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泰: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2行: 第2行:


== 生平 ==
== 生平 ==
范泰最初任[[太学]]博士,後又先後任衞將軍[[謝安]]及[[驃騎將軍]][[司馬道子]]的[[參軍]]。表弟[[王忱]]於389年上任[[荊州 (古代)|荊州]][[刺史]]後,又請其任天門太守。392年王忱死後,司馬道子再召范泰為諮議參軍,後遷中書侍郎。当时道子子[[司馬元顯]]專權,內外官員都請假回避,不再上表皇帝,只管順從元顯而已。范泰认为這種行為並不恰當,向元顯進言但不被接受。其後范泰父親范甯去世,范泰襲父爵'''陽遂鄉侯'''。元興元年(402年),荊州刺史[[桓玄]]率兵擊敗了司馬元顯,攻下[[建康]]並執掌朝政,就命[[御史中丞]][[祖台之]]彈劾范泰[[王準之]]、[[司馬珣之]]居喪無禮,范泰因而被罷黜並外放[[丹徒縣]]。
范泰最初任[[太学]]博士,後又先後任衞將軍[[謝安]]及[[驃騎將軍]][[司馬道子]]的[[參軍]]。表弟[[王忱]]於389年上任[[荊州 (古代)|荊州]][[刺史]]後,又請其任天門太守。392年王忱死後,司馬道子再召范泰為諮議參軍,後遷中書侍郎。当时道子子[[司馬元顯]]專權,內外官員都請假回避,不再上表皇帝,只管順從元顯而已。范泰认为這種行為並不恰當,向元顯進言但不被接受。其後范泰父親范甯去世,范泰襲父爵'''陽遂鄉侯'''。元興元年(402年),荊州刺史[[桓玄]]率兵擊敗了司馬元顯,攻下[[建康]]並執掌朝政,就命[[御史中丞]][[祖台之]]彈劾范泰[[王準之]]、[[司馬珣之]]居喪無禮,范泰因而被罷黜並外放[[丹徒縣]]。


元興三年(404年),[[劉裕]]在桓玄稱帝後兩個月舉兵討伐,桓玄兵敗出逃,最終被殺,東晉復祚。范泰任國子博士,後历任[[黃門郎]]、[[御史中丞]]及東陽太守。義熙六年(410年),盧循起兵反叛,范泰出兵一千人協助抵禦,並開糧倉支援晉軍兵糧,劉裕於是加授范泰振武將軍。次年(411年),范泰就還朝,先後任[[侍中]]、[[度支尚書]]及[[太常]],又曾轉大司馬左長史,右衞將軍,加散騎常侍。范泰後遷尚書,加散騎常侍,並於義熙十二年(416年)以兼司空身份[[袁湛]]授予劉裕宋公爵位及[[九錫]]禮遇<ref>《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七》義熙十二年:「十二月,壬申,詔以裕為相國、緦百揆、揚州牧,封十郡為宋公,備九錫之禮,位在諸侯王上,領征西將軍、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裕辭不受。」</ref><ref>《宋書·袁湛傳》:「時高祖北伐,湛兼太尉,兼司空、散騎常侍、尚書范泰奉九命禮物,拜授高祖。」</ref>。時劉裕正在北伐後秦,二人就隨軍至[[洛陽]]。
元興三年(404年),[[劉裕]]在桓玄稱帝後兩個月舉兵討伐,桓玄兵敗出逃,最終被殺,東晉復祚。范泰任國子博士,後历任[[黃門郎]]、[[御史中丞]]及東陽太守。義熙六年(410年),盧循起兵反叛,范泰出兵一千人協助抵禦,並開糧倉支援晉軍兵糧,劉裕於是加授范泰振武將軍。次年(411年),范泰就還朝,先後任[[侍中]]、[[度支尚書]]及[[太常]],又曾轉大司馬左長史,右衞將軍,加散騎常侍。范泰後遷尚書,加散騎常侍,並於義熙十二年(416年)以兼司空身份[[袁湛]]授予劉裕宋公爵位及[[九錫]]禮遇<ref>《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七》義熙十二年:「十二月,壬申,詔以裕為相國、緦百揆、揚州牧,封十郡為宋公,備九錫之禮,位在諸侯王上,領征西將軍、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裕辭不受。」</ref><ref>《宋書·袁湛傳》:「時高祖北伐,湛兼太尉,兼司空、散騎常侍、尚書范泰奉九命禮物,拜授高祖。」</ref>。時劉裕正在北伐後秦,二人就隨軍至[[洛陽]]。


