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海军: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noteTA 跳过, replaced: 傷 → 伤
(机器人:替换不当用语)
第61行: 第61行:
{{main|海军假日|华盛顿海军条约}}
{{main|海军假日|华盛顿海军条约}}


1918年(大正7年),日本海军邀请法国军事团队来到日本演示航空兵的运作。1921年(大正10年),一个叫做{{link-ja|森皮尔|センピル教育団}}的英国军事顾问队在日本居住一年半展示最新的飞机(如{{le|格洛斯特飞机公司|Gloster Aircraft Company}}“{{link-ja|雀鹰 (战斗机)|グロスター スパローホーク|雀鹰}}”)和战术。同年日本海军的预算达到国家财政收入的32%,世界上第一艘正式的[[航空母舰]][[凤翔号航空母舰|凤翔]]竣工。410毫米口径的[[长门号战列舰|长门]]和460毫米口径的[[大和级战舰|大和级]]战列舰后来成为日本海军[[大舰巨炮主义]]的象征。1928年([[昭和]]3年),日本海军推出[[吹雪型驅逐舰]],开创性的127毫米口径炮和鱼雷塔成为其它海军模仿的目标,而它610毫米的[[九三式鱼雷]]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前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鱼雷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特别是因为[[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中日战争]]的影响,日本海军开始把未来的主要对手定为[[美国海军]]。日本海军在这段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说要比其他任何海军都要严峻。日本的经济运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资源的进口,为保护如在[[南海]]地区的[[石油]],必须维持一个大型远洋舰队。但这样体系就和原本受到[[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马汉思想]]影响的“舰队决战”(让潜水艇在太平洋先伏击来袭的敌舰,随后再在日本海和剩下的敌人进行一次最后的决战)政策相冲突。在{{link-ja|佐藤铁太郎|佐藤鉄太郎}}的建议下日本曾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中强调维持达到美国海军战列舰数量70%(给予日本在决战中优势)的要求,而对方则只希望保持在60%。日本工业输出的局限性逼迫日本只能追求在战舰品质,训练和战术上优于对手。但日本海军忘记他们以后在[[太平洋战争]]中将面对的敌人不受过去对手的政治与地理的限制,而且未能将舰队和人员的损失计算在内。这些年里在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问题上也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沒有作出最后结论,使得两种军舰都进行开发,而两者在数量上都沒有取得绝对优势。1941年(昭和16年),大日本帝国海军拥有十艘战列舰,十艘航空母舰,三十八艘重型和轻型巡洋舰,一百十二艘驱逐舰,六十五艘潜水艇和其它舰艇。
1918年(大正7年),日本海军邀请法国军事团队来到日本演示航空兵的运作。1921年(大正10年),一个叫做{{link-ja|森皮尔|センピル教育団}}的英国军事顾问队在日本居住一年半展示最新的飞机(如{{le|格洛斯特飞机公司|Gloster Aircraft Company}}“{{link-ja|雀鹰 (战斗机)|グロスター スパローホーク|雀鹰}}”)和战术。同年日本海军的预算达到国家财政收入的32%,世界上第一艘正式的[[航空母舰]][[凤翔号航空母舰|凤翔]]竣工。410毫米口径的[[长门号战列舰|长门]]和460毫米口径的[[大和级战舰|大和级]]战列舰后来成为日本海军[[大舰巨炮主义]]的象征。1928年([[昭和]]3年),日本海军推出[[吹雪型驅逐舰]],开创性的127毫米口径炮和鱼雷塔成为其它海军模仿的目标,而它610毫米的[[九三式鱼雷]]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前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鱼雷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特别是因为[[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日本海军开始把未来的主要对手定为[[美国海军]]。日本海军在这段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说要比其他任何海军都要严峻。日本的经济运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资源的进口,为保护如在[[南海]]地区的[[石油]],必须维持一个大型远洋舰队。但这样体系就和原本受到[[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马汉思想]]影响的“舰队决战”(让潜水艇在太平洋先伏击来袭的敌舰,随后再在日本海和剩下的敌人进行一次最后的决战)政策相冲突。在{{link-ja|佐藤铁太郎|佐藤鉄太郎}}的建议下日本曾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中强调维持达到美国海军战列舰数量70%(给予日本在决战中优势)的要求,而对方则只希望保持在60%。日本工业输出的局限性逼迫日本只能追求在战舰品质,训练和战术上优于对手。但日本海军忘记他们以后在[[太平洋战争]]中将面对的敌人不受过去对手的政治与地理的限制,而且未能将舰队和人员的损失计算在内。这些年里在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问题上也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沒有作出最后结论,使得两种军舰都进行开发,而两者在数量上都沒有取得绝对优势。1941年(昭和16年),大日本帝国海军拥有十艘战列舰,十艘航空母舰,三十八艘重型和轻型巡洋舰,一百十二艘驱逐舰,六十五艘潜水艇和其它舰艇。


1920-30年代,日本海军大概分'''舰队派'''及'''条约派'''两个对立派系,于[[海军假日]]时期的日本政壇上发生多次衝突。'''条约派'''认识到日本经济的困难,主张遵守[[伦敦海军条约]],限制军备发展以充实国力,以[[加藤友三郎]]元帅为代表人物,以[[海军省]]为代表。相对于此,'''舰队派'''是反对《[[伦敦海军条约]]》,提倡全力扩张[[舰队]],挑战欧美列强在亚太地区权力的势力,以[[伏见宫博恭王]]、[[加藤寛治]]、[[山本英辅]]、[[末次信正]]、[[高桥三吉]]等人及[[军令部 (日本海军)|军令部]]为中心,日后[[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变]]率领日军舰队偷袭[[夏威夷]]的[[南云忠一]]中将亦为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1920-30年代,日本海军大概分'''舰队派'''及'''条约派'''两个对立派系,于[[海军假日]]时期的日本政壇上发生多次衝突。'''条约派'''认识到日本经济的困难,主张遵守[[伦敦海军条约]],限制军备发展以充实国力,以[[加藤友三郎]]元帅为代表人物,以[[海军省]]为代表。相对于此,'''舰队派'''是反对《[[伦敦海军条约]]》,提倡全力扩张[[舰队]],挑战欧美列强在亚太地区权力的势力,以[[伏见宫博恭王]]、[[加藤寛治]]、[[山本英辅]]、[[末次信正]]、[[高桥三吉]]等人及[[军令部 (日本海军)|军令部]]为中心,日后[[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变]]率领日军舰队偷袭[[夏威夷]]的[[南云忠一]]中将亦为这一派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