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中: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无编辑摘要
第230行: 第230行:
[[File:Cho Myong-nok and Bill Clinton.jpg|缩略图|170px|左|2000年10月10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白宫会见了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
[[File:Cho Myong-nok and Bill Clinton.jpg|缩略图|170px|左|2000年10月10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白宫会见了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


2000年6月13日,金大中正式出访[[平壤]]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兼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举行了历史性的[[2000年朝韩首脑会晤|朝韩首脑会晤]]。这是朝鲜半岛分裂半个多世纪来,双方领导人的首次会晤。金大中抵达平壤时,受到了金正日、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长[[金永南]]等朝鲜领导人的迎接和60万平壤市民的夹道欢迎。6月13日-15日,金大中就南北和解和统一、散家属团聚、双方交流合作等问题与金正日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双方在所有领域达成共识,并于6月15日发布了《[[南北共同宣言]]》。《南北共同宣言》内容包括:北南双方自主解决国家统一;双方将朝着各自提出的“联邦制”和“邦联制”的共同点促进统一;通过经济合作,均衡地发展民族经济,并加强社会、文化、体育、卫生、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8月15日之前交换离散家属访问团;双方尽快举行当局间的对话,金正日将在适当的时候访韩。朝韩首脑会晤意义深远,为创造半岛和平提供了契机{{r|自传|page=553-575}}<ref>{{cite journal |title=朝韩首脑会晤:55年等一回 |publisher =《吉林人大》 |date=2000年08期}}</ref>。同年10月13日,金大中因对朝鲜半岛和平和民主事业的突出贡献被[[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授予[[诺贝尔和平奖]]{{r|nobel}}。
2000年6月13日,金大中正式出访[[平壤]]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兼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举行了历史性的[[2000年朝韩首脑会晤|朝韩首脑会晤]]。这是朝鲜半岛分裂半个多世纪来,双方领导人的首次会晤。金大中抵达平壤时,受到了金正日、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长[[金永南]]等朝鲜领导人的迎接和60万平壤市民的夹道欢迎。6月13日-15日,金大中就南北和解和统一、散家属团聚、双方交流合作等问题与金正日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双方在所有领域达成共识,并于6月15日发布了《[[南北共同宣言]]》。《南北共同宣言》内容包括:北南双方自主解决国家统一;双方将朝着各自提出的“联邦制”和“邦联制”的共同点促进统一;通过经济合作,均衡地发展民族经济,并加强社会、文化、体育、卫生、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8月15日之前交换离散家属访问团;双方尽快举行当局间的对话,金正日将在适当的时候访韩。朝韩首脑会晤意义深远,为创造半岛和平提供了契机{{r|自传|page=553-575}}<ref>{{cite journal |title=朝韩首脑会晤:55年等一回 |publisher =《吉林人大》 |date=2000年8期}}</ref>。同年10月13日,金大中因对朝鲜半岛和平和民主事业的突出贡献被[[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授予[[诺贝尔和平奖]]{{r|nobel}}。


金大中的阳光政策使[[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得到空前和解。2000年8月15日[[韩国光复节|光复节]],南北双方时隔15年再次举行了离散家属团聚{{r|自传|page=589}}。同年9月15日,在[[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韩朝双方体育代表团高举[[统一旗|朝鲜半岛旗帜]]首次共同入场{{r|自传|page=595}}。9月24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力量部|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金一哲]]率领的由13人组成的朝鲜代表团越过[[板门店]],参加在[[济州岛]]举行的南北国防部长会谈。会谈结束后,金大中在[[青瓦台]]接见了金一哲一行。这是朝鲜军方首脑首次穿越[[三八线|军事分界线]]和到访青瓦台{{r|自传|page=597}}。韩国{{link-en|现代峨山集团|Hyundai Asan}}同朝鲜亚太和平委员会的[[金刚山观光地区|金刚山旅游项目]],[[开城工业园区]],南北铁路连通工程等都开始于金大中执政时期{{r|孙冀|page=38}}。