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從誨: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國 → 国 (5), 會 → 会 (2), 長 → 长 (2), 與 → 与 (2), 軍 → 军 (2), 處 → 处, 漢 → 汉 (3), 權 → 权, 無 → 无, 興 → 兴 (7), 劉 → 刘, 馬 → 马 (6), 應 → 应, 寧 → 宁, 來 → 来, 孫 → 孙, 義 → 义, 對 → 对 (3), 樂 → 乐 (2), 樣 → 样, 圖 → 图, 稱 → 称 (4), 區 → 区, 為 → 为 (11), 於 → 于 (4), 種 → 种 (3), 據 → 据, 屬 → 属, 節 → 节 (3), 貢 → 贡, 費 → 费, 聖 → 圣, 實 → 实, 並 → 并, 後 → 后 (16), 覺 → 觉, 驕 → 骄, 書 → 书 (2), 兒 → 儿, 奪 → 夺, 順 → 顺, 過 → 过, 進 → 进, 強 → 强, 們 → 们 (2), 範 → 范 (3), 滅 → 灭, 遠 → 远 (2), 冊 → 册, 繼 → 继, 財 → 财 (2), 還 → 还 (2), 吳 → 吴 (5), 賦…)
标签消歧义链接
(撤销繁简转换)
标签回退
第1行: 第1行:
{{Emperorcn box
{{Emperorcn box
|图像=
|图像=
|名称=南平文
|名称=南平文
|姓名=高
|姓名=高
|庙号=
|庙号=
|谥号=文
|谥号=文
|陵墓=
|陵墓=
|政权=[[荆南]](南平王)
|政权=[[荆南]](南平王)
第10行: 第10行:
|逝世日期={{death year and age|948|891}}
|逝世日期={{death year and age|948|891}}
|在位=928年-948年
|在位=928年-948年
|年号=[[乾 (南)|乾贞]]:929年正月-六月<br>
|年号=[[乾 (南)|乾贞]]:929年正月-六月<br>
[[天成 (后唐)|天成]]:929年七月-930年正月<br>
[[天成 (后唐)|天成]]:929年七月-930年正月<br>
[[长兴]]:930年二月-933年<br>
[[长兴]]:930年二月-933年<br>
第20行: 第20行:
[[乾祐 (后汉)|乾祐]]:948年正月-十月
[[乾祐 (后汉)|乾祐]]:948年正月-十月
}}
}}
'''南平文王高誨'''({{bd|891年||948年|catIdx=g}}),字'''遵''',[[五代]]期[[荊南]]君主(南平王)。[[高季]]之子。曾仕[[梁]]中央政府,高季兴为荊南度使,告其父,被高季任命为马都指揮使、行
'''南平文王高誨'''({{bd|891年||948年|catIdx=g}}),字'''遵''',[[五代]]期[[荊南]]君主(南平王)。[[高季]]之子。曾仕[[梁]]中央政府,高季興為荊南度使,告其父,被高季任命為馬都指揮使、行


唐明宗[[李嗣源]][[天成 (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十二月十五日(929年1月28日),被[[唐]]南平王的高季去世,高誨嗣位。由高季在位末期曾与后唐決裂,向[[南]]臣,而唐强吴弱、唐近吴远,因此高誨嗣位,回臣,为后唐任命荊南度使,兼[[侍中]]。
唐明宗[[李嗣源]][[天成 (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十二月十五日(929年1月28日),被[[唐]]南平王的高季去世,高誨嗣位。由高季在位末期曾與後唐決裂,向[[南]]臣,而唐強吳弱、唐近吳遠,因此高誨嗣位,回臣,為後唐任命荊南度使,兼[[侍中]]。


[[长兴]]三年(932年),被封渤海王。唐閔帝[[李厚]][[应顺]]元年(934年)被改封南平王。
[[長興]]三年(932年),被封渤海王。唐閔帝[[李厚]][[應順]]元年(934年)被改封南平王。


聊天,邻国[[楚|楚]]王非常奢侈。高说:“王那,可以是大丈夫了光憲说:“天子侯,有等差。乳臭儿骄奢僭越,,不谋远慮,沒多久就要亡了,又有什好羨慕的!”誨久而悟,说:“的是。之,高[[梁震 (五代)|梁震]]说:“我自己反省平生花在太多了舍弃,以读书消遣,省刑薄,南平国于是十分安
聊天,鄰國[[楚|楚]]王非常奢侈。高說:「王那,可以是大丈夫了光憲說:「天子侯,有等差。乳臭兒驕奢僭越,,不謀遠慮,沒多久就要亡了,又有什好羨慕的!」誨久而悟,說:「的是。之,高[[梁震 (五代)|梁震]]說:「我自己反省平生花在太多了捨棄,以讀書消遣,省刑薄,南平國於是十分安


[[荊南]](南平)地狹兵弱,但因位交通要道,每年各地向[[中原]]政进贡,只要经过荊南,高季、高誨父子就款待使者,掠夺财物,等到方加以款待或赞赏,就把归还,而且还会觉这种很丟臉。后来后唐、[[晉]]、[[遼]]、[[后汉]]先后据有中原,[[南]]、[[闽国]]、南、[[南唐]]、[[蜀]]皆帝,高赏赐向他臣,所以各都叫他们为“或是无赖”
[[荊南]](南平)地狹兵弱,但因位交通要道,每年各地向[[中原]]政進貢,只要經過荊南,高季、高誨父子就款待使者,掠奪財物,等到方加以款待或讚賞,就把歸還,而且還會覺這種很丟臉。後來後唐、[[晉]]、[[遼]]、[[後漢]]先後據有中原,[[南]]、[[閩國]]、南、[[南唐]]、[[蜀]]皆帝,高賞賜向他臣,所以各都叫他們為「或是無賴」


后汉隐帝[[承祐]][[乾祐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高誨去世,贈尚令,[[諡]]文王。其子[[高保融]]位。
後漢隱帝[[承祐]][[乾祐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高誨去世,贈尚令,[[諡]]文王。其子[[高保融]]位。


== 家庭 ==
== 家庭 ==
第37行: 第37行:
# [[高保勳]]
# [[高保勳]]
# [[高保正]]
# [[高保正]]
# 懿王[[高保融]]
# 懿王[[高保融]]
# [[高保]]
# [[高保]]
# [[高保寅]]
# [[高保寅]]
# 侍中[[高保勗]]
# 侍中[[高保勗]]
# [[高保緒]]
# [[高保緒]]
# [[高保]]
# [[高保]]
# [[高保]]
# [[高保]]
# [[高保衡]]
# [[高保衡]]
# [[高保膺]]
# [[高保膺]]
第51行: 第51行:
# (失名)
# (失名)
==== 女 ====
==== 女 ====
# 高氏,嫁[[王保]]子[[王惠]]
# 高氏,嫁[[王保]]子[[王惠]]


{{中国皇帝|父武信王[[高季兴]]|三子懿王[[高保融]]|[[五代十国君主列表#南平|南平君主]]|929-948}}
{{中国皇帝|父武信王[[高季兴]]|三子懿王[[高保融]]|[[五代十国君主列表#南平|南平君主]]|929-948}}
{{五代十国君主}}
{{五代十国君主}}


第59行: 第59行:
[[Category:五代十国人物]]
[[Category:五代十国人物]]
[[Category:高姓|C]]
[[Category:高姓|C]]
[[Category:諡文]]
[[Category: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