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阿拉斯加湾地震: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Pomelo移动页面2018年阿拉斯加灣地震2018年阿拉斯加湾地震:​快速重命名 → 2018年阿拉斯加湾地震
(机器人:修正重定向;整理源码)
第8行: 第8行:
| name= 2018年阿拉斯加湾地震
| name= 2018年阿拉斯加湾地震
| image =2018 Alaska earthquake intensity.jpg
| image =2018 Alaska earthquake intensity.jpg
| caption = [[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本次地震烈度分布图,震中以五角星标识。
| caption = [[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本次地震烈度分布图,震中以五角星标识。
| map2 =
| map2 =
| date = {{Start date|2018|01|23}}
| date = {{Start date|2018|01|23}}
| time = 09:31:42.940([[USGS]])<ref name="USGS测报1"/><br>09:31:41(CENC)<ref name="CENC测报1"/>
| time = 09:31:42.940([[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ref name="USGS测报1"/><br>09:31:41(CENC)<ref name="CENC测报1"/>
| magnitude = [[面波震级|M<sub>s</sub>]] 8.0(CENC)<ref name="CENC测报1"/><br>[[矩震级|M<sub>w</sub>]] 7.9(USGS)<ref name="USGS测报1"/>
| magnitude = [[面波震级|M<sub>s</sub>]] 8.0(CENC)<ref name="CENC测报1"/><br>[[矩震级|M<sub>w</sub>]] 7.9(USGS)<ref name="USGS测报1"/>
| depth = 10千米(CENC)<ref name="CENC测报1"/><br>25千米(USGS)<ref name="USGS测报1"/>
| depth = 10千米(CENC)<ref name="CENC测报1"/><br>25千米(USGS)<ref name="USGS测报1"/>
第18行: 第18行:
| type = [[走滑断层|走滑型]]
| type = [[走滑断层|走滑型]]
| intensity = 11(XI)度(MSK,PAH)<ref name="PAH测报1"/><br>5(V)度(EMS,EMSC)<ref name="EMSC测报1"/><br>[[麦加利地震烈度|5(V)度]](MM,USGS)<ref name="USGS测报1"/>
| intensity = 11(XI)度(MSK,PAH)<ref name="PAH测报1"/><br>5(V)度(EMS,EMSC)<ref name="EMSC测报1"/><br>[[麦加利地震烈度|5(V)度]](MM,USGS)<ref name="USGS测报1"/>
| aftershocks = 96次{{Small|(截至2018年1月27日4时)}}<ref>{{Cite web |url=https://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map/#%7B%22autoUpdate%22%3A%5B%22autoUpdate%22%5D%2C%22basemap%22%3A%22grayscale%22%2C%22feed%22%3A%227day_m45%22%2C%22listFormat%22%3A%22default%22%2C%22mapposition%22%3A%5B%5B54.43171285946844%2C-152.3529052734375%5D%2C%5B57.397624055000456%2C-145.7281494140625%5D%5D%2C%22overlays%22%3A%5B%22plates%22%5D%2C%22restrictListToMap%22%3A%5B%22restrictListToMap%22%5D%2C%22search%22%3Anull%2C%22sort%22%3A%22newest%22%2C%22timezone%22%3A%22utc%22%2C%22viewModes%22%3A%5B%22settings%22%2C%22map%22%2C%22list%22%5D%2C%22event%22%3Anull%7D |title=Latest Earthquake |publisher=[[美国地质调查局]] |language=en |accessdate=2018-01-27 |||}}</ref><br>最大余震:[[矩震级|M<sub>w</sub>]] 5.5(USGS)<ref>{{Cite web |url=https://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us2000cnh7#executive |title=M 5.5 - 273km ESE of Kodiak, Alaska |publisher=[[美国地质调查局]] |accessdate=2018-01-27 |date=2018-01-24 |language=en |||}}</ref>
| aftershocks = 96次{{Small|(截至2018年1月27日4时)}}<ref>{{Cite web |url=https://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map/#%7B%22autoUpdate%22%3A%5B%22autoUpdate%22%5D%2C%22basemap%22%3A%22grayscale%22%2C%22feed%22%3A%227day_m45%22%2C%22listFormat%22%3A%22default%22%2C%22mapposition%22%3A%5B%5B54.43171285946844%2C-152.3529052734375%5D%2C%5B57.397624055000456%2C-145.7281494140625%5D%5D%2C%22overlays%22%3A%5B%22plates%22%5D%2C%22restrictListToMap%22%3A%5B%22restrictListToMap%22%5D%2C%22search%22%3Anull%2C%22sort%22%3A%22newest%22%2C%22timezone%22%3A%22utc%22%2C%22viewModes%22%3A%5B%22settings%22%2C%22map%22%2C%22list%22%5D%2C%22event%22%3Anull%7D |title=Latest Earthquake |publisher=[[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国地质调查局]] |language=en |accessdate=2018-01-27 |||}}</ref><br>最大余震:[[矩震级|M<sub>w</sub>]] 5.5(USGS)<ref>{{Cite web |url=https://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us2000cnh7#executive |title=M 5.5 - 273km ESE of Kodiak, Alaska |publisher=[[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国地质调查局]] |accessdate=2018-01-27 |date=2018-01-24 |language=en |||}}</ref>
| casualties = 0人死伤
| casualties = 0人死伤
| landslide =
| landslide =
第26行: 第26行:
'''2018年阿拉斯加湾地震'''是2018年1月23日发生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太平洋]]近海的地震。其[[震中]]位于北纬56.06度、西经149.10度,地震规模为[[矩震级|M<sub>w</sub>]] 7.9级、[[面波震级|M<sub>s</sub>]] 8.0级,震源深度约25千米。
'''2018年阿拉斯加湾地震'''是2018年1月23日发生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太平洋]]近海的地震。其[[震中]]位于北纬56.06度、西经149.10度,地震规模为[[矩震级|M<sub>w</sub>]] 7.9级、[[面波震级|M<sub>s</sub>]] 8.0级,震源深度约25千米。