阳光政策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2000年,朝鲜先后与[[英国]]、[[意大利]]等10多个西方国家建交或复交<ref>{{cite news |title=金正日任期内与10多个国家建交或复交 |publisher =《乌鲁木齐晚报》 |date=2011-12-20}}</ref>。2002年,朝鲜开始了较为深入的经济改革<ref>{{cite news |title=金正日时代:朝鲜经济风雨15年 |author=李子木 |publisher =《中国产经新闻》 |date=2011-12-21}}</ref>。阳光政策在金大中之后的[[卢武铉]]政府得到延续和发展。不过,2003年有关金大中政府在南北首脑峰会前通过现代峨山向朝鲜汇款的丑闻曝光。金大中的阳光政策因此遭到质疑和指责。<ref>{{cite news |title=韩国现代峨山公司董事长郑梦宪跳楼自杀身亡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3-08-04}}</ref>2008年[[李明博]]出任韩国总统后,阳光政策被放弃{{r|孙冀|page=137}}。
金大中的阳光政策使[[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得到空前和解。2000年8月15日[[韩国光复节|光复节]],南北双方时隔15年再次举行了离散家属团聚{{r|自传|page=589}}。同年9月15日,在[[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韩朝双方体育代表团高举[[统一旗|朝鲜半岛旗帜]]首次共同入场{{r|自传|page=595}}。9月24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力量部|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金一哲]]率领的由13人组成的朝鲜代表团越过[[板门店]],参加在[[济州岛]]举行的南北国防部长会谈。会谈结束后,金大中在[[青瓦台]]接见了金一哲一行。这是朝鲜军方首脑首次穿越[[三八线|军事分界线]]和到访青瓦台{{r|自传|page=597}}。韩国{{link-en|现代峨山集团|Hyundai Asan}}同朝鲜亚太和平委员会的[[金刚山观光地区|金刚山旅游项目]],[[开城工业园区]],南北铁路连通工程等都开始于金大中执政时期{{r|孙冀|page=38}}。阳光政策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2000年,朝鲜先后与[[英国]]、[[意大利]]等10多个西方国家建交或复交<ref>{{cite news |title=金正日任期内与10多个国家建交或复交 |publisher =《乌鲁木齐晚报》 |date=2011-12-20}}</ref>。2002年,朝鲜开始了较为深入的经济改革<ref>{{cite news |title=金正日时代:朝鲜经济风雨15年 |author=李子木 |publisher =《中国产经新闻》 |date=2011-12-21}}</ref>。阳光政策在金大中之后的[[卢武铉]]政府得到延续和发展。不过,2003年有关金大中政府在南北首脑峰会前通过现代峨山向朝鲜汇款的丑闻曝光。金大中的阳光政策因此遭到质疑和指责。<ref>{{cite news |title=韩国现代峨山公司董事长郑梦宪跳楼自杀身亡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3-08-04}}</ref>2008年[[李明博]]出任韩国总统后,阳光政策被放弃{{r|孙冀|page=137}}。
第236行: 第236行:
===== 四强协调外交 =====
===== 四强协调外交 =====
[[File:George W. Bush & Kim Dae-Jung with 2002 World Cup jackets 2002-02-20.jpg|缩略图|230px|金大中与[[小布什]]在青瓦台晒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纪念夹克]]
[[File:George W. Bush & Kim Dae-Jung with 2002 World Cup jackets 2002-02-20.jpg|缩略图|230px|金大中与[[小布什]]在青瓦台晒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纪念夹克]]
作为韩国民主斗士的象征,金大中在早期民主运动中曾多次受助于美国。执政期间,金大中的对美政策是加强韩美同盟关系{{r|sqwj}}。金大中认为美国在韩国驻军是符合韩国国家利益的,并希望[[驻韩美军]]的地位能与[[驻日美军]]的地位同等<ref name=zhmj>{{cite news |title=金大中谈韩国与朝日美关系 |author=王林昌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2-09-07}}</ref>。2000年8月,金大中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即使朝韩统一之后,美国在东北亚的驻军仍需保留。假如美军撤走,本地区将会出现很大的权力真空,这会导致本地区的国家为争夺霸权而敌对。”金大中对驻韩美军的观点也得到了[[金正日]]的最大理解<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称金正日希望美国在朝鲜半岛驻军 |publisher=《华盛顿邮报》 |date=2000-08-30}}</ref>。对于韩国国内的[[反美情绪]],金大中认为应该通过互惠、和平等原则来调整解决{{r|zhmj}}。金大中同时希望美国与朝鲜能改善关系。