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足联世界杯: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移除1个参考文献)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替换{{reflist}}等模板参数;替换裸露的<references />)
第36行: 第36行:
| current = [[2022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 current = [[2022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
}}
'''國際足球總會世界盃'''({{lang-en|FIFA World Cup}}),又稱'''世界盃足球賽''',通常簡稱'''世界盃'''、'''世足賽''',是1項[[國家足球隊列表|國家級男子足球隊]]之間的國際比賽,由世界足壇最高管理機構[[國際足球協會]](FIFA)每4年舉辦一次,與[[奧運會足球賽|奧運會]]交替進行。世界盃亦為世界足壇規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賽事。自[[1998年法國世界盃]]起,電視轉播觀眾人數達到40億人次<ref name="世界盃vs奧運會 兩本經濟賬有啥不同?">{{Cite web |url=http://2010.sohu.com/20100509/n272007644.shtml |title=世界盃vs奧運會 兩本經濟賬有啥不同? |accessdate=2010-06-10 |archive-date=2020-11-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14212605/http://2010.sohu.com/20100509/n272007644.shtml |dead-url=no }}</ref><ref>{{Cite web |url=http://sports.eastday.com/eastday/sports/node135507/node136964/node136965/userobject1ai2086919.html |title=收視人次超過奧運 世界盃成世界最大體育盛會 |accessdate=2010-06-11 |archive-date=2006-06-19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060619062655/http://sports.eastday.com/eastday/sports/node135507/node136964/node136965/userobject1ai2086919.html |dead-url=no }}</ref>。[[1930年世界盃足球賽|1930年]]為世界盃的首屆比賽,冠軍是[[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1942年、1946年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辦。世界盃分成[[世界盃预选赛|外圍賽]]和決賽週2個部份。外圍賽部分會在決賽週展開的前3年舉行,以決定哪些球隊能進入決賽周。目前有32隊能打入決賽週,球隊會在主辦國境內進行為期1個月的決賽周以爭奪冠軍寶座。世界盃決賽周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賽事之一,[[2006年世界盃足球赛|2006年世界盃]]決賽共有7億人次收看<ref name="2006coverage">[http://www.fifa.com/aboutfifa/marketingtv/news/newsid=111247.html 2006 FIFA World Cup™ broadcast wider, longer and farther than ever before] , FIFA.com.</ref>。雖然每屆賽事都有「[[黑馬]]」出現,而且部分亦都表現不俗(如[[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土耳其国家足球队|土耳其]]奪得季軍,[[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2018年]][[克罗地亚國家足球隊|克罗地亚]]奪得亞軍),但目前爲止還沒有「黑馬」成功奪冠過。現今已舉辦的21屆賽事中,共有8個國家曾贏得冠軍。[[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隊]]是唯一打進全部21屆決賽週之球隊,共贏得5次冠軍。[[意大利國家足球隊|意大利隊]]、[[德國國家足球隊|德國隊]]獲得4次冠軍,僅次於[[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阿根廷國家足球隊|阿根廷隊]]、[[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隊]]分別2次奪冠。[[英格蘭國家足球隊|英格蘭隊]]則在自己主辦的賽事取得1次冠軍,[[西班牙國家足球隊|西班牙隊]]也在[[南非]]奪得首個世界盃冠軍。最近一屆[[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2018年]]由[[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隊]]奪得冠軍。
'''國際足球總會世界盃'''({{lang-en|FIFA World Cup}}),又稱'''世界盃足球賽''',通常簡稱'''世界盃'''、'''世足賽''',是1項[[國家足球隊列表|國家級男子足球隊]]之間的國際比賽,由世界足壇最高管理機構[[國際足球協會]](FIFA)每4年舉辦一次,與[[奧運會足球賽|奧運會]]交替進行。世界盃亦為世界足壇規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賽事。自[[1998年法國世界盃]]起,電視轉播觀眾人數達到40億人次<ref name="世界盃vs奧運會 兩本經濟賬有啥不同?">{{Cite web |url=http://2010.sohu.com/20100509/n272007644.shtml |title=世界盃vs奧運會 兩本經濟賬有啥不同? |accessdate=2010-06-10 |||}}</ref><ref>{{Cite web |url=http://sports.eastday.com/eastday/sports/node135507/node136964/node136965/userobject1ai2086919.html |title=收視人次超過奧運 世界盃成世界最大體育盛會 |accessdate=2010-06-11 |||}}</ref>。[[1930年世界盃足球賽|1930年]]為世界盃的首屆比賽,冠軍是[[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1942年、1946年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辦。世界盃分成[[世界盃预选赛|外圍賽]]和決賽週2個部份。外圍賽部分會在決賽週展開的前3年舉行,以決定哪些球隊能進入決賽周。目前有32隊能打入決賽週,球隊會在主辦國境內進行為期1個月的決賽周以爭奪冠軍寶座。世界盃決賽周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賽事之一,[[2006年世界盃足球赛|2006年世界盃]]決賽共有7億人次收看<ref name="2006coverage">[http://www.fifa.com/aboutfifa/marketingtv/news/newsid=111247.html 2006 FIFA World Cup™ broadcast wider, longer and farther than ever before] , FIFA.com.</ref>。雖然每屆賽事都有「[[黑馬]]」出現,而且部分亦都表現不俗(如[[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土耳其国家足球队|土耳其]]奪得季軍,[[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2018年]][[克罗地亚國家足球隊|克罗地亚]]奪得亞軍),但目前爲止還沒有「黑馬」成功奪冠過。現今已舉辦的21屆賽事中,共有8個國家曾贏得冠軍。[[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隊]]是唯一打進全部21屆決賽週之球隊,共贏得5次冠軍。[[意大利國家足球隊|意大利隊]]、[[德國國家足球隊|德國隊]]獲得4次冠軍,僅次於[[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阿根廷國家足球隊|阿根廷隊]]、[[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隊]]分別2次奪冠。[[英格蘭國家足球隊|英格蘭隊]]則在自己主辦的賽事取得1次冠軍,[[西班牙國家足球隊|西班牙隊]]也在[[南非]]奪得首個世界盃冠軍。最近一屆[[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2018年]]由[[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隊]]奪得冠軍。


== 歷史 ==
== 歷史 ==
=== 早期國際賽 ===
=== 早期國際賽 ===
[[File:London 1908 English Amateur Football National Team.jpg|缩略图|250px|業餘的[[聯合王國國家足球隊]]出戰[[19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08年奧運會]]奪得冠軍的陣容。]]
[[File:London 1908 English Amateur Football National Team.jpg|缩略图|250px|業餘的[[聯合王國國家足球隊]]出戰[[19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08年奧運會]]奪得冠軍的陣容。]]
世界上第一場國際性足球賽是1872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進行的對抗賽,由[[蘇格蘭國家足球隊|蘇格蘭代表隊]]對[[英格蘭國家足球隊|英格蘭代表隊]]<ref>[http://www.englandfootballonline.com/Seas1872-00/1872-73/M0001Sco1872.html England National Football Team Match No. 1] , England Football Online.</ref>,而首次國際性比賽為1884年開始舉辦的[[英國本土四角錦標賽]]<ref>{{cite web | url = http://www.soccerway.com/news/2007/November/22/british-pm-backs-return-of-home-nations-championship | title = Byujhjjritish PM backs return of Home Nations championship | publisher = Agence France-Presse | accessdate = 2007-12-16 | archive-date = 2018-01-30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130221022/https://www.soccerway.com/news/2007/November/22/british-pm-backs-return-of-home-nations-championship/ | dead-url = no }}</ref>。在這時期,[[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之外的地方幾乎沒有這項體育運動。19世纪末,[[足球]]运动传入[[南美洲]]。1901年,第一场在[[英国]](包括[[爱尔兰]])之外的正式国际比赛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对战双方是[[乌拉圭国家足球队|乌拉圭队]]与[[阿根廷国家足球队|阿根廷队]]。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足球]]在全世界漸漸普及化,[[奧林匹克運动會|奥运会]]亦引入[[足球]]比賽,在[[19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00年]]、[[190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04年]]和[[190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屆間運動會]]列進[[奧運會表演項目|表演項目]](取得冠軍沒有獎牌);[[19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08年]],[[足球]]成為[[奧林匹克運动會|奥运会]]正式項目。在[[英格蘭足球總會]]的計劃下,這賽事只限[[業餘]][[球員]]參賽,球賽著重表演多於競爭。代表[[英國]]出賽的英格蘭業餘足球代表隊蟬聯了[[19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08年]]和[[19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12年]]兩屆奧運會的冠軍。
世界上第一場國際性足球賽是1872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進行的對抗賽,由[[蘇格蘭國家足球隊|蘇格蘭代表隊]]對[[英格蘭國家足球隊|英格蘭代表隊]]<ref>[http://www.englandfootballonline.com/Seas1872-00/1872-73/M0001Sco1872.html England National Football Team Match No. 1] , England Football Online.</ref>,而首次國際性比賽為1884年開始舉辦的[[英國本土四角錦標賽]]<ref>{{cite web | url = http://www.soccerway.com/news/2007/November/22/british-pm-backs-return-of-home-nations-championship | title = Byujhjjritish PM backs return of Home Nations championship | publisher = Agence France-Presse | accessdate = 2007-12-16 | | | }}</ref>。在這時期,[[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之外的地方幾乎沒有這項體育運動。19世纪末,[[足球]]运动传入[[南美洲]]。1901年,第一场在[[英国]](包括[[爱尔兰]])之外的正式国际比赛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对战双方是[[乌拉圭国家足球队|乌拉圭队]]与[[阿根廷国家足球队|阿根廷队]]。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足球]]在全世界漸漸普及化,[[奧林匹克運动會|奥运会]]亦引入[[足球]]比賽,在[[19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00年]]、[[190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04年]]和[[190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屆間運動會]]列進[[奧運會表演項目|表演項目]](取得冠軍沒有獎牌);[[19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08年]],[[足球]]成為[[奧林匹克運动會|奥运会]]正式項目。在[[英格蘭足球總會]]的計劃下,這賽事只限[[業餘]][[球員]]參賽,球賽著重表演多於競爭。代表[[英國]]出賽的英格蘭業餘足球代表隊蟬聯了[[19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08年]]和[[19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12年]]兩屆奧運會的冠軍。


