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电视台: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移除不再使用的模板)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20行: 第20行:


==台标、台名题字和台歌==
==台标、台名题字和台歌==
东方电视台台标是[[东方白鹳]]于初升的红日前展翅高飞,寓意上海的发展越来越快。台名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ref>{{cite web | title = 东方电视台简介 | publisher = CCTV | url = http://www.cctv.com/lm/792/45/54715.html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0-08-01 | archive-date = 2022-04-19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419080728/http://www.cctv.com/lm/792/45/54715.html }}</ref>。
东方电视台台标是[[东方白鹳]]于初升的红日前展翅高飞,寓意上海的发展越来越快。台名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ref>{{cite web | title = 东方电视台简介 | publisher = CCTV | url = http://www.cctv.com/lm/792/45/54715.html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0-08-01 | | }}</ref>。


东方电视台台歌为[[陈念祖]]作词、[[关峡]]谱曲、[[韦唯]]演唱的《风从东方来》,以往东视的每个频道在清晨都要播放,但现时该台歌已甚少使用。2009年后,《风从东方来》亦成为[[东方卫视]]台歌,(尽管东方卫视从来不曾是东方电视台下属的频道)<ref>{{cite web | title = 东方卫视改版 | publisher = 腾讯网 | url = http://news.qq.com/a/20090615/000693.htm | date = 2009-06-15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0-08-01 | archive-date = 2017-01-02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02173904/http://news.qq.com/a/20090615/000693.htm }}</ref>。
东方电视台台歌为[[陈念祖]]作词、[[关峡]]谱曲、[[韦唯]]演唱的《风从东方来》,以往东视的每个频道在清晨都要播放,但现时该台歌已甚少使用。2009年后,《风从东方来》亦成为[[东方卫视]]台歌,(尽管东方卫视从来不曾是东方电视台下属的频道)<ref>{{cite web | title = 东方卫视改版 | publisher = 腾讯网 | url = http://news.qq.com/a/20090615/000693.htm | date = 2009-06-15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0-08-01 | | }}</ref>。


==历史==
==历史==
1992年初,[[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现[[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决定引进竞争机制,在[[浦东新区]]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此时正值[[浦东开发开放]]之际,当时观众对沪上电视节目的满意度不甚理想;于是上海广电系统引进竞争机制,成立东方电视台,期望通过[[上海电视台|上视]]、东视的竞争,提高两台电视节目的质量,为上海电视荧屏带来一番新气象。同年8月15日,[[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成立东方电视台使用20频道,并指示东方电视台“面向[[长江三角洲]],突出[[改革开放]]和对外宣传”,台址暂时使用上海电视台旧址[[新永安大楼]],利用上海电视台二台的原有机房和技术设备<ref name=shsdfz>{{cite web|url=http://www.shtong.gov.cn/Newsite/node2/node2245/node4510/node11505/node11512/node63816/userobject1ai12556.html|title=上海广播电视志→第三编电视台→第一章无线电视→第一节 上海东方电视台|publisher=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accessdate=2016年9月8日|archive-date=2016年11月30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130014728/http://www.shtong.gov.cn/Newsite/node2/node2245/node4510/node11505/node11512/node63816/userobject1ai12556.html|dead-url=no}}</ref>。
1992年初,[[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现[[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决定引进竞争机制,在[[浦东新区]]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此时正值[[浦东开发开放]]之际,当时观众对沪上电视节目的满意度不甚理想;于是上海广电系统引进竞争机制,成立东方电视台,期望通过[[上海电视台|上视]]、东视的竞争,提高两台电视节目的质量,为上海电视荧屏带来一番新气象。同年8月15日,[[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成立东方电视台使用20频道,并指示东方电视台“面向[[长江三角洲]],突出[[改革开放]]和对外宣传”,台址暂时使用上海电视台旧址[[新永安大楼]],利用上海电视台二台的原有机房和技术设备<ref name=shsdfz>{{cite web|url=http://www.shtong.gov.cn/Newsite/node2/node2245/node4510/node11505/node11512/node63816/userobject1ai12556.html|title=上海广播电视志→第三编电视台→第一章无线电视→第一节 上海东方电视台|publisher=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accessdate=2016年9月8日|||}}</ref>。


