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朗: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文本替换 - 替换“做为|做為”为“作为”)
 
第14行: 第14行:
司馬朗知道董卓一定會敗亡,害怕董卓會留下他,便賄賂董卓身邊的辦事官員,以回歸家鄉。回到溫縣之後,司馬朗又向父老長輩們建議,[[河內郡 (中國)|河內郡]]接近京城,董卓與起義諸侯們之間的戰火一定會波及於此,不如趁道路尚通之時,先到[[黎陽]]投靠統領兵馬的鄉里姻親[[趙威孫]],然後觀察時勢。但是父老長輩們都戀舊,不願意跟隨司馬朗離鄉背井,只有[[趙咨 (曹魏)|趙咨]]帶著家屬和司馬朗一起前往。數月之後,[[關東]]諸州郡起兵,總數達數十萬人,都聚集在[[滎陽]]及河內郡,義軍的指揮又難以統一,因此有些士兵便劫掠當地百姓,造成人民的死傷超過半數以上。之後關東義軍解散,曹操與[[呂布]]在[[濮陽]]對抗,司馬朗才帶著家屬回到溫縣,當年發生[[饑荒]],人民相食,司馬朗召集並安撫宗族,代替父親教訓諸弟,因此司馬家沒有因為衰世而家業敗落。
司馬朗知道董卓一定會敗亡,害怕董卓會留下他,便賄賂董卓身邊的辦事官員,以回歸家鄉。回到溫縣之後,司馬朗又向父老長輩們建議,[[河內郡 (中國)|河內郡]]接近京城,董卓與起義諸侯們之間的戰火一定會波及於此,不如趁道路尚通之時,先到[[黎陽]]投靠統領兵馬的鄉里姻親[[趙威孫]],然後觀察時勢。但是父老長輩們都戀舊,不願意跟隨司馬朗離鄉背井,只有[[趙咨 (曹魏)|趙咨]]帶著家屬和司馬朗一起前往。數月之後,[[關東]]諸州郡起兵,總數達數十萬人,都聚集在[[滎陽]]及河內郡,義軍的指揮又難以統一,因此有些士兵便劫掠當地百姓,造成人民的死傷超過半數以上。之後關東義軍解散,曹操與[[呂布]]在[[濮陽]]對抗,司馬朗才帶著家屬回到溫縣,當年發生[[饑荒]],人民相食,司馬朗召集並安撫宗族,代替父親教訓諸弟,因此司馬家沒有因為衰世而家業敗落。


司馬朗三十二歲時<ref>本傳記二十二歲,誤</ref>,[[曹操]]懷念其父當年的提拔之恩,令司馬朗擔任[[司空]]掾屬,(直屬於曹操司空府的官員)受拜為[[成皋]]令,但因病去職,後來又復職為[[堂陽]]長。司馬朗治理政務相當寬惠,不行[[鞭笞]]、[[杖刑]],而受到百姓的愛戴。之後遷任為[[元城]]令,又被徵召入京擔任丞相[[主簿]]。司馬朗認為漢末的亂世,是因為秦朝取消了[[五等爵|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制度,而地方[[郡國]]又沒有練兵備戰的緣故,現在雖然不需恢復五等爵位,但可令地方郡國召集常備士兵,既可抵抗外族的侵略,亦可威嚇有不軌之心的亂臣,可以做為長治久安的對策。司馬朗又認為應該恢復[[井田制度]],之前人民長期擁有土地,難以奪取重新分配,現在正值亂世,人民流離失所,土地無主,剛好可以藉機恢復井田制。司馬朗的建議雖然沒有被採納執行,但地方州郡領兵這項政策,原本是出自司馬朗的意見。
司馬朗三十二歲時<ref>本傳記二十二歲,誤</ref>,[[曹操]]懷念其父當年的提拔之恩,令司馬朗擔任[[司空]]掾屬,(直屬於曹操司空府的官員)受拜為[[成皋]]令,但因病去職,後來又復職為[[堂陽]]長。司馬朗治理政務相當寬惠,不行[[鞭笞]]、[[杖刑]],而受到百姓的愛戴。之後遷任為[[元城]]令,又被徵召入京擔任丞相[[主簿]]。司馬朗認為漢末的亂世,是因為秦朝取消了[[五等爵|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制度,而地方[[郡國]]又沒有練兵備戰的緣故,現在雖然不需恢復五等爵位,但可令地方郡國召集常備士兵,既可抵抗外族的侵略,亦可威嚇有不軌之心的亂臣,可以作为長治久安的對策。司馬朗又認為應該恢復[[井田制度]],之前人民長期擁有土地,難以奪取重新分配,現在正值亂世,人民流離失所,土地無主,剛好可以藉機恢復井田制。司馬朗的建議雖然沒有被採納執行,但地方州郡領兵這項政策,原本是出自司馬朗的意見。


後來司馬朗又遷任為[[兗州]]刺史,他實施許多政策,都被百姓們稱讚。司馬朗在軍旅之時,亦穿著簡單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以身作則帶動節儉的風氣。當時[[鍾繇]]、[[王粲]]等人發表言論說:「只有聖人才能有-{太平治世}-。」司馬朗則說:「[[伊尹]]、[[顏回]]雖然不是聖人,但是累積其人數世的治理,也能有-{太平治世}-。」[[曹丕]]很喜欢司马朗的言论文辞,他称帝后曾命秘书监手录其文章。
後來司馬朗又遷任為[[兗州]]刺史,他實施許多政策,都被百姓們稱讚。司馬朗在軍旅之時,亦穿著簡單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以身作則帶動節儉的風氣。當時[[鍾繇]]、[[王粲]]等人發表言論說:「只有聖人才能有-{太平治世}-。」司馬朗則說:「[[伊尹]]、[[顏回]]雖然不是聖人,但是累積其人數世的治理,也能有-{太平治世}-。」[[曹丕]]很喜欢司马朗的言论文辞,他称帝后曾命秘书监手录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