[[國際足協]]於1904年成立之後,曾經嘗試在1906年脫離奧林匹克框架、在[[瑞士]]舉辦一次國家間的國際足球比賽。這是國際[[足球]]的最初嘗試,而據[[國際足協]]官方歷史形容,這項比賽是失敗之作<ref>[http://www.fifa.com/classicfootball/history/fifa/historyfifa2.html History of FIFA - FIFA takes shape] , FIFA.com.</ref>。
[[國際足協]]於1904年成立之後,曾經嘗試在1906年脫離奧林匹克框架、在[[瑞士]]舉辦一次國家間的國際足球比賽。這是國際[[足球]]的最初嘗試,而據[[國際足協]]官方歷史形容,這項比賽是失敗之作<ref>[http://www.fifa.com/classicfootball/history/fifa/historyfifa2.html History of FIFA - FIFA takes shape] , FIFA.com.</ref>。


在[[奧林匹克運动會|奥运]]比賽繼續只限業餘球隊和[[球員]]出賽之下,{{link-en|湯馬斯·立頓|Thomas Lipton}}爵士在1909年於[[都靈]]舉行{{link-en|湯馬斯·立頓爵士盃|Sir Thomas Lipton Trophy}}。該錦標賽是由不同國家的球會競逐,每支球會為自己所屬的國家之代表。這項比賽有時會被認為是'''第一屆世界盃'''(''The First World Cup'')<ref>{{cite web |url=http://www.shrewsbury.gov.uk/Public/news/thomaslipton.htm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31129221811/http://www.shrewsbury.gov.uk/Public/news/thomaslipton.htm |title='The First World Cup'. The Sir Thomas Lipton Trophy |publisher=Shrewsbury and Atcham Borough Council |date=2003-10-10 |archive-date=2003-11-29 |language=en |accessdate=2008-11-01 |dead-url=yes }}</ref>,[[意大利]]、[[德國]]和[[瑞士]]都派出本土最頂級的球會出戰,但[[英格蘭足球總會]]不欲參加賽事並拒絕派出職業球會參賽。納頓邀請[[達勒姆郡]]的業餘球隊[[西奧克蘭鎮足球會]](West Auckland Town F.C.)參賽,以代表[[英格蘭]]。結果西奧克蘭順利在賽事取勝,並於1911年成功衛冕冠軍,贏得可永久保存的冠軍獎盃,亦對首開保存獎盃制的先例。
在[[奧林匹克運动會|奥运]]比賽繼續只限業餘球隊和[[球員]]出賽之下,{{link-en|湯馬斯·立頓|Thomas Lipton}}爵士在1909年於[[都靈]]舉行{{link-en|湯馬斯·立頓爵士盃|Sir Thomas Lipton Trophy}}。該錦標賽是由不同國家的球會競逐,每支球會為自己所屬的國家之代表。這項比賽有時會被認為是'''第一屆世界盃'''(''The First World Cup'')<ref>{{cite web |url=http://www.shrewsbury.gov.uk/Public/news/thomaslipton.htm ||title='The First World Cup'. The Sir Thomas Lipton Trophy |publisher=Shrewsbury and Atcham Borough Council |date=2003-10-10 ||language=en |accessdate=2008-11-01 |}}</ref>,[[意大利]]、[[德國]]和[[瑞士]]都派出本土最頂級的球會出戰,但[[英格蘭足球總會]]不欲參加賽事並拒絕派出職業球會參賽。納頓邀請[[達勒姆郡]]的業餘球隊[[西奧克蘭鎮足球會]](West Auckland Town F.C.)參賽,以代表[[英格蘭]]。結果西奧克蘭順利在賽事取勝,並於1911年成功衛冕冠軍,贏得可永久保存的冠軍獎盃,亦對首開保存獎盃制的先例。


1914年,[[國際足協]]決定將[[奧林匹克運動會足球比賽|奧運足球比賽]]定為世界業餘足球錦標賽(world football championship for amateurs),並負責管理賽事<ref>[http://www.fifa.com/classicfootball/history/fifa/historyfifa3.html History of FIFA—More associations follow] , FIFA.com.</ref>。這為世界上首次洲際[[足球]]比賽([[19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20年夏季奥运会]][[足球]]比賽)的舉辦鋪平了道路。13支[[歐洲]]國家隊以及[[埃及國家足球隊|埃及隊]]參加了這屆充滿爭議的比賽,最終主辦國[[比利時國家足球隊|比利時]]在決賽不戰而勝贏得冠軍<ref>Reyes, Macario (October 18, 1999). [http://www.rsssf.com/tableso/ol1920f-det.html VII. Olympiad Antwerp 1920 Football Tournament] [[rec.sport.soccer Statistics Foundation]]</ref>。隨後的[[19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24年]]和[[192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28年奧運會]]冠軍由[[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贏得。1928年,國際足協決定在[[奧林匹克運动會|奥运]]的架構之外創辦他們自己的國際賽事。由於當時[[烏拉圭国家足球队|乌拉圭]]連續贏得兩屆官方[[足球]]錦標賽的桂冠([[國際足協]]的職業時期始於1924年),且正逢1930年迎接獨立百年大慶,提出全額負擔各參賽國家的費用,[[國際足協]]因而決定將主辦權授予[[烏拉圭]]。
1914年,[[國際足協]]決定將[[奧林匹克運動會足球比賽|奧運足球比賽]]定為世界業餘足球錦標賽(world football championship for amateurs),並負責管理賽事<ref>[http://www.fifa.com/classicfootball/history/fifa/historyfifa3.html History of FIFA—More associations follow] , FIFA.com.</ref>。這為世界上首次洲際[[足球]]比賽([[19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20年夏季奥运会]][[足球]]比賽)的舉辦鋪平了道路。13支[[歐洲]]國家隊以及[[埃及國家足球隊|埃及隊]]參加了這屆充滿爭議的比賽,最終主辦國[[比利時國家足球隊|比利時]]在決賽不戰而勝贏得冠軍<ref>Reyes, Macario (October 18, 1999). [http://www.rsssf.com/tableso/ol1920f-det.html VII. Olympiad Antwerp 1920 Football Tournament] [[rec.sport.soccer Statistics Foundation]]</ref>。隨後的[[19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24年]]和[[192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28年奧運會]]冠軍由[[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贏得。1928年,國際足協決定在[[奧林匹克運动會|奥运]]的架構之外創辦他們自己的國際賽事。由於當時[[烏拉圭国家足球队|乌拉圭]]連續贏得兩屆官方[[足球]]錦標賽的桂冠([[國際足協]]的職業時期始於1924年),且正逢1930年迎接獨立百年大慶,提出全額負擔各參賽國家的費用,[[國際足協]]因而決定將主辦權授予[[烏拉圭]]。
第54行: 第54行:
在[[洛杉磯]]舉行的[[193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32年夏季奧運會]]並未將[[足球]]列入正式項目,原因是[[足球]]在美国的普及性非常低,同時[[美式足球]]正不斷發展。[[國際足協]]和[[國際奧委會]](IOC)亦不認同其業餘性質,所以這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奥运会]]取消了[[足球]]項目<ref>[http://www.fifa.com/tournaments/archive/tournament=512/edition=8229/news/newsid=92851.html The Olympic Odyssey so far... (Part 1: 1908–1964)] , FIFA.com.</ref>。[[國際足球總會會長列表|國際足協主席]][[儒勒·雷米]]打算將[[1930年世界盃足球賽|首屆世界盃賽事]]定於[[烏拉圭]]舉行。但對於處在[[大西洋]]的[[歐洲]]國家來說,遠赴位於[[南美洲]]的比賽場地[[烏拉圭]]作賽,是一個漫長及昂貴的行程。所以在賽事展開的兩個月前,並沒有任何[[歐洲]]國家保證派出代表隊征戰<ref>[http://www.fifa.com/classicfootball/history/fifa/historyfifa4.html History of FIFA - The first FIFA World Cup] , FIFA.com.</ref>。雷米說服了[[比利時國家足球隊|比利時]]、[[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羅馬尼亞國家足球隊|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國家足球隊|南斯拉夫]]參賽。賽事合共有13支隊伍參與,包括7支[[南美洲]]球隊、四支[[歐洲]]球隊和兩支[[北美洲]]球隊。
在[[洛杉磯]]舉行的[[193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32年夏季奧運會]]並未將[[足球]]列入正式項目,原因是[[足球]]在美国的普及性非常低,同時[[美式足球]]正不斷發展。[[國際足協]]和[[國際奧委會]](IOC)亦不認同其業餘性質,所以這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奥运会]]取消了[[足球]]項目<ref>[http://www.fifa.com/tournaments/archive/tournament=512/edition=8229/news/newsid=92851.html The Olympic Odyssey so far... (Part 1: 1908–1964)] , FIFA.com.</ref>。[[國際足球總會會長列表|國際足協主席]][[儒勒·雷米]]打算將[[1930年世界盃足球賽|首屆世界盃賽事]]定於[[烏拉圭]]舉行。但對於處在[[大西洋]]的[[歐洲]]國家來說,遠赴位於[[南美洲]]的比賽場地[[烏拉圭]]作賽,是一個漫長及昂貴的行程。所以在賽事展開的兩個月前,並沒有任何[[歐洲]]國家保證派出代表隊征戰<ref>[http://www.fifa.com/classicfootball/history/fifa/historyfifa4.html History of FIFA - The first FIFA World Cup] , FIFA.com.</ref>。雷米說服了[[比利時國家足球隊|比利時]]、[[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羅馬尼亞國家足球隊|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國家足球隊|南斯拉夫]]參賽。賽事合共有13支隊伍參與,包括7支[[南美洲]]球隊、四支[[歐洲]]球隊和兩支[[北美洲]]球隊。


