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十日: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替换{{reflist}}等模板参数、替换裸露的<references />)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替换{{reflist}}等模板参数;替换裸露的<references />)
 
第38行: 第38行:
== 争议与辨误 ==
== 争议与辨误 ==
=== 《扬州十日记》 ===
=== 《扬州十日记》 ===
[[王秀楚]]著的《[[扬州十日记]]》是一本记载了揚州被屠城的约八千字左右的小书,有说法认为该书因长期被清廷禁止而无法流通,直到清末才有人将该书由[[日本]]带回<ref>{{cite wikisource|author=鲁迅|title=杂忆|wslanguage=zh}}</ref>,清学者[[姚觐元]]于[[光绪]]八年(1882年)所刻的《禁书总目》中曾记述此书,[[乾隆]]时期[[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中亦列有一本名为《扬州十日录》的书,然而在清朝[[咸丰]]年间的史书《[[小腆纪年]]》卻有引用《揚州十日记》:“臣鼒曰,予读王氏《揚州十日记》,言可法抑万里长城之黄得功而用狼子野心之[[高杰 (明朝)|高杰]],至谓坏东南之天下者,史道邻也。此盖书生率意妄语,无足论也”<ref>(清)徐鼒《小腆纪年.卷第十》</ref>,且清朝史学家[[计六奇]]亦有记载清兵在揚州的屠杀。时人对《揚州十日记》一书的部分内容和有关数据有所质疑<ref>明末春秋记 ,1999 巴龙先 ,p417</ref>。
[[王秀楚]]著的《[[扬州十日记]]》是一本记载了揚州被屠城的约八千字左右的小书,有说法认为该书因长期被清廷禁止而无法流通,直到清末才有人将该书由[[日本]]带回<ref>{{cite WS|author=鲁迅|title=杂忆|wslanguage=zh}}</ref>,清学者[[姚觐元]]于[[光绪]]八年(1882年)所刻的《禁书总目》中曾记述此书,[[乾隆]]时期[[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中亦列有一本名为《扬州十日录》的书,然而在清朝[[咸丰]]年间的史书《[[小腆纪年]]》卻有引用《揚州十日记》:“臣鼒曰,予读王氏《揚州十日记》,言可法抑万里长城之黄得功而用狼子野心之[[高杰 (明朝)|高杰]],至谓坏东南之天下者,史道邻也。此盖书生率意妄语,无足论也”<ref>(清)徐鼒《小腆纪年.卷第十》</ref>,且清朝史学家[[计六奇]]亦有记载清兵在揚州的屠杀。时人对《揚州十日记》一书的部分内容和有关数据有所质疑<ref>明末春秋记 ,1999 巴龙先 ,p417</ref>。


区志坚认为有清一代满汉种族冲突为一个重要问题,明末清初不少明遗民及南明抗清人士,多高举华夷之辨,号召排满。但太平天国被平定后,种族冲突的口实再次成为潜流;及至[[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北京两次陷落,对外用兵的失败,清朝统治的弊点进一步暴露,知识分子更多由排外转而排满,汉人民族主义日炽,再次复兴满汉冲突的历史记忆。《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此均为排满革命的宣传作品<ref>区志坚,《把建构满汉种族冲突的知识推向民众:陈去病书写明清史事》,北京大学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1。</ref>。
区志坚认为有清一代满汉种族冲突为一个重要问题,明末清初不少明遗民及南明抗清人士,多高举华夷之辨,号召排满。但太平天国被平定后,种族冲突的口实再次成为潜流;及至[[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北京两次陷落,对外用兵的失败,清朝统治的弊点进一步暴露,知识分子更多由排外转而排满,汉人民族主义日炽,再次复兴满汉冲突的历史记忆。《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此均为排满革命的宣传作品<ref>区志坚,《把建构满汉种族冲突的知识推向民众:陈去病书写明清史事》,北京大学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1。</ref>。
第63行: 第63行:
* 以两万僧人作最大的估计,要焚化一具屍体,大概需要一百斤木材,八十万积屍就需要八千万斤木材,这两万僧人要籌集这么多的木材,还要很快将之焚化,几乎是难以想像的事。
* 以两万僧人作最大的估计,要焚化一具屍体,大概需要一百斤木材,八十万积屍就需要八千万斤木材,这两万僧人要籌集这么多的木材,还要很快将之焚化,几乎是难以想像的事。


[[澳大利亚]][[东亚史]][[博士]]安东籬(Antonia Finnane)指出《十日记》记载的八十万数字不可能如此之高,又指出明清战争时期的伤亡数字通常都不可靠,认为王秀楚提供的数字最好被理解为对屠杀的可怕程度的表述<ref name = "Finnane">{{cite book | author=Antonia Finnane,|title=''Speaking of Yangzhou: A Chinese City, 1550-1850''| 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6-hxAAAAMAAJ | publisher=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date=2004 |page=p.453 | isbn=978-0674013926}}</ref>。
[[澳大利亚]][[东亚史]][[博士]]安东籬(Antonia Finnane)指出《十日记》记载的八十万数字不可能如此之高,又指出明清战争时期的伤亡数字通常都不可靠,认为王秀楚提供的数字最好被理解为对屠杀的可怕程度的表述<ref name = "Finnane">{{cite book | author=Antonia Finnane,|title=''Speaking of Yangzhou: A Chinese City, 1550-1850''| | publisher=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date=2004 |page=p.453 | isbn=978-0674013926}}</ref>。


== 后世纪念 ==
== 后世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