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镇之乱: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貴 → 贵 (2), 與 → 与, 務 → 务, 漢 → 汉, 條目 → 条目, 關 → 关, 將 → 将, 陽 → 阳 (2), 動 → 动, 爾 → 尔, 發 → 发, 靈 → 灵 (2), 鮮 → 鲜 (2), 鎮 → 镇 (8), 懷 → 怀, 後 → 后 (2), 歷 → 历, 個 → 个 (2), 職 → 职, 遷 → 迁, 亂 → 乱 (2), 「 → “, 」 → ”)
(撤销繁简转换)
标签回退
 
第1行: 第1行:
'''六镇之''',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六的[[卑]]族和士,待遇及升不如洛族,最发起的反[[汉化]]大起事<ref>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2000年,279页</ref>。
'''六镇之''',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起的動亂。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六的[[卑]]族和士,待遇及升不如洛族,最发起的反[[汉化]]大起事<ref>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2000年,279页</ref>。


== 六镇含义 ==
== 六镇含义 ==
{{Main|六}}
{{Main|六}}


六镇这个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六镇]]原指[[怀朔镇 (北魏)|怀朔镇]]、[[武川]]、[[抚冥镇|撫冥]]、[[柔玄镇]]、[[沃野镇]]、[[怀荒镇]]六个边镇,后来变成北方各镇的总称{{NoteTag|此处采用陈寅恪的说法,有些书籍不认同}}。这些镇是用于抵御北方[[柔然]]入侵、镇压起义以及防范南方势力进攻的<ref>《元和郡县志》一四云州:魏道武帝又于此建都,东至上谷军都关,后西至河,南至中山隘门塞 ,北至五原,地方千里,以为甸服</ref><ref>《魏书》五八《杨播传》附弟《椿传》云:“自中原稍定,八军之兵,渐割南戍”</ref>。
六镇这个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六镇]]原指[[怀朔镇 (北魏)|怀朔镇]]、[[武川]]、[[抚冥镇|撫冥]]、[[柔玄镇|柔玄鎮]]、[[沃野镇|沃野鎮]]、[[怀荒镇|懷荒鎮]]六个边镇,后来变成北方各镇的总称{{NoteTag|此处采用陈寅恪的说法,有些书籍不认同}}。这些镇是用于抵御北方[[柔然]]入侵、镇压起义以及防范南方势力进攻的<ref>《元和郡县志》一四云州:魏道武帝又于此建都,东至上谷军都关,后西至河,南至中山隘门塞 ,北至五原,地方千里,以为甸服</ref><ref>《魏书》五八《杨播传》附弟《椿传》云:“自中原稍定,八军之兵,渐割南戍”</ref>。


== 成因 ==
== 成因 ==


六镇军人本来是职业军人,社会阶级为贵族,种族文化为鲜卑。[[元宏|孝文帝]]汉化政策之后,六镇的职业军人鲜卑文化这两点没有变,但其社会阶级急速下降,以前仕宦、复除{{NoteTag|复除,即免除徭役和赋税}}的特权也没有了<ref>《[[北齐书]]》二三《[[北齐书/卷23|魏兰根传]]》:因说崇曰:“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而本宗旧类,个个荣显,顾瞻彼此,理当愤怨。”</ref>,由国之肺腑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分低下。而迁到[[洛阳]]的强宗子弟,受到汉化的洗礼,各各荣显;边镇当兵的,却被“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引起了六镇军民的普遍不满。也致使六镇一带,无法汉化<ref>《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277-278页,黄山书社,2000年</ref>。
六镇军人本来是职业军人,社会阶级为贵族,种族文化为鲜卑。[[元宏|孝文帝]]汉化政策之后,六镇的职业军人鲜卑文化这两点没有变,但其社会阶级急速下降,以前仕宦、复除{{NoteTag|复除,即免除徭役和赋税}}的特权也没有了<ref>《[[北齐书]]》二三《[[北齐书/卷23|魏兰根传]]》:因说崇曰:“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而本宗旧类,個個荣显,顾瞻彼此,理当愤怨。”</ref>,由国之肺腑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分低下。而迁到[[洛阳]]的强宗子弟,受到汉化的洗礼,各各荣显;边镇当兵的,却被“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引起了六镇军民的普遍不满。也致使六镇一带,无法汉化<ref>《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277-278页,黄山书社,2000年</ref>。


