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0行: 第10行:
在亞洲地區,不少人经常会将海关与边检(出入境管理部門)或集中海关、边检及检验检疫的[[口岸]]混为一谈,誤將出入境檢查旅客證件並為證件蓋出入境章或掃描電腦標籤的地方當成海關,但實際上'''負責檢查行李是否攜帶受管制物品或應課稅物品的單位才是海關'''。
在亞洲地區,不少人经常会将海关与边检(出入境管理部門)或集中海关、边检及检验检疫的[[口岸]]混为一谈,誤將出入境檢查旅客證件並為證件蓋出入境章或掃描電腦標籤的地方當成海關,但實際上'''負責檢查行李是否攜帶受管制物品或應課稅物品的單位才是海關'''。


注意'''海关(負責貨品查驗)不同于出入境管理部门(負責自然人檢查)'''。如[[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家移民管理局]]([[中国大陸]])、[[香港]][[入境事務處]]、[[澳门]][[治安警察局]][[出入境管制廳]]和[[馬來西亞移民局]]等,属于'''出入境管理部门''',通常屬於政府的[[內政]]、[[警察]]、[[安全]]或[[法務]]部門,负责监视出入境的个人,检查旅客旅行相关證件,逮捕国际[[通缉令]]追缉中的[[逃犯]],以及阻止被视为危险人物的个人进入境內。但中国大陆的[[家移民管理局]]([[中国边检]])亦会根据法律规定检查入境人员携带的物品。而'''海关'''仅检查出入境人員的物品,不对旅客及其旅行文件进行检查,如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香港海關]]、[[澳门海關]]和[[馬來西亞皇家關稅局]]等。部份家如[[新加坡]]將入出境和海關兩種單位合併在[[移民與關卡局]]、美国則併為[[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海關及邊境保衛局]],但入出境和海關仍是由不同的承辦人員負責。
注意'''海关(負責貨品查驗)不同于出入境管理部门(負責自然人檢查)'''。如[[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家移民管理局]]([[中国大陸]])、[[香港]][[入境事務處]]、[[澳门]][[治安警察局]][[出入境管制廳]]和[[馬來西亞移民局]]等,属于'''出入境管理部门''',通常屬於政府的[[內政]]、[[警察]]、[[安全]]或[[法務]]部門,负责监视出入境的个人,检查旅客旅行相关證件,逮捕国际[[通缉令]]追缉中的[[逃犯]],以及阻止被视为危险人物的个人进入境內。但中国大陆的[[家移民管理局]]([[中国边检]])亦会根据法律规定检查入境人员携带的物品。而'''海关'''仅检查出入境人員的物品,不对旅客及其旅行文件进行检查,如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香港海關]]、[[澳门海關]]和[[馬來西亞皇家關稅局]]等。部份家如[[新加坡]]將入出境和海關兩種單位合併在[[移民與關卡局]]、美国則併為[[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海關及邊境保衛局]],但入出境和海關仍是由不同的承辦人員負責。


日本稱海關為「[[稅關 (日本)|稅關]]」,是借用中国明清時期[[稅關 (中国)|稅關]]的稱呼;現代漢語「海關」一詞則源於清朝在沿海通商口岸設置的[[粤海关|粵海關]]、閩海關、[[浙海關]]、[[江海關]]等稅關。
日本稱海關為「[[稅關 (日本)|稅關]]」,是借用中国明清時期[[稅關 (中国)|稅關]]的稱呼;現代漢語「海關」一詞則源於清朝在沿海通商口岸設置的[[粤海关|粵海關]]、閩海關、[[浙海關]]、[[江海關]]等稅關。
第163行: 第163行:
|- ----
|- ----
| rowspan=2| {{UK}}
| rowspan=2| {{UK}}
| [[英邊境管理局]]
| [[英邊境管理局]]
|- ----
|- ----
| [[HM稅務海關總署]]
| [[HM稅務海關總署]]
第186行: 第186行:


== 参见 ==
== 参见 ==
* [[邊防機構]]
* [[邊防机构]]
* [[中国海關]]
* [[中国海關]]
* [[稅關]]
* [[稅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