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里改路: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2), 龍 → 龙, 興 → 兴, 廣 → 广 (2), 來 → 来, 稱 → 称, 為 → 为 (2), 於 → 于, 轄 → 辖 (2), 烏 → 乌, 資 → 资, 範 → 范 (2), 圍 → 围 (2), 還 → 还 (2), 時 → 时 (2), 顏 → 颜)
标签消歧义链接
 
第1行: 第1行:
'''胡里改路''',又称鹘里改路,是[[金朝]]的[[路 (行政区划)|路]]。在[[会宁府]]以东,南为[[恤品路]]、[[合懒路]]。
'''胡里改路''',又称鹘里改路,是[[金朝]]的[[路 (行政区划)|路]]。在[[会宁府]]以东,南为[[恤品路]]、[[合懒路]]。
範圍大致西接上京路,东南至虎林、饶河一带接恤品路,东北至大海,即鄂霍次克海,“东极乌底改、吉里迷诸野人之境”,即除中國東北北部外包括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ref>金代胡里改路 2003</ref>
范围大致西接上京路,东南至虎林、饶河一带接恤品路,东北至大海,即鄂霍次克海,“东极乌底改、吉里迷诸野人之境”,即除中国东北北部外包括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ref>金代胡里改路 2003</ref>


== 名 ==
== 名 ==
金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多以所在山川命名,如蒲与路以乌裕尔河命名、合懒路以合懒水(海兰河)命名、恤品路以恤品河 (绥芬河)命名一样,胡里改路以[[牡丹江]]命名,又称鹘里改路。
金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多以所在山川命名,如蒲与路以乌裕尔河命名、合懒路以合懒水(海兰河)命名、恤品路以恤品河 (绥芬河)命名一样,胡里改路以[[牡丹江]]命名,又称鹘里改路。


第9行: 第9行:
== 历史 ==
== 历史 ==
[[File:胡里改路之印.jpg|缩略图|黑龙江博物馆的胡里改路之印]]
[[File:胡里改路之印.jpg|缩略图|黑龙江博物馆的胡里改路之印]]
胡里改路所之地甚,[[唐朝]]设黑水都督府,[[辽朝]]设五国部节度使,[[生女真]][[五部]]所居住之地。亦是[[金朝]]皇族[[完部]]起之地。
胡里改路所之地甚广,[[唐朝]]设黑水都督府,[[辽朝]]设五国部节度使,[[生女真]][[五部]]所居住之地。亦是[[金朝]]皇族[[完部]]起之地。


[[金朝]]“国初置万户 ,海陵例罢万户 ,乃置节度使”初年设万户,[[天会 (金朝)|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将[[宋徽宗]]、[[宋钦宗]]迁到胡里改路。[[完颜亮]]设[[节度使]]。[[承安 (金朝)|承安]]三年(1198年),设节度副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喇嘛庙,[[元朝]]为[[胡里改万户府]]。[[明朝]]为[[忽儿海卫]]。
[[金朝]]“国初置万户 ,海陵例罢万户 ,乃置节度使”初年设万户,[[天会 (金朝)|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将[[宋徽宗]]、[[宋钦宗]]迁到胡里改路。[[完颜亮]]设[[节度使]]。[[承安 (金朝)|承安]]三年(1198年),设节度副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喇嘛庙,[[元朝]]为[[胡里改万户府]]。[[明朝]]为[[忽儿海卫]]。
第16行: 第16行:
据有关文献记载,商周时期活跃在这一地区的,是东北地区最早见于文献的肃慎族,两汉时改称挹娄。有人考证挹娄的活动地带是今[[依兰县]]。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到了辽,这里的居民建立了著名的[[五国部]]。
据有关文献记载,商周时期活跃在这一地区的,是东北地区最早见于文献的肃慎族,两汉时改称挹娄。有人考证挹娄的活动地带是今[[依兰县]]。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到了辽,这里的居民建立了著名的[[五国部]]。


此外,胡里改路由轄範圍廣大,居民包括黑江下游的吉里迷人、底改人等部族。
此外,胡里改路由辖范围广大,居民包括黑江下游的吉里迷人、底改人等部族。


== 治所 ==
== 治所 ==
第29行: 第29行:
其四,桦川县悦兴乡万里河通村古城。即瓦里霍吞古城。
其四,桦川县悦兴乡万里河通村古城。即瓦里霍吞古城。


== 料 ==
== 料 ==
{{reflist}}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