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國 → 国, 複 → 复, 寫 → 写)
无编辑摘要
 
第22行: 第22行:
| box_width =
| box_width =
}}
}}
'''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lang-en|Nankai Research Laboratory of Applied Chemistry}},简称'''南开大学应化所'''),成立于1932年3月8日,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张克忠]]任所长,[[张洪沅]]任研究部主任,是南开大学理科院系加强与社会横向联系的尝试,是当时中国著名的化学研究所之一,与[[天津碱厂|天津永利碱厂]]、[[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天津利中酸厂]]等保持合作,对天津近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f name="大学知识创新与近代城市新兴产业发展">{{cite journal |author1=何睦 |title=大学知识创新与近代城市新兴产业发展——以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为例 |journal=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date=2017-11-28 |issue=2017年06期}}</ref>。1952年,[[1952年天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院系调整]],被调入[[天津大学]],参与组建天津大学化工系<ref name="南开大学校史1989年版">{{cite book|author=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title=南开大学校史|date=1989-10|publisher=南开大学出版社|location=天津}}</ref>。
'''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lang-en|Nankai Research Laboratory of Applied Chemistry}},简称'''南开大学应化所'''),成立于1932年3月8日,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张克忠]]任所长,[[张洪沅]]任研究部主任,是南开大学理科院系加强与社会横向联系的尝试,是当时中国著名的化学研究所之一,与[[天津碱厂|天津永利碱厂]]、[[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天津利中酸厂]]等保持合作,对天津近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f name="大学知识创新与近代城市新兴产业发展">{{cite journal |author1=何睦 |title=大学知识创新与近代城市新兴产业发展——以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为例 |journal=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date=2017-11-28 |issue=2017年6期}}</ref>。1952年,[[1952年天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院系调整]],被调入[[天津大学]],参与组建天津大学化工系<ref name="南开大学校史1989年版">{{cite book|author=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title=南开大学校史|date=1989-10|publisher=南开大学出版社|location=天津}}</ref>。


1987年,在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申泮文]]的倡议下,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恢复重建。
1987年,在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申泮文]]的倡议下,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恢复重建。


== 历史沿革 ==
== 历史沿革 ==
1932年3月8日,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成立,曾获张伯苓资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工程科学博士的[[张克忠]]被聘为所长,[[张洪沅]]任研究部主任<ref name="南开大学校史1989年版" />。成立之初,应化所的条件简陋,位于教职员宿舍的锅炉房旁的低矮平房内<ref name="南开人物志(第一辑)">{{cite book |author1=王文俊 |title=南开人物志(第一辑) |date=1999-10-01 |publisher=南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0013449}}</ref>。1933年6月,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了[[天津利中酸厂]]的设计建设任务<ref name="中国基础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cite journal |author1=徐建生 |title=1927~1937年中国基础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journal=中国经济史研究 |date=2000-06-15 |issue=2000年02期}}</ref>。1937年7月29日,日军轰炸南开大学,应化所先后迁至重庆和昆明。
1932年3月8日,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成立,曾获张伯苓资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工程科学博士的[[张克忠]]被聘为所长,[[张洪沅]]任研究部主任<ref name="南开大学校史1989年版" />。成立之初,应化所的条件简陋,位于教职员宿舍的锅炉房旁的低矮平房内<ref name="南开人物志(第一辑)">{{cite book |author1=王文俊 |title=南开人物志(第一辑) |date=1999-10-01 |publisher=南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0013449}}</ref>。1933年6月,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了[[天津利中酸厂]]的设计建设任务<ref name="中国基础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cite journal |author1=徐建生 |title=1927~1937年中国基础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journal=中国经济史研究 |date=2000-06-15 |issue=2000年2期}}</ref>。1937年7月29日,日军轰炸南开大学,应化所先后迁至重庆和昆明。


1947年7月,根据当时教育部要求,更名为南开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仍由张克忠任所长<ref name="南开大学校史1989年版" />。南开大学复员初期,该研究所精力集中于化学工程系的建设和实验室的恢复工作,研究成果不多,直至1948年10月,该所恢复对外为工商界服务业务<ref name="南开大学校史1989年版" />。1952年,[[1952年天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天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被调入[[天津大学]],参与组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化工系]]<ref name="南开大学校史1989年版" />。
1947年7月,根据当时教育部要求,更名为南开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仍由张克忠任所长<ref name="南开大学校史1989年版" />。南开大学复员初期,该研究所精力集中于化学工程系的建设和实验室的恢复工作,研究成果不多,直至1948年10月,该所恢复对外为工商界服务业务<ref name="南开大学校史1989年版" />。1952年,[[1952年天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天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被调入[[天津大学]],参与组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化工系]]<ref name="南开大学校史1989年版" />。
第43行: 第43行:


== 经费 ==
== 经费 ==
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成立后,除学校给予一定预算支持外,主要通过科技有偿服务和科技成果商品化来增加研究所的经费收入,此外,国民政府偶有补助。1934年,教育部颁给补助金3万元,并规定以1万购置书籍杂志,以2万购置各种机器<ref name="民国时期私立南开大学研究机构的经费来源及其启示">{{cite journal |author1=陈元 |title=民国时期私立南开大学研究机构的经费来源及其启示 |journal=重庆高教研究 |date=2014-03-28 |issue=2014年02期}}</ref>。1935年,国民政府又补助3万,指明专作添聘教授、增置设备之用。
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成立后,除学校给予一定预算支持外,主要通过科技有偿服务和科技成果商品化来增加研究所的经费收入,此外,国民政府偶有补助。1934年,教育部颁给补助金3万元,并规定以1万购置书籍杂志,以2万购置各种机器<ref name="民国时期私立南开大学研究机构的经费来源及其启示">{{cite journal |author1=陈元 |title=民国时期私立南开大学研究机构的经费来源及其启示 |journal=重庆高教研究 |date=2014-03-28 |issue=2014年2期}}</ref>。1935年,国民政府又补助3万,指明专作添聘教授、增置设备之用。


== 相关条目 ==
== 相关条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