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襄公: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 跳过, replaced: 參考文獻 → 参考文献, 國 → 国 (7), 幹 → 干, 陸 → 陆, 鄭 → 郑 (13), 應 → 应, 願 → 愿, 為 → 为 (2), 靈 → 灵, 堅 → 坚 (2), 歷 → 历, 順 → 顺, 過 → 过, 臺 → 台, 編 → 编, 諸 → 诸, 紀 → 纪, 嶺 → 岭)
(撤销繁简转换)
标签回退
 
第1行: 第1行:
{{Eranamebox|年号= 襄公
{{Eranamebox|年号= 襄公
|起讫时间= 前604年—前587年
|起讫时间= 前604年—前587年
|政权= [[国]]
|政权= [[国]]
|帝王= '''襄公'''
|帝王= '''襄公'''
|历时= 18年
|历时= 18年
|说明= 襄公在位年在春秋时代的位置
|说明= 襄公在位年在春秋时代的位置
}}
}}
'''襄公'''({{bd|?||前587年|catIdx=Z}}),'''姬'''姓,名'''''',[[春秋时期|春秋]][[]][[郑国]]君主之一,是郑国第十三任君主。他[[穆公]]子,在位18年。
'''襄公'''({{bd|?||前587年|catIdx=Z}}),'''姬'''姓,名'''''',[[春秋时期|春秋]][[]][[鄭國]]君主之一,是鄭國第十三任君主。他[[穆公]]子,在位18年。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包围郑国,三个月后,攻克了郑国。楚军从皇门进入,到达京城的大路上。郑襄公打赤膊,牵着羊,迎接楚庄王,说:“我不能顺应[[天命]],不能事奉君王,使君王带着怒气来到敝邑,这是我的罪过,岂敢不唯命是听?要把我俘虏到江南,流放到海边,也听君王吩咐;要灭亡郑国,把郑地赐给诸侯,让郑国人作为奴隶,也听君王吩咐。如果承君王顾念从前的友好,看在[[周厉王]]、[[周宣王]]、[[郑桓公]]、[[郑武公]]的福分上,而不灭绝我国,让我国重新事奉君王,等同于楚国的诸县,这是君王的恩惠,也是我的心,但我却不敢想,恭敬地坦白我的真心话,请君王考虑。”左右大臣对楚庄王说:“不能允许,得到了国土,没有放的。”楚庄王回答:“郑国的国君能够屈居他人之下,必然能够取信和使用他的百姓,恐怕还是很有指望的罷!”楚军退兵三十里,允许郑国讲和。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包围郑国,三个月后,攻克了郑国。楚军从皇门进入,到达京城的大路上。郑襄公打赤膊,牵着羊,迎接楚庄王,说:“我不能順應[[天命]],不能事奉君王,使君王带着怒气来到敝邑,这是我的罪过,岂敢不唯命是听?要把我俘虏到江南,流放到海边,也听君王吩咐;要灭亡郑国,把郑地赐给诸侯,让郑国人作为奴隶,也听君王吩咐。如果承君王顾念从前的友好,看在[[周厉王]]、[[周宣王]]、[[郑桓公]]、[[郑武公]]的福分上,而不灭绝我国,让我国重新事奉君王,等同于楚国的诸县,这是君王的恩惠,也是我的心,但我却不敢想,恭敬地坦白我的真心话,请君王考虑。”左右大臣对楚庄王说:“不能允许,得到了国土,没有放的。”楚庄王回答:“鄭國的国君能够屈居他人之下,必然能够取信和使用他的百姓,恐怕还是很有指望的罷!”楚军退兵三十里,允许郑国讲和。


== 考文 ==
== 考文 ==
* 、林,《中国历代各族年表》,1982年,北,木鐸出版社
* 、林,《中國歷代各族年表》,1982年,北,木鐸出版社


{{-}}
{{-}}
{{start box}}
{{start box}}
{{s-before|[[郑灵公]]}}
{{s-before|[[鄭靈公]]}}
{{s-title|[[春秋时期|春秋]][[郑国]]君主|前604年—前587年}}
{{s-title|[[春秋时期|春秋]][[鄭國]]君主|前604年—前587年}}
{{s-after|[[悼公]]}}
{{s-after|[[悼公]]}}
{{end box}}
{{end box}}
{{郑国君主}}
{{郑国君主}}


[[Category:郑国君主]]
[[Category:鄭國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