1930年7月13日,首屆世界盃足球賽正式展開,首兩場賽事同時進行,[[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隊]]和[[美國國家足球隊|美國隊]]旗開得勝,他們分別以4:1擊敗[[墨西哥國家足球隊|墨西哥隊]]和3:0擊敗[[比利時國家足球隊|比利時隊]]。世界盃史上的首個入球是[[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隊]]的盧遜·羅倫特(Lucien Laurent)取得<ref>{{cite web| first=John F| last=Molinaro| title=Lucien Laurent: The World Cup's First Goal Scorer| work=CBC| url=http://www.cbc.ca/sports/worldcup2006/history/events/laurent_lucien.html| accessdate=2007-05-06| archive-date=2006-06-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624130233/http://www.cbc.ca/sports/worldcup2006/history/events/laurent_lucien.html| dead-url=no}}</ref>。決賽於[[蒙特維多]]球場舉行,有93,000名球迷入場觀看賽事,結果[[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以4:2擊敗[[阿根廷國家足球隊|阿根廷隊]]奪得冠軍,成為首個贏得世界盃的國家<ref name="origin">[http://www.fifa.com/mm/document/fifafacts/mcwc/ip-201_02e_fwc-origin_8816.pdf FIFA World Cup Origin] (PDF), FIFA.com.</ref>。
1930年7月13日,首屆世界盃足球賽正式展開,首兩場賽事同時進行,[[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隊]]和[[美國國家足球隊|美國隊]]旗開得勝,他們分別以4:1擊敗[[墨西哥國家足球隊|墨西哥隊]]和3:0擊敗[[比利時國家足球隊|比利時隊]]。世界盃史上的首個入球是[[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隊]]的盧遜·羅倫特(Lucien Laurent)取得<ref>{{cite web| first=John F| last=Molinaro| title=Lucien Laurent: The World Cup's First Goal Scorer| work=CBC| url=http://www.cbc.ca/sports/worldcup2006/history/events/laurent_lucien.html| accessdate=2007-05-06| | | }}</ref>。決賽於[[蒙特維多]]球場舉行,有93,000名球迷入場觀看賽事,結果[[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以4:2擊敗[[阿根廷國家足球隊|阿根廷隊]]奪得冠軍,成為首個贏得世界盃的國家<ref name="origin">[http://www.fifa.com/mm/document/fifafacts/mcwc/ip-201_02e_fwc-origin_8816.pdf FIFA World Cup Origin] (PDF), FIFA.com.</ref>。


=== 發展 ===
=== 發展 ===
早期的世界盃足球賽受到交通不便和戰爭等問題的阻礙,僅有少數[[南美洲]]國家願意在[[1934年世界盃足球賽|1934年]]和[[1938年世界盃足球賽|1938年]]特意遠赴[[歐洲]]參加世界盃,其中[[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是唯一參與這兩屆賽事的[[南美洲]]國家代表隊。1942年和1946年世界盃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被迫取消。
早期的世界盃足球賽受到交通不便和戰爭等問題的阻礙,僅有少數[[南美洲]]國家願意在[[1934年世界盃足球賽|1934年]]和[[1938年世界盃足球賽|1938年]]特意遠赴[[歐洲]]參加世界盃,其中[[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是唯一參與這兩屆賽事的[[南美洲]]國家代表隊。1942年和1946年世界盃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被迫取消。


[[1950年世界盃足球賽|1950年世界盃]],[[英國]]首次派出代表參賽。[[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球隊在1920年退出了[[國際足協]],一方面是出於不願同本國的戰爭敵手比賽的意願,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認為[[足球]]只是[[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人自己的運動<ref>{{cite news |url=http://www.bbc.co.uk/scotland/sportscotland/asportingnation/article/0001/index.shtml |title=Scotland and the 1950 World Cup |publisher=BBC |accessdate=2007-05-13 |archive-date=2014-04-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25014100/http://www.bbc.co.uk/scotland/sportscotland/asportingnation/article/0001/index.shtml |dead-url=no }}</ref>,但1946年應國際足協力邀,他們再次加入<ref>{{cite book |last= Glanville|first= Brian| title= The Story of the World Cup | page=44|publisher= Faber |year= 2005 |id= ISBN 978-0-571-22944-4}}</ref>。這屆賽事是[[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繼[[1930年世界盃足球賽|1930年世界盃]]之後再次奪冠。[[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杯葛]]了之前的兩屆世界盃。在本屆世界盃決賽,他們以2:1反勝巴西,再次捧走冠軍獎盃。[[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與[[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之間這場經典的決賽被後人稱為「[[马拉卡纳之战]]」(Maracanazo)。
[[1950年世界盃足球賽|1950年世界盃]],[[英國]]首次派出代表參賽。[[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球隊在1920年退出了[[國際足協]],一方面是出於不願同本國的戰爭敵手比賽的意願,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認為[[足球]]只是[[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人自己的運動<ref>{{cite news |url=http://www.bbc.co.uk/scotland/sportscotland/asportingnation/article/0001/index.shtml |title=Scotland and the 1950 World Cup |publisher=BBC |accessdate=2007-05-13 |||}}</ref>,但1946年應國際足協力邀,他們再次加入<ref>{{cite book |last= Glanville|first= Brian| title= The Story of the World Cup | page=44|publisher= Faber |year= 2005 |id= ISBN 978-0-571-22944-4}}</ref>。這屆賽事是[[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繼[[1930年世界盃足球賽|1930年世界盃]]之後再次奪冠。[[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杯葛]]了之前的兩屆世界盃。在本屆世界盃決賽,他們以2:1反勝巴西,再次捧走冠軍獎盃。[[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與[[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之間這場經典的決賽被後人稱為「[[马拉卡纳之战]]」(Maracanazo)。
[[File:World cup countries best results and hosts.PNG|250px|左|缩略图|各國在世界盃的最佳成績。]]
[[File:World cup countries best results and hosts.PNG|250px|左|缩略图|各國在世界盃的最佳成績。]]


第82行: 第82行:
世界盃足球賽先後使用過[[雷米金盃]]和[[大力神盃]]作為冠軍獎盃。
世界盃足球賽先後使用過[[雷米金盃]]和[[大力神盃]]作為冠軍獎盃。


'''雷米金盃''',又稱作'''女神盃'''<ref>{{Cite web |url=http://www.cnr.cn/zhuanti1/sjb/sjbzl/200605/t20060525_504212765.html |title=世界盃獎盃:大力神盃 |accessdate=2015-10-27 |archive-date=2016-03-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7131422/http://www.cnr.cn/zhuanti1/sjb/sjbzl/200605/t20060525_504212765.html |dead-url=no }}</ref>,是[[1930年世界盃足球賽|1930年]]至[[1970年世界盃足球賽|1970年]]所使用的世界盃冠軍獎盃,由歷屆冠軍球隊輪流保管。[[雷米金盃]]最初稱為“[[雷米金杯|世界盃]]”(''World Cup'')或“[[雷米金杯|世界之盃]]”(''Coupe du Monde''),但在1946年為紀念世界盃的締造者[[國際足協]]主席[[儒勒·雷米]]而易名。這座獎盃曾於[[1966年世界盃足球賽|1966年世界盃]]前夕在[[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展出時被盜,後被尋回。[[1970年世界盃足球賽|1970年]],[[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第三次捧盃後,被允許永久保留此獎盃,但1983年於[[里約熱內盧]]再度失竊,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外界認為[[雷米金盃]]有可能已被熔化成黃金出售<ref>[http://www.fifa.com/classicfootball/history/worldcup/julesrimettrophy.html Jules Rimet Trophy] , FIFA.com.</ref>。
'''雷米金盃''',又稱作'''女神盃'''<ref>{{Cite web |url=http://www.cnr.cn/zhuanti1/sjb/sjbzl/200605/t20060525_504212765.html |title=世界盃獎盃:大力神盃 |accessdate=2015-10-27 |||}}</ref>,是[[1930年世界盃足球賽|1930年]]至[[1970年世界盃足球賽|1970年]]所使用的世界盃冠軍獎盃,由歷屆冠軍球隊輪流保管。[[雷米金盃]]最初稱為“[[雷米金杯|世界盃]]”(''World Cup'')或“[[雷米金杯|世界之盃]]”(''Coupe du Monde''),但在1946年為紀念世界盃的締造者[[國際足協]]主席[[儒勒·雷米]]而易名。這座獎盃曾於[[1966年世界盃足球賽|1966年世界盃]]前夕在[[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展出時被盜,後被尋回。[[1970年世界盃足球賽|1970年]],[[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第三次捧盃後,被允許永久保留此獎盃,但1983年於[[里約熱內盧]]再度失竊,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外界認為[[雷米金盃]]有可能已被熔化成黃金出售<ref>[http://www.fifa.com/classicfootball/history/worldcup/julesrimettrophy.html Jules Rimet Trophy] , FIFA.com.</ref>。


