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融: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top:​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討 → 讨
(撤销繁简转换)
标签回退
第1行: 第1行:
'''融'''({{bd|850年||903年|catIdx=W}}),[[表字|字]]'''子''',[[越州]][[山]](今[[浙江]][[紹市]])人。[[羊紹素]]表兄。
'''融'''({{bd|850年||903年|catIdx=W}}),[[表字|字]]'''子''',[[越州]][[山]](今[[浙江]][[紹市]])人。[[羊紹素]]表兄。


唐[[大中 (唐朝)|大中]]四年(850年)出生<ref>[[台]]者[[胡雅嵐]]其诗《祝风三十二韵》云“余仍轗轲者,进趋年二纪”、“吁余将四十,满望只如此”,自言屢不第达“二纪”之久,且年近四十。以[[文德 (唐朝)|文德]]元年(888年)吴融三十九岁推算,二十四年后才中举,其生年约为大中四年(854年)。(胡雅嵐:《融生平及其作研究》)</ref>,吴翥之子<ref>[[马永易]]:《实宾录》卷11</ref>,[[蜕]]之兄。<ref>[[钱易]]《[[南部新书]]》卷七载,“吴融字子华,越州人。弟蜕,亦为拾遗。”</ref>[[王定保]]友好,吴融嫁給他<ref>《[[诗话总龟]]》卷二十六《寄赠门上》记:“王定保,唐[[光化光化]]三年(900年)[[李渥]]侍郎下及第。 吴子华侍郎脔为婿。 ”又《[[全唐诗]]》卷743中有《赠王定保》一诗,其诗题下有记:“定保光化中及第。 吴子华侍郎以子妻之。 ”</ref>“初力,富辞调,工捷,頗负时望。”<ref>《[[唐才子]]·》</ref>,与诗人[[韩偓]]、[[方干]]、[[贯休]]等人交往唱和。昭宗[[龙纪]]元年(889年)[[士]]及第。[[大顺 (唐朝)|大顺]]二年(891年)宰相[[昭度]]蜀<ref>吴融诗《灵池县见早梅》题下自注云:“时[[太尉]][[中书令]]京兆公奉诏讨蜀,余在幕中。”(《全唐诗》卷684)韦昭度讨蜀时间,在文德元年(888年)。吴融识韦昭度在[[中和 (唐朝)|中和]]二年(882年)以韦昭度自成都任职扬州。</ref>,表掌书记,累侍御史,后韦昭度被杀,一度去官,流落[[荊南]]。闕,拜[[中舍人]]。[[天复 (唐朝)|天]]元年(901年)受命御前起草詔,頃刻而就,甚得昭宗激进户部侍郎。同年冬天,昭宗被宦官[[全誨]]等劫持至翔(今[[西]][[宝鸡]]),融扈不及,去客閿,天三年(903年)正月,昭宗返回[[安]],不久召还吴[[翰林承旨]],卒于任上。<ref>《新唐书》:“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官。”《唐才子传校笺》引岑仲勉考云:“'融卒何年,虽乏明文,但据《旧唐书》一七九《柳璨传》,璨天祐元年正月十日命相时,充承旨者已是张文蔚,则文蔚殆于天复三年加充。换言之,即融以天三年(903)卒官也。所论甚是。”《南明吴氏宗谱》云吴融晚年“爰卜剡东叠石而居焉,卒,御葬于汤浦。”又[[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摭言十五卷”载,“唐王定保撰。 专记进士科名事。 定保,光化三年进士,为吴融子华婿,丧乱后入湖南,弃其妻弗顾,士论不齿”。</ref>有三子,长子[[吴濬]]、次子[[吴济]]、三子[[吴汉]]。