这种排斥鲜卑武人的政策在当时京城洛阳也能看到,以致造成在禁军产生叛变<ref>《魏书》六四《张彝传》云:“第二子仲瑀上封事,求铨别选格,排抑武人,不使预在清品。由是众口喧喧,谤讟盈路,立榜大巷,克期会集,屠害其家。彝殊无畏避之意,父子安然。神龟二年二月,羽林虎贲几将千人,相率至尚书省诟骂,求其长子尚书郎始均,不获,以瓦石击打公门。上下畏惧,莫敢讨抑。遂便持火,虏掠道中薪蒿,以杖石为兵器,直造其第,曳彝堂下,捶辱极意,唱呼嗷嗷,焚其屋宇。始均、仲瑀当时逾北垣而走。始均回救其父,拜伏群小,以请父命。羽林等就加殴击,生投之于烟火之中。及得尸骸,不复可识,唯以髻中小钗为验。仲瑀伤重走免。彝仅有余命,沙门寺与其比邻,舆致于寺。远近闻见,莫不惋骇。”</ref>。而北魏吏制败坏,经济衰退更使这种矛盾更加激化。
这种排斥鲜卑武人的政策在当时京城洛阳也能看到,以致造成在禁军产生叛变<ref>《魏书》六四《张彝传》云:“第二子仲瑀上封事,求铨别选格,排抑武人,不使预在清品。由是众口喧喧,谤讟盈路,立榜大巷,克期会集,屠害其家。彝殊无畏避之意,父子安然。神龟二年二月,羽林虎贲几将千人,相率至尚书省诟骂,求其长子尚书郎始均,不获,以瓦石击打公门。上下畏惧,莫敢讨抑。遂便持火,虏掠道中薪蒿,以杖石为兵器,直造其第,曳彝堂下,捶辱极意,唱呼嗷嗷,焚其屋宇。始均、仲瑀当时逾北垣而走。始均回救其父,拜伏群小,以请父命。羽林等就加殴击,生投之于烟火之中。及得尸骸,不复可识,唯以髻中小钗为验。仲瑀伤重走免。彝仅有余命,沙门寺与其比邻,舆致于寺。远近闻见,莫不惋骇。”</ref>。而北魏吏制败坏,经济衰退更使这种矛盾更加激化。
第25行: 第25行:
=== 破六韩兵败 ===
=== 破六韩兵败 ===


正光六年(525年),二月。北魏[[宣武皇后|胡太后]]和[[元诩]]发动政变,解除了[[元叉]]的兵权和职务,并杀死了元叉及其同党。同时派出使节带礼物出使柔然,要求柔然出动部队帮助北魏平叛。柔然首领[[阿那瑰]]率兵十万向西进逼沃野镇<ref>《魏书》:“卷一百三 列传第九十一
正光六年(525年),二月。北魏[[宣武皇后|胡太后]]和[[元诩]]发动政变,解除了[[元叉]]的兵权和職務,并杀死了元叉及其同党。同时派出使节带礼物出使柔然,要求柔然出动部队帮助北魏平叛。柔然首领[[阿那瑰]]率兵十万向西进逼沃野镇<ref>《魏书》:“卷一百三 列传第九十一
柔然孝昌元年春,阿那瑰率众讨之,诏遣牒云具仁赉杂物劳赐阿那瑰,阿那瑰拜受诏命,勒众十万,从武川镇西向沃野,频战克捷。”</ref>,连战连捷,大败六镇之军。北魏也派[[元琛]]率军自[[平城]]出发,进攻怀朔。六月,元琛被破六韩拔陵在五原打败,被迫向东撤退。元琛改变策略,开始分化招降叛军。这个策略起到很好效果,[[乜列河]]率三万人投降。元琛又趁破六韩拔陵截击乜列河军之际设下埋伏,打败破六韩拔陵<ref>《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 普通六年:深从之,拔陵果引兵邀击乜列河,尽俘其众;伏兵发,拔陵大败,复得乜列河之众而还。</ref>,破六韩拔陵渡河逃亡,北魏军所俘六镇兵民20万被北魏政府分配在瀛、冀、定三州就食。孝明帝改元[[孝昌 (年号)|孝昌]]。
柔然孝昌元年春,阿那瑰率众讨之,诏遣牒云具仁赉杂物劳赐阿那瑰,阿那瑰拜受诏命,勒众十万,从武川镇西向沃野,频战克捷。”</ref>,连战连捷,大败六镇之军。北魏也派[[元琛]]率军自[[平城]]出发,进攻怀朔。六月,元琛被破六韩拔陵在五原打败,被迫向东撤退。元琛改变策略,开始分化招降叛军。这个策略起到很好效果,[[乜列河]]率三万人投降。元琛又趁破六韩拔陵截击乜列河军之际设下埋伏,打败破六韩拔陵<ref>《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 普通六年:深从之,拔陵果引兵邀击乜列河,尽俘其众;伏兵发,拔陵大败,复得乜列河之众而还。</ref>,破六韩拔陵渡河逃亡,北魏军所俘六镇兵民20万被北魏政府分配在瀛、冀、定三州就食。孝明帝改元[[孝昌 (年号)|孝昌]]。