'''國際足協世界盃獎杯'''({{lang-en|FIFA World Cup Trophy}}),又稱作'''大力神盃'''<ref>[http://www.southcn.com/sports/2006wc/data/200605180149.htm 大力神杯] ,南方新聞網,於2008年11月4日查閱</ref>,是[[1970年世界盃足球賽|1970年]]後所使用的獎盃。[[國際足協]]請來七國專家,對53個候選設計方案進行評估,最終採用了[[意大利]]設計師[[施維奧·加辛尼加]](Silvio Gazzaniga)的作品,這就是今天的[[大力神盃]]。[[大力神盃]]高36釐米,重量4.97公斤,由18K黃金鑄成,造型為兩個大力士雙手高舉[[地球]]。
'''國際足協世界盃獎杯'''({{lang-en|FIFA World Cup Trophy}}),又稱作'''大力神盃'''<ref>[http://www.southcn.com/sports/2006wc/data/200605180149.htm 大力神杯] ,南方新聞網,於2008年11月4日查閱</ref>,是[[1970年世界盃足球賽|1970年]]後所使用的獎盃。[[國際足協]]請來七國專家,對53個候選設計方案進行評估,最終採用了[[意大利]]設計師[[施維奧·加辛尼加]](Silvio Gazzaniga)的作品,這就是今天的[[大力神盃]]。[[大力神盃]]高36釐米,重量4.97公斤,由18K黃金鑄成,造型為兩個大力士雙手高舉[[地球]]。
第98行: 第98行:
|work=FIFA
|work=FIFA
|accessdate=2007-12-23
|accessdate=2007-12-23
|
|archive-date=2013-12-08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08184428/http://www.fifa.com/worldcup/preliminarydraw/news/newsid=576440.html
|
|dead-url=no
}}</ref>。
}}</ref>。
所有參賽隊伍分別在6個大洲足球聯合會([[非洲足球聯合會|非洲足聯]]、[[亞洲足球聯合會|亞洲足聯]]、[[歐洲足球聯合會|歐洲足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中北美及加勒比足聯]]、[[南美洲足球聯合會|南美足聯]]和[[大洋洲足球協會|大洋洲足聯]])的監管下,按大洲各自組織'''世界盃外圍賽'''(包括決定其賽制),以爭奪'''世界盃決賽周'''參賽資格。每屆賽事正式展開前,[[國際足協]]都會決定各大洲足球聯合會的決賽周名額,其依據主要是該洲球隊的實力,但也受各洲遊說的影響。足球運動較發達的區域如[[歐洲]]和[[南美洲]]的入圍比例會較[[亞洲]]或[[大洋洲]]多出幾倍。
所有參賽隊伍分別在6個大洲足球聯合會([[非洲足球聯合會|非洲足聯]]、[[亞洲足球聯合會|亞洲足聯]]、[[歐洲足球聯合會|歐洲足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中北美及加勒比足聯]]、[[南美洲足球聯合會|南美足聯]]和[[大洋洲足球協會|大洋洲足聯]])的監管下,按大洲各自組織'''世界盃外圍賽'''(包括決定其賽制),以爭奪'''世界盃決賽周'''參賽資格。每屆賽事正式展開前,[[國際足協]]都會決定各大洲足球聯合會的決賽周名額,其依據主要是該洲球隊的實力,但也受各洲遊說的影響。足球運動較發達的區域如[[歐洲]]和[[南美洲]]的入圍比例會較[[亞洲]]或[[大洋洲]]多出幾倍。


外圍賽在決賽週舉行前3年開始,過程逾2年。外圍賽在各個洲份的形式都有所不同。少數球隊需進行跨洲附加賽以爭奪席位。例如,[[大洋洲]]區冠軍需和[[南美洲]]區第5名爭奪[[2010年世界盃|2010年世界盃決賽週]]的1個席位<ref>{{cite web |url=http://soccernet.espn.go.com/print?id=468907&type=story&cc= |title=2010 World Cup Qualifying |work=ESPN |date=2007-11-26 |accessdate=2007-12-23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16151218/http://soccernet.espn.go.com/print?id=468907&type=story&cc= |archivedate=2008-12-16 }}</ref>。自[[1938年世界盃足球賽|1938年]]起<ref>{{cite web
外圍賽在決賽週舉行前3年開始,過程逾2年。外圍賽在各個洲份的形式都有所不同。少數球隊需進行跨洲附加賽以爭奪席位。例如,[[大洋洲]]區冠軍需和[[南美洲]]區第5名爭奪[[2010年世界盃|2010年世界盃決賽週]]的1個席位<ref>{{cite web |url=http://soccernet.espn.go.com/print?id=468907&type=story&cc= |title=2010 World Cup Qualifying |work=ESPN |date=2007-11-26 |accessdate=2007-12-23 |||}}</ref>。自[[1938年世界盃足球賽|1938年]]起<ref>{{cite web
|url=http://www.fifa.com/worldcup/archive/edition=5/preliminaries/index.html
|url=http://www.fifa.com/worldcup/archive/edition=5/preliminaries/index.html
|title=1938 FIFA World Cup France Preliminaries
|title=1938 FIFA World Cup France Preliminaries
|work=FIFA
|work=FIFA
|accessdate=2007-12-27
|accessdate=2007-12-27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228182216/http://www.fifa.com/worldcup/archive/edition%3D5/preliminaries/index.html
|
|archivedate=2007-12-28
}}</ref>,世界盃主辦國和上屆冠軍球隊,均無需參與外圍賽便可自動獲得決賽周參賽名額。但[[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世界盃]]之後,[[國際足協]]更改這項政策,規定'''上屆冠軍也必須通過外圍賽來取得決賽周的參賽資格'''。因此,[[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世界盃]]冠軍隊[[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成為首支需要參加[[2006年世界盃外圍賽|外圍賽]]的衛冕冠軍球隊。
}}</ref>,世界盃主辦國和上屆冠軍球隊,均無需參與外圍賽便可自動獲得決賽周參賽名額。但[[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世界盃]]之後,[[國際足協]]更改這項政策,規定'''上屆冠軍也必須通過外圍賽來取得決賽周的參賽資格'''。因此,[[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世界盃]]冠軍隊[[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成為首支需要參加[[2006年世界盃外圍賽|外圍賽]]的衛冕冠軍球隊。


第122行: 第122行:
現時決賽週會有32支代表隊在主辦國先後進行分組賽和淘汰賽,全程大約持續一個月。
現時決賽週會有32支代表隊在主辦國先後進行分組賽和淘汰賽,全程大約持續一個月。


進入決賽階段的球隊首先以小組形式進行分組賽。分組賽以抽籤形式分成八組。[[國際足協]]先將各參賽隊伍分成四個級別,第一級別為種子隊,包括主辦國及最高評分的七支代表隊,評分依據[[國際足協世界排名]]與近年世界盃成績各佔一定比重的一個方程來計算。八支種子隊分到八個小組中。其他隊伍會分入第二至第四級別,多以球隊所屬的洲份來劃分。每個小組均擁有第一至第四級別的國家隊。自[[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1998年世界盃]]起,規定同組內不能有多於兩隊[[歐洲]]球隊或多於一隊其餘五大洲份的同洲球隊,以及政治等多重原因情形亦不會同組。<ref>{{cite news |url=http://news.bbc.co.uk/sport1/hi/football/internationals/4356050.stm |title=England seeded for 2006 World Cup |work=BBC |date=2005-12-06 |accessdate=2007-12-24 |archive-date=2017-08-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829124105/http://news.bbc.co.uk/sport1/hi/football/internationals/4356050.stm |dead-url=no }}</ref>。
進入決賽階段的球隊首先以小組形式進行分組賽。分組賽以抽籤形式分成八組。[[國際足協]]先將各參賽隊伍分成四個級別,第一級別為種子隊,包括主辦國及最高評分的七支代表隊,評分依據[[國際足協世界排名]]與近年世界盃成績各佔一定比重的一個方程來計算。八支種子隊分到八個小組中。其他隊伍會分入第二至第四級別,多以球隊所屬的洲份來劃分。每個小組均擁有第一至第四級別的國家隊。自[[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1998年世界盃]]起,規定同組內不能有多於兩隊[[歐洲]]球隊或多於一隊其餘五大洲份的同洲球隊,以及政治等多重原因情形亦不會同組。<ref>{{cite news |url=http://news.bbc.co.uk/sport1/hi/football/internationals/4356050.stm |title=England seeded for 2006 World Cup |work=BBC |date=2005-12-06 |accessdate=2007-12-24 |||}}</ref>。


分組賽採用[[循環賽|循環制]],以保證每隊最少參與三場比賽。每組的最後一輪分組賽,四隊之間的兩場比賽會同時開賽,以確保公平<ref>此制度由[[1986年世界盃足球賽|1986年世界盃]]始設立。在以往一些事件例如[[1978年世界盃足球賽|1978年世界盃]][[阿根廷國家足球隊|阿根廷隊]]6:0勝[[秘鲁国家足球队|秘鲁]]、[[2982年世界盃足球賽|1982年]][[德国国家足球队|西德]]1:0勝[[奥地利国家足球队|奧地利]]等,參與「尾場」的球隊能知道「早場」球隊的賽果,以改變戰略從中獲益,還會使用俗稱「走線」的讓賽,使自己能「選擇」對戰那些隊伍[http://www.cbc.ca/sports/worldcup2006/history/events/1978.html 1978年阿根廷] 和[http://www.cbc.ca/sports/worldcup2006/history/events/1982.html 1982年西班牙] , CBC Sports.</ref>。小組賽的首兩名進入'''淘汰赛'''。積分制度採用勝3分、和1分、負0分的制度([[1990年世界盃足球賽|1990年世界盃]]為止贏一場比賽只得2分)。如有兩隊或以上球隊最終同分,則先計算(净胜球)[[得失球差]],再計算进球數,最後計算兩隊對賽胜负关系,若仍未能分勝負,在[[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2018年]]時採納[[紅牌|红]][[黃牌]]紀律統計,優者晉級,不然便會以抽籤形式決定排名<ref>[http://www.fifa.com/mm/document/tournament/competition/fifa%5fwc%5fsouth%5fafrica%5f2010%5fregulations%5fen%5f14123.pdf Regulations of the 2010 FIFA World Cup] (PDF),(40–41頁), FIFA.com.</ref>。
分組賽採用[[循環賽|循環制]],以保證每隊最少參與三場比賽。每組的最後一輪分組賽,四隊之間的兩場比賽會同時開賽,以確保公平<ref>此制度由[[1986年世界盃足球賽|1986年世界盃]]始設立。在以往一些事件例如[[1978年世界盃足球賽|1978年世界盃]][[阿根廷國家足球隊|阿根廷隊]]6:0勝[[秘鲁国家足球队|秘鲁]]、[[2982年世界盃足球賽|1982年]][[德国国家足球队|西德]]1:0勝[[奥地利国家足球队|奧地利]]等,參與「尾場」的球隊能知道「早場」球隊的賽果,以改變戰略從中獲益,還會使用俗稱「走線」的讓賽,使自己能「選擇」對戰那些隊伍[http://www.cbc.ca/sports/worldcup2006/history/events/1978.html 1978年阿根廷] 和[http://www.cbc.ca/sports/worldcup2006/history/events/1982.html 1982年西班牙] , CBC Sports.</ref>。小組賽的首兩名進入'''淘汰赛'''。積分制度採用勝3分、和1分、負0分的制度([[1990年世界盃足球賽|1990年世界盃]]為止贏一場比賽只得2分)。如有兩隊或以上球隊最終同分,則先計算(净胜球)[[得失球差]],再計算进球數,最後計算兩隊對賽胜负关系,若仍未能分勝負,在[[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2018年]]時採納[[紅牌|红]][[黃牌]]紀律統計,優者晉級,不然便會以抽籤形式決定排名<ref>[http://www.fifa.com/mm/document/tournament/competition/fifa%5fwc%5fsouth%5fafrica%5f2010%5fregulations%5fen%5f14123.pdf Regulations of the 2010 FIFA World Cup] (PDF),(40–41頁), FIFA.com.</ref>。
第136行: 第136行:
# 由[[国际足联|FIFA]]抽籤決定
# 由[[国际足联|FIFA]]抽籤決定


