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燕: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 跳过, replaced: 內 → 内, 壯 → 壮 (2), 參與 → 参与, 擔 → 担, 國 → 国 (9), 音樂學院 → 音乐学院, 開 → 开, 學 → 学, 慶 → 庆, 會 → 会 (4), 衝擊 → 冲击, 軍 → 军, 鋼 → 钢, 漢 → 汉 (3), 語 → 语, 華 → 华, 中將 → 中将, 愛 → 爱, 監 → 监, 將 → 将, 劉 → 刘, 張 → 张, 協 → 协, 來 → 来, 樂 → 乐, 傳 → 传 (2), 詞 → 词 (4), 體 → 体, 類 → 类, 為 → 为 (2), 於 → 于, 種 → 种, 數 → 数, 術 → 术, 議 → 议, 舉 → 举, 點 → 点 (2), 譜 → 谱 (2), 藝 → 艺 (2), 並 → 并 (2), 後 → 后 (3), 論 → 论 (2), 熱 → 热, 認 → 认, 總 → 总, 產 → 产, 現 → 现, 兩 → 两, 戰 → 战 (4), 臺 → 台 (2), 強 → 强 (3), 當 → 当, 讚 → 赞, 寫 → 写, 贊 → 赞, 時 → 时, 報 → 报 (2),…)
(综合治理:文革加引号)
第22行: 第22行:
1917年8月17日,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工商世家。周小燕的父亲[[周苍柏]]是一个非常具有进步思想的实业家。他非常喜欢音乐,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周小燕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7年8月17日,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工商世家。周小燕的父亲[[周苍柏]]是一个非常具有进步思想的实业家。他非常喜欢音乐,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周小燕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5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在俄籍教授[[苏石林]]门下学习声乐<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news/1089822.htm|title=中国人永远的俄罗斯情结:苏联大哥改变他们人生|publisher=[[瞭望东方周刊]]|date=2006-01-11|accessdate=2019-12-14|archive-date=2019-12-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214033358/http://www.china.com.cn/chinese/news/1089822.htm|dead-url=no}}</ref>,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留学法国,二战期间被困于巴黎;1945年在巴黎国立大歌剧院登台;1947年5月和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的妻子钢琴家[[李献敏]]在第二届[[布拉格之春音乐会]]上登台演唱齐尔品和一些中国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同年返回国立音乐院任教。1953年末她和[[喻宜萱]]等到[[朝鲜]]演出<ref name="炎黄春秋">{{Cite web|url=http://www.yhcqw.com/html/wehy/2008/49/0849104378EI6556219GI2DC7H32HE06.html|title=喻宜萱与《康定情歌》|accessdate=2016-11-27|author=方辉盛、文有仁|date=2002|work=|publisher=炎黄春秋|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10054345/http://yhcqw.com/html/wehy/2008/49/0849104378EI6556219GI2DC7H32HE06.html|archive-date=2014-08-10|dead-url=yes}}</ref>。[[文革]]后出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1988年5月建立周小燕歌剧艺术中心并出任艺术总监;被认为是中国美声声乐的权威。比较著名的学生有[[廖昌永]]、[[张建一]]、[[魏松]]、[[高曼华]]<ref>{{cite news|url=http://newsxmwb.xinmin.cn/wenyu/wh/2016/03/11/29648463.html|title=周小燕追思会:仙女没有关门弟子|work=[[新民晚报]]|date=2016-03-11|accessdate=2019-12-14|archive-date=2020-08-0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03093103/http://newsxmwb.xinmin.cn/wenyu/wh/2016/03/11/29648463.html|dead-url=no}}</ref>。
1935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在俄籍教授[[苏石林]]门下学习声乐<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news/1089822.htm|title=中国人永远的俄罗斯情结:苏联大哥改变他们人生|publisher=[[瞭望东方周刊]]|date=2006-01-11|accessdate=2019-12-14|archive-date=2019-12-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214033358/http://www.china.com.cn/chinese/news/1089822.htm|dead-url=no}}</ref>,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留学法国,二战期间被困于巴黎;1945年在巴黎国立大歌剧院登台;1947年5月和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的妻子钢琴家[[李献敏]]在第二届[[布拉格之春音乐会]]上登台演唱齐尔品和一些中国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同年返回国立音乐院任教。1953年末她和[[喻宜萱]]等到[[朝鲜]]演出<ref name="炎黄春秋">{{Cite web|url=http://www.yhcqw.com/html/wehy/2008/49/0849104378EI6556219GI2DC7H32HE06.html|title=喻宜萱与《康定情歌》|accessdate=2016-11-27|author=方辉盛、文有仁|date=2002|work=|publisher=炎黄春秋|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10054345/http://yhcqw.com/html/wehy/2008/49/0849104378EI6556219GI2DC7H32HE06.html|archive-date=2014-08-10|dead-url=yes}}</ref>。[[文革]]后出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1988年5月建立周小燕歌剧艺术中心并出任艺术总监;被认为是中国美声声乐的权威。比较著名的学生有[[廖昌永]]、[[张建一]]、[[魏松]]、[[高曼华]]<ref>{{cite news|url=http://newsxmwb.xinmin.cn/wenyu/wh/2016/03/11/29648463.html|title=周小燕追思会:仙女没有关门弟子|work=[[新民晚报]]|date=2016-03-11|accessdate=2019-12-14|archive-date=2020-08-0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03093103/http://newsxmwb.xinmin.cn/wenyu/wh/2016/03/11/29648463.html|dead-url=no}}</ref>。


1937年,夏之秋经同学介紹认识桂濤声,数天后桂濤声将写上歌词的紙条交給他,在当时浴血抗战及出现悲观的“抗战必亡论”等交互冲击背景下,夏之秋内心热血澎湃为之谱曲,并担任钢琴伴奏跟歌唱家周小燕于武汉首唱,翌日武汉《大公报》社论予以赞揚即流传开来。1940年,夏之秋有次在重庆指揮合唱《歌八百壮士》,台下曾参与淞滬会战的张治中将军聽了至后台,提议改词“中国一定强”而得到夏之秋赞同,因此产生《中国不会亡》和《中国一定强》两种版本。尤其《中国一定强》在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列入爱国歌曲曲目传唱。
1937年,夏之秋经同学介紹认识桂濤声,数天后桂濤声将写上歌词的紙条交給他,在当时浴血抗战及出现悲观的“抗战必亡论”等交互冲击背景下,夏之秋内心热血澎湃为之谱曲,并担任钢琴伴奏跟歌唱家周小燕于武汉首唱,翌日武汉《大公报》社论予以赞揚即流传开来。1940年,夏之秋有次在重庆指揮合唱《歌八百壮士》,台下曾参与淞滬会战的张治中将军聽了至后台,提议改词“中国一定强”而得到夏之秋赞同,因此产生《中国不会亡》和《中国一定强》两种版本。尤其《中国一定强》在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列入爱国歌曲曲目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