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友騎兵: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替换{{reflist}}等模板参数;替换裸露的<references />)
无编辑摘要
 
第16行: 第16行:
到了[[腓力二世 (马其顿)|腓力二世]]时,他把伙友骑兵大规模扩充,并让一些负担得起马匹和武器的上层阶级公民纳入。在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初期,伙友骑兵共有8个骑兵中队(ilai),分别由马其顿八个小邦的贵族和上层阶级子弟担任,一个正常满编的骑兵中队有210人,但通常实际差别很大,主要在100人则300人之间<ref>富勒 p.49</ref><ref name="Lansdale41"/>,其中有一个中队是皇家中队,负责保卫国王安全,其人数是其他中队的两倍,约400人<ref name="Lansdale41">Lansdale 41</ref>,由国王亲自领导。全部的伙友骑兵总共约2000人。在前338年,远征初期,亚历山大被认为差不多拥有2600人的伙友骑兵.<ref>Sage 174</ref>。
到了[[腓力二世 (马其顿)|腓力二世]]时,他把伙友骑兵大规模扩充,并让一些负担得起马匹和武器的上层阶级公民纳入。在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初期,伙友骑兵共有8个骑兵中队(ilai),分别由马其顿八个小邦的贵族和上层阶级子弟担任,一个正常满编的骑兵中队有210人,但通常实际差别很大,主要在100人则300人之间<ref>富勒 p.49</ref><ref name="Lansdale41"/>,其中有一个中队是皇家中队,负责保卫国王安全,其人数是其他中队的两倍,约400人<ref name="Lansdale41">Lansdale 41</ref>,由国王亲自领导。全部的伙友骑兵总共约2000人。在前338年,远征初期,亚历山大被认为差不多拥有2600人的伙友骑兵.<ref>Sage 174</ref>。


在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初期,伙友骑兵很有可能由一位将领管辖,但在亚历山大远征期间爆发[[菲罗塔斯]]事件之后,亚历山大便把伙友骑兵的管辖权分給两位将领,据[[阿利安]]描述,亚历山大“不想让一个人统辖这么多骑兵,就算是他最亲密的伙友也是一样”<ref>Sage 185</ref>,虽然在战斗时,伙伴骑兵通常直接受亚历山大指揮<ref name="Lansdale41"/>。另外,在远征期间,于[[苏萨]]进行兵源增补时,亚历山大让每两个骑兵中队成立一个骑兵营.<ref>[[阿利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三.(16)</ref>。每个骑兵中队以他们成员来自的小邦名称来称呼,或是以统帅他们的指揮官名字来称呼。随着东征进入印度,东方骑兵角色越来越重。因此亚历山大把他的骑兵进行重组,伙友骑兵的这些骑兵中队也大大扩编,其中每个伙友骑兵中队多附加新进的东方骑兵队,合编成新的骑兵团(hipparchy)。但异邦人进入誉的伙友骑兵服役,引起马其顿人的相当不满.<ref name="Lansdale56">Lansdale 56</ref><ref>阿利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七 (6)</ref>,马其顿人就曾因亚历山大厚待东方民族一事而与亚历山大抗议。
在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初期,伙友骑兵很有可能由一位将领管辖,但在亚历山大远征期间爆发[[菲罗塔斯]]事件之后,亚历山大便把伙友骑兵的管辖权分給两位将领,据[[阿利安]]描述,亚历山大“不想让一个人统辖这么多骑兵,就算是他最亲密的伙友也是一样”<ref>Sage 185</ref>,虽然在战斗时,伙伴骑兵通常直接受亚历山大指揮<ref name="Lansdale41"/>。另外,在远征期间,于[[苏萨]]进行兵源增补时,亚历山大让每两个骑兵中队成立一个骑兵营.<ref>[[阿利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三.(16)</ref>。每个骑兵中队以他们成员来自的小邦名称来称呼,或是以统帅他们的指揮官名字来称呼。随着东征进入印度,东方骑兵角色越来越重。因此亚历山大把他的骑兵进行重组,伙友骑兵的这些骑兵中队也大大扩编,其中每个伙友骑兵中队多附加新进的东方骑兵队,合编成新的骑兵团(hipparchy)。但异邦人进入誉的伙友骑兵服役,引起马其顿人的相当不满.<ref name="Lansdale56">Lansdale 56</ref><ref>阿利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七 (6)</ref>,马其顿人就曾因亚历山大厚待东方民族一事而与亚历山大抗议。


=== 战术和运用 ===
=== 战术和运用 ===
伙友骑兵大概是历史上第一支真正的冲击骑兵(shock cavalry),他们能够对步兵大队发起强力[[衝锋]],甚至在古代文献中也经常提到他们向步兵攻击。对于同时期的骑兵而言,有些骑兵管比伙友骑兵拥有更重的鎧甲,但他们大部分多用标枪或弓箭作战,来避免近身格斗。伙友骑兵在战场上可以组成密集队形,还有矩形、楔形、菱形等依各种狀況而定,如衝锋时用楔形以撕开敵军阵列,追击时用矩形以求宽大正面,菱形阵型效法[[色萨利]]骑兵,其阵型可迅速改变攻击方向。
伙友骑兵大概是历史上第一支真正的冲击骑兵(shock cavalry),他们能够对步兵大队发起强力[[衝锋]],甚至在古代文献中也经常提到他们向步兵攻击。对于同时期的骑兵而言,有些骑兵管比伙友骑兵拥有更重的鎧甲,但他们大部分多用标枪或弓箭作战,来避免近身格斗。伙友骑兵在战场上可以组成密集队形,还有矩形、楔形、菱形等依各种狀況而定,如衝锋时用楔形以撕开敵军阵列,追击时用矩形以求宽大正面,菱形阵型效法[[色萨利]]骑兵,其阵型可迅速改变攻击方向。


在战术上,伙友骑兵是[[錘砧战术]]中关鍵的一环,通常錘打的角色由伙友骑兵担当,而步兵所组成马其顿方阵为砧板。在战场上,马其顿密集方阵不是突破部队,它的功能主要是吸住敵人压住阵脚,然后与骑兵前后夾击,形同錘砧,将夾在中间的敵军粉碎。通常,亚历山大会把全军以斜行阵列前进,并让伙友骑兵布署于马其顿军的右翼,部队的左边是保卫步兵方阵侧翼的[[持盾卫队]]。通常亚历山大会率领伙友骑兵作战,并亲自带著皇家中队发起衝锋,带著伙友骑兵获得決定性的胜利战机。
在战术上,伙友骑兵是[[錘砧战术]]中关鍵的一环,通常錘打的角色由伙友骑兵担当,而步兵所组成马其顿方阵为砧板。在战场上,马其顿密集方阵不是突破部队,它的功能主要是吸住敵人压住阵脚,然后与骑兵前后夾击,形同錘砧,将夾在中间的敵军粉碎。通常,亚历山大会把全军以斜行阵列前进,并让伙友骑兵布署于马其顿军的右翼,部队的左边是保卫步兵方阵侧翼的[[持盾卫队]]。通常亚历山大会率领伙友骑兵作战,并亲自带著皇家中队发起衝锋,带著伙友骑兵获得決定性的胜利战机。
第36行: 第36行:
== 脚注 ==
== 脚注 ==
{{reflist}}
{{reflist}}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 《地中海的秩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17-5113-8
* 《地中海的秩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17-5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