[[比尔·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对金大中的阳光政策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朝美关系得高空前的改善。2000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白宫]]会见了[[金正日]]特使[[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并发表了“美朝联合公报”宣称“两国政府将不再对对方抱有敌意”,并“将建立起有别于过去敌对关系的新型关系”<ref>{{cite journal |title=朝美之门是开是合? |author=徐宝康 |journal=《人民论坛》 |date=2001年02期}}</ref><ref>{{cite journal |title=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核与导弹问题 |author=顾国良 | coauthors = |journal=《美国研究》 |date=2001年第1期}}</ref>。同年10月23日,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应邀出访了朝鲜,与金正日会见,为克林顿访朝做准备{{r|自传|page=609}}{{r|hmgx}}。应金正日的邀请,克林顿原本打算访问朝鲜,但由于忙于[[中东]]事务加之任期将满,最终没能抽出时间访朝{{notetag|克林顿在自传《我的生活》中说“当时访问朝鲜的奥尔布赖特国务卿坚信,如果我去访问朝鲜就可以达成关于导弹问题的协议。我也很期待与朝鲜尽快取得协议的进展。但是在中东和平协商即将成功的紧急关头,我实在不能抽身去地球的另一边。另外,阿拉法特非常热切地希望协商能够取得成功,他这样的恳切请求让我打消了访问朝鲜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我更不能强行前去访问朝鲜了。”克林顿在宣布取消访朝计划后,曾发函邀请金正日访美。但对于注重外交“体面”的朝鲜,并未对邀请做出回应。{{r|自传|page=622}}}}。2001年1月20日,保守派的[[小布什]]出任美国总统,[[美朝关系]]开始发生变数。同年9月,美国发生[[九一一袭击事件|“9·11”恐怖事件]]。小布什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美朝关系走到了另一个极端{{r|自传|page=623}}。为修复破裂的美朝关系,金大中尽最大可能消除“阳光政策”与“邪恶轴心”的隔阂{{r|自传|page=675-677}}。2003年10月,小布什派遣美国国防部亚太地区事务部长助理访问朝鲜,旨在表明美国对朝鲜与[[伊拉克]]不一样。不过朝鲜对派来的美国特使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宣布拥有高浓缩[[铀]],并称此举是遏制美国的军事威胁。于此同时,朝鲜希望与美国通过谈判的方式和解。但此后,美国一直坚持朝鲜先放弃[[核武]]才会对话。{{r|自传|page=694-695}}
作为韩国民主斗士的象征,金大中在早期民主运动中曾多次受助于美国。执政期间,金大中的对美政策是加强韩美同盟关系{{r|sqwj}}。金大中认为美国在韩国驻军是符合韩国国家利益的,并希望[[驻韩美军]]的地位能与[[驻日美军]]的地位同等<ref name=zhmj>{{cite news |title=金大中谈韩国与朝日美关系 |author=王林昌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2-09-07}}</ref>。2000年8月,金大中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即使朝韩统一之后,美国在东北亚的驻军仍需保留。假如美军撤走,本地区将会出现很大的权力真空,这会导致本地区的国家为争夺霸权而敌对。”金大中对驻韩美军的观点也得到了[[金正日]]的最大理解<ref>{{cite news |title=金大中称金正日希望美国在朝鲜半岛驻军 |publisher=《华盛顿邮报》 |date=2000-08-30}}</ref>。对于韩国国内的[[反美情绪]],金大中认为应该通过互惠、和平等原则来调整解决{{r|zhmj}}。金大中同时希望美国与朝鲜能改善关系。[[比尔·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对金大中的阳光政策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朝美关系得高空前的改善。2000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白宫]]会见了[[金正日]]特使[[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并发表了“美朝联合公报”宣称“两国政府将不再对对方抱有敌意”,并“将建立起有别于过去敌对关系的新型关系”<ref>{{cite journal |title=朝美之门是开是合? |author=徐宝康 |journal=《人民论坛》 |date=2001年2期}}</ref><ref>{{cite journal |title=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核与导弹问题 |author=顾国良 | coauthors = |journal=《美国研究》 |date=2001年第1期}}</ref>。同年10月23日,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应邀出访了朝鲜,与金正日会见,为克林顿访朝做准备{{r|自传|page=609}}{{r|hmgx}}。