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佛海: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生平:​20
(机器人:自动替换格式;整理源码)
第18行: 第18行:
| constituency =
| constituency =
| spouse =
| spouse =
| party = {{CPC}}(1921年-1924年,退党)<br />{{KMT}}(1924年-1940年,开除党籍)<br>{{KMT-1940}}(1940年-1945年)
| party = {{CPC}}(1921年-1924年,退党)<br>{{KMT}}(1924年-1940年,开除党籍)<br>{{KMT-1940}}(1940年-1945年)
| profession =
| profession =
| religion = [[一贯道]]
| religion = [[一贯道]]
第28行: 第28行:


== 生平 ==
== 生平 ==
[[File:Zhou Fohai4.jpg|缩略图|150px||青年周佛海]]
[[File:Zhou Fohai4.jpg|thumb|150px|left|青年周佛海]]


周佛海早年留学[[日本]][[鹿儿岛市|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为其成员。同年,[[施存统]]抵达日本后,通过[[陈独秀]]、[[李达 (哲学家)|李达]]介绍与他取得联系。1921年4月,周佛海向施存统去信,传达陈独秀的指示。陈指派周、施「两人为驻日本代表,联系日本同志」,推广中国共产党。学者将之视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旅日共产主义小组|日本小组]]此时正式成立。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夕,施存统和周佛海互相推荐对方代表出席会议,使周佛海最终以日本留学生代表身份出席<ref>{{Cite web|url=https://news.qq.com/zt2011/hwxd/hwxd19.htm|title=旅日学子创"二人党小组"|accessdate=2020-01-19|author=|date=|work=|publisher=腾讯网|language=Zh-hans|||}}</ref>;之后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经济系。1924年,周佛海回国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同年,退出中国共产党。
周佛海早年留学[[日本]][[鹿儿岛市|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为其成员。同年,[[施存统]]抵达日本后,通过[[陈独秀]]、[[李达 (哲学家)|李达]]介绍与他取得联系。1921年4月,周佛海向施存统去信,传达陈独秀的指示。陈指派周、施「两人为驻日本代表,联系日本同志」,推广中国共产党。学者将之视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旅日共产主义小组|日本小组]]此时正式成立。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夕,施存统和周佛海互相推荐对方代表出席会议,使周佛海最终以日本留学生代表身份出席<ref>{{Cite web|url=https://news.qq.com/zt2011/hwxd/hwxd19.htm|title=旅日学子创"二人党小组"|accessdate=2020-01-19|author=|date=|work=|publisher=腾讯网|language=Zh-hans|||}}</ref>;之后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经济系。1924年,周佛海回国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同年,退出中国共产党。
第36行: 第36行:
1929年,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兼总司令部训练主任。1931年,当选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
1929年,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兼总司令部训练主任。1931年,当选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


[[File:Zhou Fohai.JPG|缩略图|150px||中年周佛海]]
[[File:Zhou Fohai.JPG|thumb|150px|left|中年周佛海]]


[[中国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佛海又出任蒋介石侍从室副主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代理部长等职。這段期间,周佛海与汪精卫有所接觸。周佛海当時「见国际上对中国除了道义上的援助和精神上的同情以外,沒有实际的援助,同時中国的国力,当時也趕不及日本,所以我自己对抗战也沒有信心」,于是与汪精卫夫妇于1938年9月投向日本<ref>「我当時的意见,以为在北方,我们決不能再和『九一八』一样地毫无抵抗。因为在北方如果不坚强地抵抗,既不能表示我国的決心和实力,就不能戢当時一部日本军人的气焰。我们要以实力表示我们是不可以不战而屈,我们要以实力使日本知难而退。但是我们要坚持一种政策,就是我们是为结束战争而抗战,不是为扩大战争而抗战。所以我们的抗战,只应限于北方,不应在北方以外的地方自行挑战。自從庐山談話会回到南京以后,就和許多朋友研究如何在適当情形之下,可以结束北方的抗战,恢复和平的关系。当時有三种觀察:一是战必大败,和必大亂;二是和必大亂,战未必大败;三是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亂。我研究的结果,竟得第三种看法是对的。为甚麼战必大败?只要是稍有常識,而不绝頂糊塗,稍为理性,而不纯粹感情用事的人,沒有不明白的,用不著多說。主张最后勝利的人,也明知道中国的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組織的要素,沒有一件能和日本比擬。但是他们总觉得国际形勢是会變化的,日本内部是会崩潰的,于是把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比天还大的问题,寄託在這两个鏡花水月的幻想之中!他们强调只要继续抗战半年,俄国一定实际参战,英、美一定对日制裁,日本财政一定崩潰。這些主张,我们且暫緩以理论来反駁,只要先看看过去的事实,就可证明其荒謬。」周佛海:《回憶与前瞻》,见《[[中华日報]]》1939年7月22—24日</ref>
[[中国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佛海又出任蒋介石侍从室副主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代理部长等职。這段期间,周佛海与汪精卫有所接觸。周佛海当時「见国际上对中国除了道义上的援助和精神上的同情以外,沒有实际的援助,同時中国的国力,当時也趕不及日本,所以我自己对抗战也沒有信心」,于是与汪精卫夫妇于1938年9月投向日本<ref>「我当時的意见,以为在北方,我们決不能再和『九一八』一样地毫无抵抗。因为在北方如果不坚强地抵抗,既不能表示我国的決心和实力,就不能戢当時一部日本军人的气焰。我们要以实力表示我们是不可以不战而屈,我们要以实力使日本知难而退。但是我们要坚持一种政策,就是我们是为结束战争而抗战,不是为扩大战争而抗战。所以我们的抗战,只应限于北方,不应在北方以外的地方自行挑战。自從庐山談話会回到南京以后,就和許多朋友研究如何在適当情形之下,可以结束北方的抗战,恢复和平的关系。当時有三种觀察:一是战必大败,和必大亂;二是和必大亂,战未必大败;三是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亂。我研究的结果,竟得第三种看法是对的。为甚麼战必大败?只要是稍有常識,而不绝頂糊塗,稍为理性,而不纯粹感情用事的人,沒有不明白的,用不著多說。主张最后勝利的人,也明知道中国的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組織的要素,沒有一件能和日本比擬。但是他们总觉得国际形勢是会變化的,日本内部是会崩潰的,于是把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比天还大的问题,寄託在這两个鏡花水月的幻想之中!他们强调只要继续抗战半年,俄国一定实际参战,英、美一定对日制裁,日本财政一定崩潰。這些主张,我们且暫緩以理论来反駁,只要先看看过去的事实,就可证明其荒謬。」周佛海:《回憶与前瞻》,见《[[中华日報]]》1939年7月22—24日</ref>
第88行: 第88行:
{{上海市市长|伪}}
{{上海市市长|伪}}
{{南京市市长}}
{{南京市市长}}

[[Category: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人物]]
[[Category: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人物]]
[[Category: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Category: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