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拉·默克尔: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Zorua移动页面安格拉·默克爾安格拉·默克尔:​简繁移动,保险起见保留繁体条目)
无编辑摘要
第71行: 第71行:
|大陸 = 默克尔
|大陸 = 默克尔
|臺灣 = 梅克爾<!-- 若不填寫香港一項,則標籤顯示為港臺 -->
|臺灣 = 梅克爾<!-- 若不填寫香港一項,則標籤顯示為港臺 -->
|香港 = 默克爾<!-- 若不填寫澳一項,則標籤顯示為港澳 -->
|香港 = 默克爾<!-- 若不填寫澳一項,則標籤顯示為港澳 -->
|澳 =
|澳 =
|新加坡 = <!-- 若不填寫大馬一項,則標籤顯示為新馬 -->
|新加坡 = <!-- 若不填寫大馬一項,則標籤顯示為新馬 -->
|大馬 =
|大馬 =
第78行: 第78行:
'''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lang|de|{{Audio|De-Angela Dorothea Merkel.ogg|Angela Dorothea Merkel}}}},{{bd|1954年|7月17日|catIdx=M}}),原姓'''卡斯納'''(Kasner),[[德國]]女性[[政治家]]、[[物理]]、[[量子化学家]],現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德國總理]],为[[德國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员,曾擔任其領袖多年。其毕业于[[莱比锡大学]],修有[[物理学]][[硕士]]、[[量子化学]][[博士]]学位。除了[[德語]]之外還通曉[[俄語]]、[[英語]]等語言。
'''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lang|de|{{Audio|De-Angela Dorothea Merkel.ogg|Angela Dorothea Merkel}}}},{{bd|1954年|7月17日|catIdx=M}}),原姓'''卡斯納'''(Kasner),[[德國]]女性[[政治家]]、[[物理]]、[[量子化学家]],現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德國總理]],为[[德國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员,曾擔任其領袖多年。其毕业于[[莱比锡大学]],修有[[物理学]][[硕士]]、[[量子化学]][[博士]]学位。除了[[德語]]之外還通曉[[俄語]]、[[英語]]等語言。


默克尔出生于[[西德]][[汉堡]],隨後移居至[[東德]]。学业生涯结束后,默克尔曾在德国[[物理]]、[[化学]][[科研]]领域工作。1989年进入[[政界]],1990年起陆续在联邦政府[[德国内阁|内阁]]中担任过[[德國聯邦家庭事務、老年、婦女及青年部]]、[[德國聯邦環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部長]]等职并在1991年当选为[[德國聯邦議院]][[議員]]。2000年当选为[[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黨首]],2005年11月出任德国总理至今。默克尔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理,也是[[東西德統一]]後首位出身[[東德|前東德地]]的聯邦总理<ref>[http://www.apdnews.com/news/55686.html 默克尔连任总理] ,亚太日报,2013年12月19日</ref>。
默克尔出生于[[西德]][[汉堡]],隨後移居至[[東德]]。学业生涯结束后,默克尔曾在德国[[物理]]、[[化学]][[科研]]领域工作。1989年进入[[政界]],1990年起陆续在联邦政府[[德国内阁|内阁]]中担任过[[德國聯邦家庭事務、老年、婦女及青年部]]、[[德國聯邦環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部長]]等职并在1991年当选为[[德國聯邦議院]][[議員]]。2000年当选为[[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黨首]],2005年11月出任德国总理至今。默克尔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理,也是[[東西德統一]]後首位出身[[東德|前東德地]]的聯邦总理<ref>[http://www.apdnews.com/news/55686.html 默克尔连任总理] ,亚太日报,2013年12月19日</ref>。