应金正日的邀请,克林顿原本打算访问朝鲜,但由于忙于[[中东]]事务加之任期将满,最终没能抽出时间访朝{{notetag|克林顿在自传《我的生活》中说“当时访问朝鲜的奥尔布赖特国务卿坚信,如果我去访问朝鲜就可以达成关于导弹问题的协议。我也很期待与朝鲜尽快取得协议的进展。但是在中东和平协商即将成功的紧急关头,我实在不能抽身去地球的另一边。另外,阿拉法特非常热切地希望协商能够取得成功,他这样的恳切请求让我打消了访问朝鲜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我更不能强行前去访问朝鲜了。”克林顿在宣布取消访朝计划后,曾发函邀请金正日访美。但对于注重外交“体面”的朝鲜,并未对邀请做出回应。{{r|自传|page=622}}}}。2001年1月20日,保守派的[[小布什]]出任美国总统,[[美朝关系]]开始发生变数。同年9月,美国发生[[九一一袭击事件|“9·11”恐怖事件]]。小布什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美朝关系走到了另一个极端{{r|自传|page=623}}。为修复破裂的美朝关系,金大中尽最大可能消除“阳光政策”与“邪恶轴心”的隔阂{{r|自传|page=675-677}}。2003年10月,小布什派遣美国国防部亚太地区事务部长助理访问朝鲜,旨在表明美国对朝鲜与[[伊拉克]]不一样。不过朝鲜对派来的美国特使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宣布拥有高浓缩[[铀]],并称此举是遏制美国的军事威胁。于此同时,朝鲜希望与美国通过谈判的方式和解。但此后,美国一直坚持朝鲜先放弃[[核武]]才会对话。{{r|自传|page=694-695}}


在加强韩美同盟的同时,金大中还致力于改善与[[日本]]的关系。韩日两国于1965年6月22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为了急于从日本获得发展经济的资金与技术,在没有解决历史问题的情况下,不顾国内的强烈反对与日本签署了《[[韩日基本条约]]》<ref>{{cite news |title=韩国与日本建交内幕:美国压制下的“行乞外交” |publisher =《世界新闻报》 |date=2014-05-30}}</ref>。之后,[[韩日关系]]发展一直不顺利。1998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提出“20世纪发生的事情,要在20世纪内解决”的政见,并邀请金大中访日<ref name=scdq>{{cite news |title=日本拒为对华侵略道歉背后 |publisher =《亚洲周刊》 |date=2010-08-26}}</ref>。同年10月,金大中在访日期间与日本签署了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型伙伴关系的《韩日伙伴关系共同宣言》。日本首次以联合宣言的形式向韩国就历史问题表示“痛切的反省和道歉”<ref>{{cite news |title=历史不容歪曲正义必胜邪恶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1-05-08}}</ref><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IAW/136663.htm|title=日本概况|publisher=中国网|accessdate=2015-04-12|||}}</ref>{{r|scdq}}。韩国同意在五年内分三个阶段解禁对日本文化产品的进口<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再次解禁日本文化 |publisher=《环球日本》 |date=2003-06-13}}</ref>。韩日两国还签订了新的《韩日渔业协定》,双边关系得到提升{{r|自传|page=460-461}}。2002年,韩日两国联合举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世界杯足球赛]]<ref>{{cite journal |title=汉城奥运会后韩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透视 |author=孙征 | coauthors = 王玉红 田雨普 |journal=《浙江体育科学》 |date=2010年第32卷第3期 }}</ref>。金大中和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共同出席了汉城的开幕式,并分别致辞<ref>{{cite news|title=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在汉城开幕 |author=王东 |publisher =《光明日报》 |date=2002-06-01}}</ref>。同年6月30日,金大中在日本参加了世界杯的闭幕式。金大中夫妇还在[[日本天皇]]和[[日本皇后列表|皇后]]的陪同下观看了决赛。2002年被称为“日韩交流年”。韩日世界杯的举行成为韩日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ref name=fishd>{{cite journal |title=历史上韩日关系的发展、制约因素及近期走向 |author=李祥 | coauthors = |journal=《黑龙江史志》 |date=2014年第4期}}</ref>。在倡导美国与朝鲜改善关系的同时,金大中也希望日本与朝鲜改善关系。2002年9月17日,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了朝鲜,并与[[金正日]]签署了《朝日平壤宣言》{{r|孙冀|page=212}}。
