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府: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國 → 国, 慶 → 庆, 號 → 号, 區 → 区, 該 → 该, 歷 → 历, 劃 → 划, 辭 → 辞)
(机器人:自动替换模板(来源模板);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29行: 第29行:
|laydate =
|laydate =
|quote = 三、“安庆省”的名称来源及“分省”问题……根据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坐名敕谕:“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有良,巡抚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驻劄安庆府”,可见安徽巡抚辖区与安徽布政使司辖区完全一致,即通称的安徽省,它的名称来源即为安徽布政使司和安徽巡抚。从安徽巡抚的坐名敕谕可知,“安徽巡抚”并非正式的官职名称,巡抚在敕谕中实际上是动词,取其辖区排名第一、第二的两个地方的首字通称为“安徽巡抚,其辖区因此也通称为“安徽”。由于安徽巡抚并非正式的官称,在清朝的正式官方文件中也以其驻地称之为“安庆巡抚”。
|quote = 三、“安庆省”的名称来源及“分省”问题……根据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坐名敕谕:“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有良,巡抚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驻劄安庆府”,可见安徽巡抚辖区与安徽布政使司辖区完全一致,即通称的安徽省,它的名称来源即为安徽布政使司和安徽巡抚。从安徽巡抚的坐名敕谕可知,“安徽巡抚”并非正式的官职名称,巡抚在敕谕中实际上是动词,取其辖区排名第一、第二的两个地方的首字通称为“安徽巡抚,其辖区因此也通称为“安徽”。由于安徽巡抚并非正式的官称,在清朝的正式官方文件中也以其驻地称之为“安庆巡抚”。
|
|archive-date = 2021-03-03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03155732/http://www.cqvip.com/QK/72085X/200801/76836876504848564848484855.html
|
|dead-url = no
}}</ref>。
}}</ref>。
== 历史沿革 ==
== 历史沿革 ==


南宋[[庆元 (年号)|庆元]]元年(1195年)升[[安庆军]]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省]][[潜山县]]),[[景定]]元年(1260年)移治今[[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岳西县|岳西]]、[[桐城市|桐城]]两县市以南,[[枞阳县]]以西,[[长江]]以北地区。[[元朝]][[至元 (忽必烈)|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安庆路]]。<ref name="复旦大学 (Shanghai 1986 p. ">{{cite book | last=复旦大学 (Shanghai | first=China).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 | title=中国历史地名辞典 | publisher=江西教育出版社 | year=1986 | 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diAQAQAAMAAJ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2-05-12 | page=348}}</ref>
南宋[[庆元 (年号)|庆元]]元年(1195年)升[[安庆军]]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省]][[潜山县]]),[[景定]]元年(1260年)移治今[[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岳西县|岳西]]、[[桐城市|桐城]]两县市以南,[[枞阳县]]以西,[[长江]]以北地区。[[元朝]][[至元 (忽必烈)|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安庆路]]。<ref name="复旦大学 (Shanghai 1986 p. ">{{cite book | last=复旦大学 (Shanghai | first=China).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 | title=中国历史地名辞典 | publisher=江西教育出版社 | year=1986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2-05-12 | page=348}}</ref>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宁江府]],次年复为安庆府。安庆府下辖6个县:怀宁县(首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清朝]]初年,属[[江南省]]。[[康熙]]时,[[江南分省]],为[[安徽巡抚]]驻地,亦是[[安徽省 (清)|安徽省]]省治。安庆府与该省的[[庐州府]]、[[六安直隶州]]及湖北省[[黄州府]]相邻,南面隔长江与本省[[池州府]]以及江西省[[九江府]]相望。[[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废府]],故废。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宁江府]],次年复为安庆府。安庆府下辖6个县:怀宁县(首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清朝]]初年,属[[江南省]]。[[康熙]]时,[[江南分省]],为[[安徽巡抚]]驻地,亦是[[安徽省 (清)|安徽省]]省治。安庆府与该省的[[庐州府]]、[[六安直隶州]]及湖北省[[黄州府]]相邻,南面隔长江与本省[[池州府]]以及江西省[[九江府]]相望。[[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废府]],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