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源: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替换{{reflist}}等模板参数、替换裸露的<references />)
(20, replaced: 加入中国共产党 → 加入中国共产党 (2))
第6行: 第6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黄源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工作<ref name=shengping/>。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不久,在将《鲁迅先生纪念集》校阅完后,黄源作为战地记者随[[中国国民党]]方面的主战部队参与了防御[[日军]]登陆[[杭州湾]]的战役<ref name=zhanshi/>。随后,1937年10月到[[长沙]]、[[汉口]]等地抗日流亡、撰写文章。后回浙江<ref name=zjzx/><ref name=zhanshi/>。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黄源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工作<ref name=shengping/>。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不久,在将《鲁迅先生纪念集》校阅完后,黄源作为战地记者随[[中国国民党]]方面的主战部队参与了防御[[日军]]登陆[[杭州湾]]的战役<ref name=zhanshi/>。随后,1937年10月到[[长沙]]、[[汉口]]等地抗日流亡、撰写文章。后回浙江<ref name=zjzx/><ref name=zhanshi/>。


1938年11月,在中国国民党方面的[[浙江省政府]]所在地[[金华]],既是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特派记者,又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日报]]》特派记者的黄源,率东南地区文化新闻代表团启程赴[[皖南]]新四军军部、新四军一支队参观采访<ref name=zjzx/><ref name=zhanshi/>。1939年[[元旦]],黄源一行到达新四军驻地数日后,[[项英]]在新四军军部驻地陈家祠堂向团以上干部作形势报告。当时黄源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朱镜我]]为此请示项英是否让黄源参加。项英知黄源与鲁迅关系密切,当即同意黄源参加。黄源由此首次听取中国共产党负责干部的报告。会后,项英赴前方新四军各部队视察,特邀黄源同往。黄源自前线回到新四军军部后,鉴于上海各界人民赴新四军慰问团团长[[吴大琨]]([[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宣传部总干事)已被[[抗日战争第三战区|第三战区]]扣留,黄源回去也有被扣留的危险,况且因黄源在《中央日报》上发表《打着鲁迅的旗帜前进,打回钱塘江去》一文后,已被《中央日报》取消特派记者职务,所以项英劝黄源留下<ref name=zhanshi/>。1939年3月黄源正式参加新四军。出任新四军军部文化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抗敌》杂志编委,以后又分工负责新四军军部印刷所,任该印刷所副所长(所长为陈昌吉,不久陈昌吉便被调离)<ref name=zjzx/><ref name=xu/><ref name=zhanshi/>。黄源还主编了报告文学集《新四军一日》<ref name=zjzjw/>。1939年10月,经[[冯定]]、[[李一氓]]介绍,黄源加入中国共产党<ref name=shengping>黄源同志生平,载 黄源纪念集,中国福利出版社,2006年</ref><ref name=zjzx/><ref name=zhanshi/>。
1938年11月,在中国国民党方面的[[浙江省政府]]所在地[[金华]],既是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特派记者,又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日报]]》特派记者的黄源,率东南地区文化新闻代表团启程赴[[皖南]]新四军军部、新四军一支队参观采访<ref name=zjzx/><ref name=zhanshi/>。1939年[[元旦]],黄源一行到达新四军驻地数日后,[[项英]]在新四军军部驻地陈家祠堂向团以上干部作形势报告。当时黄源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朱镜我]]为此请示项英是否让黄源参加。项英知黄源与鲁迅关系密切,当即同意黄源参加。黄源由此首次听取中国共产党负责干部的报告。会后,项英赴前方新四军各部队视察,特邀黄源同往。黄源自前线回到新四军军部后,鉴于上海各界人民赴新四军慰问团团长[[吴大琨]]([[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宣传部总干事)已被[[抗日战争第三战区|第三战区]]扣留,黄源回去也有被扣留的危险,况且因黄源在《中央日报》上发表《打着鲁迅的旗帜前进,打回钱塘江去》一文后,已被《中央日报》取消特派记者职务,所以项英劝黄源留下<ref name=zhanshi/>。1939年3月黄源正式参加新四军。出任新四军军部文化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抗敌》杂志编委,以后又分工负责新四军军部印刷所,任该印刷所副所长(所长为陈昌吉,不久陈昌吉便被调离)<ref name=zjzx/><ref name=xu/><ref name=zhanshi/>。黄源还主编了报告文学集《新四军一日》<ref name=zjzjw/>。1939年10月,经[[冯定]]、[[李一氓]]介绍,黄源加入[[中国共产党]]<ref name=shengping>黄源同志生平,载 黄源纪念集,中国福利出版社,2006年</ref><ref name=zjzx/><ref name=zhanshi/>。


