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端: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參考 → 参考, 開 → 开, 學 → 学, 慶 → 庆, 漢 → 汉, 養 → 养, 莊 → 庄, 孫 → 孙, 號 → 号, 為 → 为 (2), 於 → 于, 選 → 选 (2), 書 → 书 (2), 進 → 进, 釋 → 释, 業 → 业, 繼 → 继, 啟 → 启, 陳 → 陈, 讀 → 读, 編 → 编, 歸 → 归, 僅 → 仅, 歲 → 岁 (3), 錢 → 钱 (2), 辭 → 辞, 喪 → 丧, 詩 → 诗 (4))
 
第1行: 第1行:
'''汪端''',字允小韞。清朝[[塘]](今[[浙江]][[杭州]])人。
'''汪端''',字允小韞。清朝[[塘]](今[[浙江]][[杭州]])人。


出生香之世家,祖父[[汪憲]]早成士,官刑部员外郎,二十六岁告归。父汪瑜候[[大理寺]][[寺丞]],不久里。母梁应鋗为宰相[[梁诗正]]之女。汪端八歲喪母,父不再娶,教两子两女,[[嘉庆]]十四年(1809年),兄、父卒。汪端由姨母梁德绳撫,姨父[[许宗彦]]是当代诗人。嘉十五年(1801年)二月初五,嫁[[陈文述]]之子[[裴之]]妻,伉俪甚笃。汪端七即能作,好[[高]]、[[吴梅村]]两家,曾言:“梅村浓而无骨,不若青丘澹而有品。”凡千餘首。有《明三十家詩選》。汪端了埋首學業,经常失眠,照料丈夫一事託付小妾王紫湘。可惜不到二年,紫湘即亡故。[[道光]]六年(1826年)裴之客死皋,年三十三。汪端早年不释道之书,然而中年守寡,长男孝如早夭,次子葆庸有痼疾,<ref>汪端在《七夕送怡珊姊之越》诗中说“中年我是伤心者”,又在《题吴节妇漏屋茹冰图并柬令娣顾螺峰夫人》诗中说“我亦茹冰饮蘖人”。</ref>伤痛成病,始接触[[道教]]。<ref>《自然好学斋诗钞》卷八《秋日寄呈翁大人汉皋》其二自注:“翁大人暨静初夫人近俱奉道甚笃,端亦预闻微论焉。”</ref>
出生香之世家,祖父[[汪憲]]早成士,官刑部员外郎,二十六岁告归。父汪瑜候[[大理寺]][[寺丞]],不久里。母梁应鋗为宰相[[梁诗正]]之女。汪端八岁丧母,父不再娶,教两子两女,[[嘉庆]]十四年(1809年),兄、父卒。汪端由姨母梁德绳撫,姨父[[许宗彦]]是当代诗人。嘉十五年(1801年)二月初五,嫁[[陈文述]]之子[[裴之]]妻,伉俪甚笃。汪端七即能作,好[[高]]、[[吴梅村]]两家,曾言:“梅村浓而无骨,不若青丘澹而有品。”凡千餘首。有《明三十家诗选》。汪端了埋首学业,经常失眠,照料丈夫一事託付小妾王紫湘。可惜不到二年,紫湘即亡故。[[道光]]六年(1826年)裴之客死皋,年三十三。汪端早年不释道之书,然而中年守寡,长男孝如早夭,次子葆庸有痼疾,<ref>汪端在《七夕送怡珊姊之越》诗中说“中年我是伤心者”,又在《题吴节妇漏屋茹冰图并柬令娣顾螺峰夫人》诗中说“我亦茹冰饮蘖人”。</ref>伤痛成病,始接触[[道教]]。<ref>《自然好学斋诗钞》卷八《秋日寄呈翁大人汉皋》其二自注:“翁大人暨静初夫人近俱奉道甚笃,端亦预闻微论焉。”</ref>


== 注 ==
== 注 ==
{{reflist}}
{{reflist}}
== 目 ==
== 目 ==
* 蒋寅:《一代才女汪端》
* 蒋寅:《一代才女汪端》


[[Category:清朝人|W]]
[[Category:清朝人|W]]
[[Category:塘人]]
[[Category:塘人]]
[[Category:汪姓]]
[[Category:汪姓]]
[[Category:中国女性诗人]]
[[Category:中国女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