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岚: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外部链接:​20
(机器人:移除1个参考文献)
 
第35行: 第35行:
1973年,胡海岚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高中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而保送[[北京大学]]生物系。1996年本科毕业后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学习。2002年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分别于2003年至2004年在[[弗吉尼亚大学]]实验室,2004年至2008年在[[冷泉港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2008年12月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2015年5月起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ref>{{cite news|title=胡海岚:执著 奉献 追梦 ——我的中国科研之路|url=http://www.cas.cn/zt/sszt/jnbr/yxzw/201412/t20141202_4266144.shtml|accessdate=2016-01-01|work=中国科学院}}{{Dead link|date=2019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1973年,胡海岚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高中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而保送[[北京大学]]生物系。1996年本科毕业后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学习。2002年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分别于2003年至2004年在[[弗吉尼亚大学]]实验室,2004年至2008年在[[冷泉港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2008年12月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2015年5月起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ref>{{cite news|title=胡海岚:执著 奉献 追梦 ——我的中国科研之路|url=http://www.cas.cn/zt/sszt/jnbr/yxzw/201412/t20141202_4266144.shtml|accessdate=2016-01-01|work=中国科学院}}{{Dead link|date=2019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2018年2月15日帶領團隊在期刊《[[自然 (期刊)|自然]]》雜誌刊發了2篇研究長文。其中一篇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鬱分子的作用機制,推進了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並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多個嶄新的分子靶點。<ref>[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719/1493555.htm 「正妹科學家」獲國際大獎]</ref>2019年7月獲得國際腦研究獎—凱默理獎,也是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其因在情緒神經編碼、抑鬱症發生分子機制、社會競爭的神經基礎等方面的研究而獲獎。<ref>[https://www.hk01.com/%E8%AD%B0%E4%BA%8B%E5%BB%B3/353512/%E4%BA%9E%E6%B4%B2%E9%A6%96%E4%BD%8D-%E6%B5%99%E6%B1%9F%E5%A4%A7%E5%AD%B8%E6%95%99%E6%8E%88%E7%8D%B2-%E5%9C%8B%E9%9A%9B%E8%85%A6%E7%A0%94%E7%A9%B6%E7%B5%84%E7%B9%94-%E5%87%B1%E9%BB%98%E7%90%86%E7%8D%8E 亞洲首位-凱默理獎]</ref>
2018年2月15日帶領團隊在期刊《[[自然 (期刊)|自然]]》雜誌刊發了2篇研究長文。其中一篇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鬱分子的作用機制,推進了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並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多個嶄新的分子靶點。<ref>[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719/1493555.htm 「正妹科學家」獲國際大獎]</ref>2019年7月獲得國際腦研究獎—凱默理獎,也是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其因在情緒神經編碼、抑鬱症發生分子機制、社會競爭的神經基礎等方面的研究而獲獎。<!-- removed_ref site208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


== 荣誉和奖项 ==
== 荣誉和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