在加强韩美同盟的同时,金大中还致力于改善与[[日本]]的关系。韩日两国于1965年6月22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为了急于从日本获得发展经济的资金与技术,在没有解决历史问题的情况下,不顾国内的强烈反对与日本签署了《[[韩日基本条约]]》<ref>{{cite news |title=韩国与日本建交内幕:美国压制下的“行乞外交” |publisher =《世界新闻报》 |date=2014-05-30}}</ref>。之后,[[韩日关系]]发展一直不顺利。1998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提出“20世纪发生的事情,要在20世纪内解决”的政见,并邀请金大中访日<ref name=scdq>{{cite news |title=日本拒为对华侵略道歉背后 |publisher =《亚洲周刊》 |date=2010-08-26}}</ref>。同年10月,金大中在访日期间与日本签署了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型伙伴关系的《韩日伙伴关系共同宣言》。日本首次以联合宣言的形式向韩国就历史问题表示“痛切的反省和道歉”<ref>{{cite news |title=历史不容歪曲正义必胜邪恶 |publisher =《人民日报》 |date=2001-05-08}}</ref><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IAW/136663.htm|title=日本概况|publisher=中国网|accessdate=2015-04-12|||}}</ref>{{r|scdq}}。韩国同意在五年内分三个阶段解禁对日本文化产品的进口<ref>{{cite news |title=韩国再次解禁日本文化 |publisher=《环球日本》 |date=2003-06-13}}</ref>。韩日两国还签订了新的《韩日渔业协定》,双边关系得到提升{{r|自传|page=460-461}}。2002年,韩日两国联合举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世界杯足球赛]]<ref>{{cite journal |title=汉城奥运会后韩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透视 |author=孙征 | coauthors = 王玉红 田雨普 |journal=《浙江体育科学》 |date=2010年第32卷第3期 }}</ref>。金大中和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共同出席了汉城的开幕式,并分别致辞<ref>{{cite news|title=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在汉城开幕 |author=王东 |publisher =《光明日报》 |date=2002-06-01}}</ref>。同年6月30日,金大中在日本参加了世界杯的闭幕式。金大中夫妇还在[[日本天皇]]和[[日本皇后列表|皇后]]的陪同下观看了决赛。2002年被称为“日韩交流年”。韩日世界杯的举行成为韩日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ref name=fishd>{{cite journal |title=历史上韩日关系的发展、制约因素及近期走向 |author=李祥 | coauthors = |journal=《黑龙江史志》 |date=2014年第4期}}</ref>。在倡导美国与朝鲜改善关系的同时,金大中也希望日本与朝鲜改善关系。2002年9月17日,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了朝鲜,并与[[金正日]]签署了《朝日平壤宣言》{{r|孙冀|page=212}}。
第246行: 第246行:


===== 其它 =====
===== 其它 =====
金大中非常支持[[缅甸]]的民主主义事业和反对对[[东帝汶]]民族独立的镇压。这也是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之一{{r|自传|page=607}}。1999年8月30日,东帝汶在[[联合国]]监督下[[1999年东帝汶独立公投|举行公民公投]],结果78.5%的东帝汶居民支持独立。对此,[[印度尼西亚|印尼]]军方支持的武装組織在东帝汶进行了[[1999年东帝汶危机|报复性血腥屠杀]],东帝汶三分之一的人口丧命{{notetag| 东帝汶是个与印度尼西亚相邻的岛国,被葡萄牙殖民统治400多年,1975年独立,后又被印度尼西亚殖民<ref>{{cite journal |title=东帝汶 |journal=《东南亚》 |date=1999年03期}}</ref>。}}。金大中对此践踏[[人权]]的暴行极其愤慨。在随后9月13日于[[新西兰]][[奥克兰市]]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金大中对与会的美、日、中等国家元首进行了游说。在大会闭幕前夕,韩(金大中)、美([[比尔·克林顿|克林顿]])、日([[小渊惠三]])三国领导发表了支持东帝汶独立,要求联合国和印尼做出积极反应的声明。金大中还向参加大会的印尼财政部长施压,要求印尼政府提出解决方案,否则将动员所有与会国家元首发表APEC声明。当晚子夜之后,发生在东帝汶的血腥镇压停止了。APEC会议结束后,联合国{{Link-ko|常绿树部队|상록수 부대}}开始进驻东帝汶,韩国也派兵支持此次行动。后来,常绿树部队被东帝汶人民称为“和平的使者”,东帝汶市中心最大的一条主路被命名为“韩国朋友之路”。东帝汶反抗协会副会长在到访[[青瓦台]]时对金大中说:“印度尼西亚占领东帝汶后,有接近20万名国民失去了生命。如果不是金总统,恐怕还会有10万人失去生命。”{{r|自传|page=518-521}}
