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统一战争: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8), 開 → 开, 會 → 会, 軍 → 军, 漢 → 汉 (10), 劉 → 刘 (2), 張 → 张, 陽 → 阳, 後 → 后 (2), 歷 → 历, 爭 → 争, 統 → 统 (2), 戰 → 战, 釋 → 释, 資 → 资, 業 → 业, 結 → 结 (2), 盧 → 卢 (4), 吳 → 吴, 殺 → 杀, 囂 → 嚣 (2), 則 → 则, 歸 → 归, 僅 → 仅, 漁 → 渔, 紀 → 纪, 鑑 → 鉴)
(撤销繁简转换)
标签回退
第9行: 第9行:
|result=东汉统一中国
|result=东汉统一中国
|combatant1=[[东汉]]
|combatant1=[[东汉]]
|combatant2=[[赤眉军]]<br/>[[刘永 (新朝)|梁]]<br/>[[张步|齐]]<br/>[[彭寵|燕]]<br/>[[秦丰|楚]]<br/>[[董憲|海西]]<br/>[[李宪 (新朝)|淮南]]<br/>[[庞萌|东平]]<br/>[[隗|隴西]]<br/>[[芳 (东汉)|安定]]<br/>[[成家]]
|combatant2=[[赤眉军]]<br/>[[刘永 (新朝)|梁]]<br/>[[张步|齐]]<br/>[[彭寵|燕]]<br/>[[秦丰|楚]]<br/>[[董憲|海西]]<br/>[[李宪 (新朝)|淮南]]<br/>[[庞萌|东平]]<br/>[[隗|隴西]]<br/>[[芳 (東漢)|安定]]<br/>[[成家]]
|commander1=[[刘秀]]<br/>[[邓禹]]<br/>[[吴汉 (朝)|吴汉]]<br/>[[贾复]]<br/>[[耿弇]]<br/>[[寇恂]]<br/>[[岑彭]]<br/>[[冯异]]<br/>[[马援]]<br/>[[铫期]]<br/>[[耿纯]]<br/>[[臧宫]]<br/>[[李通 (次元)|李通]]<br/>[[马武 (东汉)|马武]]
|commander1=[[刘秀]]<br/>[[邓禹]]<br/>[[吳漢 (朝)|吴汉]]<br/>[[贾复]]<br/>[[耿弇]]<br/>[[寇恂]]<br/>[[岑彭]]<br/>[[冯异]]<br/>[[马援]]<br/>[[铫期]]<br/>[[耿纯]]<br/>[[臧宫]]<br/>[[李通 (次元)|李通]]<br/>[[马武 (东汉)|马武]]
|commander2=[[樊崇]]<br/>[[朱鲔]]<br/>[[刘永 (新朝)|刘永]]<br/>[[张步]]<br/>[[彭寵]]<br/>[[秦丰]]<br/>[[董憲]]<br/>[[李宪 (新朝)|李宪]]<br/>[[庞萌]]<br/>[[隗]]<br/>[[芳 (东汉)|芳]]<br/>[[公孙述]]<br/>[[田戎]]<br/>[[延岑]]
|commander2=[[樊崇]]<br/>[[朱鲔]]<br/>[[刘永 (新朝)|刘永]]<br/>[[张步]]<br/>[[彭寵]]<br/>[[秦丰]]<br/>[[董憲]]<br/>[[李宪 (新朝)|李宪]]<br/>[[庞萌]]<br/>[[隗]]<br/>[[芳 (東漢)|芳]]<br/>[[公孙述]]<br/>[[田戎]]<br/>[[延岑]]
|strength1=
|strength1=
|strength2=
|strength2=
|notes=
|notes=
}}
}}
{{Campaignbox 东汉统战争}}
{{Campaignbox 東漢統戰爭}}
'''东汉统一战争''',是[[东汉]]建立后,对[[新朝]]末年在中国各地建立的自立政权的统一战争。
'''东汉统一战争''',是[[东汉]]建立后,对[[新朝]]末年在中国各地建立的自立政权的统一战争。


== 概述 ==
== 概述 ==
公元23年—24年,东汉建立以前,[[刘秀]]在河北平定[[王郎]],建立根据地。[[建武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称帝,建立东汉,夺得[[更始帝]]派[[朱鲔]]驻守的[[洛阳]]。建武二年(26年),渔阳太守[[彭宠]]合[[匈奴]],反对刘秀。建武三年(27年),平定[[赤眉军]],夺得[[关中]]。三月,[[岑彭]]迫降[[董訢]],击杀[[邓奉]]。29年,率军平定[[梁郡]]的[[刘永 (新朝)|永]]、[[琅邪郡|琅邪]]的[[步]]、[[黎丘]]的[[秦丰]]、[[渔阳郡|渔阳]]的[[彭寵]]。
公元23年—24年,东汉建立以前,[[刘秀]]在河北平定[[王郎]],建立根据地。[[建武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称帝,建立东汉,夺得[[更始帝]]派[[朱鲔]]驻守的[[洛阳]]。建武二年(26年),渔阳太守[[彭宠]]合[[匈奴]],反对刘秀。建武三年(27年),平定[[赤眉军]],夺得[[关中]]。三月,[[岑彭]]迫降[[董訢]],击杀[[邓奉]]。29年,率军平定[[梁郡]]的[[刘永 (新朝)|永]]、[[琅邪郡|琅邪]]的[[步]]、[[黎丘]]的[[秦丰]]、[[渔阳郡|漁陽]]的[[彭寵]]。