默克尔前后担任基民盟党魁十八年有余,担任国家总理亦近十六年。如此长的在任時間在[[政党轮替]]為常態的[[西方]][[民主国家]]中相当罕见,也从侧面证明了默克尔作为女性政府首腦具有的相当[[政治]]素养及[[个人]]实力。在任上,她被视作[[洲聯盟]]實際[[领导人]],特别是在[[英國退歐]]之后更是强化了这种定位。而默克爾在國內的滿意度亦一直保持在良好水準,在其執政的十五年間,滿意度維持於60至80%水平,亦從未跌穿50%的轉捩點。<ref>{{Cite web|title=15 Years of Angela Merkel|url=https://www.statista.com/chart/23144/merkel-opinion-polls-since-2005/|work=Statista|language=en|author=Martin Armstrong|date=2020-10-08|access-date=2020-12-17|||}}</ref>
默克尔前后担任基民盟党魁十八年有余,担任国家总理亦近十六年。如此长的在任時間在[[政党轮替]]為常態的[[西方]][[民主国家]]中相当罕见,也从侧面证明了默克尔作为女性政府首腦具有的相当[[政治]]素养及[[个人]]实力。在任上,她被视作[[洲聯盟]]實際[[领导人]],特别是在[[英國退歐]]之后更是强化了这种定位。而默克爾在國內的滿意度亦一直保持在良好水準,在其執政的十五年間,滿意度維持於60至80%水平,亦從未跌穿50%的轉捩點。<ref>{{Cite web|title=15 Years of Angela Merkel|url=https://www.statista.com/chart/23144/merkel-opinion-polls-since-2005/|work=Statista|language=en|author=Martin Armstrong|date=2020-10-08|access-date=2020-12-17|||}}</ref>


在国内政策中,在[[医疗]][[改革]]、[[能源]][[问题]]以及[[移民]][[危机]]采取的措施是她担任总理期间的主要问题。自2014年以来,她一直担任[[七国集团]]高级[[领导人]]。2018年10月,默克尔宣布她在2021年将不再寻求連任总理职务。
在国内政策中,在[[医疗]][[改革]]、[[能源]][[问题]]以及[[移民]][[危机]]采取的措施是她担任总理期间的主要问题。自2014年以来,她一直担任[[七国集团]]高级[[领导人]]。2018年10月,默克尔宣布她在2021年将不再寻求連任总理职务。
第100行: 第100行:
1998年,科尔領導的中間偏右聯合政府在选举中失利,[[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相隔十六年再次執政,並與[[德國綠党|綠党]]組成[[中間偏左]]執政聯盟。金融丑闻危及基民盟很多领导的形象,首当其冲的是科尔本人,然后是党魁[[沃尔夫冈·朔伊布勒]]。2000年,曾任基民盟秘書長的默克爾宣布參選基民盟領導人,並公开声明与科尔等人划清界限。默克爾最終接替朔伊布勒成为基民盟第一位女性领导人。默克爾当选在很多方面都是让人十分惊讶:基民盟被認為是傳統保守派及天主教背景的政党,男性主導一切。
1998年,科尔領導的中間偏右聯合政府在选举中失利,[[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相隔十六年再次執政,並與[[德國綠党|綠党]]組成[[中間偏左]]執政聯盟。金融丑闻危及基民盟很多领导的形象,首当其冲的是科尔本人,然后是党魁[[沃尔夫冈·朔伊布勒]]。2000年,曾任基民盟秘書長的默克爾宣布參選基民盟領導人,並公开声明与科尔等人划清界限。默克爾最終接替朔伊布勒成为基民盟第一位女性领导人。默克爾当选在很多方面都是让人十分惊讶:基民盟被認為是傳統保守派及天主教背景的政党,男性主導一切。