金大中非常支持[[缅甸]]的民主主义事业和反对对[[东帝汶]]民族独立的镇压。这也是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之一{{r|自传|page=607}}。1999年8月30日,东帝汶在[[联合国]]监督下[[1999年东帝汶独立公投|举行公民公投]],结果78.5%的东帝汶居民支持独立。对此,[[印度尼西亚|印尼]]军方支持的武装組織在东帝汶进行了[[1999年东帝汶危机|报复性血腥屠杀]],东帝汶三分之一的人口丧命{{notetag| 东帝汶是个与印度尼西亚相邻的岛国,被葡萄牙殖民统治400多年,1975年独立,后又被印度尼西亚殖民<ref>{{cite journal |title=东帝汶 |journal=《东南亚》 |date=1999年3期}}</ref>。}}。金大中对此践踏[[人权]]的暴行极其愤慨。在随后9月13日于[[新西兰]][[奥克兰市]]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金大中对与会的美、日、中等国家元首进行了游说。在大会闭幕前夕,韩(金大中)、美([[比尔·克林顿|克林顿]])、日([[小渊惠三]])三国领导发表了支持东帝汶独立,要求联合国和印尼做出积极反应的声明。金大中还向参加大会的印尼财政部长施压,要求印尼政府提出解决方案,否则将动员所有与会国家元首发表APEC声明。当晚子夜之后,发生在东帝汶的血腥镇压停止了。APEC会议结束后,联合国{{Link-ko|常绿树部队|상록수 부대}}开始进驻东帝汶,韩国也派兵支持此次行动。后来,常绿树部队被东帝汶人民称为“和平的使者”,东帝汶市中心最大的一条主路被命名为“韩国朋友之路”。东帝汶反抗协会副会长在到访[[青瓦台]]时对金大中说:“印度尼西亚占领东帝汶后,有接近20万名国民失去了生命。如果不是金总统,恐怕还会有10万人失去生命。”{{r|自传|page=518-521}}


对于缅甸的人权问题,金大中曾联合100名国会议员写联名信,并两次亲自写信给缅甸军政府表示抗议,并声援[[昂山素季]]。1998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安南]]来韩领取[[首尔和平奖]]时,金大中还敦促[[联合国]]能在缅甸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自传|page=466}}。1999年11月在出席[[马尼拉]][[ASEAN+3]]会议期间,金大中会见了时任缅甸总理[[丹瑞]],并劝导缅甸军政府与昂山素季 进行对话{{r|自传|page=528-529}}。金大中也积极与周边亚太邻国发展关系,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性会议中与亚太国家领导人探讨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和维护亚太地区民主人权等。在他总统任期内,金大中先后走访了[[马来西亚]]{{r|自传|page=474}}、[[越南]]{{r|自传|page=483-485}}、[[蒙古]]{{r|自传|page=502-503}}、[[新西兰]]和[[澳大利亚]]{{r|自传|page=518}}、[[菲律宾]]{{r|自传|page=527}}、[[文莱]]{{r|自传|page=617}}、[[新加坡]]和[[印尼]]{{r|自传|page=617}}。
对于缅甸的人权问题,金大中曾联合100名国会议员写联名信,并两次亲自写信给缅甸军政府表示抗议,并声援[[昂山素季]]。1998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安南]]来韩领取[[首尔和平奖]]时,金大中还敦促[[联合国]]能在缅甸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自传|page=466}}。1999年11月在出席[[马尼拉]][[ASEAN+3]]会议期间,金大中会见了时任缅甸总理[[丹瑞]],并劝导缅甸军政府与昂山素季 进行对话{{r|自传|page=528-529}}。金大中也积极与周边亚太邻国发展关系,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性会议中与亚太国家领导人探讨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和维护亚太地区民主人权等。在他总统任期内,金大中先后走访了[[马来西亚]]{{r|自传|page=474}}、[[越南]]{{r|自传|page=483-485}}、[[蒙古]]{{r|自传|page=502-503}}、[[新西兰]]和[[澳大利亚]]{{r|自传|page=518}}、[[菲律宾]]{{r|自传|page=527}}、[[文莱]]{{r|自传|page=617}}、[[新加坡]]和[[印尼]]{{r|自传|page=617}}。
第290行: 第290行:


== 家庭 ==
== 家庭 ==
金大中的第一任夫人是车容爱。两人于1945年4月9日结婚{{r|人生|page=36}},婚后有[[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和{{link-ko|金弘业|김홍업}}两个儿子{{r|china}}。金大中的第二任夫人是[[李姬镐]]。两人在车容爱去世两年后的1962年5月10日结婚,婚后有一个儿子{{link-ko|金弘杰|김홍걸 (1963년)}}{{r|传奇|人生|page1=85-103|page2=68-72}}。在金大中因反对独裁统治被捕入狱期间,长子金弘一曾遭当局的拘捕并被严刑拷打,腰部受伤;次子金弘业曾遭当局的拘留审讯;小儿子金弘杰当时还在上高中而免遭迫害。金大中的三个儿子都曾因受贿被判刑,其中两个被拘捕。金大中为此曾五次向国民道歉,并于2002年5月6日宣布退出他所在的执政党[[新千年民主党]]{{r|自述|page=12}}<ref name=yxkd>{{cite journal |title=总统家不争气的儿子们 |author= 吴薇 |publisher=《决策与信息》 |date=2002年08期}}</ref><ref>{{cite news |title=儿子亲信出丑闻金大中退出执政党并向公众道歉 |publisher=《中国日报》|date=2002-05-06}}</ref>。
