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综合治理:修正涉政用语1)
第33行: 第33行:
1949年10月13日,[[广州]]解放后,当时的社长[[林靄民]]为表明拥护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头版采用大号标题“天亮了”。因当时大部分香港市民并不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令《星岛日报》销量一直下滑,林靄民被去职,立论转回拥护蒋介石当局<ref>特级校对:《星岛日报"蒙尘"记》,大成杂志第184期,1989年8月20日,第45頁</ref>。胡文虎逝世后,由女儿[[胡仙]]接掌,立场一直维持不变,一直支持中国国民党、台湾当局及港英当局。在[[六七暴动]]期间,星岛支持港英当局镇压[[香港亲共人士|左派人士]]暴动。
1949年10月13日,[[广州]]解放后,当时的社长[[林靄民]]为表明拥护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头版采用大号标题“天亮了”。因当时大部分香港市民并不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令《星岛日报》销量一直下滑,林靄民被去职,立论转回拥护蒋介石当局<ref>特级校对:《星岛日报"蒙尘"记》,大成杂志第184期,1989年8月20日,第45頁</ref>。胡文虎逝世后,由女儿[[胡仙]]接掌,立场一直维持不变,一直支持中国国民党、台湾当局及港英当局。在[[六七暴动]]期间,星岛支持港英当局镇压[[香港亲共人士|左派人士]]暴动。


1988年,《星岛日报》在其创刊50周年特刊中,自称“中立但较偏向支持(台湾当局)”的报刊。《星岛日报》一直使用所谓“民国纪年”,在新闻文章中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共当局”或“中共”,直至1994年为止。1994年,星岛日报放弃采用所谓“民国纪年”,同时[[胡仙]]訪京,与中共关系修好,政治取向慢慢转为[[亲共]],到1998年,胡仙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影响,胡仙于地产及股票投资严重亏蝕,加上卷入“胡仙案”,星岛集团被逼出售拥有《[[天天日报]]》的[[文化传信]]。1998年5月全国政协港区委员[[查济民]]与胡仙合组公司,并擬以7.4亿元收购星岛,但交易其后告吹。<ref name=报业大事记/>1999年1月,胡仙擬以1亿多元出售星岛集团23%股份給中企基金,但因[[何柱国 (商人)|何柱国]]家族申请胡仙破产,高等法院否決售股予中企基金,同年3月出售拥有《星岛日报》的[[星岛集团有限公司|星岛集团]]予 Lazard Asia,胡仙破产案亦获撤销<ref name="报业大事记">{{cite web |title=附录一 香港报业大事记(1954年~2004年) |url=http://203.80.1.113/html/d_50cel/c50_0401.htm |accessdate=2019-11-24 |||}}</ref>。
1988年,《星岛日报》在其创刊50周年特刊中,自称“中立但较偏向支持(台湾当局)”的报刊。《星岛日报》一直使用所谓“民国纪年”,在新闻文章中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政府”或“中共”,直至1994年为止。1994年,星岛日报放弃采用所谓“民国纪年”,同时[[胡仙]]訪京,与中共关系修好,政治取向慢慢转为[[亲共]],到1998年,胡仙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影响,胡仙于地产及股票投资严重亏蝕,加上卷入“胡仙案”,星岛集团被逼出售拥有《[[天天日报]]》的[[文化传信]]。1998年5月全国政协港区委员[[查济民]]与胡仙合组公司,并擬以7.4亿元收购星岛,但交易其后告吹。<ref name=报业大事记/>1999年1月,胡仙擬以1亿多元出售星岛集团23%股份給中企基金,但因[[何柱国 (商人)|何柱国]]家族申请胡仙破产,高等法院否決售股予中企基金,同年3月出售拥有《星岛日报》的[[星岛集团有限公司|星岛集团]]予 Lazard Asia,胡仙破产案亦获撤销<ref name="报业大事记">{{cite web |title=附录一 香港报业大事记(1954年~2004年) |url=http://203.80.1.113/html/d_50cel/c50_0401.htm |accessdate=2019-11-24 |||}}</ref>。


商人[[何柱国 (香港)|何柱国]]的泛华集团于2001年向Lazard Asia购得《星岛日报》51.4%股份,何于1998年获委任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亦是[[北京大学]]校董,自此星岛日报立场转为亲中。例如早于2003年,极具争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就香港境内有关[[国家安全]],即叛国罪、分裂国家行为、煽动叛乱罪、颠覆国家罪及窃取国家机密等多项条文作出立法指引的憲法条文。《星岛日报》在同年7月5日的社评《“[[的卢]]”跃溪胜过緩兵之计》及同月6日的社评《不要为擱置而擱置》中,表明支持政府如期立法<ref>[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267&catid=28&Itemid=168 董建华叫左报太沉重] 亚洲时报 新闻专题-基本法23条 2003/07/07</ref>,正式意味其政治立场的改变,转向亲建制派。
商人[[何柱国 (香港)|何柱国]]的泛华集团于2001年向Lazard Asia购得《星岛日报》51.4%股份,何于1998年获委任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亦是[[北京大学]]校董,自此星岛日报立场转为亲中。例如早于2003年,极具争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就香港境内有关[[国家安全]],即叛国罪、分裂国家行为、煽动叛乱罪、颠覆国家罪及窃取国家机密等多项条文作出立法指引的憲法条文。《星岛日报》在同年7月5日的社评《“[[的卢]]”跃溪胜过緩兵之计》及同月6日的社评《不要为擱置而擱置》中,表明支持政府如期立法<ref>[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267&catid=28&Itemid=168 董建华叫左报太沉重] 亚洲时报 新闻专题-基本法23条 2003/07/07</ref>,正式意味其政治立场的改变,转向亲建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