[[美国地质调查局]]早先认定此次地震震级达矩震级8.2级,但随后修正为7.9级。该局还指出,此次地震是一次[[走滑断层|走滑型]]地震。该次地震震中距美国阿拉斯加州[[科的阿克岛自治市镇]]的镇治[[科迪亚克 (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东南约280千米。主震发生后,又在阿拉斯加半岛附近海域发生多次余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一度向北太平洋沿岸、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发布了海啸预警,随后解除。最终,阿拉斯加奥尔德港测得最大高度为0.21米的[[海啸]]。
[[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国地质调查局]]早先认定此次地震震级达矩震级8.2级,但随后修正为7.9级。该局还指出,此次地震是一次[[走滑断层|走滑型]]地震。该次地震震中距美国阿拉斯加州[[科的阿克岛自治市镇]]的镇治[[科迪亚克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东南约280千米。主震发生后,又在阿拉斯加半岛附近海域发生多次余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一度向北太平洋沿岸、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发布了海啸预警,随后解除。最终,阿拉斯加奥尔德港测得最大高度为0.21米的[[海啸]]。


== 地质背景 ==
== 地质背景 ==
第39行: 第39行:


== 海啸威胁 ==
== 海啸威胁 ==
地震发生后,总部位于阿拉斯加州[[帕尔默 (阿拉斯加州)|帕尔默市]]的{{link-en|美国国家海啸预警中心|National Tsunami Warning Center}}在当日9时35分向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阿拉斯加东南部、阿拉斯加南部及半岛、[[阿留申群岛]]发表了海啸警告,并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夏威夷州]]发布了海啸观察预警,提醒在码头、海湾和河口地区的居民注意防范附近海面可能出现的巨大潮位波动,并警告海啸波幅足以致命<ref name="USTWS测报1"/><ref name="USTWS测报2"/>。隶属于[[美国国家气象局]]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对[[关岛]]、[[夏威夷]]、[[日本]]、[[约翰斯顿环礁]]、[[墨西哥]]、[[中途岛]]、[[北马里亚纳群岛]]、[[西北夏威夷群岛]]、[[俄罗斯]]和[[威克岛]]发出了海啸预警,指出海啸波高至多可能达到0.3米<ref name="PTWC测报1"/>。美国阿拉斯加州应急管理中心安克雷奇办公室和科迪亚克警察局在接到海啸预警后都建议沿岸居民前往高地或是内陆地区避险<ref name="报道1"/>,海啸警报响彻科迪亚克全市<ref name="报道7"/>。一名女子在推特上写道,与往常在周三下午听到的警报试验广播不同,在周二凌晨听到海啸警报“令人感到可怕”<ref name="报道7"/>。另一位名叫杰瑞德格里芬的居民表示,海啸警报将他从睡梦中惊醒,“这是过去11年间从未发生过的事”<ref name="报道9"/>。