很多人拿默克爾与前英国首相[[戴卓爾夫人]](两个人都是國家首位女性政黨領袖及領導人,有[[鐵娘子]]之稱,还都曾经是科学家,分別在於對洲的態度,戴卓爾夫人是疑歐派,默克爾則是親歐派)比较,把她叫做(多数是非德国媒体)“铁姑娘”。有时新闻媒体还用“Angie”称呼她。
很多人拿默克爾与前英国首相[[戴卓爾夫人]](两个人都是國家首位女性政黨領袖及領導人,有[[鐵娘子]]之稱,还都曾经是科学家,分別在於對洲的態度,戴卓爾夫人是疑歐派,默克爾則是親歐派)比较,把她叫做(多数是非德国媒体)“铁姑娘”。有时新闻媒体还用“Angie”称呼她。


除了基民盟領導人的职务外,2002年起她还是联邦议会中基民盟中[[保守派]]的代表。
除了基民盟領導人的职务外,2002年起她还是联邦议会中基民盟中[[保守派]]的代表。
第112行: 第112行:
2005年5月30日,她正式代表[[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在9月18日提前举行的[[2005年德国联邦选举|联邦选举]]中与总理施罗德角逐下任总理。10月10日,大选中几乎打成平手的基民盟与社民党在近兩個月的联合[[组阁]]谈判中取得共识,确认由默克爾出任聯邦总理,內閣人事由社民黨佔優,社民黨有8個席次,基民盟有6個席次,組成四十年首個「左右大聯盟」。
2005年5月30日,她正式代表[[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在9月18日提前举行的[[2005年德国联邦选举|联邦选举]]中与总理施罗德角逐下任总理。10月10日,大选中几乎打成平手的基民盟与社民党在近兩個月的联合[[组阁]]谈判中取得共识,确认由默克爾出任聯邦总理,內閣人事由社民黨佔優,社民黨有8個席次,基民盟有6個席次,組成四十年首個「左右大聯盟」。


2005年11月22日,她正式成为德国第一位女性聯邦总理,也是一千年前{{tsl|en|List of German queens|德意志王后列表|德意志王后}}[[狄奧凡諾]](956年-991年)之后,第一位领导[[日耳曼]]的女性。她也是[[兩德統一]]後首位出身[[東德|前東德地]]的聯邦总理。
2005年11月22日,她正式成为德国第一位女性聯邦总理,也是一千年前{{tsl|en|List of German queens|德意志王后列表|德意志王后}}[[狄奧凡諾]](956年-991年)之后,第一位领导[[日耳曼]]的女性。她也是[[兩德統一]]後首位出身[[東德|前東德地]]的聯邦总理。


默克爾担心[[欧盟]]未能定义“未来贸易战”的共同利益,现在欧洲在后冷战时代保持“和平和自由”的目的已经实现。“这就是我认为的,欧洲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不是把太多精力放到诸如‘要不要在[[葡萄牙]]修建与德国西北部相通的自行车专用道’这样的事情上。”
默克爾担心[[欧盟]]未能定义“未来贸易战”的共同利益,现在欧洲在后冷战时代保持“和平和自由”的目的已经实现。“这就是我认为的,欧洲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不是把太多精力放到诸如‘要不要在[[葡萄牙]]修建与德国西北部相通的自行车专用道’这样的事情上。”
第136行: 第136行:
=== 外交政策 ===
=== 外交政策 ===
[[File:Merkel-bush-may-2006.jpg|缩略图|2006年,默克爾與美國總統[[喬治·W·布殊]]一同參觀[[國立建築博物館]]]]
[[File:Merkel-bush-may-2006.jpg|缩略图|2006年,默克爾與美國總統[[喬治·W·布殊]]一同參觀[[國立建築博物館]]]]
[[File:Flickr - europeanpeoplesparty - EPP Summit 19 June 2008 (19).jpg|缩略图|2008年,默克爾、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及意大利總理[[西爾維奧·貝魯斯柯尼]]出席[[洲人民黨]]會議]]
[[File:Flickr - europeanpeoplesparty - EPP Summit 19 June 2008 (19).jpg|缩略图|2008年,默克爾、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及意大利總理[[西爾維奧·貝魯斯柯尼]]出席[[洲人民黨]]會議]]
[[File:Poroschenko Merkel and Biden Security Conference February 2015.jpg|缩略图|2015年2月,默克爾、烏克蘭總統[[彼得·波羅申科]]及美國副總統[[喬·拜登]]出席第5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
[[File:Poroschenko Merkel and Biden Security Conference February 2015.jpg|缩略图|2015年2月,默克爾、烏克蘭總統[[彼得·波羅申科]]及美國副總統[[喬·拜登]]出席第5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
[[File:Vladimir Putin and Angela Merkel in Meseberg, Germany August 2018.jpg|缩略图|2018年8月,默克爾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梅澤貝格宮]]會面]]
[[File:Vladimir Putin and Angela Merkel in Meseberg, Germany August 2018.jpg|缩略图|2018年8月,默克爾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梅澤貝格宮]]會面]]
第154行: 第154行:


