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西天皇: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説 → 说, 時 → 时 (6), 報 → 报, 識 → 识 (2), 賀 → 贺, 別 → 别, 貞 → 贞, 條 → 条, 勝 → 胜, 備 → 备 (4), 災 → 灾 (4), 寬 → 宽 (3), 宮 → 宫 (19), 滿 → 满, 廢 → 废, 錄 → 录, 圓 → 圆, 這 → 这, 礎 → 础, 有著 → 有着, 記 → 记, 「 → “ (4), 」 → ” (4), 勢 → 势, 閑 → 闲 (12), 謂 → 谓, 獻 → 献)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曆 → 历 (3))
 
第6行: 第6行:
| 在位=1654年10月30日-1663年3月5日({{age in years and days|1654|10|30|1663|3|5|age=no}})
| 在位=1654年10月30日-1663年3月5日({{age in years and days|1654|10|30|1663|3|5|age=no}})
| 时代=[[江户时代]]
| 时代=[[江户时代]]
| 年号=[[承应]]<br>[[明]]<br>[[万治]]<br>[[宽文]]
| 年号=[[承应]]<br>[[明]]<br>[[万治]]<br>[[宽文]]
| 首都=[[京都]]
| 首都=[[京都]]
| 皇居=[[京都御所]]
| 皇居=[[京都御所]]
第31行: 第31行:
'''后西天皇'''({{bd|1638年|1月1日|1685年|3月26日|后西天皇}}), 諱'''良仁''',幼名秀宫,[[后水尾天皇]]第八皇子,母亲为左中将[[櫛笥隆致]]之女,典侍[[櫛笥隆子]](逢春门院)。良仁亲王原本準备迎娶[[高松宫]][[好仁亲王]]之女[[明子女王]]为妃,以準备继承[[高松宫]],但因为其兄[[后光明天皇]]猝逝,于是在后光明天皇的养嗣子[[灵元天皇|识仁亲王]]长大之前,由良仁亲王暫时继承皇位。1654年,良仁亲王即位,成为天皇;而于1663年,让位給识仁亲王。其在位其间大约有十年之久。
'''后西天皇'''({{bd|1638年|1月1日|1685年|3月26日|后西天皇}}), 諱'''良仁''',幼名秀宫,[[后水尾天皇]]第八皇子,母亲为左中将[[櫛笥隆致]]之女,典侍[[櫛笥隆子]](逢春门院)。良仁亲王原本準备迎娶[[高松宫]][[好仁亲王]]之女[[明子女王]]为妃,以準备继承[[高松宫]],但因为其兄[[后光明天皇]]猝逝,于是在后光明天皇的养嗣子[[灵元天皇|识仁亲王]]长大之前,由良仁亲王暫时继承皇位。1654年,良仁亲王即位,成为天皇;而于1663年,让位給识仁亲王。其在位其间大约有十年之久。


后西天皇在学问方面有所成就,他有[[和歌]]的才华,对[[古典文学]]造詣深厚,有着作《[[水日集]]》传世。但在他的在位期间当中,卻又相继发生[[明大火]]与[[伊势神宫]]、[[大坂城]]等等火灾事件,各地方也多有地震、水灾等事件,因此当时的人民责备是天皇沒有德行才导致天灾人禍不断,使他決心让位。也正是因为这些事件,他复制朝廷各种记录,以防备火灾,可谓其贡献。1685年过世,葬于[[月轮陵]]。
后西天皇在学问方面有所成就,他有[[和歌]]的才华,对[[古典文学]]造詣深厚,有着作《[[水日集]]》传世。但在他的在位期间当中,卻又相继发生[[明大火]]与[[伊势神宫]]、[[大坂城]]等等火灾事件,各地方也多有地震、水灾等事件,因此当时的人民责备是天皇沒有德行才导致天灾人禍不断,使他決心让位。也正是因为这些事件,他复制朝廷各种记录,以防备火灾,可谓其贡献。1685年过世,葬于[[月轮陵]]。


由于他承继其兄皇位后,又让位兄长的嗣子,在遭遇上与[[淳和天皇]]很相似,而淳和天皇又有“西院之帝”的称呼,因此他被追封为“后西院天皇”。[[明治时代]]以后,废除了院号的使用,因此“后西院天皇”的称呼被改为“后西天皇”。
由于他承继其兄皇位后,又让位兄长的嗣子,在遭遇上与[[淳和天皇]]很相似,而淳和天皇又有“西院之帝”的称呼,因此他被追封为“后西院天皇”。[[明治时代]]以后,废除了院号的使用,因此“后西院天皇”的称呼被改为“后西天皇”。
第40行: 第40行:
== 在位期间年号 ==
== 在位期间年号 ==
* [[承应]]
* [[承应]]
* [[明]]
* [[明]]
* [[万治]]
* [[万治]]
* [[宽文]]
* [[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