30年,平定[[海郡|海]]的[[董憲]]、[[淮南郡|淮南]]的[[李宪 (新朝)|李憲]]。[[河西]][[窦融]]归降东汉。此时,只有[[陇西郡|陇西]]、[[巴蜀]]、[[九原郡|九原]]的[[芳 (东汉)|卢芳]]不在东汉的掌控中。建武十年(34年)汉光武帝平定陇西[[隗纯]],束历时四年的陇西之战。
30年,平定[[海郡|海]]的[[董憲]]、[[淮南郡|淮南]]的[[李宪 (新朝)|李憲]]。[[河西]][[窦融]]归降东汉。此时,只有[[陇西郡|陇西]]、[[巴蜀]]、[[九原郡|九原]]的[[芳 (東漢)|卢芳]]不在东汉的掌控中。建武十年(34年)汉光武帝平定陇西[[隗纯]],束历时四年的陇西之战。


陇西平定后,秀的一大业仅剩[[公孙述]]割据的[[巴蜀]]。建武十一年(35年)春,[[岑彭]]率军攻克夷陵,入江关(今四川奉节)。六月,[[来歙]]率军击败[[王元 (东汉)|王元]]诸部,占领河池。35年,来歙与[[盖延]]、[[马成 (汉朝)|马成]]攻克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乘胜进军,外久,来歙被刺客害。<ref>《[[太平御览]]·忠贞》: “来歙、盖延、马成进攻公孙述将王玄、环安于河池、下辩,陷之,乘胜遂进。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绝,驰召盖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ref>北路汉军改由马成指挥。公孙述派人刺杀岑彭,汉军退出武阳。岑彭遇害,吴汉接替伐蜀。吴汉一始貪功受挫,不久撤走,与部下[[刘尚]]合。
陇西平定后,秀的一大業僅剩[[公孙述]]割据的[[巴蜀]]。建武十一年(35年)春,[[岑彭]]率军攻克夷陵,入江关(今四川奉节)。六月,[[来歙]]率军击败[[王元 (东汉)|王元]]诸部,占领河池。35年,来歙与[[盖延]]、[[马成 (汉朝)|马成]]攻克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乘胜进军,外久,来歙被刺客害。<ref>《[[太平御览]]·忠贞》: “来歙、盖延、马成进攻公孙述将王玄、环安于河池、下辩,陷之,乘胜遂进。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绝,驰召盖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ref>北路汉军改由马成指挥。公孙述派人刺杀岑彭,汉军退出武阳。岑彭遇害,吴汉接替伐蜀。吴汉一始貪功受挫,不久撤走,与部下[[刘尚]]合。


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吴汉与[[臧宫]]会师成都,是月十七日公孙述反击汉军,派[[延岑]]出击臧宫,自身数万攻打吴汉。吴汉大破蜀军,公孙述重伤身亡。延岑举城投降。巴蜀全境附。37年,汉军击败卢芳,东汉成为全国性政权,卢芳逃入匈奴,东汉统一战争最终结束。
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吴汉与[[臧宫]]会师成都,是月十七日公孙述反击汉军,派[[延岑]]出击臧宫,自身数万攻打吴汉。吴汉大破蜀军,公孙述重伤身亡。延岑举城投降。巴蜀全境附。37年,汉军击败卢芳,东汉成为全国性政权,卢芳逃入匈奴,东汉统一战争最终结束。


== 战争过程 ==
== 战争过程 ==
第50行: 第50行:
{{seealso|广都、成都之战}}
{{seealso|广都、成都之战}}


== 注 ==
== 注 ==
{{reflist}}
{{reflist}}
== 参见 ==
== 参见 ==
* [[绿林赤眉起义]]
* [[绿林赤眉起义]]
* 《[[后汉纪]]》卷一至卷七
* 《[[後漢紀]]》卷一至卷七
* 《[[治通]]》卷四十至卷四十三
* 《[[治通]]》卷四十至卷四十三


{{史事件}}
{{史事件}}
{{中国历代统一战争}}
{{中国历代统一战争}}


[[Category:东汉战争]]
[[Category:东汉战争]]
[[Category:东汉历史事件]]
[[Category:東漢历史事件]]
[[Category:1世纪中国战争]]
[[Category:1世纪中国战争]]
[[Category:20年代中国]]
[[Category:20年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