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繆爾·理查森: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 跳过, replaced: 參考 → 参考, 擔 → 担, 國 → 国 (6), 畢業 → 毕业, 學 → 学 (4), 會 → 会 (2), 長 → 长, 與 → 与 (2), 廠 → 厂, 麥 → 麦, 主義 → 主义, 將 → 将, 來 → 来, 爾 → 尔 (5), 發 → 发 (3), 極 → 极, 體 → 体, 稱 → 称 (2), 於 → 于, 劇 → 剧 (2), 議 → 议, 眾 → 众, 聖 → 圣, 蘭 → 兰 (2), 後 → 后 (5), 倫 → 伦 (2), 書 → 书 (5), 聯 → 联, 歷 → 历, 兒 → 儿 (3), 過 → 过 (2), 評 → 评, 較 → 较, 個 → 个 (4), 萬 → 万, 釋 → 释, 資 → 资, 麗 → 丽 (3), 當 → 当 (3), 業 → 业, 結 → 结, 繼 → 继 (2), 闆 → 板, 啟 → 启, 寫 → 写, 問 → 问, 時 → 时 (3), 請 → 请, 讀 → 读, 偉 → 伟, 編 → 编, 瑪 → 玛, 說 → 说 (10), 紀 → 纪, 「 → “ (4), 」…)
→‎top:​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黃 → 黄 (2)
 
第15行: 第15行:
'''塞繆尔·理查森'''(Samuel Richardson,{{bd|1689年|8月19日|1761年|7月4日|}})是英国的一名作家及印刷商。理查森出生于一个細木工匠家庭,自幼清貧,中学毕业后就到伦敦当印刷工学徒,后来更深得老板器重,将女儿嫁了給他,使理查森继承了印刷厂,其后更担任了众议院院刊发行人、书业公会理事长及王室印刷代理人。理查森与第一任妻子生了五个儿子,与第二任妻子再婚时又生了四个女儿。
'''塞繆尔·理查森'''(Samuel Richardson,{{bd|1689年|8月19日|1761年|7月4日|}})是英国的一名作家及印刷商。理查森出生于一个細木工匠家庭,自幼清貧,中学毕业后就到伦敦当印刷工学徒,后来更深得老板器重,将女儿嫁了給他,使理查森继承了印刷厂,其后更担任了众议院院刊发行人、书业公会理事长及王室印刷代理人。理查森与第一任妻子生了五个儿子,与第二任妻子再婚时又生了四个女儿。


理查森的作家路较遲起步,至理查森51岁时才发表第一部小说《帕米拉》,1748年第二部小说《{{Link-en|克拉丽莎|Clarissa}}》问世,最后一部小说《[[查尔斯·格兰迪森爵士的历史]]》出版。理查森生平只出版了三部小说,不过三部小说都是相当成功的作品。《克拉丽莎》是过百万字的书信体悲剧式小说,在1747年底至1748年底分卷出版,当时读者如痴如醉,紛紛去信理查森请求改写故事的结局。此书在小说史上是承先启后的里程碑,史家[[克里斯托弗·希尔 (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希尔]]称它是“最伟大的小说之一”<ref>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北京:三联书店,2003),頁164-166。</ref>,也有学者称此书“把个人主义发揮到悲剧的极端”<ref>梅:《推敲“自我”》,頁214。</ref>。
理查森的作家路较遲起步,至理查森51岁时才发表第一部小说《帕米拉》,1748年第二部小说《{{Link-en|克拉丽莎|Clarissa}}》问世,最后一部小说《[[查尔斯·格兰迪森爵士的历史]]》出版。理查森生平只出版了三部小说,不过三部小说都是相当成功的作品。《克拉丽莎》是过百万字的书信体悲剧式小说,在1747年底至1748年底分卷出版,当时读者如痴如醉,紛紛去信理查森请求改写故事的结局。此书在小说史上是承先启后的里程碑,史家[[克里斯托弗·希尔 (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希尔]]称它是“最伟大的小说之一”<ref>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北京:三联书店,2003),頁164-166。</ref>,也有学者称此书“把个人主义发揮到悲剧的极端”<ref>梅:《推敲“自我”》,頁214。</ref>。


== 注释 ==
== 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