金大中的第一任夫人是车容爱。两人于1945年4月9日结婚{{r|人生|page=36}},婚后有[[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和{{link-ko|金弘业|김홍업}}两个儿子{{r|china}}。金大中的第二任夫人是[[李姬镐]]。两人在车容爱去世两年后的1962年5月10日结婚,婚后有一个儿子{{link-ko|金弘杰|김홍걸 (1963년)}}{{r|传奇|人生|page1=85-103|page2=68-72}}。在金大中因反对独裁统治被捕入狱期间,长子金弘一曾遭当局的拘捕并被严刑拷打,腰部受伤;次子金弘业曾遭当局的拘留审讯;小儿子金弘杰当时还在上高中而免遭迫害。金大中的三个儿子都曾因受贿被判刑,其中两个被拘捕。金大中为此曾五次向国民道歉,并于2002年5月6日宣布退出他所在的执政党[[新千年民主党]]{{r|自述|page=12}}<ref name=yxkd>{{cite journal |title=总统家不争气的儿子们 |author= 吴薇 |publisher=《决策与信息》 |date=2002年8期}}</ref><ref>{{cite news |title=儿子亲信出丑闻金大中退出执政党并向公众道歉 |publisher=《中国日报》|date=2002-05-06}}</ref>。


*长子[[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韩国前国会议员,2006年因涉嫌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期三年执行,其议员职务也被解除{{r|yxkd}}。金弘一患有[[帕金森病]]。有观点认为他的病是1980年代被当局严刑拷问的后遗症<ref>{{cite news |title=金泳三慰问金大中前总统长子金弘一 |publisher=《中央日报》 |date=2009-08-20}}</ref>。因为身体不便,金弘一被免于拘留<ref name=son>{{cite news |title=与金大中前总统共患难的三个儿子 |publisher=韩联社 | date=2009-08-19 }}</ref>。
*长子[[金弘一 (1948年)|金弘一]],韩国前国会议员,2006年因涉嫌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期三年执行,其议员职务也被解除{{r|yxkd}}。金弘一患有[[帕金森病]]。有观点认为他的病是1980年代被当局严刑拷问的后遗症<ref>{{cite news |title=金泳三慰问金大中前总统长子金弘一 |publisher=《中央日报》 |date=2009-08-20}}</ref>。因为身体不便,金弘一被免于拘留<ref name=son>{{cite news |title=与金大中前总统共患难的三个儿子 |publisher=韩联社 | date=2009-08-19 }}</ref>。
第302行: 第302行:


=== 正面评价 ===
=== 正面评价 ===
金大中的大半生都在为韩国的民主奮鬥。为此他几度入狱,在狱中度过了六年,两次流亡国外,五次面临死亡威胁。1998年2月,金大中入主[[青瓦台]],成功实现韩国宪政史上第一次朝野间政权的和平交替<ref>{{cite news |title=专家评价金大中有三大历史功绩 |publisher=中新社 |date=2009-08-18}}</ref>。很多韩国人认为金大中在[[朴正熙]]主导了韩国的工业化进程后,主导了韩国社会的民主化。有韩国学者认为随着金大中的离去,韩国社会已经告别了“现代化第一阶段”{{r|ldaily}}。在金大中逝世后,韩国时任总统[[李明博]]称赞他是“在职业生涯中是一名不知疲倦的、捍卫民主的斗士”。《[[时代周报]]》说:“八十五个春秋,从贫民到总统,金大中用自己的生命故事照亮了韩国的夜空,映照着韩国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型历程。”<ref name=sqk>{{cite journal |title=金大中:功过是非三七开|author=王俊生 |journal=《新世纪周刊》 |date=2009年025期}}</ref>《[[纽约时报]]》称他是“亚洲曼德拉”{{r|nyt}}。日本《[[朝日新闻]]》称金大中的离去是韩国政治“巨人时代”的终结,并认为他要比韩国以往任何一位总统更能在历史上留名<ref>{{cite news |title=送别金大中韩国政治终结“巨人时代” |author=葛传红 |publisher=《时代周报》 |date=2009-08-20}}</ref>。
金大中的大半生都在为韩国的民主奮鬥。为此他几度入狱,在狱中度过了六年,两次流亡国外,五次面临死亡威胁。1998年2月,金大中入主[[青瓦台]],成功实现韩国宪政史上第一次朝野间政权的和平交替<ref>{{cite news |title=专家评价金大中有三大历史功绩 |publisher=中新社 |date=2009-08-18}}</ref>。很多韩国人认为金大中在[[朴正熙]]主导了韩国的工业化进程后,主导了韩国社会的民主化。有韩国学者认为随着金大中的离去,韩国社会已经告别了“现代化第一阶段”{{r|ldaily}}。在金大中逝世后,韩国时任总统[[李明博]]称赞他是“在职业生涯中是一名不知疲倦的、捍卫民主的斗士”。《[[时代周报]]》说:“八十五个春秋,从贫民到总统,金大中用自己的生命故事照亮了韩国的夜空,映照着韩国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型历程。”<ref name=sqk>{{cite journal |title=金大中:功过是非三七开|author=王俊生 |journal=《新世纪周刊》 |date=2009年25期}}</ref>《[[纽约时报]]》称他是“亚洲曼德拉”{{r|nyt}}。日本《[[朝日新闻]]》称金大中的离去是韩国政治“巨人时代”的终结,并认为他要比韩国以往任何一位总统更能在历史上留名<ref>{{cite news |title=送别金大中韩国政治终结“巨人时代” |author=葛传红 |publisher=《时代周报》 |date=2009-08-20}}</ref>。