第63行: 第63行:
=== 河阴之变 ===
=== 河阴之变 ===


[[尔朱荣]]在六镇之乱时候,镇守[[晋阳]]。凭借着镇压六镇之乱,壮大了自己势力,拥有极多雄兵<ref name="自动生成3">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126页,九州出版社,2009年</ref>。孝明帝因与[[宣武皇后|胡太后]]不和,下诏尔朱荣入京。尔朱荣行至半路,却又被下诏停止行程。[[大通 (南梁)|大通]]二年(528年),胡太后党羽杀死孝明帝。尔朱荣借口为孝明帝报仇,发兵攻陷洛阳,杀死大臣王公等两千余人,并将胡太后和幼帝沉入河中淹死,这就是[[河阴之变]]。改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尔朱荣却在此时返回晋阳,以大丞相之位遥控朝政。
[[尔朱荣]]在六镇之乱时候,镇守[[晋阳]]。凭借着镇压六镇之乱,壮大了自己势力,拥有极多雄兵<ref name="自动生成3">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126页,九州出版社,2009年</ref>。孝明帝因与[[宣武皇后|胡太后]]不和,下诏尔朱荣入京。尔朱荣行至半路,却又被下诏停止行程。[[大通 (南梁)|大通]]二年(528年),胡太后党羽杀死孝明帝。尔朱荣借口为孝明帝报仇,发兵攻陷洛阳,杀死大臣王公等两千余人,并将胡太后和幼帝沉入河中淹死,这就是[[河阴之变]]。改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尔朱荣却在此时返回晋阳,以大丞相之位遥控朝政。


河阴之变后,北海王[[元颢]]等宗室为了避祸投奔南梁,南梁也趁机立元颢为魏王,派[[陈庆之]]北伐,一度攻入洛阳立元颢为帝,但很快被尔朱荣所败,元颢被杀。
河阴之变后,北海王[[元颢]]等宗室为了避祸投奔南梁,南梁也趁机立元颢为魏王,派[[陈庆之]]北伐,一度攻入洛阳立元颢为帝,但很快被尔朱荣所败,元颢被杀。
第69行: 第69行:
== 结局 ==
== 结局 ==


孝庄帝在尔朱荣朝见时杀死尔朱荣。之后朱世隆与尔朱兆在晋阳合兵,推元晔登帝位。尔后,尔朱兆轻骑杀入洛阳,杀死孝庄帝。三年(531年),废元晔改立广陵王恭,是为节闵帝。
孝庄帝在尔朱荣朝见时杀死尔朱荣。之后朱世隆与尔朱兆在晋阳合兵,推元晔登帝位。尔后,尔朱兆轻骑杀入洛阳,杀死孝庄帝。三年(531年),废元晔改立广陵王恭,是为节闵帝。


同年,鲜卑化汉人[[高欢]]于信都为孝庄帝举丧,声讨尔朱氏,并奉[[元朗 (安定王)|元朗]]为帝,发兵杀入洛阳。后又改立平阳王修,这就是孝武帝。高欢在打败尔朱氏所部后,自留镇晋阳。
同年,鲜卑化汉人[[高欢]]于信都为孝庄帝举丧,声讨尔朱氏,并奉[[元朗 (安定王)|元朗]]为帝,发兵杀入洛阳。后又改立平阳王修,这就是孝武帝。高欢在打败尔朱氏所部后,自留镇晋阳。
第82行: 第82行:
{{reflist}}
{{reflist}}


== 相关条目 ==
== 相關條目 ==
* [[六]]
* [[六]]


== 注释 ==
== 注释 ==
第98行: 第98行:
# ([[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
# ([[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


{{南北朝史事件}}
{{南北朝史事件}}


[[Category:北魏叛乱]]
[[Category:北魏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