淘汰賽階段採用單敗淘汰制({{lang-en|single-elimination tournament}}),90分鐘賽和則[[加時賽|加時]]30分鐘,未能分出勝負便需[[互射十二碼|-{zh-cn:点球大战; zh-tw:PK大戰; zh-hk:互射十二碼}-]]分勝負。淘汰賽從1/8决赛展開,由小組首名對戰另一小組次名。之後的1/4决赛、半决赛、三四名决赛(半决赛落敗方對戰)至决赛會依次進行<ref name="FIFAformat">{{cite web | url=http://www.fifa.com/mm/document/fifafacts/mcwc/ip-201_04e_fwc_formats_slots_8821.pdf | title=Formats of the FIFA World Cup final competitions 1930–2010 | work=FIFA.com | accessdate=2008-01-01 | format=PDF | archive-date=2014-04-06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06215022/http://www.fifa.com/mm/document/fifafacts/mcwc/ip-201_04e_fwc_formats_slots_8821.pdf | dead-url=no }}</ref>。
淘汰賽階段採用單敗淘汰制({{lang-en|single-elimination tournament}}),90分鐘賽和則[[加時賽|加時]]30分鐘,未能分出勝負便需[[互射十二碼|-{zh-cn:点球大战; zh-tw:PK大戰; zh-hk:互射十二碼}-]]分勝負。淘汰賽從1/8决赛展開,由小組首名對戰另一小組次名。之後的1/4决赛、半决赛、三四名决赛(半决赛落敗方對戰)至决赛會依次進行<ref name="FIFAformat">{{cite web | url=http://www.fifa.com/mm/document/fifafacts/mcwc/ip-201_04e_fwc_formats_slots_8821.pdf | title=Formats of the FIFA World Cup final competitions 1930–2010 | work=FIFA.com | accessdate=2008-01-01 | format=PDF | | | }}</ref>。


== 主辦國的遴選 ==
== 主辦國的遴選 ==
第142行: 第142行:
{{main|世界盃主辦國}}<!--
{{main|世界盃主辦國}}<!--
Make sure that any changes made here is also reflected upon the article [[FIFA World Cup hosts]]. -->
Make sure that any changes made here is also reflected upon the article [[FIFA World Cup hosts]]. -->
早期的世界盃由[[國際足協]]開會選出主辦國,但所選地點常引起爭議,因為[[南美洲]]和[[歐洲]]這兩大勢力的來往需乘三星期船。例如於[[烏拉圭]]舉行的[[1930年世界盃足球賽|首屆世界盃足球賽]]只有四支[[歐洲]]球隊出席<ref>{{cite web |url=http://news.bbc.co.uk/sport3/worldcup2002/hi/history/newsid_1632000/1632201.stm |title=Uruguay 1930 |publisher=BBC |date=2002-04-11 |accessdate=2006-05-13 |archive-date=2018-10-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07110940/http://news.bbc.co.uk/sport3/worldcup2002/hi/history/newsid_1632000/1632201.stm |dead-url=no }}</ref>。[[1938年世界盃足球賽|1938年世界盃]]議決在[[法國]]舉行,連續兩屆主辦國都落在[[歐洲]],引來極大爭議,因為[[美洲]]國家認為世界盃應由兩洲輪流舉辦。兩支[[南美洲|南美]]勁旅[[阿根廷国家足球队|阿根廷]]隊和[[乌拉圭國家足球隊|乌拉圭]]隊為此雙雙-{杯}-葛這屆賽事<ref>[http://news.bbc.co.uk/sport3/worldcup2002/hi/history/newsid_1632000/1632206.stm France 1938] , BBC. 2002年4月17日</ref>。
早期的世界盃由[[國際足協]]開會選出主辦國,但所選地點常引起爭議,因為[[南美洲]]和[[歐洲]]這兩大勢力的來往需乘三星期船。例如於[[烏拉圭]]舉行的[[1930年世界盃足球賽|首屆世界盃足球賽]]只有四支[[歐洲]]球隊出席<ref>{{cite web |url=http://news.bbc.co.uk/sport3/worldcup2002/hi/history/newsid_1632000/1632201.stm |title=Uruguay 1930 |publisher=BBC |date=2002-04-11 |accessdate=2006-05-13 |||}}</ref>。[[1938年世界盃足球賽|1938年世界盃]]議決在[[法國]]舉行,連續兩屆主辦國都落在[[歐洲]],引來極大爭議,因為[[美洲]]國家認為世界盃應由兩洲輪流舉辦。兩支[[南美洲|南美]]勁旅[[阿根廷国家足球队|阿根廷]]隊和[[乌拉圭國家足球隊|乌拉圭]]隊為此雙雙-{杯}-葛這屆賽事<ref>[http://news.bbc.co.uk/sport3/worldcup2002/hi/history/newsid_1632000/1632206.stm France 1938] , BBC. 2002年4月17日</ref>。


為杜絕將來再發生爭議和杯葛事件,從[[1958年世界盃足球賽|1958年世界盃]]起[[國際足協]]決定由[[美洲]]和[[歐洲]]國家輪流舉辦一次,直到[[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1998年世界杯]]。[[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世界盃]]由[[韓國]]和[[日本]]聯合主辦,是首次在[[亞洲]]舉辦,亦是唯一由雙主辦國共同舉辦的賽事<ref>{{cite web |url=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soccer/world/2002/world_cup/news/2002/06/03/au_asia_rb/ |title=Asia takes World Cup center stage |date=2002-06-03 |publisher=CNN |accessdate=2008-01-01 |archive-date=2013-04-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401144059/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soccer/world/2002/world_cup/news/2002/06/03/au_asia_rb/ |dead-url=no }}</ref>。[[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南非]]成為第一個主辦世界盃的[[非洲]]國家。[[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世界盃]]由[[巴西]]主辦,為繼[[1978年世界盃足球賽|1978年世界盃]]起首次由[[南美洲]]國家舉辦的賽事<ref>{{cite web |url=http://news.bbc.co.uk/sport1/hi/football/internationals/7068848.stm |title=Brazil will stage 2014 World Cup |date=2007-10-10 |publisher=BBC |accessdate=2008-01-01 |archive-date=2012-11-1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112182749/http://news.bbc.co.uk/sport2/hi/football/internationals/7068848.stm |dead-url=no }}</ref>。這是首次連續兩屆由非[[歐洲]]國家舉辦世界盃賽事。
為杜絕將來再發生爭議和杯葛事件,從[[1958年世界盃足球賽|1958年世界盃]]起[[國際足協]]決定由[[美洲]]和[[歐洲]]國家輪流舉辦一次,直到[[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1998年世界杯]]。[[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世界盃]]由[[韓國]]和[[日本]]聯合主辦,是首次在[[亞洲]]舉辦,亦是唯一由雙主辦國共同舉辦的賽事<ref>{{cite web |url=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soccer/world/2002/world_cup/news/2002/06/03/au_asia_rb/ |title=Asia takes World Cup center stage |date=2002-06-03 |publisher=CNN |accessdate=2008-01-01 |||}}</ref>。[[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南非]]成為第一個主辦世界盃的[[非洲]]國家。[[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世界盃]]由[[巴西]]主辦,為繼[[1978年世界盃足球賽|1978年世界盃]]起首次由[[南美洲]]國家舉辦的賽事<ref>{{cite web |url=http://news.bbc.co.uk/sport1/hi/football/internationals/7068848.stm |title=Brazil will stage 2014 World Cup |date=2007-10-10 |publisher=BBC |accessdate=2008-01-01 |||}}</ref>。這是首次連續兩屆由非[[歐洲]]國家舉辦世界盃賽事。


先前的主辦國自[[國際足協]]執行委員會(FIFA's Executive Committee)的投票中選出,投票方式使用[[單記可讓渡投票]](single transferable vote)系統,由來爆發收賄醜聞,2018年6月舉辦的2026年主辦權遴選改由全體會員國選出。對申辦世界盃有興趣的國家之足球協會收到[[國際足協]]的「主辦協議書」(Hosting Agreement),該協議書會解釋申辦活動的步驟與需要條件。角逐申辦資格的足球協會也會收到一份表格,繳交該表格代表足協官方對角逐資格的確認。之後,[[國際足協]]會派出一些專家到該國視察,以判定該國有沒有足夠的資源舉辦這賽事,並就該國的情況撰寫一份報告。結果會在該屆賽事舉行之前六至七年公佈,以便主辦國有足夠時間籌備,然而偶爾也有不同屆別的主辦國同時公佈的情況,如[[2018年世界杯足球賽|2018年]]和[[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2022年世界盃]]的申辦結果便是於同一天公佈。
先前的主辦國自[[國際足協]]執行委員會(FIFA's Executive Committee)的投票中選出,投票方式使用[[單記可讓渡投票]](single transferable vote)系統,由來爆發收賄醜聞,2018年6月舉辦的2026年主辦權遴選改由全體會員國選出。對申辦世界盃有興趣的國家之足球協會收到[[國際足協]]的「主辦協議書」(Hosting Agreement),該協議書會解釋申辦活動的步驟與需要條件。角逐申辦資格的足球協會也會收到一份表格,繳交該表格代表足協官方對角逐資格的確認。之後,[[國際足協]]會派出一些專家到該國視察,以判定該國有沒有足夠的資源舉辦這賽事,並就該國的情況撰寫一份報告。結果會在該屆賽事舉行之前六至七年公佈,以便主辦國有足夠時間籌備,然而偶爾也有不同屆別的主辦國同時公佈的情況,如[[2018年世界杯足球賽|2018年]]和[[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2022年世界盃]]的申辦結果便是於同一天公佈。


