亦是其復仇目標,蜀軍勢如破竹,聲勢大振時,二人听到军心有变,知道有軍士打算殺掉他們二人,於是趁夜殺死[[馬忠 (東吳)|馬忠]],帶著其首級重新投奔蜀國,希望求得赦免。但[[劉備]]無意饒恕,遂将傅士仁[[麋芳]]一同斬首。
《[[三国演义]]》記載士仁的名字為'''傅士仁'''。傅士仁慫恿麋芳降吳,讓呂蒙順利佔領荊州,使關羽無後退之路,間接害得關羽兵敗將亡。后来[[夷陵之戰]]時,劉備大軍征吳,傅士仁[[麋芳]]亦是其復仇目標,蜀軍勢如破竹,聲勢大振時,二人听到军心有变,知道有軍士打算殺掉他們二人,於是趁夜殺死[[馬忠 (東吳)|馬忠]],帶著其首級重新投奔蜀國,希望求得赦免。但[[劉備]]無意饒恕,遂将傅士仁[[麋芳]]一同斬首。


=== 石像 ===
=== 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