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5), 內 → 内,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開 → 开 (3), 學 → 学, 慶 → 庆 (2), 會 → 会 (22), 長 → 长 (3), 與 → 与 (7), 間 → 间 (5), 務 → 务, 隊 → 队, 語 → 语 (3), 風 → 风 (3), 條目 → 条目, 勞 → 劳, 關 → 关 (4), 歐 → 欧, 領 → 领, 協 → 协, 馬 → 马 (3), 應 → 应, 習 → 习, 來 → 来 (5), 專 → 专, 對 → 对 (2), 發 → 发 (3), 傳 → 传 (2), 詞 → 词 (2), 譯 → 译 (2), 類 → 类, 羅 → 罗 (4), 圖 → 图, 稱 → 称 (6), 為 → 为 (8), 於 → 于 (5), 亞 → 亚 (5), 據 → 据 (3), 議 → 议 (6), 該 → 该 (3), 節 → 节 (48), 舉 → 举 (2), 複 → 复, 雜 → 杂, 點 → 点, 庫 → 库, 達 → 达, 聖 → 圣 (3), 寶 → 宝, 蘭 → 兰, 並 → 并, 後…)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曆 → 历 (7))
第62行: 第62行:
|}
|}


'''复活节'''({{lang-la|Pascha}}),又称'''主复活日''',是[[基督教|基督宗教]]的重要[[节日]]之一,最初与[[犹太人]]的[[逾越节]]同日,但[[教会]]在4世纪[[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決议不用[[希伯来|犹太]],于是改定为每年{{le|春分点|March equinox|春分}}[[满月|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该节日乃纪念[[耶稣|耶穌基督]]于公元30/33年被[[耶穌釘死|釘死]]后第三天[[耶稣复活|复活]]的事迹,是基督信仰的高峰,因此被[[基督徒]]认为象征得著永生与赦罪;不过现今许多与复活节相关的民间风俗,都不起源于基督宗教。
'''复活节'''({{lang-la|Pascha}}),又称'''主复活日''',是[[基督教|基督宗教]]的重要[[节日]]之一,最初与[[犹太人]]的[[逾越节]]同日,但[[教会]]在4世纪[[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決议不用[[希伯来|犹太]],于是改定为每年{{le|春分点|March equinox|春分}}[[满月|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该节日乃纪念[[耶稣|耶穌基督]]于公元30/33年被[[耶穌釘死|釘死]]后第三天[[耶稣复活|复活]]的事迹,是基督信仰的高峰,因此被[[基督徒]]认为象征得著永生与赦罪;不过现今许多与复活节相关的民间风俗,都不起源于基督宗教。


== 名称来源 ==
== 名称来源 ==
第73行: 第73行:
== 计算方法 ==
== 计算方法 ==
{{see|复活节日期争论|复活节计算表册}}
{{see|复活节日期争论|复活节计算表册}}
[[早期基督教|早期的基督教会]],按照耶穌使徒的传统,在犹太人的[[逾越节]]当日,即[[希伯来|犹太]][[尼散月]]14日,纪念耶穌的受难和复活,以示耶穌是逾越节的羔羊([[哥林多前书]]5:7)。然而,西方包括罗马在内的教会,以耶穌在[[星期日]]复活为理由,改在逾越节后的星期日纪念耶穌复活。各地教会对复活节日期争论长逾一世纪,结果拋弃了依照犹太法在逾越节纪念的使徒传统,而由教会自行计算每年复活节的日子。
[[早期基督教|早期的基督教会]],按照耶穌使徒的传统,在犹太人的[[逾越节]]当日,即[[希伯来|犹太]][[尼散月]]14日,纪念耶穌的受难和复活,以示耶穌是逾越节的羔羊([[哥林多前书]]5:7)。然而,西方包括罗马在内的教会,以耶穌在[[星期日]]复活为理由,改在逾越节后的星期日纪念耶穌复活。各地教会对复活节日期争论长逾一世纪,结果拋弃了依照犹太法在逾越节纪念的使徒传统,而由教会自行计算每年复活节的日子。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公元325年召开[[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订明了各地统一复活节日期、及不用犹太法定出。复活节是星期日,因星期日被教会视作为耶穌死而复活的日子,所以复活节就在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举行。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公元325年召开[[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订明了各地统一复活节日期、及不用犹太法定出。复活节是星期日,因星期日被教会视作为耶穌死而复活的日子,所以复活节就在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举行。


复活节会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举行,因为[[春分]]之后北半球便开始日长夜短——光明大过黑暗,月圆的时候,不但在日间充满光明,就连漆黑的夜晚也被光辉(月光)照耀。
复活节会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举行,因为[[春分]]之后北半球便开始日长夜短——光明大过黑暗,月圆的时候,不但在日间充满光明,就连漆黑的夜晚也被光辉(月光)照耀。


此后每年3月21日当日或之后,出现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然而[[复活节计算表册|计算复活节的方法]],自古以来均十分复杂,[[拉丁语|拉丁文]]{{lang|la|Computus}}(计算)一字更专指计算复活节的方法,而[[天主教会|罗马教会]]及[[东方正教会|东正教会]]用不同法计算,令东西方复活节可在不同日子出现。教会复活节日期有时与天文观测的不同,例如:2019年按照天文的复活节应是3月24日,但是西方教会复活节是4月21日,东方教会是4月28日。
此后每年3月21日当日或之后,出现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然而[[复活节计算表册|计算复活节的方法]],自古以来均十分复杂,[[拉丁语|拉丁文]]{{lang|la|Computus}}(计算)一字更专指计算复活节的方法,而[[天主教会|罗马教会]]及[[东方正教会|东正教会]]用不同法计算,令东西方复活节可在不同日子出现。教会复活节日期有时与天文观测的不同,例如:2019年按照天文的复活节应是3月24日,但是西方教会复活节是4月21日,东方教会是4月28日。


1997年,[[普世教会协会]]在[[叙利亚]]召开会议时,曾建议改革计算复活节的方式,并建议统一东、西教会的复活节,但至今绝大部分[[基督教派系|基督教宗派]]仍沒有跟随。
1997年,[[普世教会协会]]在[[叙利亚]]召开会议时,曾建议改革计算复活节的方式,并建议统一东、西教会的复活节,但至今绝大部分[[基督教派系|基督教宗派]]仍沒有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