1941年1月初,在[[皖南事变]]中,黄源成功突围,但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叶挺]]在狱中给[[中共中央]]的信中称:“闻黄源亦死于此次‘皖南惨变’,在阵中头部受弹伤,立即殒命。”1941年4月1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石西民]]写的《悼黄源》一文。重庆《新华日报》报道黄源阵亡消息后,在重庆任高级护士的黄源的妹妹黄启凤痛哭,并曾到重庆《新华日报》社查询,被告知黄源已牺牲。实际上黄源在突围后,经[[宣城]]到[[丹阳市|丹阳]],从丹阳坐火车抵达[[上海]],在上海先找到福润里8号的文化生活出版社,见到在这里的陆圣泉([[陆蠡]])、柳静([[吴朗西]]夫人),随后到霞飞路[[许广平]]家见许广平,通过许广平找到了已成为新四军军部驻上海联络员的陈昌吉。在上海,黄源收到了妻子许粤华的分手信。1941年4月底,经陈昌吉通过中共党组织安排,黄源离开上海。1941年5月,黄源抵达苏北的新四军军部,受到军长[[陈毅]]欢迎<ref name=xu>许懋汉,黄源“皖南事变”突围记,文史春秋2005(7):31-37</ref>。
1941年1月初,在[[皖南事变]]中,黄源成功突围,但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叶挺]]在狱中给[[中共中央]]的信中称:“闻黄源亦死于此次‘皖南惨变’,在阵中头部受弹伤,立即殒命。”1941年4月1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石西民]]写的《悼黄源》一文。重庆《新华日报》报道黄源阵亡消息后,在重庆任高级护士的黄源的妹妹黄启凤痛哭,并曾到重庆《新华日报》社查询,被告知黄源已牺牲。实际上黄源在突围后,经[[宣城]]到[[丹阳市|丹阳]],从丹阳坐火车抵达[[上海]],在上海先找到福润里8号的文化生活出版社,见到在这里的陆圣泉([[陆蠡]])、柳静([[吴朗西]]夫人),随后到霞飞路[[许广平]]家见许广平,通过许广平找到了已成为新四军军部驻上海联络员的陈昌吉。在上海,黄源收到了妻子许粤华的分手信。1941年4月底,经陈昌吉通过中共党组织安排,黄源离开上海。1941年5月,黄源抵达苏北的新四军军部,受到军长[[陈毅]]欢迎<ref name=xu>许懋汉,黄源“皖南事变”突围记,文史春秋2005(7):31-37</ref>。
第54行: 第54行:
** 长子:黄伊凡,许粤华生
** 长子:黄伊凡,许粤华生
** 次子:黄伊林,许粤华生
** 次子:黄伊林,许粤华生
* 第二任妻子:巴一熔(1918年8月—2013年12月7日)生于[[江苏]][[镇江]],父母早亡,弟妹三人随叔父生活。1938年5月,巴一熔参加新四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军部第一期速记班战士,军部印刷厂校对、指导员。在浙东组织党训培训班时,[[刘少奇]]之妻谢飞任班主任,巴一熔任指导员。1940年[[黄桥战役]]时,巴一熔与[[陈毅]]之妻[[张茜]]合编《战斗报》。后任《新浙东报》战地记者和第一版主编。1955年春,黄源、巴一熔全家来杭州定居,起初住在[[杭州西湖]]畔的圣塘路九莲村,后迁居葛岭路13号,一直居住了40多年,2005年此处作为黄源旧居开放。1955年来杭州后,巴一熔历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报刊处处长,浙江省科委办公室主任、科研、计财处处长等职,直到退休。1939年,巴一熔因患[[肺结核]]在医院治疗,黄源来找巴一熔谈文章。由此二人恋爱。1957年黄源被打成右派,要和巴一熔离婚,但巴一熔拒绝离婚,一个人带着全家坚持4年,最终等来了黄源结束劳改回家<ref name=bayirong/>。
* 第二任妻子:巴一熔(1918年8月—2013年12月7日)生于[[江苏]][[镇江]],父母早亡,弟妹三人随叔父生活。1938年5月,巴一熔参加新四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军部第一期速记班战士,军部印刷厂校对、指导员。在浙东组织党训培训班时,[[刘少奇]]之妻谢飞任班主任,巴一熔任指导员。1940年[[黄桥战役]]时,巴一熔与[[陈毅]]之妻[[张茜]]合编《战斗报》。后任《新浙东报》战地记者和第一版主编。1955年春,黄源、巴一熔全家来杭州定居,起初住在[[杭州西湖]]畔的圣塘路九莲村,后迁居葛岭路13号,一直居住了40多年,2005年此处作为黄源旧居开放。1955年来杭州后,巴一熔历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报刊处处长,浙江省科委办公室主任、科研、计财处处长等职,直到退休。1939年,巴一熔因患[[肺结核]]在医院治疗,黄源来找巴一熔谈文章。由此二人恋爱。1957年黄源被打成右派,要和巴一熔离婚,但巴一熔拒绝离婚,一个人带着全家坚持4年,最终等来了黄源结束劳改回家<ref name=bayirong/>。
** 三子:黄放放,巴一熔生
** 三子:黄放放,巴一熔生
** 四子:黄明明,巴一熔生
** 四子:黄明明,巴一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