=== 糧食問題 ===
=== 糧食問題 ===
默克爾認為包括印度及中大陸在內的發展中家,當地人民不斷改善及提高原有的飲食水平,是導致2008年上半年世界糧價飆漲的主要原因,並否認大量農作物被用於製造生質燃料為價格上升的原因。梅克爾說﹕“如果他們(印度人)突然比從前多吃一顿飯,又如果一億中人突然開始喝牛奶,當然,我們的奶量必然有所缺減,其他方面(糧食)亦然。”<ref>{{cite web | language=en | publisher=reuters.com | title=Bad policy, not biofuel, drive food prices: Merkel | url=http://www.reuters.com/article/environmentNews/idUSL1721113520080417 | access-date=2008-11-19 | | | }}</ref>
默克爾認為包括印度及中大陸在內的發展中家,當地人民不斷改善及提高原有的飲食水平,是導致2008年上半年世界糧價飆漲的主要原因,並否認大量農作物被用於製造生質燃料為價格上升的原因。梅克爾說﹕“如果他們(印度人)突然比從前多吃一顿飯,又如果一億中人突然開始喝牛奶,當然,我們的奶量必然有所缺減,其他方面(糧食)亦然。”<ref>{{cite web | language=en | publisher=reuters.com | title=Bad policy, not biofuel, drive food prices: Merkel | url=http://www.reuters.com/article/environmentNews/idUSL1721113520080417 | access-date=2008-11-19 | | | }}</ref>


=== 軍事衝突 ===
=== 軍事衝突 ===
第189行: 第189行:


== 爭議 ==
== 爭議 ==
=== 對洲的政策 ===
=== 對洲的政策 ===
德國政府對希臘等國的撙節政策引起希臘及西班牙等[[歐豬五國]]的抗議,並且促使希臘的[[激進左翼聯盟]]以及西班牙[[我們可以黨]]的崛起、以及國內的[[德國另類選擇]]興起,間接促使歐盟部分地例如[[加泰隆尼亞]]想要[[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脫離西班牙]]。由[[阿列克西斯·齊普拉斯]]領導的希臘政府在2015年時更放話要追討與當時債務金額相近的二戰賠償高達2787億歐元。<ref>{{cite web | url=http://www.bbc.com/news/world-europe-32202768 | title=Greece Nazi occupation: Athens asks Germany for 279bn euros | work=BBC News | date=7 April 2015 | accessdate=7 April 2015 | | | }}</ref>
德國政府對希臘等國的撙節政策引起希臘及西班牙等[[歐豬五國]]的抗議,並且促使希臘的[[激進左翼聯盟]]以及西班牙[[我們可以黨]]的崛起、以及國內的[[德國另類選擇]]興起,間接促使歐盟部分地例如[[加泰隆尼亞]]想要[[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脫離西班牙]]。由[[阿列克西斯·齊普拉斯]]領導的希臘政府在2015年時更放話要追討與當時債務金額相近的二戰賠償高達2787億歐元。<ref>{{cite web | url=http://www.bbc.com/news/world-europe-32202768 | title=Greece Nazi occupation: Athens asks Germany for 279bn euros | work=BBC News | date=7 April 2015 | accessdate=7 April 2015 | | | }}</ref>