金大中上台执政之初,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韩国。金大中通过对企业、金融、公共部门和劳资四大领域的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带领韩国民众克服了危机,并实现了[[韩国经济]]从出口低级产品向以信息为中心的高科技型经济的转型。这方面金大中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东亚日报]]》在金大中卸任之际,针对其五年执政业绩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克服金融危机被韩国民众认可为金大中的最大政绩。<ref name=pj>{{cite news |title=环球时评:金大中的功与过 |author=徐宝康 |publisher=《人民日报》 |date=2003-02-02}}</ref>
金大中上台执政之初,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韩国。金大中通过对企业、金融、公共部门和劳资四大领域的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带领韩国民众克服了危机,并实现了[[韩国经济]]从出口低级产品向以信息为中心的高科技型经济的转型。这方面金大中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东亚日报]]》在金大中卸任之际,针对其五年执政业绩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克服金融危机被韩国民众认可为金大中的最大政绩。<ref name=pj>{{cite news |title=环球时评:金大中的功与过 |author=徐宝康 |publisher=《人民日报》 |date=2003-02-02}}</ref>
第354行: 第354行:
<ref name="孙冀">{{cite book |author=孙冀 |title=《韩国的朝鲜政策》|year=2011年 |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location=北京 |isbn=978-7-5161-0111-7}}</ref>
<ref name="孙冀">{{cite book |author=孙冀 |title=《韩国的朝鲜政策》|year=2011年 |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location=北京 |isbn=978-7-5161-0111-7}}</ref>
<ref name="张光军">{{cite book |author=张光军 |coauthors= |title=《韩国财团研究》 |year=2010年11月 |publisher=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location=广州 |isbn=978-7-5100-2850-2 }}</ref>
<ref name="张光军">{{cite book |author=张光军 |coauthors= |title=《韩国财团研究》 |year=2010年11月 |publisher=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location=广州 |isbn=978-7-5100-2850-2 }}</ref>
<ref name=jnl>{{cite journal |title=韩国金大中政府行政改革的成效及特点分析 |journal=《太平洋学报》 |author=李秀峰 |date=2006年08期}}</ref>
<ref name=jnl>{{cite journal |title=韩国金大中政府行政改革的成效及特点分析 |journal=《太平洋学报》 |author=李秀峰 |date=2006年8期}}</ref>
<ref name=sqwj>{{cite journal |title=金大中政府的“四强协调外交”与朝鲜半岛局势 |journal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uthor =张传鹤 |date=2001年第6期}}</ref>
<ref name=sqwj>{{cite journal |title=金大中政府的“四强协调外交”与朝鲜半岛局势 |journal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uthor =张传鹤 |date=2001年第6期}}</ref>
<ref name=xzqj>{{cite journal |title=俄罗斯与韩国关系现状与发展前景 |author=盛海燕 | coauthors = |journal=《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date=2007年第6期}}</ref>
<ref name=xzqj>{{cite journal |title=俄罗斯与韩国关系现状与发展前景 |author=盛海燕 | coauthors = |journal=《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date=2007年第6期}}</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