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玫(唐朝):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跳过, replaced: 陝 → 陕 (4), 與 → 与, 軍 → 军 (4), 縣 → 县, 調 → 调, 寧 → 宁, 為 → 为, 靈 → 灵 (2), 節 → 节 (3), 舉 → 举, 書 → 书, 聯 → 联, 惡 → 恶, 啟 → 启, 挾 → 挟, 鳳 → 凤 (3), 宮 → 宫, 諸 → 诸, 閥 → 阀)
→‎生平:​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討 → 讨
 
第2行: 第2行:


== 生平 ==
== 生平 ==
原为[[徐州]]叛首[[庞勋]]部下裨将,[[咸通]]十年(869年)降唐,为邠州戍将,后[[邠宁节度使]][[李侃]]调任河东,朱玫随行,为马步都教练使。乾符六年(879年),河东军乱,朱玫被任为三城斩斫使,捕杀乱兵。改河东马步军都虞候。同年十二月,诏以为[[代州]]刺史。次年,僖宗诏[[河东节度使]][[郑从谠]]将河东军给[[夏绥节度使]][[诸葛爽]]以便其南讨农民变军[[黄巢]],郑从谠派牙将论安和时任后院军使朱玫率步骑五千前去,论安擅归,郑从谠斩之,将五千军全部交给朱玫勤王。881年,朱玫为邠州通塞镇将,假装效力黄巢所任邠宁节度使[[王玫]],乘机起兵杀之,以别将[[李重古]]为[[留后]],约定合兵讨黄巢。他袭击黄巢军,战于开远门,被枪洞穿咽喉,不死。以功升[[晋州]]刺史、邠宁节度副使,合泾、原、岐、陇兵八万屯[[兴平]],号定国砦,为黄巢将王播所围,战于涝上,败走邠州,退屯奉天及龙尾陂,诏命灵、盐军相助。同年升邠宁节度使。882年被任为河南都统。引兵屯中桥,列五壁,进西北面都统。883年春[[唐僖宗]]重返长安后,授朱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吴兴侯'''。次年,僖宗改邠宁为静难。[[中和 (唐朝)|中和]]五年(885年)三月,[[田令孜]]与河中节度使[[王重榮]]交恶。[[光启]]二年(886年),王重榮上书列举田令孜十大罪狀。田令孜调撥禁军,引[[鄜州]](今陕西[[富县]])、[[延州]](今陕西[[延安]])、[[灵州]](今[[宁夏]][[灵武]])诸道军,令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 (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伐王重榮。朱玫反而联合[[李克用]]、王重榮、李昌符反抗[[田令孜]]。令孜乃縱火焚燒坊市和宫室,挟僖宗逃往凤翔(今陕西凤翔)。朱玫拥[[李煴]]为帝,他则自任[[侍中]],专断朝政,又派[[王行瑜]]追击僖宗,王行瑜倒戈杀朱玫。
原为[[徐州]]叛首[[庞勋]]部下裨将,[[咸通]]十年(869年)降唐,为邠州戍将,后[[邠宁节度使]][[李侃]]调任河东,朱玫随行,为马步都教练使。乾符六年(879年),河东军乱,朱玫被任为三城斩斫使,捕杀乱兵。改河东马步军都虞候。同年十二月,诏以为[[代州]]刺史。次年,僖宗诏[[河东节度使]][[郑从谠]]将河东军给[[夏绥节度使]][[诸葛爽]]以便其南讨农民变军[[黄巢]],郑从谠派牙将论安和时任后院军使朱玫率步骑五千前去,论安擅归,郑从谠斩之,将五千军全部交给朱玫勤王。881年,朱玫为邠州通塞镇将,假装效力黄巢所任邠宁节度使[[王玫]],乘机起兵杀之,以别将[[李重古]]为[[留后]],约定合兵讨黄巢。他袭击黄巢军,战于开远门,被枪洞穿咽喉,不死。以功升[[晋州]]刺史、邠宁节度副使,合泾、原、岐、陇兵八万屯[[兴平]],号定国砦,为黄巢将王播所围,战于涝上,败走邠州,退屯奉天及龙尾陂,诏命灵、盐军相助。同年升邠宁节度使。882年被任为河南都统。引兵屯中桥,列五壁,进西北面都统。883年春[[唐僖宗]]重返长安后,授朱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吴兴侯'''。次年,僖宗改邠宁为静难。[[中和 (唐朝)|中和]]五年(885年)三月,[[田令孜]]与河中节度使[[王重榮]]交恶。[[光启]]二年(886年),王重榮上书列举田令孜十大罪狀。田令孜调撥禁军,引[[鄜州]](今陕西[[富县]])、[[延州]](今陕西[[延安]])、[[灵州]](今[[宁夏]][[灵武]])诸道军,令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 (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伐王重榮。朱玫反而联合[[李克用]]、王重榮、李昌符反抗[[田令孜]]。令孜乃縱火焚燒坊市和宫室,挟僖宗逃往凤翔(今陕西凤翔)。朱玫拥[[李煴]]为帝,他则自任[[侍中]],专断朝政,又派[[王行瑜]]追击僖宗,王行瑜倒戈杀朱玫。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