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府: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top:​我来啦, replaced: 清代 → 清朝, 元代 → 元朝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區 → 区, 後 → 后, 難 → 难, 劃 → 划, 隸 → 隶)
第1行: 第1行:
'''永平府''',[[明朝]]、[[清朝]]的一个[[府 (行政区划)|府]]。
'''永平府''',[[明朝]]、[[清朝]]的一个[[府 (行政区划)|府]]。


[[元朝]]称为[[永平路 (元朝)|永平路]],直属于[[中书省]]。[[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平滦府]],属[[河南分省]]。洪武四年(1371年)改'''永平府'''。此后改属[[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改[[北直隶]]。领一州,五[[县]],分别是[[卢龙县]]、[[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滦州]]领[[乐亭县]]。[[弘治 (明朝)|弘治]]四年(1491年),有户口二万三千五百三十九,人口二十二万八千九百四十四。[[万历]]六年(1578年),户口二万五千九十四,人口二十五万五千六百四十六<ref>[[清朝|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四十·志第十六·地理一):“永平府元永平路,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改为平滦府。四年三月为永平府。领州一,县五。西距京师五百五十里。弘治四年编户二万三千五百三十九,口二十二万八千九百四十四。万历六年,户二万五千九十四,口二十五万五千六百四十六。”</ref>。
[[元朝]]称为[[永平路 (元朝)|永平路]],直属于[[中书省]]。[[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平滦府]],属[[河南分省]]。洪武四年(1371年)改'''永平府'''。此后改属[[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改[[北直隶]]。领一州,五[[县]],分别是[[卢龙县]]、[[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滦州]]领[[乐亭县]]。[[弘治 (明朝)|弘治]]四年(1491年),有户口二万三千五百三十九,人口二十二万八千九百四十四。[[万历]]六年(1578年),户口二万五千九十四,人口二十五万五千六百四十六<ref>[[清朝|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四十·志第十六·地理一):“永平府元永平路,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改为平滦府。四年三月为永平府。领州一,县五。西距京师五百五十里。弘治四年编户二万三千五百三十九,口二十二万八千九百四十四。万历六年,户二万五千九十四,口二十五万五千六百四十六。”</ref>。


清初,属[[直隶省|直隶]]。[[雍正]]初年,以[[顺天府]]的[[玉田县]]、[[丰润县]]来属。[[乾隆]]八年(1743年),两县改属[[遵化州]]。乾隆初,废[[山海卫]]置[[临榆县]]。清朝考评:[[衝繁疲|要]],终清一朝,下领一州、六县,分别是滦州、卢龙县、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临榆县<ref>《[[清史稿]]·卷五十四·志二十九》◎地理一......永平府:要。隶通永道。明,领州一,县五。乾隆初,废山海卫置临榆。先是雍正初,以顺天之玉田、丰润来隶。乾隆八年,复改属遵化。西距省治.....领州一,县六。卢龙,冲,繁,难。倚......</ref>。[[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废府]],废。
清初,属[[直隶省|直隶]]。[[雍正]]初年,以[[顺天府]]的[[玉田县]]、[[丰润县]]来属。[[乾隆]]八年(1743年),两县改属[[遵化州]]。乾隆初,废[[山海卫]]置[[临榆县]]。清朝考评:[[衝繁疲|要]],终清一朝,下领一州、六县,分别是滦州、卢龙县、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临榆县<ref>《[[清史稿]]·卷五十四·志二十九》◎地理一......永平府:要。隶通永道。明,领州一,县五。乾隆初,废山海卫置临榆。先是雍正初,以顺天之玉田、丰润来隶。乾隆八年,复改属遵化。西距省治.....领州一,县六。卢龙,冲,繁,难。倚......</ref>。[[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废府]],废。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第13行: 第13行:
{{-}}
{{-}}
{{明朝行政区划|nocat}}
{{明朝行政区划|nocat}}
{{直省行政區劃|nocat}}
{{直省行政区划|nocat}}
{{河北省历史二级政区|nocat}}
{{河北省历史二级政区|nocat}}
{{河北行政区划小作品}}
{{河北行政区划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