范泰後轉護軍將軍。[[永初 (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以范泰為[[金紫光禄大夫]],又加[[散骑常侍]]。次年因興辦國學而任[[國子祭酒]]。[[景平]]元年(423年),加特進,次年退休,解任國子祭酒。当时宋少帝[[劉義符]]行為有不少缺失,范泰於是上書極力勸諫,但都不為劉義符所納。景平二年(424年),輔政的[[徐羨之]]、[[傅亮]]、[[謝晦]]先殺廬陵王[[劉義真]],後廢殺劉義符。范泰向來都徐羨之不睦,見其殺害皇帝及宗王,於是向親信說:「吾觀古今多矣,未有受遺顧託,而嗣君見殺,賢王嬰戮者也。」斥責徐羨之等人的行為。[[元嘉]]二年(425年)[[春節]]是宋文帝[[劉義隆]]即位後的首個春節,范泰卻在那時上表祝賀並上陳当时旱災後到[[東陽郡]]出遊,不理朝政。当时有官員彈劾范泰,但劉義隆並不問罪。
范泰後轉護軍將軍。[[永初 (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以范泰為[[金紫光禄大夫]],又加[[散骑常侍]]。次年因興辦國學而任[[國子祭酒]]。[[景平]]元年(423年),加特進,次年退休,解任國子祭酒。当时宋少帝[[劉義符]]行為有不少缺失,范泰於是上書極力勸諫,但都不為劉義符所納。景平二年(424年),輔政的[[徐羨之]]、[[傅亮]]、[[謝晦]]先殺廬陵王[[劉義真]],後廢殺劉義符。范泰向來都徐羨之不睦,見其殺害皇帝及宗王,於是向親信說:「吾觀古今多矣,未有受遺顧託,而嗣君見殺,賢王嬰戮者也。」斥責徐羨之等人的行為。[[元嘉]]二年(425年)[[春節]]是宋文帝[[劉義隆]]即位後的首個春節,范泰卻在那時上表祝賀並上陳当时旱災後到[[東陽郡]]出遊,不理朝政。当时有官員彈劾范泰,但劉義隆並不問罪。


元嘉三年(426年),劉義隆誅殺徐羨之及傅亮,進范泰為特進、侍中、左光禄大夫、國子祭酒,領[[劉義恭|江夏王]]師。当时更以范泰既為晉朝舊臣,亦有腳患,行動不便,故此特地准許他坐轎上朝。
元嘉三年(426年),劉義隆誅殺徐羨之及傅亮,進范泰為特進、侍中、左光禄大夫、國子祭酒,領[[劉義恭|江夏王]]師。当时更以范泰既為晉朝舊臣,亦有腳患,行動不便,故此特地准許他坐轎上朝。
第14行: 第14行:
== 性格特徵 ==
== 性格特徵 ==
* 范泰一生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也會鼓勵後進,撰有《古今善言》二十四篇及文集二十卷。
* 范泰一生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也會鼓勵後進,撰有《古今善言》二十四篇及文集二十卷。
* 范泰喜歡飲酒,為人不拘小節,直率隨心,在外亦像在家那樣,故甚得劉裕親信,劉裕北伐班師回彭城時,更范泰同登城上,還命人抬轎去載有腳患的范泰登城。不過由於政治能力不高,都未能擔當朝中要職。
* 范泰喜歡飲酒,為人不拘小節,直率隨心,在外亦像在家那樣,故甚得劉裕親信,劉裕北伐班師回彭城時,更范泰同登城上,還命人抬轎去載有腳患的范泰登城。不過由於政治能力不高,都未能擔當朝中要職。
* 范泰晚年信了[[佛教]],還相當虔誠,在家中西邊建了一座[[祗洹精舍]]。
* 范泰晚年信了[[佛教]],還相當虔誠,在家中西邊建了一座[[祗洹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