[[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和[[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的世界盃決賽週,採用洲際輪辦制度(continental rotation policy,2010年定為[[非洲]]、2014年定為[[南美洲]]),如該洲只得一個申辦國,此國便會自動當選。此輪辦制度在[[2006年世界盃]]申辦風波後引入,當時[[德國]]在投票中擊敗[[南美洲]]國家而獲得主辦權。可是,這个制度會在[[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之後廢除,由[[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2018年世界盃]]起,任何國家都能申辦,但同洲國家不能連續主辦超過兩屆世界盃<ref>{{cite web |url=http://www.fifa.com/aboutfifa/federation/administration/releases/newsid=625122.html#rotation+ends+2018 |title=Rotation ends in 2018 |publisher=FIFA.com |accessdate=2007-10-1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101002817/http://www.fifa.com/aboutfifa/federation/administration/releases/newsid%3D625122.html#rotation+ends+2018 |archivedate=2007-11-01 }}</ref>。在[[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世界杯]]申辦期間,[[巴西]]是唯一官方認可之申辦國。在某程度上,此舉是為了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和[[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的世界盃決賽週,採用洲際輪辦制度(continental rotation policy,2010年定為[[非洲]]、2014年定為[[南美洲]]),如該洲只得一個申辦國,此國便會自動當選。此輪辦制度在[[2006年世界盃]]申辦風波後引入,當時[[德國]]在投票中擊敗[[南美洲]]國家而獲得主辦權。可是,這个制度會在[[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之後廢除,由[[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2018年世界盃]]起,任何國家都能申辦,但同洲國家不能連續主辦超過兩屆世界盃<ref>{{cite web |url=http://www.fifa.com/aboutfifa/federation/administration/releases/newsid=625122.html#rotation+ends+2018 |title=Rotation ends in 2018 |publisher=FIFA.com |accessdate=2007-10-10 |||}}</ref>。在[[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世界杯]]申辦期間,[[巴西]]是唯一官方認可之申辦國。在某程度上,此舉是為了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 媒體 ==
== 媒體 ==
第454行: 第454行:
[[File:World cup winners.png|250px|缩略图|冠軍國家一覽]]
[[File:World cup winners.png|250px|缩略图|冠軍國家一覽]]


賽事舉辦至今,共有79隊曾進入世界盃決賽週{{NoteTag|國際足協將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和黑山/塞尔维亚、蘇聯/俄羅斯的紀錄視為同一隊伍的紀錄<ref>{{cite web|url=http://www.planetworldcup.com/NATIONS/maraton.html|title=Planet World Cup - All time table|publisher=Planet World Cup|access-date=2008-01-26|archive-date=2015-04-2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20072639/http://www.planetworldcup.com/NATIONS/maraton.html|dead-url=yes}}</ref>。}}。79隊之中,只有13隊曾打入決賽,8隊奪冠(其中6隊是首度打入決賽即奪冠)。這8隊會在他們球衣上的標誌加上[[冠軍星章|星章]],星的數目代表該隊贏得世界盃冠軍的次數。[[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起,應届世界盃冠軍如能順利晉級之後一届的世界盃賽事,不但以衛冕冠軍的身份作賽,而且在賽事期間球衣的胸部位置將會印上'''FIFA World Champions(上届年份)'''{{NoteTag|例如[[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冠軍意大利參與[[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的賽事期間會印上'''FIFA World Champions 2006'''。}}。
賽事舉辦至今,共有79隊曾進入世界盃決賽週{{NoteTag|國際足協將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和黑山/塞尔维亚、蘇聯/俄羅斯的紀錄視為同一隊伍的紀錄<ref>{{cite web|url=http://www.planetworldcup.com/NATIONS/maraton.html|title=Planet World Cup - All time table|publisher=Planet World Cup|access-date=2008-01-26|||}}</ref>。}}。79隊之中,只有13隊曾打入決賽,8隊奪冠(其中6隊是首度打入決賽即奪冠)。這8隊會在他們球衣上的標誌加上[[冠軍星章|星章]],星的數目代表該隊贏得世界盃冠軍的次數。[[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起,應届世界盃冠軍如能順利晉級之後一届的世界盃賽事,不但以衛冕冠軍的身份作賽,而且在賽事期間球衣的胸部位置將會印上'''FIFA World Champions(上届年份)'''{{NoteTag|例如[[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冠軍意大利參與[[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的賽事期間會印上'''FIFA World Champions 2006'''。}}。


世界盃最成功的球隊,是獲得5次冠軍的[[巴西国家足球队|巴西隊]],該隊是唯一在每屆賽事都能打入決賽週的球隊<ref>{{cite web|url=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soccer/world/2002/world_cup/teams/brazil/|title=Brazil|publisher=CNN|access-date=2007-12-29|archive-date=2013-04-0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401141133/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soccer/world/2002/world_cup/teams/brazil/|dead-url=no}}</ref>。[[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2006年]]冠軍[[意大利国家足球队|意大利隊]]及[[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2014年]]冠军[[德国国家足球队|德國隊]]以4屆緊隨其後。在世界杯的历史上,只有[[巴西国家足球队|巴西]]和[[意大利国家足球队|意大利]]曾成功衛冕。
世界盃最成功的球隊,是獲得5次冠軍的[[巴西国家足球队|巴西隊]],該隊是唯一在每屆賽事都能打入決賽週的球隊<ref>{{cite web|url=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soccer/world/2002/world_cup/teams/brazil/|title=Brazil|publisher=CNN|access-date=2007-12-29|||}}</ref>。[[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2006年]]冠軍[[意大利国家足球队|意大利隊]]及[[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2014年]]冠军[[德国国家足球队|德國隊]]以4屆緊隨其後。在世界杯的历史上,只有[[巴西国家足球队|巴西]]和[[意大利国家足球队|意大利]]曾成功衛冕。


以下列表記載24支曾打進世界盃4強球隊的表現。德國隊曾8次躋身決賽,巴西則有7次。在二戰之後,只有[[1978年世界盃足球賽|1978年]]、[[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和[[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2018年]]的冠亞軍決賽沒有該兩隊的參與{{NoteTag|[[1950年世界盃足球賽|1950年世界盃]]並沒有一場正式的決賽舉行,當年由[[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隊]]、[[瑞典國家足球隊|瑞典隊]]及[[西班牙國家足球隊|西班牙隊]]進行單循環小組比賽決定誰獲得冠軍。但烏拉圭隊以2:1擊敗巴西隊的一仗是小組分數領先的2隊的對戰,勝負決定冠軍得主,碰巧亦是該屆比賽最後2場比賽之一,烏拉圭獲勝後奪得冠軍,故此這場比賽常被當作1950年世界盃的「決賽」<ref>[http://www.fifa.com/mm/document/fifafacts/mcwc/ip-301_09a_wc-finals_alltime_8864.pdf FIFA World Cup™ Finals since 1930] (PDF)</ref>。同樣地,同時舉行的比賽,瑞典隊3:1擊敗西班牙隊獲得季軍}}。四強成績的統計上,德國隊以13次超過巴西(11次)和意大利(8次),成為晉級四強次數最多的球隊。法國6次,烏拉圭、荷兰與阿根廷則各以5次位列四者之後。
以下列表記載24支曾打進世界盃4強球隊的表現。德國隊曾8次躋身決賽,巴西則有7次。在二戰之後,只有[[1978年世界盃足球賽|1978年]]、[[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和[[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2018年]]的冠亞軍決賽沒有該兩隊的參與{{NoteTag|[[1950年世界盃足球賽|1950年世界盃]]並沒有一場正式的決賽舉行,當年由[[烏拉圭國家足球隊|烏拉圭隊]]、[[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隊]]、[[瑞典國家足球隊|瑞典隊]]及[[西班牙國家足球隊|西班牙隊]]進行單循環小組比賽決定誰獲得冠軍。但烏拉圭隊以2:1擊敗巴西隊的一仗是小組分數領先的2隊的對戰,勝負決定冠軍得主,碰巧亦是該屆比賽最後2場比賽之一,烏拉圭獲勝後奪得冠軍,故此這場比賽常被當作1950年世界盃的「決賽」<ref>[http://www.fifa.com/mm/document/fifafacts/mcwc/ip-301_09a_wc-finals_alltime_8864.pdf FIFA World Cup™ Finals since 1930] (PDF)</ref>。同樣地,同時舉行的比賽,瑞典隊3:1擊敗西班牙隊獲得季軍}}。四強成績的統計上,德國隊以13次超過巴西(11次)和意大利(8次),成為晉級四強次數最多的球隊。法國6次,烏拉圭、荷兰與阿根廷則各以5次位列四者之後。
第744行: 第744行:
== 經濟及政治影響 ==
== 經濟及政治影響 ==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單項體育盛會,世界盃亦開始日趨商業化,如2010年南非世界盃國際足聯頒出高達4億美元的總獎金給予各個球隊,開創了世界體育史最高獎金紀錄。而世界盃帶給主辦國的直接經濟效應更是立竿見影,早於1982年,西班牙因為主辦世界盃就獲得高達63億美元的旅遊收入,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更是為德國帶來110億美元至12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收入<ref>《北京青年報》2010年5月9日</ref>。各個參賽國亦對球員以及球隊開出高額的獎金以刺激成績,[[朝鮮國家足球隊|朝鮮隊]]於2010年打入南非世界盃賽,朝鮮政府開出的獎金甚至已經超越了奧運會金牌獲得者的獎金<ref>{{Cite web |url=http://2010.sina.com.cn/prk/2009-06-25/124954.shtml |title=朝鮮重獎英雄房子獎金少不了 規格甚至超過奧運金牌 |accessdate=2010-06-11 |archive-date=2020-10-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03205534/http://2010.sina.com.cn/prk/2009-06-25/124954.shtml |dead-url=no }}</ref>。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單項體育盛會,世界盃亦開始日趨商業化,如2010年南非世界盃國際足聯頒出高達4億美元的總獎金給予各個球隊,開創了世界體育史最高獎金紀錄。而世界盃帶給主辦國的直接經濟效應更是立竿見影,早於1982年,西班牙因為主辦世界盃就獲得高達63億美元的旅遊收入,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更是為德國帶來110億美元至12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收入<ref>《北京青年報》2010年5月9日</ref>。各個參賽國亦對球員以及球隊開出高額的獎金以刺激成績,[[朝鮮國家足球隊|朝鮮隊]]於2010年打入南非世界盃賽,朝鮮政府開出的獎金甚至已經超越了奧運會金牌獲得者的獎金<ref>{{Cite web |url=http://2010.sina.com.cn/prk/2009-06-25/124954.shtml |title=朝鮮重獎英雄房子獎金少不了 規格甚至超過奧運金牌 |accessdate=2010-06-11 |||}}</ref>。