地震发生后,总部位于阿拉斯加州[[帕尔默|帕尔默市]]的{{link-en|美国国家海啸预警中心|National Tsunami Warning Center}}在当日9时35分向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阿拉斯加东南部、阿拉斯加南部及半岛、[[阿留申群島|阿留申群岛]]发表了海啸警告,并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夏威夷州]]发布了海啸观察预警,提醒在码头、海湾和河口地区的居民注意防范附近海面可能出现的巨大潮位波动,并警告海啸波幅足以致命<ref name="USTWS测报1"/><ref name="USTWS测报2"/>。隶属于[[国家气象局(美国)|美国国家气象局]]的[[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对[[關島|关岛]]、[[夏威夷州|夏威夷]]、[[日本]]、[[约翰斯顿环礁]]、[[墨西哥]]、[[中途岛]]、[[北马里亚纳群岛]]、[[西北夏威夷群岛]]、[[俄罗斯]]和[[威克岛]]发出了海啸预警,指出海啸波高至多可能达到0.3米<ref name="PTWC测报1"/>。美国阿拉斯加州应急管理中心安克雷奇办公室和科迪亚克警察局在接到海啸预警后都建议沿岸居民前往高地或是内陆地区避险<ref name="报道1"/>,海啸警报响彻科迪亚克全市<ref name="报道7"/>。一名女子在推特上写道,与往常在周三下午听到的警报试验广播不同,在周二凌晨听到海啸警报“令人感到可怕”<ref name="报道7"/>。另一位名叫杰瑞德格里芬的居民表示,海啸警报将他从睡梦中惊醒,“这是过去11年间从未发生过的事”<ref name="报道9"/>。


阿拉斯加州的至少10个居民点鸣响了海啸警报。当地的学校、超市和停车场对外开放以供居民避难<ref name="报道7"/>。科迪亚克全市的学校在地震当日宣布停课<ref name="报道5"/>。科的阿克岛自治市镇学区主任拉里({{lang|en|Larry LeDoux}})称,市镇下属的高中在当日凌晨海啸警报发布后旋即被辟为避难所,他形容进入避难所的居民“非常冷静”<ref name="报道9"/>。科迪亚克市民埃里克·库森({{lang|en|Eric Cusson}})对当地媒体说,该市有数百名居民开车到[[皮勒尔山]]({{lang|en|Pillar Mountain}})的高处避险,“镇子里几乎每个人都上了山”<ref name="报道9"/>。[[荷马 (阿拉斯加州)|荷马]]市警察局建议民众退至海岸四英里外<ref name="报道9"/>。[[苏厄德 (阿拉斯加州)|苏厄德]]市消防局派出消防车辆在街道上巡逻<ref name="报道10"/>。据报,[[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航空队在当日撤离了位于阿拉斯加海滨的基地,多架[[C-130运输机]]和直升机飞离机场<ref name="报道9"/>。
阿拉斯加州的至少10个居民点鸣响了海啸警报。当地的学校、超市和停车场对外开放以供居民避难<ref name="报道7"/>。科迪亚克全市的学校在地震当日宣布停课<ref name="报道5"/>。科的阿克岛自治市镇学区主任拉里({{lang|en|Larry LeDoux}})称,市镇下属的高中在当日凌晨海啸警报发布后旋即被辟为避难所,他形容进入避难所的居民“非常冷静”<ref name="报道9"/>。科迪亚克市民埃里克·库森({{lang|en|Eric Cusson}})对当地媒体说,该市有数百名居民开车到[[皮勒尔山]]({{lang|en|Pillar Mountain}})的高处避险,“镇子里几乎每个人都上了山”<ref name="报道9"/>。[[荷马阿拉斯加州|荷马]]市警察局建议民众退至海岸四英里外<ref name="报道9"/>。[[苏厄德阿拉斯加州|苏厄德]]市消防局派出消防车辆在街道上巡逻<ref name="报道10"/>。据报,[[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航空队在当日撤离了位于阿拉斯加海滨的基地,多架[[C-130运输机]]和直升机飞离机场<ref name="报道9"/>。


