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昭: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國 → 国, 長 → 长, 與 → 与, 軍 → 军, 務 → 务 (2), 鐵 → 铁 (2), 縣 → 县 (2), 鄭 → 郑, 陽 → 阳, 楊 → 杨, 門 → 门, 為 → 为, 於 → 于, 節 → 节, 敗 → 败, 書 → 书 (4), 畫 → 画, 進 → 进, 設 → 设, 採 → 采, 聞 → 闻, 請 → 请, 經 → 经, 執 → 执, 歸 → 归, 備 → 备, 諸 → 诸, 賜 → 赐)
 
第1行: 第1行:
'''暴昭'''({{bd|14世纪|?|1402年|catIdx=B}}),[[山西省]][[平府]][[潞州]][[潞城]](今山西省[[治市]][[潞城]])人。[[明朝]]政治人物。
'''暴昭'''({{bd|14世纪|?|1402年|catIdx=B}}),[[山西省]][[平府]][[潞州]][[潞城]](今山西省[[治市]][[潞城]])人。[[明朝]]政治人物。


== 生平 ==
== 生平 ==


[[洪武]]年间,暴昭由[[国子监]][[监生]]授[[大理寺]]司。洪武三十年,升任[[刑部右侍郎]],次年为[[刑部尚书]]。其以节俭著称。[[建文]]初年,担任[[北平]][[訪使]],得知[[燕王]][[朱棣]]欲求谋反,上书密报,请求早做准备。朱棣起兵后,中央在[[河北]][[真定]]设[[平燕承宣布政使司]],暴昭以尚书身份兼任其司使,并与[[鉉]]备战。后平安部队被攻破,被召还。燕军攻入[[金川门]]后,暴昭逃亡被捕,不屈,被施以[[磔刑]]<ref>《[[明史]]》(卷142):“暴昭,潞州人。洪武中,由子生授大理寺司。三十年,擢刑部右侍郎。明年。耿介有峻,布衣麻履,以清儉知名。建文初,充北平采訪使,得燕不法狀,密以為備。燕兵起,平燕布政司真定,昭以尚掌司事,與鐵鉉輩悉心經畫。平安諸軍敗,召。金川陷,出亡,被。不屈,磔死。”</ref>。
[[洪武]]年间,暴昭由[[国子监]][[监生]]授[[大理寺]]司。洪武三十年,升任[[刑部右侍郎]],次年为[[刑部尚书]]。其以节俭著称。[[建文]]初年,担任[[北平]][[訪使]],得知[[燕王]][[朱棣]]欲求谋反,上书密报,请求早做准备。朱棣起兵后,中央在[[河北]][[真定]]设[[平燕承宣布政使司]],暴昭以尚书身份兼任其司使,并与[[鉉]]备战。后平安部队被攻破,被召还。燕军攻入[[金川门]]后,暴昭逃亡被捕,不屈,被施以[[磔刑]]<ref>《[[明史]]》(卷142):“暴昭,潞州人。洪武中,由子生授大理寺司。三十年,擢刑部右侍郎。明年。耿介有峻,布衣麻履,以清儉知名。建文初,充北平采訪使,得燕不法狀,密以为备。燕兵起,平燕布政司真定,昭以尚掌司事,与铁鉉輩悉心经画。平安诸军败,召。金川陷,出亡,被。不屈,磔死。”</ref>。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第9行: 第9行:
{{start box}}
{{start box}}
{{s-off}}
{{s-off}}
{{succession box|[[靖]]|[[景清]]|[[明朝]][[左都御史]]|1398年}}
{{succession box|[[靖]]|[[景清]]|[[明朝]][[左都御史]]|1398年}}
{{succession box|[[夏恕]]|[[鄭賜]]|[[明朝刑部尚]]|1398年-1402年}}
{{succession box|[[夏恕]]|[[郑赐]]|[[明朝刑部尚]]|1398年-1402年}}
{{end box}}
{{end box}}
{{明朝人物小作品}}
{{明朝人物小作品}}
{{DEFAULTSORT:B暴}}
{{DEFAULTSORT:B暴}}
[[Category:明朝刑部尚]]
[[Category:明朝刑部尚]]
[[Category:明朝平燕布政使]]
[[Category:明朝平燕布政使]]
[[Category:靖难之役人物]]
[[Category:靖难之役人物]]