在一些國家,例如中國,雖然[[中國國家足球隊|國家隊]]屢次無法進入世界杯,但世界杯仍舊帶來客觀的經濟影響。[[2010年南非世界盃]]開始前,如往常一樣,[[中國國家廣電總局]]規定只有[[中國中央電視台]]有獨家的轉播購買權利,有傳媒報導中央電台僅在廣告費方面的收入就超過20億元人民幣<ref>{{Cite web |url=http://2010worldcup.163.com/10/0624/15/69V2RUOL00052E97.html |title=点球大广告费每秒12万 央视转播世界杯或赚20亿 |accessdate=2010-06-26 |archive-date=2020-11-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14213024/http://2010worldcup.163.com/10/0624/15/69V2RUOL00052E97.html |dead-url=no }}</ref>,而中國的一些啤酒企業,甚至股票市場都會因為世界杯的舉行產生波動<ref>{{Cite web |url=http://finance.icxo.com/htmlnews/2010/06/17/1414931.htm |title=世界杯与中国股市 股市能否借此大涨? |access-date=2010-06-2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706023325/http://finance.icxo.com/htmlnews/2010/06/17/1414931.htm |archive-date=2010-07-06 |dead-url=yes }}</ref><ref>{{Cite web |url=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626/2348273.shtml%E2%80%9C%E4%B8%96%E7%95%8C%E6%9D%AF%E9%AD%94%E5%92%92%E2%80%9D%E7%AC%BC%E7%BD%A9%E8%82%A1%E5%B8%82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21-01-19 |archive-date=2019-05-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02133457/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626/2348273.shtml%E2%80%9C%E4%B8%96%E7%95%8C%E6%9D%AF%E9%AD%94%E5%92%92%E2%80%9D%E7%AC%BC%E7%BD%A9%E8%82%A1%E5%B8%82 |dead-url=no }}</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gd.xinhuanet.com/fortune/2010-06/12/content_20056917.htm |title=南非世界杯VS中国股市 |accessdate=2010-06-26 |archive-date=2011-05-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501122230/http://www.gd.xinhuanet.com/fortune/2010-06/12/content_20056917.htm |dead-url=no }}</ref>。
在一些國家,例如中國,雖然[[中國國家足球隊|國家隊]]屢次無法進入世界杯,但世界杯仍舊帶來客觀的經濟影響。[[2010年南非世界盃]]開始前,如往常一樣,[[中國國家廣電總局]]規定只有[[中國中央電視台]]有獨家的轉播購買權利,有傳媒報導中央電台僅在廣告費方面的收入就超過20億元人民幣<ref>{{Cite web |url=http://2010worldcup.163.com/10/0624/15/69V2RUOL00052E97.html |title=点球大广告费每秒12万 央视转播世界杯或赚20亿 |accessdate=2010-06-26 |||}}</ref>,而中國的一些啤酒企業,甚至股票市場都會因為世界杯的舉行產生波動<ref>{{Cite web |url=http://finance.icxo.com/htmlnews/2010/06/17/1414931.htm |title=世界杯与中国股市 股市能否借此大涨? |access-date=2010-06-26 |||}}</ref><ref>{{Cite web |url=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626/2348273.shtml%E2%80%9C%E4%B8%96%E7%95%8C%E6%9D%AF%E9%AD%94%E5%92%92%E2%80%9D%E7%AC%BC%E7%BD%A9%E8%82%A1%E5%B8%82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21-01-19 |||}}</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gd.xinhuanet.com/fortune/2010-06/12/content_20056917.htm |title=南非世界杯VS中国股市 |accessdate=2010-06-26 |||}}</ref>。


世界盃賽影響力亦體現在多國的政治領域,通常奪冠球隊與表現出色的球員都會被各國視為民族英雄,1998年法國隊在本土勇奪冠軍,法國總統[[希拉克]]甚至在頒獎時讓隊長[[迪迪埃·德尚]]背對自己站在長桌上高舉大力神盃,甚至於八年後的[[2006年德國世界盃|德國世界盃]],當法國隊決賽点球4-6輸於意大利隊時,希拉克仍舊在球隊回國後在總統府接見了亞軍球隊。2006年世界盃賽決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意大利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納波利塔諾]],法國總統希拉克,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安南]]在內的多名政客親臨賽場觀看比賽。2009年的世界盃歐洲區外圍賽,[[愛爾蘭國家足球隊|愛爾蘭隊]]因為法國隊一個犯規進球而無法晉級,總理[[佈雷恩·考恩|考恩]]甚至用外交辭令與法國總統[[薩科奇]]交涉重賽,後薩科奇亦向愛爾蘭國民致歉,但聲明法國並不接受重賽<ref>{{Cite web |url=http://sports.sina.com.cn/g/2009-11-20/11034705562.shtml |title=薩科齊為法國隊向愛爾蘭道歉 並聲明將不接受重賽 |accessdate=2010-06-11 |archive-date=2020-11-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14213011/http://sports.sina.com.cn/g/2009-11-20/11034705562.shtml |dead-url=no }}</ref>。
世界盃賽影響力亦體現在多國的政治領域,通常奪冠球隊與表現出色的球員都會被各國視為民族英雄,1998年法國隊在本土勇奪冠軍,法國總統[[希拉克]]甚至在頒獎時讓隊長[[迪迪埃·德尚]]背對自己站在長桌上高舉大力神盃,甚至於八年後的[[2006年德國世界盃|德國世界盃]],當法國隊決賽点球4-6輸於意大利隊時,希拉克仍舊在球隊回國後在總統府接見了亞軍球隊。2006年世界盃賽決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意大利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納波利塔諾]],法國總統希拉克,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安南]]在內的多名政客親臨賽場觀看比賽。2009年的世界盃歐洲區外圍賽,[[愛爾蘭國家足球隊|愛爾蘭隊]]因為法國隊一個犯規進球而無法晉級,總理[[佈雷恩·考恩|考恩]]甚至用外交辭令與法國總統[[薩科奇]]交涉重賽,後薩科奇亦向愛爾蘭國民致歉,但聲明法國並不接受重賽<ref>{{Cite web |url=http://sports.sina.com.cn/g/2009-11-20/11034705562.shtml |title=薩科齊為法國隊向愛爾蘭道歉 並聲明將不接受重賽 |accessdate=2010-06-11 |||}}</ref>。


== 榮譽 ==
== 榮譽 ==
第761行: 第761行:
|date=2006-07-10
|date=2006-07-10
|access-date=2007-12-31
|access-date=2007-12-31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11191502/http://www.soccerway.com/news/2006/July/10/golden-ball-for-zinedine-zidane/
|
|archivedate=2008-12-11
}}</ref>。
}}</ref>。
*'''[[世界盃金手套獎]]'''('''adidas Golden Glove'''){{NoteTag|原稱'''世界盃耶辛獎'''(Yashin Award for the Best Goalkeeper)}}——是授予每屆世界盃上表現最優秀的[[守門員]],於[[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1994年]]首次頒發獎項<ref>{{cite web |url=http://news.bbc.co.uk/sport3/worldcup2002/hi/team_pages/germany/newsid_2075000/2075695.stm |title=Kahn named top keeper |work=BBC |date=2002-06-30 |access-date=2007-12-31 |archive-date=2018-09-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915094906/http://news.bbc.co.uk/sport3/worldcup2002/hi/team_pages/germany/newsid_2075000/2075695.stm |dead-url=no }}</ref>。
*'''[[世界盃金手套獎]]'''('''adidas Golden Glove'''){{NoteTag|原稱'''世界盃耶辛獎'''(Yashin Award for the Best Goalkeeper)}}——是授予每屆世界盃上表現最優秀的[[守門員]],於[[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1994年]]首次頒發獎項<ref>{{cite web |url=http://news.bbc.co.uk/sport3/worldcup2002/hi/team_pages/germany/newsid_2075000/2075695.stm |title=Kahn named top keeper |work=BBC |date=2002-06-30 |access-date=2007-12-31 |||}}</ref>。
*'''[[世界杯最佳年轻球员奖]]'''('''Best Young Player''')——表揚在決賽周期間表現最優秀的21歲以下年青球員,於[[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首次頒發獎項<ref name="RSSSF FIFA awards" />。
*'''[[世界杯最佳年轻球员奖]]'''('''Best Young Player''')——表揚在決賽周期間表現最優秀的21歲以下年青球員,於[[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首次頒發獎項<ref name="RSSSF FIFA awards" />。
*'''國際足協公平競技獎'''('''FIFA Fair Play Award''')——是頒發給每屆世界盃決賽週保持著公平競爭的良好紀錄的球隊,只有晉身賽事第二圈的球隊才可以列入獎項提名名單當中,於[[1978年世界盃足球賽|1978年]]首次頒發獎項<ref name="RSSSF FIFA awards">{{cite web
*'''國際足協公平競技獎'''('''FIFA Fair Play Award''')——是頒發給每屆世界盃決賽週保持著公平競爭的良好紀錄的球隊,只有晉身賽事第二圈的球隊才可以列入獎項提名名單當中,於[[1978年世界盃足球賽|1978年]]首次頒發獎項<ref name="RSSSF FIFA awards">{{cite web
第773行: 第773行:
|date=2007-05-18
|date=2007-05-18
|accessdate=2008-01-08
|accessdate=2008-01-08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23121239/http://www.rsssf.com/miscellaneous/fifa-awards.html
|
|archivedate=2018-10-23
}}</ref>。
}}</ref>。
*'''最具娛樂性球隊'''('''Most Entertaining Team''')——由[[公眾人士]]選出每屆世界盃決賽週最富娛樂性的球隊,於[[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1994年]]首次頒發獎項。
*'''最具娛樂性球隊'''('''Most Entertaining Team''')——由[[公眾人士]]選出每屆世界盃決賽週最富娛樂性的球隊,於[[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1994年]]首次頒發獎項。
第797行: 第797行:


