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源: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國 → 国 (5), 開 → 开, 學 → 学, 會 → 会, 與 → 与 (2), 龍 → 龙 (4), 漢 → 汉 (2), 灣 → 湾 (11), 縣 → 县 (11), 關 → 关, 馬 → 马, 應 → 应 (2), 莊 → 庄, 義 → 义 (4), 爾 → 尔, 號 → 号 (2), 圖 → 图, 區 → 区 (3), 為 → 为 (3), 於 → 于, 電 → 电, 舉 → 举 (2), 運 → 运, 鄉 → 乡 (3), 館 → 馆, 敗 → 败, 後 → 后 (3), 書 → 书 (2), 歷 → 历, 爭 → 争, 試 → 试 (7), 進 → 进 (3), 戶 → 户, 約 → 约, 戰 → 战 (2), 臺 → 台 (10), 讓 → 让 (2), 簽 → 签, 題 → 题, 時 → 时, 報 → 报 (2), 條 → 条, 葉 → 叶, 補 → 补, 記 → 记, 訂 → 订, 詩 → 诗 (3), 徵 → 征)
(机器人:移除1个参考文献)
 
第3行: 第3行:


== 生平 ==
== 生平 ==
[[光緒]]八年(1882年)应童子试,受知于[[知县]][[祁征祥]]。[[光緒]]十四年(1888年)中戊子科[[福建省 (清)|福建]][[乡试]][[举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因[[甲午战争]]战败,与[[大日本帝国|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福建台湾省|台湾]],汪春源与同为[[举人]]的[[黄宗鼎]]、[[罗秀惠]],[[户部]][[主事]][[叶题鴈]]、[[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等人联合上书[[都察院]]代奏[[光绪帝]]反对割台<ref>[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14655 五人上书中国近代学运开端- 地方- 自由时报电子报]</ref>。台湾割让后,寄籍福建[[龙溪县|龙溪]]。[[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中戊戌科[[会试]],[[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补[[殿试]],中三甲第一百二十名[[进士]],为最后一位台湾籍进士。出任[[江西省 (清)|江西]][[乡试]]閱卷官,历任[[宜春县|宜春]]、[[建昌县 (东汉)|建昌]]、[[安义县|安义]]、[[安仁县|安仁]]等[[县]]知县。[[辛亥革命]]后,回到龙溪。民国三年(1914年)应林尔嘉之邀,成为菽庄吟社的社友。民国十二年(1923年)病逝<ref>[https://tm.ncl.edu.tw/article?u=016_001_0000008570 汪春源... - 台湾记憶Taiwan Memory - 国家图书馆]</ref>。
[[光緒]]八年(1882年)应童子试,受知于[[知县]][[祁征祥]]。[[光緒]]十四年(1888年)中戊子科[[福建省 (清)|福建]][[乡试]][[举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因[[甲午战争]]战败,与[[大日本帝国|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福建台湾省|台湾]],汪春源与同为[[举人]]的[[黄宗鼎]]、[[罗秀惠]],[[户部]][[主事]][[叶题鴈]]、[[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等人联合上书[[都察院]]代奏[[光绪帝]]反对割台<!-- removed_ref site153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台湾割让后,寄籍福建[[龙溪县|龙溪]]。[[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中戊戌科[[会试]],[[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补[[殿试]],中三甲第一百二十名[[进士]],为最后一位台湾籍进士。出任[[江西省 (清)|江西]][[乡试]]閱卷官,历任[[宜春县|宜春]]、[[建昌县 (东汉)|建昌]]、[[安义县|安义]]、[[安仁县|安仁]]等[[县]]知县。[[辛亥革命]]后,回到龙溪。民国三年(1914年)应林尔嘉之邀,成为菽庄吟社的社友。民国十二年(1923年)病逝<ref>[https://tm.ncl.edu.tw/article?u=016_001_0000008570 汪春源... - 台湾记憶Taiwan Memory - 国家图书馆]</ref>。


== 墓葬 ==
== 墓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