[[加拿大全国海啸预警中心]]警告说,获悉海啸预警的居民应该“向内陆或高地疏散,离开指定海啸危险区域,或根据情况搬到多层建筑的楼上<ref name="报道5"/>。”中国[[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在当日发布的海啸信息中指出,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大规模海啸,但不会对中国近海造成影响<ref name="海洋局测报2"/>。[[日本气象厅]]则在其发表的远震关联消息中指出,地震可能会在太平洋广大地区内引发海啸,但不会对日本沿岸构成威胁<ref name="JMA测报1"/><ref name="JMA测报2"/>。
[[加拿大全国海啸预警中心]]警告说,获悉海啸预警的居民应该“向内陆或高地疏散,离开指定海啸危险区域,或根据情况搬到多层建筑的楼上<ref name="报道5"/>。”中国[[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在当日发布的海啸信息中指出,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大规模海啸,但不会对中国近海造成影响<ref name="海洋局测报2"/>。[[氣象廳(日本)|日本气象厅]]则在其发表的远震关联消息中指出,地震可能会在太平洋广大地区内引发海啸,但不会对日本沿岸构成威胁<ref name="JMA测报1"/><ref name="JMA测报2"/>。


但直到10时45分,在海啸第一波预计到达的时间,科迪亚克市仍没有观测到任何潮位波动<ref name="报道8"/>。科迪亚克警察局的警官蒂姆·普特尼({{lang|en|Tim Putney}})说:“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波浪或者关于波浪的报告<ref name="报道8"/>。”11时40分,中国国家海洋局指出,位于东北太平洋洋面上的46409号浮标监测到最大波高为0.16米的海啸,46403号和46410号浮标则分别监测到3厘米和4厘米高的海啸波幅<ref name="海洋局测报3"/>。12时12分,美国国家海啸预警中心将阿拉斯加南部及半岛的海啸预警等级降为海啸劝告,同时解除了其余地区的海啸预警<ref name="USTWS测报3"/>。之后,位于阿拉斯加州的[[奧爾德港 (阿拉斯加州)|奧爾德港]]验潮站观测到了{{convert|0.7|ft}}的海啸波高,科迪亚克则观测到了{{convert|0.6|ft}}的潮位波动<ref name="USTWS测报4"/>。13时13分,美国政府取消了海啸劝告<ref name="USTWS测报5"/>。
但直到10时45分,在海啸第一波预计到达的时间,科迪亚克市仍没有观测到任何潮位波动<ref name="报道8"/>。科迪亚克警察局的警官蒂姆·普特尼({{lang|en|Tim Putney}})说:“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波浪或者关于波浪的报告<ref name="报道8"/>。”11时40分,中国国家海洋局指出,位于东北太平洋洋面上的46409号浮标监测到最大波高为0.16米的海啸,46403号和46410号浮标则分别监测到3厘米和4厘米高的海啸波幅<ref name="海洋局测报3"/>。12时12分,美国国家海啸预警中心将阿拉斯加南部及半岛的海啸预警等级降为海啸劝告,同时解除了其余地区的海啸预警<ref name="USTWS测报3"/>。之后,位于阿拉斯加州的[[奧爾德港 (阿拉斯加州)|奧爾德港]]验潮站观测到了{{convert|0.7|ft}}的海啸波高,科迪亚克则观测到了{{convert|0.6|ft}}的潮位波动<ref name="USTWS测报4"/>。13时13分,美国政府取消了海啸劝告<ref name="USTWS测报5"/>。
第50行: 第50行:


== 观测研究 ==
== 观测研究 ==
[[File:2018 Alaska Islands earthquake ShakeMap3.png|缩略图|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2018年阿拉斯加地震[[等震线]]图。]]
[[File:2018 Alaska Islands earthquake ShakeMap3.png|thumb|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2018年阿拉斯加地震[[等震线]]图。]]