唐[[大中 (唐朝)|大中]]四年(850年)出生<ref>[[台]]者[[胡雅嵐]]其诗《祝风三十二韵》云“余仍轗轲者,进趋年二纪”、“吁余将四十,满望只如此”,自言屢不第达“二纪”之久,且年近四十。以[[文德 (唐朝)|文德]]元年(888年)吴融三十九岁推算,二十四年后才中举,其生年約為大中四年(854年)。(胡雅嵐:《融生平及其作研究》)</ref>,吴翥之子<ref>[[马永易]]:《实宾录》卷11</ref>,[[蜕]]之兄。<ref>[[钱易]]《[[南部新书]]》卷七载,“吴融字子华,越州人。弟蜕,亦为拾遗。”</ref>[[王定保]]友好,吴融嫁給他<ref>《[[诗话总龟]]》卷二十六《寄赠门上》记:“王定保,唐[[光化光化]]三年(900年)[[李渥]]侍郎下及第。 吴子华侍郎脔为婿。 ”又《[[全唐诗]]》卷743中有《赠王定保》一诗,其诗题下有记:“定保光化中及第。 吴子华侍郎以子妻之。 ”</ref>“初力,富辭調,工捷,頗負時望。”<ref>《[[唐才子]]·》</ref>,与诗人[[韩偓]]、[[方干]]、[[贯休]]等人交往唱和。昭宗[[龍紀]]元年(889年)[[士]]及第。[[大顺 (唐朝)|大顺]]二年(891年)宰相[[昭度]]蜀<ref>吴融诗《灵池县见早梅》题下自注云:“时[[太尉]][[中书令]]京兆公奉诏讨蜀,余在幕中。”(《全唐诗》卷684)韦昭度讨蜀时间,在文德元年(888年)。吴融识韦昭度在[[中和 (唐朝)|中和]]二年(882年)以韦昭度自成都任职扬州。</ref>,表掌書記,累侍御史,後韋昭度被杀,一度去官,流落[[荊南]]。闕,拜[[中舍人]]。[[天复 (唐朝)|天]]元年(901年)受命御前起草詔,頃刻而就,甚得昭宗激進戶部侍郎。同年冬天,昭宗被宦官[[全誨]]等劫持至翔(今[[西]][[寶雞]]),融扈不及,去客閿,天三年(903年)正月,昭宗返回[[安]],不久召還吳[[翰林承旨]],卒于任上。<ref>《新唐书》:“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官。”《唐才子传校笺》引岑仲勉考云:“'融卒何年,虽乏明文,但据《旧唐书》一七九《柳璨传》,璨天祐元年正月十日命相时,充承旨者已是张文蔚,则文蔚殆于天复三年加充。换言之,即融以天三年(903)卒官也。所论甚是。”《南明吴氏宗谱》云吴融晚年“爰卜剡东叠石而居焉,卒,御葬于汤浦。”又[[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摭言十五卷”载,“唐王定保撰。 专记进士科名事。 定保,光化三年进士,为吴融子华婿,丧乱后入湖南,弃其妻弗顾,士论不齿”。</ref>有三子,长子[[吴濬]]、次子[[吴济]]、三子[[吴汉]]。


融善作,流传下来有三百余首,十分可观,诗风晚唐[[庭筠]]、[[李商]]一派,《[[四书总目]]》“音諧雅,有中唐之遺”。<ref>《[[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一吴融《唐英歌诗提要》</ref>有《唐英歌》三卷世。
融善作,流传下来有三百余首,十分可观,詩風晚唐[[庭筠]]、[[李商]]一派,《[[四書總目]]》“音諧雅,有中唐之遺”。<ref>《[[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一吴融《唐英歌诗提要》</ref>有《唐英歌》三卷世。


== 注 ==
== 注 ==
{{reflist|2}}
{{reflist|2}}


{{DEFAULTSORT:W}}
{{DEFAULTSORT:W}}
[[Category:唐朝人]]
[[Category:唐朝人]]
[[Category:姓|R]]
[[Category:姓|R]]
[[Category:唐朝进士]]
[[Category:唐朝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