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鸠鲁: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國 → 国, 學 → 学 (4), 會 → 会, 主義 → 主义, 無 → 无, 馬 → 马, 魯 → 鲁 (3), 動 → 动, 樂 → 乐 (4), 類 → 类, 為 → 为, 種 → 种, 頓 → 顿 (2), 薩 → 萨, 後 → 后 (4), 認 → 认, 產 → 产, 進 → 进, 島 → 岛, 當 → 当, 臘 → 腊 (2), 時 → 时 (2), 態 → 态 (3), 則 → 则, 鳩 → 鸠 (3), 滿 → 满 (3), 「 → “, 」 → ”)
(撤销繁简转换)
标签回退
第1行: 第1行:
{{unreferenced|time=2012-7-17}}
{{unreferenced|time=2012-7-17}}
{{noteTA
{{noteTA
|T=zh-hans:伊壁鸠鲁; zh-hant:伊壁鸠鲁;
|T=zh-hans:伊壁鸠鲁; zh-hant:伊壁鳩魯;
|1=zh-hans:伊壁鸠鲁; zh-hant:伊壁鸠鲁;
|1=zh-hans:伊壁鸠鲁; zh-hant:伊壁鳩魯;
}}
}}
{{Infobox Philosopher
{{Infobox Philosopher
<!-- Philosopher Category -->
<!-- Philosopher Category -->
| region = 西方哲
| region = 西方哲
| era = [[古希腊哲学家]]
| era = [[古希腊哲学家]]
| color = #B0C4DE
| color = #B0C4DE
第17行: 第17行:
| name = 伊壁鸠鲁<br />Ἐπίκουρος
| name = 伊壁鸠鲁<br />Ἐπίκουρος
| birth_date = 前341年
| birth_date = 前341年
| birth_place = [[摩斯]]
| birth_place = [[摩斯]]
| death_date = 前270年
| death_date = 前270年
| death_place =[[]][[古雅典|雅典]]
| death_place =[[]][[古雅典|雅典]]
| school_tradition = [[古希腊哲学|古希]],[[伊壁鸠鲁学派]]
| school_tradition = [[古希腊哲学|古希]],[[伊壁鸠鲁学派]]
| main_interests = [[认识论]]、[[伦理学]]、[[形而上学]]、[[政治哲学]]
| main_interests = [[认识论]]、[[伦理学]]、[[形而上学]]、[[政治哲学]]
| influences = [[德谟克利特]]
| influences = [[德谟克利特]]
第30行: 第30行:
伊壁鸠鲁生于公元前341年的[[萨摩斯岛]],但父母亲都是[[雅典]]人,他在18岁时搬到雅典,之后曾去过[[小亚细亚]],并在那里受到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影响,公元前307年开始在雅典建立了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动。传说中该学派居于他的住房和庭院内,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被人称为“花园哲学家”。据说在庭院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伊壁鸠鲁生于公元前341年的[[萨摩斯岛]],但父母亲都是[[雅典]]人,他在18岁时搬到雅典,之后曾去过[[小亚细亚]],并在那里受到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影响,公元前307年开始在雅典建立了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动。传说中该学派居于他的住房和庭院内,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被人称为“花园哲学家”。据说在庭院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伊壁鸠鲁的学说和[[苏格拉底]]及[[柏拉图]]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强调远离责任和社会活动。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来自快乐,没有快乐就没有善。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也包括精神上的快乐。伊壁鸠鲁区分了动态的快乐和靜的快乐,前者是指正在足一慾望时产生的快(例如享用美食的快),指慾望得到的平靜之(例如飽餐一顿后的快),伊壁鸠鲁认为靜的快乐拥有优先的地位,它是“一种厌足状态中的麻醉般的狂喜”。
伊壁鸠鲁的学说和[[苏格拉底]]及[[柏拉图]]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强调远离责任和社会活动。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来自快乐,没有快乐就没有善。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也包括精神上的快乐。伊壁鸠鲁区分了動態的快乐和靜的快乐,前者是指正在滿足一慾望時產生的快(例如享用美食的快),指慾望得到滿的平靜之(例如飽餐一頓後的快),伊壁鸠鲁认为靜的快乐拥有优先的地位,它是“一种厌足状态中的麻醉般的狂喜”。


同时,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他还强调,肉体的快乐大部分是强加于我们的,而精神的快乐则可以被我们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赏[[艺术]]等也是一种乐趣。自我的欲望必须节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帮助我们忍受痛苦。伊壁鸠鲁认为当人不受任何痛苦折磨、欲望也都得到,就会进[[内心的宁静|毫紛擾]]”(Ataraxia)的最高境界。
同时,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他还强调,肉体的快乐大部分是强加于我们的,而精神的快乐则可以被我们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赏[[艺术]]等也是一种乐趣。自我的欲望必须节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帮助我们忍受痛苦。伊壁鸠鲁認為當人不受任何痛苦折磨、欲望也都得到滿,就會進[[内心的宁静|毫紛擾]]」(Ataraxia)的最高境界。


伊壁鸠鲁相信[[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但他并不认为原子的运动受各种自然法则的支配。伊壁鸠鲁否定[[宗教]],否认[[神]]是最高的法则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视必然原则。[[伊壁鸠鲁悖论]]是其著名遗产之一。伊壁鸠鲁也同意德谟克利特的有关“[[灵魂原子]]”的说法,认为人死后,灵魂原子离肉体而去,四处飞散,因此人死后并没有生命。他说:“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非理性的。因为对自身对死亡认识是对死亡本身的无知。
伊壁鸠鲁相信[[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但他并不认为原子的运动受各种自然法则的支配。伊壁鸠鲁否定[[宗教]],否认[[神]]是最高的法则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视必然原则。[[伊壁鸠鲁悖论]]是其著名遗产之一。伊壁鸠鲁也同意德谟克利特的有关“[[灵魂原子]]”的说法,认为人死后,灵魂原子离肉体而去,四处飞散,因此人死后并没有生命。他说:“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非理性的。因为对自身对死亡认识是对死亡本身的无知。
第43行: 第43行:
* [[伊壁鸠鲁悖论]]
* [[伊壁鸠鲁悖论]]
* [[尤西弗罗困境]]
* [[尤西弗罗困境]]
* [[顺世论]](印度似的哲思想)
* [[顺世论]](印度似的哲思想)
{{伊壁鸠鲁}}
{{伊壁鳩魯}}
{{科}}
{{科}}
{{古希}}
{{古希}}


[[Category:前341年出生]]
[[Category:前341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