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参考文献:​清理
(机器人:移除1个参考文献)
第79行: 第79行:
1955年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人民币的命令》,决定进行币制改革,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人民币每种券面版面均印有[[汉语]]、[[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四种文字。辅币面额为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3、5、10元由[[苏联]]代印。
1955年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人民币的命令》,决定进行币制改革,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人民币每种券面版面均印有[[汉语]]、[[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四种文字。辅币面额为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3、5、10元由[[苏联]]代印。


蒋介石当局逃往台湾后,[[蒋介石]]一直准备反攻大陆,[[海峽两岸关系|海峡两岸关系]]紧张,在[[关闭政策]]之外,国民政府印制假人民币,空投或者经港、澳走私到中国大陆以破坏人民币信用。为减少假票的影响与损失,[[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暂不发行5元以上的大票,增加发行3元面值,用以调节流通领域。<ref name=":0">{{Cite web|title=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与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url=http://www.yhcqw.com/50/8106.html|accessdate=2020-05-28|work=www.yhcqw.com|||}}</ref>然而伴随着[[大跃进]]的推进,国家财政出现大量赤字而再用多发纱票弥补・人民币的供应量随即暴增,在1958年、1959年分别激增到363亿元和474亿元,增长率达到66%和30%,创下60年来的最高增长率记录<ref name="70年" />。而货币投放量又53亿元(1957年)・上升到75亿元(1959年)、96亿元(1960年)・至1961年达到125亿元的高峰。由于货币投放过多,国家商品库存被挖空,[[通货膨脹]]令物价大幅上漲再随即引发[[三年困难时期|大饑荒]]<ref name="杨先材">杨先材主编:《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上卷(比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ref>。
蒋介石当局逃往台湾后,[[蒋介石]]一直准备反攻大陆,[[海峽两岸关系|海峡两岸关系]]紧张,在[[关闭政策]]之外,国民政府印制假人民币,空投或者经港、澳走私到中国大陆以破坏人民币信用。为减少假票的影响与损失,[[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暂不发行5元以上的大票,增加发行3元面值,用以调节流通领域。<!-- removed_ref site215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然而伴随着[[大跃进]]的推进,国家财政出现大量赤字而再用多发纱票弥补・人民币的供应量随即暴增,在1958年、1959年分别激增到363亿元和474亿元,增长率达到66%和30%,创下60年来的最高增长率记录<ref name="70年" />。而货币投放量又53亿元(1957年)・上升到75亿元(1959年)、96亿元(1960年)・至1961年达到125亿元的高峰。由于货币投放过多,国家商品库存被挖空,[[通货膨脹]]令物价大幅上漲再随即引发[[三年困难时期|大饑荒]]<ref name="杨先材">杨先材主编:《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上卷(比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ref>。


=== 第三套人民币 ===
=== 第三套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