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法蘭西斯·福山]]於2016年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访时批評默克爾在處理洲事務時只關注德國民意,讓[[民粹主義]]在洲滋長。福山認為对欧洲来说,民粹主義的興起是比[[伊斯兰国]]更严重的威胁<ref>{{Cite web |url=http://www.express.co.uk/news/world/695927/Angela-Merkel-bigger-threat-Europe-than-ISIS-claims-Professor-Francis-Fukuyama |title=Angela Merkel is bigger threat to Europe than Islamic State, claims US professor |work=Daily Express |date=2016-08-03 |access-date=2016-08-19 |||}}</ref>。
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法蘭西斯·福山]]於2016年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访时批評默克爾在處理洲事務時只關注德國民意,讓[[民粹主義]]在洲滋長。福山認為对欧洲来说,民粹主義的興起是比[[伊斯兰国]]更严重的威胁<ref>{{Cite web |url=http://www.express.co.uk/news/world/695927/Angela-Merkel-bigger-threat-Europe-than-ISIS-claims-Professor-Francis-Fukuyama |title=Angela Merkel is bigger threat to Europe than Islamic State, claims US professor |work=Daily Express |date=2016-08-03 |access-date=2016-08-19 |||}}</ref>。


=== 難民政策 ===
=== 難民政策 ===
2017年1月,美國前總統[[唐納·川普]]批評默克爾在[[洲難民危機|接收難民政策]]上犯下「災難性錯誤」。<ref>{{Cite news |url=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trump-interview-merkel-idUSKBN14Z0XH |title=Trump says Merkel made 'catastrophic mistake' with refugee policy |publisher=Reuters |date=2017-01-15 |accessdate=2017-01-16 |||}}</ref>。
2017年1月,美國前總統[[唐納·川普]]批評默克爾在[[洲難民危機|接收難民政策]]上犯下「災難性錯誤」。<ref>{{Cite news |url=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trump-interview-merkel-idUSKBN14Z0XH |title=Trump says Merkel made 'catastrophic mistake' with refugee policy |publisher=Reuters |date=2017-01-15 |accessdate=2017-01-16 |||}}</ref>。


2019年6月,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尔·普京]]批評默克爾讓德國接納當中大多數是為了逃離敘利亞戰亂的過百萬難民是重大錯誤。<ref>{{Cite news |url=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jun/27/putin-skripal-attack-should-not-affect-uk-russia-relations |title=Western liberalism is obsolete, warns Putin, ahead of May meeting |publisher=The Guardian |date=2019-06-28 |accessdate=2019-06-30 |||}}</ref>
2019年6月,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尔·普京]]批評默克爾讓德國接納當中大多數是為了逃離敘利亞戰亂的過百萬難民是重大錯誤。<ref>{{Cite news |url=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jun/27/putin-skripal-attack-should-not-affect-uk-russia-relations |title=Western liberalism is obsolete, warns Putin, ahead of May meeting |publisher=The Guardian |date=2019-06-28 |accessdate=2019-06-30 |||}}</ref>
第259行: 第259行:
[[Category:總統自由勳章獲得者]]
[[Category:總統自由勳章獲得者]]
[[Category:查理曼獎得主]]
[[Category:查理曼獎得主]]
[[Category:洲理事會主席]]
[[Category:洲理事會主席]]
[[Category:量子物理学家]]
[[Category:量子物理学家]]
[[Category:秘鲁太阳勋章获得者]]
[[Category:秘鲁太阳勋章获得者]]
[[Category: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联邦议院议员]]
[[Category: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联邦议院议员]]
[[Category:中人民的老朋友]]
[[Category:中人民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