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國 → 国, 與 → 与 (2), 間 → 间, 漢 → 汉 (2), 權 → 权 (2), 劉 → 刘, 張 → 张, 楊 → 杨, 廣 → 广, 發 → 发 (2), 種 → 种, 擴 → 扩, 輝 → 辉, 陳 → 陈, 時 → 时, 響 → 响)
→‎top:​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黃 → 黄
第15行: 第15行:
|module =
|module =
}}
}}
'''磁山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得名于1933年在[[河北省]][[武安|武安县]]发现的[[磁山遗址]],年代约为距今8000年-7000年前,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燕山山麓以南、黄河以北的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区,即河北省<ref>董广辉、刘峰文、杨誼时、王琳、陈发虎《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空间扩张及其影响因素》</ref>。
'''磁山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得名于1933年在[[河北省]][[武安|武安县]]发现的[[磁山遗址]],年代约为距今8000年-7000年前,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燕山山麓以南、黄河以北的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区,即河北省<ref>董广辉、刘峰文、杨誼时、王琳、陈发虎《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空间扩张及其影响因素》</ref>。


磁山文化下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组成[[中原]]先民一个完整的发展链条<ref>{{Cite web|url=https://archive.fo/6ELHo|title=河北武安建成磁山文化博物馆 |accessdate=|||}}</ref>
磁山文化下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组成[[中原]]先民一个完整的发展链条<ref>{{Cite web|url=https://archive.fo/6ELHo|title=河北武安建成磁山文化博物馆 |accessdate=|||}}</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