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第46行: 第46行:


=== 悬挂画像与标语 ===
=== 悬挂画像与标语 ===
在天安门城台的下部开有城门五阙。正中的门洞高大宽敞,专供皇帝出入。城门上原挂“天安门”牌匾,中华民国期间(抗战胜利到1949年)曾挂上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画像,1949年以后改挂巨大的[[毛泽东]]画像,但两者的摆放位置不同,蒋中正画像是放置于城楼上。毛泽东的画像每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都要更换,历史上在1950年、1953年和1969年进行过三次改版(1950年版由[[张振仕|张振仕]]所绘)。目前使用的是1969年第四版的作品(绘者为葛小光),绘制在一整块玻璃钢板上,外框高6.4米、宽5米,内框高5.8米、宽4.4米。
在天安门城台的下部开有城门五阙。正中的门洞高大宽敞,专供皇帝出入。城门上原挂“天安门”牌匾,中华民国期间(抗战胜利到1949年)曾挂上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画像,1949年以后改挂巨大的[[毛泽东]]画像,但两者的摆放位置不同,蒋介石画像是放置于城楼上。毛泽东的画像每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都要更换,历史上在1950年、1953年和1969年进行过三次改版(1950年版由[[张振仕|张振仕]]所绘)。目前使用的是1969年第四版的作品(绘者为葛小光),绘制在一整块玻璃钢板上,外框高6.4米、宽5米,内框高5.8米、宽4.4米。


为准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总署]]署长的[[胡乔木]]拟定在画像的东西两侧设置两条巨型标语,为[[繁体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与“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并由在[[延安时期|延安时期]]便以擅长写宣传标语而著称的、时任政协筹备委员会总务处办公室主任钟灵设计书写<ref name=":0">{{Cite journal|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标语的演变|author=张玲玲;郑志远|url=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BJDA202104022&DbName=CJFQ2021|journal=北京档案|year=2021}}</ref>。
为准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总署]]署长的[[胡乔木]]拟定在画像的东西两侧设置两条巨型标语,为[[繁体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与“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并由在[[延安时期|延安时期]]便以擅长写宣传标语而著称的、时任政协筹备委员会总务处办公室主任钟灵设计书写<ref name=":0">{{Cite journal|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标语的演变|author=张玲玲;郑志远|url=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BJDA202104022&DbName=CJFQ2021|journal=北京档案|year=2021}}</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