[[中国国家海洋局]]早先指出该次地震的规模为[[面波震级]]7.5级,震源深度10千米<ref name="海洋局测报1"/>。[[中国地震台网]]则在稍后自动测定本次地震的规模为面波震级7.9级<ref name="CENC测报2"/>,其后又在正式速报中将震级调升为面波震级8.0级<ref name="CENC测报1"/>。[[美国地质调查局]]最初测定本次地震的规模为[[矩震级]]8.0级,震源深度{{convert|12|mi}}<ref name="USTWS测报1"/>,之后则修订为矩震级8.2级,震源深度10千米。随后,该局又将这次地震的矩震级调整为7.9级,震源深度修正到25千米,并测算该次地震的最大烈度为[[麦加利地震烈度]]4(IV)度<ref name="USGS测报1"/>。美国地质调查局就本次地震进行的[[你感觉到了吗?|互联网地震强度调查]]则接获了最大烈度达麦加利地震烈度8(VIII)度的地震感知报告<ref name="USGS测报2"/>。另据日本气象厅消息,此次地震达到了[[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7.9级<ref name="JMA测报1"/>。{{link-en|欧洲和地中海地震中心|European-Mediterranean Seismological Centre}}测定指,本次地震规模为矩震级8.0级,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附近最大烈度为[[欧洲宏观地震度量]]5(V)度<ref name="EMSC测报1"/>。而[[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则推定指,此次地震规模为矩震级7.9级,震源深度10千米<ref name="GEOFON测报1"/>。[[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64个地震台站记录到了这场地震,据该所推算称,是次地震的规模达面波震级7.8级,[[体波震级]]7.4级,震源深度10千米,最大烈度至多可达{{Link-en|梅德韋傑夫·史邦豪雅·卡尼克地震烈度表|Medvedev–Sponheuer–Karnik scale}}11.5度<ref name="PAH测报1"/>。
[[中国国家海洋局]]早先指出该次地震的规模为[[面波震级]]7.5级,震源深度10千米<ref name="海洋局测报1"/>。[[中国地震台网]]则在稍后自动测定本次地震的规模为面波震级7.9级<ref name="CENC测报2"/>,其后又在正式速报中将震级调升为面波震级8.0级<ref name="CENC测报1"/>。[[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国地质调查局]]最初测定本次地震的规模为[[矩震级]]8.0级,震源深度{{convert|12|mi}}<ref name="USTWS测报1"/>,之后则修订为矩震级8.2级,震源深度10千米。随后,该局又将这次地震的矩震级调整为7.9级,震源深度修正到25千米,并测算该次地震的最大烈度为[[麦加利地震烈度]]4(IV)度<ref name="USGS测报1"/>。美国地质调查局就本次地震进行的[[你感觉到了吗?|互联网地震强度调查]]则接获了最大烈度达麦加利地震烈度8(VIII)度的地震感知报告<ref name="USGS测报2"/>。另据日本气象厅消息,此次地震达到了[[日本气象厅震级|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7.9级<ref name="JMA测报1"/>。{{link-en|欧洲和地中海地震中心|European-Mediterranean Seismological Centre}}测定指,本次地震规模为矩震级8.0级,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附近最大烈度为[[欧洲宏观地震度量]]5(V)度<ref name="EMSC测报1"/>。而[[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则推定指,此次地震规模为矩震级7.9级,震源深度10千米<ref name="GEOFON测报1"/>。[[俄羅斯科學院|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64个地震台站记录到了这场地震,据该所推算称,是次地震的规模达面波震级7.8级,[[体波震级]]7.4级,震源深度10千米,最大烈度至多可达{{Link-en|梅德韋傑夫·史邦豪雅·卡尼克地震烈度表|Medvedev–Sponheuer–Karnik scale}}11.5度<ref name="PAH测报1"/>。