东方电视台成立后,上海电视出现了巨大的改观,上视、东视的节目质量在[[中国大陆]]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其中最让人熟知的例子是上视的《晚间新闻》和东视的《东视今夜播报》早于[[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其它地方电视台,是中国大陆仅有的3家在[[911事件]]当晚([[北京时间]])就用很长的篇幅进行直播新闻的电视台(还有一家是[[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即[[美國航空11號班機恐怖襲擊|首架飞机]]撞击[[世界贸易中心 (1973年至2001年)|世贸中心]]北座大楼后约2小时、[[聯合航空93號班機恐怖襲擊|最后一架飞机]]在[[索美塞特縣 (賓夕法尼亞州)|索美塞特县]]坠毁后约30分钟就进行了大篇幅报道。而当时央视只在晚间《[[晚间新闻 (中国中央电视台)|世界报道]]》的最后仅仅进行了30秒的播报。
东方电视台成立后,上海电视出现了巨大的改观,上视、东视的节目质量在[[中国大陆]]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其中最让人熟知的例子是上视的《晚间新闻》和东视的《东视今夜播报》早于[[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其它地方电视台,是中国大陆仅有的3家在[[911事件]]当晚([[北京时间]])就用很长的篇幅进行直播新闻的电视台(还有一家是[[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即[[美國航空11號班機恐怖襲擊|首架飞机]]撞击[[世界贸易中心 (1973年至2001年)|世贸中心]]北座大楼后约2小时、[[聯合航空93號班機恐怖襲擊|最后一架飞机]]在[[索美塞特縣 (賓夕法尼亞州)|索美塞特县]]坠毁后约30分钟就进行了大篇幅报道。而当时央视只在晚间《[[晚间新闻 (中国中央电视台)|世界报道]]》的最后仅仅进行了30秒的播报。
第48行: 第48行:
2001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现上海广播电视台)成立,[[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被合并。在此之后,东视各频道开始逐渐独立运作,东视名存实亡。
2001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现上海广播电视台)成立,[[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被合并。在此之后,东视各频道开始逐渐独立运作,东视名存实亡。


东视曾经拥有如下频道:'''新闻娱乐频道'''(前身是20频道,东视一套)、'''文艺频道'''(前身是33频道、东视二套,后改为'''[[艺术人文频道]]''')、'''音乐频道'''(前身是上海有线四套、东视四套,后在2008年被置换为'''[[ICS (频道)|上海外语频道]]'''<ref>{{Cite web |url=http://www.2005tv.com/eo/shownews.asp?id=674 |title=上海音乐频道“Channel音”频道 停播特别报道 |accessdate=2010-08-01 |archive-date=2008-04-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424014320/http://www.2005tv.com/eo/shownews.asp?id=674 |dead-url=yes }}</ref><ref>{{Cite web |url=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527082.html |title=上海明年将取消音乐、文艺频道增加外语频道 |access-date=2010-08-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215152905/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527082.html |archive-date=2007-12-15 |dead-url=yes }}</ref>)、'''[[哈哈少儿频道|东方少儿频道]]'''、'''[[东方购物|戏剧频道]]'''(前身是上海有线五套)。
东视曾经拥有如下频道:'''新闻娱乐频道'''(前身是20频道,东视一套)、'''文艺频道'''(前身是33频道、东视二套,后改为'''[[艺术人文频道]]''')、'''音乐频道'''(前身是上海有线四套、东视四套,后在2008年被置换为'''[[ICS (频道)|上海外语频道]]'''<ref>{{Cite web |url=http://www.2005tv.com/eo/shownews.asp?id=674 |title=上海音乐频道“Channel音”频道 停播特别报道 |accessdate=2010-08-01 |||}}</ref><ref>{{Cite web |url=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527082.html |title=上海明年将取消音乐、文艺频道增加外语频道 |access-date=2010-08-01 |||}}</ref>)、'''[[哈哈少儿频道|东方少儿频道]]'''、'''[[东方购物|戏剧频道]]'''(前身是上海有线五套)。


2008年起,东视内部编制逐步被撤销,其各频道也分散到不同的部门并逐步改建,其中:
2008年起,东视内部编制逐步被撤销,其各频道也分散到不同的部门并逐步改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