=== 個人 ===
=== 個人 ===
世界盃決賽圈最多入球的球員是德國的[[克洛澤]],他在4屆賽事中射入16球,其中7球是头球,也是头球最多的球員,并且进球中没有点球。並且他也是目前為止參賽球员连续3届世界杯进球达到4球以上([[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 5球、[[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 5球、[[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 4球)。巴西的[[罗纳尔多]]在3届赛事中共射入15球,位列第2。<ref>{{cite news | url=http://news.bbc.co.uk/sport1/hi/football/world_cup_2006/teams/brazil/5112982.stm | title=Ronaldo's riposte | publisher=BBC | date=2006-06-27 | last=Chowdhury | first=Saj | accessdate=2007-12-23 | archive-date=2018-06-12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612144759/http://news.bbc.co.uk/sport1/hi/football/world_cup_2006/teams/brazil/5112982.stm | dead-url=no }}</ref>德国的[[盖德·穆勒|蓋得·穆勒]]排名第3,在2屆賽事共射入14球;第4位是[[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的[[朱斯特·方丹|方丹]](Just Fontaine),在[[1958年世界盃足球賽|1958年]]中共射入13球,兼在每場至少取得1球,亦成為單屆賽事入球最多的球員<ref>{{cite news | url=http://news.bbc.co.uk/sport3/worldcup2002/hi/team_pages/france/newsid_1752000/1752740.stm | title=Goal machine was Just superb | work=BBC | date=2002-04-04 | accessdate=2007-12-23 | archive-date=2015-06-30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630211251/http://news.bbc.co.uk/sport3/worldcup2002/hi/team_pages/france/newsid_1752000/1752740.stm | dead-url=no }}</ref>。
世界盃決賽圈最多入球的球員是德國的[[克洛澤]],他在4屆賽事中射入16球,其中7球是头球,也是头球最多的球員,并且进球中没有点球。並且他也是目前為止參賽球员连续3届世界杯进球达到4球以上([[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 5球、[[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 5球、[[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 4球)。巴西的[[罗纳尔多]]在3届赛事中共射入15球,位列第2。<ref>{{cite news | url=http://news.bbc.co.uk/sport1/hi/football/world_cup_2006/teams/brazil/5112982.stm | title=Ronaldo's riposte | publisher=BBC | date=2006-06-27 | last=Chowdhury | first=Saj | accessdate=2007-12-23 | | | }}</ref>德国的[[盖德·穆勒|蓋得·穆勒]]排名第3,在2屆賽事共射入14球;第4位是[[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的[[朱斯特·方丹|方丹]](Just Fontaine),在[[1958年世界盃足球賽|1958年]]中共射入13球,兼在每場至少取得1球,亦成為單屆賽事入球最多的球員<ref>{{cite news | url=http://news.bbc.co.uk/sport3/worldcup2002/hi/team_pages/france/newsid_1752000/1752740.stm | title=Goal machine was Just superb | work=BBC | date=2002-04-04 | accessdate=2007-12-23 | | | }}</ref>。


出席世界盃決賽週次數最多的球員分別是[[德國國家足球隊|德國]]的[[馬圖斯]],[[墨西哥國家足球隊|墨西哥]]的[[安東尼奧·卡巴渣|卡巴渣]](Antonio Carbajal)和[[拉法埃尔·马克斯]],他們各出席過5屆世界盃<ref>{{cite news |url=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C00EFD8103AF933A25752C1A96F958260 |title=Matthaus Is the Latest MetroStars Savior |publisher=New York Times |last=Yannis |first=Alex |date=1999-11-10 |accessdate=2007-12-23 |archive-date=2008-12-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17020729/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C00EFD8103AF933A25752C1A96F958260 |dead-url=no }}</ref>。
出席世界盃決賽週次數最多的球員分別是[[德國國家足球隊|德國]]的[[馬圖斯]],[[墨西哥國家足球隊|墨西哥]]的[[安東尼奧·卡巴渣|卡巴渣]](Antonio Carbajal)和[[拉法埃尔·马克斯]],他們各出席過5屆世界盃<ref>{{cite news |url=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C00EFD8103AF933A25752C1A96F958260 |title=Matthaus Is the Latest MetroStars Savior |publisher=New York Times |last=Yannis |first=Alex |date=1999-11-10 |accessdate=2007-12-23 |||}}</ref>。


馬圖斯在決賽週共出戰25場,成為出場最多的球員<ref>{{cite news | url=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soccer/world/2002/world_cup/hof/matthaeus/ | title=World Cup Hall of Fame: Lothar Matthaeus | work=CNN | accessdate=2007-12-23 | archive-date=2013-12-27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27051806/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soccer/world/2002/world_cup/hof/matthaeus/ | dead-url=no }}</ref>。而[[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的[[比利]]是唯一贏得3屆世界盃的球員<ref>{{cite news
馬圖斯在決賽週共出戰25場,成為出場最多的球員<ref>{{cite news | url=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soccer/world/2002/world_cup/hof/matthaeus/ | title=World Cup Hall of Fame: Lothar Matthaeus | work=CNN | accessdate=2007-12-23 | | | }}</ref>。而[[巴西國家足球隊|巴西]]的[[比利]]是唯一贏得3屆世界盃的球員<ref>{{cite news
|url=http://sports.espn.go.com/espn/classic/bio/news/story?page=Pele
|url=http://sports.espn.go.com/espn/classic/bio/news/story?page=Pele
|title=Pele, King of Futbol
|title=Pele, King of Futbol
第809行: 第809行:
|date=2006-07-05
|date=2006-07-05
|accessdate=2007-12-23
|accessdate=2007-12-23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16151353/http://sports.espn.go.com/espn/classic/bio/news/story?page=Pele
|
|archivedate=2008-12-16
}}</ref>。[[德國國家足球隊|德國]]的[[克洛澤]]则是唯一拿过世界杯冠军([[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亚军([[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和季军([[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的球员,并且连续4届参加半决赛([[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的球员。而巴西人[[卡福]]则是唯一一个连续3届参加决赛的球员([[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1994年]](22分钟替换[[佐真奴|尤尔津霍]])、[[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1998年]]、[[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
}}</ref>。[[德國國家足球隊|德國]]的[[克洛澤]]则是唯一拿过世界杯冠军([[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亚军([[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和季军([[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的球员,并且连续4届参加半决赛([[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2010年]]、[[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2014年]])的球员。而巴西人[[卡福]]则是唯一一个连续3届参加决赛的球员([[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1994年]](22分钟替换[[佐真奴|尤尔津霍]])、[[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1998年]]、[[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2002年]])。


第822行: 第822行:
|date=2007-12-21
|date=2007-12-21
|accessdate=2007-12-31
|accessdate=2007-12-31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119134454/http://soccernet.espn.go.com/archive/worldcup/editorial/legends_beckenbauer.html
|
|archivedate=2009-11-19
}}</ref>。
}}</ref>。


巴西的[[马里奥·扎加洛|扎加洛]](Mário Zagallo)亦先後在1958年和1962年以球員身份取得冠軍,再在1970年以主教練身份帶領巴西奪冠<ref>{{cite web | author=Hughes, Rob | date=1998-03-11 | url=http://www.iht.com/articles/1998/03/11/soccer.t_7.php | title=No Alternative to Victory for National Coach : 150 Million Brazilians Keep Heat on Zagalo | work=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 accessdate=2007-12-31 | archive-date=2005-10-28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1028072049/http://www.iht.com/articles/1998/03/11/soccer.t_7.php | dead-url=no }}</ref>。[[意大利國家足球隊|意大利]]的{{link-en|波素|Vittorio Pozzo}}(Pozzo)是唯一曾帶領自己球隊捧走兩次冠軍獎盃的主教練<ref>{{cite web | url=http://www.cbc.ca/sports/worldcup2006/history/events/1938.html | title=1938 France | work=CBC | accessdate=2007-12-31 | archive-date=2006-06-18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618095935/http://www.cbc.ca/sports/worldcup2006/history/events/1938.html | dead-url=no }}</ref>。
巴西的[[马里奥·扎加洛|扎加洛]](Mário Zagallo)亦先後在1958年和1962年以球員身份取得冠軍,再在1970年以主教練身份帶領巴西奪冠<ref>{{cite web | author=Hughes, Rob | date=1998-03-11 | url=http://www.iht.com/articles/1998/03/11/soccer.t_7.php | title=No Alternative to Victory for National Coach : 150 Million Brazilians Keep Heat on Zagalo | work=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 accessdate=2007-12-31 | | | }}</ref>。[[意大利國家足球隊|意大利]]的{{link-en|波素|Vittorio Pozzo}}(Pozzo)是唯一曾帶領自己球隊捧走兩次冠軍獎盃的主教練<ref>{{cite web | url=http://www.cbc.ca/sports/worldcup2006/history/events/1938.html | title=1938 France | work=CBC | accessdate=2007-12-31 | | | }}</ref>。


阿根廷的[[加比奧·巴迪斯圖達|巴迪斯圖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是唯一一名同時在2屆世界盃(1994年、1998年)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
阿根廷的[[加比奧·巴迪斯圖達|巴迪斯圖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是唯一一名同時在2屆世界盃(1994年、1998年)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