针对本次地震所触发的海啸预警,美国国家海啸预警中心表示,因为更多的信息和分析结果使该中心得以更好地定义海啸威胁,故该中心在预警发出数小时后将之取消<ref name="报道7"/>。根据美国国家海啸预警中心的预报员[[肯·麦克弗森]]({{lang|en|Ken Macpherson}})的说法,这次地震是发生在海洋深处的走滑型地震<ref name="报道9"/>。从历史记录来看,这种类型的地震事件通常不会引发大的海啸<ref name="报道9"/>。如果是次地震是由板块俯冲引起的话,就很可能推动大量海水,继而引发巨大海啸<ref name="报道9"/>。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学家[[唐·布莱克曼]]({{lang|en|Don Blakeman}})解释称,由于此次地震是一起走滑型地震,因而不大可能引起灾难性海啸,“这也是阿拉斯加为何只看见不到一英尺海浪的幸运之处”<ref name="报道3"/>。[[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高级气象学家[[戴夫·亨宁]]({{lang|en|Dave Hennen}})认为,发震断层属走滑断层是本次地震没有造成巨大海啸的原因,“这意味着地震系由两个板块水平移动而诱发,这比板块垂直移位时发生的逆断层地震危险性要小得多”<ref name="报道7"/>。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副研究员[[张尧]]认为,由于此次海啸与海底断层滑动有关且方向不与岸线平行,海水水体垂向起伏较小,因此观测到的海啸近岸波高仅为0.2米<ref name="报道4"/>。
针对本次地震所触发的海啸预警,美国国家海啸预警中心表示,因为更多的信息和分析结果使该中心得以更好地定义海啸威胁,故该中心在预警发出数小时后将之取消<ref name="报道7"/>。根据美国国家海啸预警中心的预报员[[肯·麦克弗森]]({{lang|en|Ken Macpherson}})的说法,这次地震是发生在海洋深处的走滑型地震<ref name="报道9"/>。从历史记录来看,这种类型的地震事件通常不会引发大的海啸<ref name="报道9"/>。如果是次地震是由板块俯冲引起的话,就很可能推动大量海水,继而引发巨大海啸<ref name="报道9"/>。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学家[[唐·布莱克曼]]({{lang|en|Don Blakeman}})解释称,由于此次地震是一起走滑型地震,因而不大可能引起灾难性海啸,“这也是阿拉斯加为何只看见不到一英尺海浪的幸运之处”<ref name="报道3"/>。[[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高级气象学家[[戴夫·亨宁]]({{lang|en|Dave Hennen}})认为,发震断层属走滑断层是本次地震没有造成巨大海啸的原因,“这意味着地震系由两个板块水平移动而诱发,这比板块垂直移位时发生的逆断层地震危险性要小得多”<ref name="报道7"/>。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副研究员[[张尧]]认为,由于此次海啸与海底断层滑动有关且方向不与岸线平行,海水水体垂向起伏较小,因此观测到的海啸近岸波高仅为0.2米<ref name="报道4"/>。


== 余震活动 ==
== 余震活动 ==
本次地震发生后的[[余震]]频繁,在强震发生后的数小时内,阿拉斯加湾海域又发生了20余次余震<ref name="报道7"/><ref>{{Cite news |url=http://news.sina.com.cn/w/2018-01-24/doc-ifyquixe7110501.shtml |title=美国阿拉斯加湾强震引关注 地球处在大震活跃期? |language=zh-hans |publisher=新浪新闻 |accessdate=2018-01-27 |date=2018-01-24 |author=中国新闻网 |||}}</ref>。[[美国地质调查局]]、[[欧洲和地中海地震中心]]和[[俄罗斯科学院]]都在主震发生后观测到了多场余震,其中最大余震震级为[[矩震级]]5.3级。以下列表列出本次地震的[[矩震级]]4.0级以上余震。
本次地震发生后的[[余震]]频繁,在强震发生后的数小时内,阿拉斯加湾海域又发生了20余次余震<ref name="报道7"/><ref>{{Cite news |url=http://news.sina.com.cn/w/2018-01-24/doc-ifyquixe7110501.shtml |title=美国阿拉斯加湾强震引关注 地球处在大震活跃期? |language=zh-hans |publisher=新浪新闻 |accessdate=2018-01-27 |date=2018-01-24 |author=中国新闻网 |||}}</ref>。[[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国地质调查局]]、[[欧洲和地中海地震中心]]和[[俄羅斯科學院|俄罗斯科学院]]都在主震发生后观测到了多场余震,其中最大余震震级为[[矩震级]]5.3级。以下列表列出本次地震的[[矩震级]]4.0级以上余震。


{| class="wikitable mw-collapsible"
{| class="wikitable mw-collap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